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
2667800000009

第9章 赵高(1)

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太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却改变了历史,他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大秦帝国转瞬间给断送了。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的大秦基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万世不变。但他做梦也没料到,因为这个自己宠信的太监,秦朝存在了仅十五年,二世即亡。

一、始皇宠臣

赵高本是王室疏亲,因其父亲触犯刑律被处宫刑,母亲也被连累入宫做奴婢。因此地位低贱。他兄弟几人自幼被阉为宦官,送入宫中充作内侍杂役,尽受歧视与虐待,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赵高赵高长得很高大,尤其膂力过人,能拉强弓,而且巧舌如簧,见风使舵,左右逢源。赵高从小就不甘心受人驱使,梦想有朝一日能为人上人。为此他苦心钻研显学(狱律),并写得一手好字,希望能为执政者所用。公元前222年,秦灭了赵国,因赵高通晓刑法,擅长书写篆文,因此被秦始皇任命为中车府令,管理皇宫车马。他的官职虽低,但甚得秦始皇的宠幸。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统一全国的文字,降旨将原各国繁琐而书写各异的大籀改为小篆,还曾经叫赵高写了一篇《爰历篇》,作为范文,并推行全国。

秦始皇有二十几个儿子,最宠爱小儿子胡亥,赵高经过再三考虑,极力讨好胡亥,并挖空心思为这个花花公子提供游乐的方便,进而获得他的宠信。后来,秦始皇干脆让胡亥随赵高学习显学和书法,赵高便成了小公子名副其实的老师。

二、沙丘谋变

秦始皇雄才大略,朝纲独断,对一切持不同政见的和反抗自己的人一律施以酷法严刑,大公子扶苏因多次劝谏而激怒了他,被贬到上郡做监军,和大将蒙恬一起统率三十万军队镇守北部边境。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他安排右丞相冯去疾留守京城,处理日常事务,命令左丞相蒙毅、中车府令赵高等随行。赵高还被授权负责保管皇帝的玉玺。二公子胡亥要求跟随父皇出巡游玩,得到了始皇的允准。在返回成阳的途中,由于旅途劳顿,到了沙丘平台时,秦始皇突染重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终年五十岁。临死前,为了安排皇位继承问题,他命令赵高写好给公子扶苏的“玺书”,命扶苏“与丧会成阳而葬”,命赵高把写好的“玺书”送到公子扶苏手中。

赵高心想,按西周以来的传统,长公子扶苏应当即位。可是,他要继位,蒙恬必然受宠,蒙恬与我有仇怨,我还有好日子过吗?因此,决不能让扶苏继承皇位。于是他利用掌握玉玺的大权,扣压了秦始皇的遗诏,想串通胡亥、李斯,篡改遗诏,矫诏立胡亥为帝。他便找到胡亥,对他说:“皇上今已仙逝,遗昭未言诸公子哪个继位,却只给扶苏一封诏书,看来扶苏就要即位称帝了,而您呢,没有封地,形同百姓,将来会怎样?”胡亥说“事到如今,只能顺其自然了。”赵高见状继续煽动,告诉胡亥现在谁当皇帝还不一定,只要你愿意,我、你加上丞相李斯就可昭告天下,你是合法继承人。赵高的话让胡亥兴奋不已,但他还是相当忧虑,怕天下人说他篡夺皇位,不忠不孝,没有才能,即便得到皇位,众大臣们也不一定能对他心服口服。实际上,赵高还是把胡亥给说动了,因为胡亥的话中已经流露出称帝之心,但有碍于血统亲情。于是,赵高又旁征博引,极力煽动,最后胡亥便半推半就答应了。

赵高又紧紧抓住李斯想极力保住功名利禄的心思,向他发起软硬兼施的进攻。他找到李斯,把发动政变的事直言不讳地和盘托出:“先皇临崩时仅给长公子扶苏留下一封诏书,命他速归成阳主持丧礼,继位为帝。这封信至今还没有发出去,始皇帝去世了,这事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现在,先皇的玉玺以及留给扶苏的遗诏都在小公子胡亥手中。确立谁将继承皇位,全在你与我审时度势了。怎么办?请丞相定夺。”

