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2673900000020

第20章 你会读书吗——贫者因书而富,贵者因书而裕(6)

(3)概括段。这种段落是用来简要地重述这一段或这一节的中心思想,作者也可以根据该章的中心思想作出某种结论。

所有这三种形式都应该提醒:导言段表示将讲些什么;转折段表示即将讨论一个新的主题;概括段指出该段内容的中心思想。

5.结构形式法。

有成效的阅读的秘诀是思考。我们必须思考所读到的词以及这些词所代表的思想。这听上去挺简单,事实上却并非如此。问题是:我们阅读的时候,思想常常不集中。我们在思考别的问题时,就不能思考我们正在阅读的内容。

有一种方法可以使我们阅读时集中思想,就是看出并认识到作者所用的结构形式。这样,就会和作者一起思考。例如,会认出正在读的段落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的。就会对自己说:“我知道她在写什么,她是把所发生的主要事件按年份来描写的。”领会了这个结构形式,思想就会逗留在阅读的作品上并会思考着它。

6.关键词方法。

在阅读时最能给予帮助的词是介词和连词,它们能够引导我们进入作者的思路。

因此,掌握它们,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

7.略读方法。

许多人都认为被广泛应用的阅读方式是略读。略读包括多种速度用途,从快读一直到查找,查找简直不能称为阅读。所以,是用快读还是用查找——或介于两者之间——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必须使略读的方式与个人的目的相配合,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下面是略读的五种目的以及各自的方法。

(1)大海捞针。如果要查找一本课本或一篇文章内所提供的信息(如姓名、日期、词或短语),可以用略读的查找方法,因为在找的时候并不需要理解,而只要辨认,便可找到答案。为了保证自己的眼睛不漏看要找的词或事实,在一页页浏览的时候要注意并集中注意力来找这个词或事实。这样,就会在字的海洋中把它找到。

一旦找到了这个具体的字或事实,最好先停顿一下,然后再念一下它周围的句子和段落,通过上下文来确定是否已找到了要找的字或事实。

当我们运用查找方法时,如果时间不多,那么就要不受读整篇文章诱惑,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可能是想推迟学习。如果确实有时间,那么不妨满足好奇心,把文章念完,这对于下一次的考试可能没什么帮助,但所获得的知识会有用,能丰富自己的常识。

(2)寻找线索。我们想要找一条特定的信息,可又不知道它会在哪些字眼中出现,那么你就要用慢一点的查找方法。既然这样,没办法预见那些确切的字,所以,就得注意线索,而线索则是可以以各种方式出现的。

(3)要领。有时候可以通过略读来抓住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要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弄清楚一本书是否同研究的课题有关。为了抓住要领,可以很快地念一念导论和摘要,也看一看一些指明已包含重要论据的主要说明句的段落。

在准备写一篇学期论文的时候,这个略读法对我们会有所帮助。在资料室查阅完目录卡片,并列出一张看上去与自己的题目有关的书名单后,把这些书籍拿来看一看,剔除一些与自己的题目无关的书籍,保留与自己的题目有关的书籍。很明显,如果想阅读书单上的所有书籍,要看一看目录,或者选择标题与你论文的题目有关的一章,略读一下,从而得到这一章主要的思想。

(4)对课本中的一章作总的了解。这样做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对课文的理解。一般来说,这种略读要求对解说词标题、副标题及段落的几个部分的理解,从而知道重要的概念将在何处讲述。这样的略读可以使我们弄清楚每一部分在整体中相对的重要性。

(5)为了复习而略读。应付考试或背诵而进行的复习也可用略读这个方法。把以前所读过、钻研过、做过笔记的内容略读后,为了更有效果,应不时停下来试试将每一章重要的概念背一下,或概述一下一章的内容。

读完课本中的一章后,就像一张拼凑成了的七巧板拼图一样,一定要对全章做总的观察,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为使略读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必须练习,要记住使这些方法适合自己的目的。略读可为我们的学习以及将来的专门工作节省时间。

名人读书法

1.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

英国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她的读书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方法:把好书当朋友,把坏书当敌人。

2.大仲马集中精力读精选书籍。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度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这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3.诗人纪宇谈读书。

诗人纪宇在谈到读书时认为,“读书无禁区,思考要独立,博览最必要,精读大有益。”他主要是写诗,读的诗比较多,但也读一切感兴趣的书,不偏食,不忌口,而且在某些时期主要读诗之外的书,爱读美学、艺术理论、杂著、笔记之类的书,尤其爱读人物传记。作为文学青年,多读文学书籍是不必多说的,但也要读一点美学,懂一点艺术理论,这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不学点美学,怎样在生活中感受美、发掘美、歌唱美呢?真正的文学家从来都会融会贯通的,虽然不能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决不能像李逵那样,除了两柄斧头就是两拳头。

他重点提到,书太多了,全读不可能。他读书会对书进行不同的区分,主要有三种情况:

(1)粗读书:浏览,知道书名、著者、主要内容就可以了。用时可以查,能找到就行;

(2)细读书:动笔墨,圈画,抄重点;

(3)常读书:爱不释手,几乎有空就看,而且反复思考;每天睡前看一会儿书,外出时也随身带着书,细嚼慢咽。

世界上的书质量不尽相同,我们应当挑最好的书来读,不要把精力耗费在二三流的书籍里。

4.托马斯的一次一页读书法。

托马斯·麦考莱是19世纪英国的政治家、史学家、小品文作家和诗人。他的最伟大的作品《英国史》出版后,销量仅次于《圣经》。

麦考莱,在3岁时候便开始阅读成人的书。但在读了一书架一书架的书籍后,他突然发现花了那么多精力并没得到许多知识。

他能够看懂作者们的每一个字,似乎也理解他们想要说些什么,但以后他不能概括书本所讲的思想,甚至也不能用一般的措词形容作者所写的内容。

他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作如下的描述:

当我念到每一页底下时,总让自己停下来讲一讲这一页所写的内容。起初我总要念上三四遍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稳定下来,但我强迫自己来遵守这一规定。一直到现在,当我念完一页时,就差不多能把它从头至尾背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