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
要么竞争,要么等死。
你想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吗
戒什么都不能戒理想。
【心理照相馆】
皮格马利翁——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过往,擅长雕刻。由于他不喜欢凡间女子,于是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在日复一日的雕刻中,他深深地爱上了自己雕刻的象牙少女,将她视为自己的妻子,装扮她、抚爱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祈求希望少女能够化成真人,做他的妻子。最终,他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爱神赋予了象牙少女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心理SOS】
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这也不是“绝迹”的神话。当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时,他就会按照那种人的行为方式行事。这其中就是“自我意向”在发挥作用。
心理学家马尔慈说,人的潜意识就是一部“服务机制”——一个有目标的电脑系统。而人的自我意向犹如电脑程序,直接影响这一机制运作的结果。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一个失败的人,你就会不断地在自己内心的“荧光幕”上看到一个垂头丧气、难担大任的自我,听到“我是没出息、没有长进”之类的负面信息;然后感受到沮丧、自卑、无奈与无能,而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失败。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意向是一个成功人士,你会不断地在你内心的“荧光幕”见到一个意气风发、不断进取、敢于经受挫折和承受强大压力的自我,听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还会做得更好”之类的鼓舞信息,然后感受到喜悦、自尊、快慰与卓越,你在现实生活中便会“注定”成功。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期望效应”,又叫“罗森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
1968年,罗森塔和几位心理学家曾在美国一所小学做过测试,他们随机挑选出几名学生,告诉老师,这些学生有“优异发展可能”。他们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了老师,让老师对这几名学生有了期待。于是,老师们给了这些学生良好的品行评语,随时关注他们的言行,在之后的几个学期里,这几名学生果真取得了老师期待中的进步。
不要以为心理学家有双通晓未来的眼睛,而是利用了心理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老师和学生发生改变,才有这样不可思议的结果。因而,个人自我意向的确立是我们生命走向成功或失败的方向盘、指南针。
若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现实的自我意向伴随着自己,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同样地,如果你想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就以他为榜样,最大限度地激发起自己内心的渴望,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可以在自己的床头、书桌或者办公桌即自己每天活动的场所,用醒目的字条写上自己的座右铭或者目标。当然,只有渴望和自我暗示,没有行动的话,也是绝不可能成为比尔·盖茨的。一般情况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会按照那种人的行为方式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便你具有很强大的意志力,你也不会有别的不合这种意识的行为。
有了强烈的想成为某人的意识,再辅助以切实可行的行动。先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树立一个目标,每天朝梦想出发一小步,终有一天可以成为比尔·盖茨。
三岁就能看大,七岁就能看到老吗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心理照相馆】
1883年10月26日,拿破仑·希尔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贫寒之家。从小,继母就不断激励希尔树立伟大的人生目标。在继母的影响下,希尔一直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成功者。
长大以后,希尔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18岁时,他正上大学,为一家杂志社工作,被派去采访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卡内基发现希尔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于是建议他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还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介绍希尔与他们认识。
在以后的20年间,希尔不仅获得了博士学位,还访问了福特、爱迪生、洛克菲勒、贝尔等当时最成功的人士。希尔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采访,而是对所有成功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成功规律》书,激励千百万人去获得财富,成为卓越的成功者。
【心理SOS】
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
老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到老”。认为人的成就,在这个年龄段就打下了基础。1980年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对此做了一个实验,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坐立不安和自我约束5大类。当他们26岁时,精神病学家再次对他们进行了面谈,得出以下结论: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他们小时候十分活泼和热心,成年后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类的幼儿: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如今比一般人更倾向於隐瞒自已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已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类的幼儿:他们小时候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如今他们多被评价心胸狭窄、容易紧张、易怒、烦躁。
“自我约束”型幼儿:他们长大后的性格和小时候没什么变化。
可见,“三岁看大”的说法不是全无道理的。
并且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孩子的3岁和7岁,是成长发育的两个关键点。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她的话有科学依据,因为从正常的大脑发育速度来看, 3岁以前的孩子大脑发育最快。婴儿出生时大脑重量370克,出生后第一年大脑生长速度最快,婴儿到6个月时大脑重量增长为其出生时的两倍,占成人大脑重量的一半,而孩子的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一半,可见3岁之前,孩子大脑发育远远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所以父母要趁着孩子3岁和7岁的大好时机抓紧教育孩子,虽然有许多因为拥有天赋的孩子而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孩子在父母和学校教育下成才的例子。所以,父母要在在孩子幼年阶段就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有多大的目标,就有多大的人生舞台。目标建立得越早,实现的时间也越早。
如今,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人生路口上举棋不定,不知道是继续求学深造,还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工作,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工作……其实,这些迷茫与踌躇,都是因为没有给自己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当你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后,坚持下去,人生就不会迷茫,成功的道路就不会“自我设限”。
你有选择恐惧症吗
每一个选项都会通向一个终点,与其苦于选择方向,不如前行探路。
【心理照相馆】
一头驴子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草料。东边是一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堆新鲜的嫩草。驴子很高兴,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刚要吃,突然想,西边那堆草料那么新鲜,肯定好吃,此时不去可能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就跑到嫩草堆。刚要吃,它又想,这堆草虽然很嫩,可别的驴子把那一大堆干草料吃光的话,自己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于是它又跑回干草料堆。可是,它又特别想吃嫩草,就再次跑回嫩草堆。
在嫩草堆那儿又担心吃不饱,又返回干草堆。小驴既想吃饱,又想吃嫩草,还担心草料被别的驴子吃光。于是不停地往返于两堆草料之间,最终又饥又饿,死在草堆旁。
【心理SOS】
驴子的悲剧不在于它死了,而在于它死得很荒诞。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调入荒诞的陷阱,面临选择,犹犹豫豫,想着骑驴找马,可是越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越是得不偿失。这就是“选择恐惧症”在作祟。
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是指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十分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志愿者在6种果酱中挑出最想买的一种,然后再在24个果酱中挑出最想买的一种。结果,做6选一决定的容易度是做24选一决定的10倍。
这个实验说明,选择越多,反而会让人无从选择。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手表效应。当一个人只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确切地知道时间,而当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失去判断时间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