李斯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乱政的事,他认为这不是他们做臣的考虑的。他顿时大惊,斥责赵高。赵高对李斯的话并不介意,继续展开他的如簧之舌,将李斯跟蒙恬比较,认为李斯处处比不上蒙恬,公子扶苏也跟蒙恬关系最亲近,要是扶苏继位,必定以蒙恬为相。而且当初李斯全力主张焚书坑儒,秦始皇很赏识李斯的想法,极力推行,但公子扶苏就是不同意,劝谏过几次秦始皇,把始皇惹怒了,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遣到边远地区领兵。扶苏对此事耿耿于怀,绝对不会让李斯好过。而其极力推荐胡亥,认为胡亥为人仁慈宽厚,敬重贤士,他继承皇位,未尝不可。李斯深陷矛盾之中,但仍说遵守先皇遗愿。

赵高容不得再拖延下去,索性甩出最后的杀手锏,说:“如今胡亥已掌生杀大权,丞相可得当心,采纳我的建议,可世代封侯,富贵延及子孙后代;否则,满门抄斩,祸灾殃及子孙,这是多么令人寒心的事啊!”李斯想起自己一生所建功名,一时失势便可能化为灰烬,最终屈服了。李斯在关键时刻,一念之差,与赵高一起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从此便被他玩弄在股掌之上。

赵高与胡亥、李斯三人合谋篡改了始皇的遗诏,把招扶苏还京继承大业的诏书,改为斥责扶苏监军北方“无尺寸之功”,“为人子不孝”,令他自尽,同时将蒙恬赐死。矫诏完成后,加盖皇帝的玉玺,随后严加封缄。赵高还特选派一名亲信,命他将“密诏”急速送到上郡交给扶苏。扶苏面对诏书,失声痛哭。他反思一生,并无大错,父皇竟如此绝情,自己无脸苟活于世止,于是,就要拔剑自刎。然而大将蒙恬,文韬武略过人,见到后很生疑,连忙上前劝阻扶苏。他认为这事很蹊跷。始皇还在外面巡视,太子都没有立,在这种情况之下,让扶苏领兵三十万驻守要地,应该是十分信任的。现在只看到一个使者,单凭他一面之辞,不问青红皂白就要自杀,不是太笨了吗?他向扶苏提议,写一封回信给皇上问清楚了再作打算。扶苏是个极有孝心的人,见胡亥派来的使者在催,便依照“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道理,便自杀了。扶苏死后,蒙恬并不信,不肯自杀,将兵符交给了王离,甘愿随同使者被押解到阳周地方狱中,待机申诉,等候发落。

扶苏的自杀,蒙恬的下狱,让赵高感到心头大患顿时解决,实现计划的最大障碍消除了。但要顺利让胡亥当上皇帝,还须要严密封锁秦始皇已死的消息,回到咸阳再说。为了掩盖真相,他们采取了各种措施。首先是亲信太监驾车,始皇帝的灵柩仍放在御车之中。每到进餐时间,照常呈上食物。群臣有事上奏,一如往常禀报。还选派心腹太监假扮皇帝,在御车上批览、答复臣僚的奏章,这种精心安排相当缜密,只有几个当事的人知道。当时,正是盛夏酷暑,始皇帝的尸体已经发臭。为掩盖臭味,赵高命侍从弄来了一车鲍鱼,鲍鱼车紧随皇帝的御车行驶,鲍鱼腐烂后散发出腥臭味,随从们虽感到臭不可闻,但皆知是皇上命令这样做的,谁也不敢多言。一到咸阳,赵高等发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同时宣读了胡亥继位的“诏书”,并举行了隆重的丧葬仪式,葬礼结束后,胡亥继位,即秦二世。

三、剪除异己

胡亥继位之后,赵高因为有功,被封为郎中令,直接控制宫廷禁卫军。赵高知道胡亥继位根基不牢,难服众臣民。为了使人们深信胡亥是始皇帝亲选的继承人,赵高把胡亥打扮成最大的孝子,并打出按先皇遗诏办的方针。秦始皇生前曾动用刑徒七十万人修阿房宫,建骊山墓,都还未完工。胡亥以子不改父道为名,更大规模地大兴土木,又增派北方戍卒修骊山陵,并增加征徭,把人民推向了绝境。

赵高为了擅权,拼命铲除异己。他的屠刀,首当其冲的是蒙氏兄弟。蒙氏家族是为秦朝统一天下立过汗马功劳的世代功臣望族。蒙恬率大军于边关,不仅北逐匈奴,还监修了西起甘肃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蒙毅则是始皇帝的重要谋臣,官至左丞相。沙丘之变时,蒙毅已受命外出代皇帝祈祷未归,没能及时识破和制止赵高的政变阴谋。沙丘之变后,蒙氏兄弟先后被囚禁,赵高乘机报私仇,用毒酒把蒙氏兄弟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