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皇后传
2695100000005

第5章 汉·西汉(3)

上官父子、鄂邑长公主和桑弘羊结成联盟,携手反对霍光。他们担心朝中势力不够,又联络了燕王刘旦。燕王一直对昭宗和霍光不满。所以,四方一拍即合,马上着手行动。

上官桀等人暗中收集霍光的材料,由刘旦遣人上疏,弹劾霍光道:“霍光去长安东的广明亭检阅御林军,道上驻跸,太官供备饮食,僭用了天子礼仪;他任人唯亲,长吏杨敞无才无功,却封其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自恣,擅自调动校尉。臣怀疑他图谋不轨。臣愿归王玺,宿卫京师,保卫皇上。”不料,昭帝刘弗陵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把燕王的奏巯留下,不肯下发。上官桀一伙仍不甘心失败,决定铤而走险。他们密谋后定计:由鄂邑长公主出面宴请霍光,伏兵格杀霍光,同时除掉燕王刘旦,废除昭帝、拥立上官桀为帝。

不料,他们的阴谋被稻田使者燕仓听到,后又奏告昭帝与霍光。霍光发兵,果敢地逮杀上官子、丁外人,燕王刘旦、鄂长公主自杀身亡。

上官皇后年仅8岁,没有参与父祖的阴谋活动,加上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不但保全了性命,且皇后的凤冠也没被摘掉。这场政变后,朝政安定。

霍光的政敌在这场政变中均被铲除,为了延续霍氏家族与刘氏家族的皇亲关系,霍光急于想让外孙女生个皇储。此时宫廷的一切大权全由霍光把持,所以宫廷大臣和御医都看霍光的眼色行事。他们领会霍光的用意,马上上书昭帝,建议皇帝除了皇后外,应当少近女色才能保证龙体安康。于是,他们让皇后下了一道命令:为了龙体圣安,后宫的宫女不得侍宿皇上。命令宫女须穿连裆裤,多扎几条腰带。这样除了上官皇后外,众多后宫佳丽再无可能侍宿昭帝。虽然上官皇后专房擅宠,却没如愿以偿生个皇子皇女。

昭帝刘弗陵在元凤七年(前74)去逝。上官氏做了10年的皇后,豆蔻年华便成了寡妇。昭帝无嗣,霍光等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移居长乐宫。刘贺荒淫无道,于是霍光等人来到长乐宫,奏告刘贺无道,不可为帝。上宫太后同意废黜刘贺。

废黜刘贺后,霍光等在上官太后面前把武帝曾孙刘询夸赞了一番,奏请迎立武帝曾孙刘询为帝。上官太后准奏刘询登上了帝位,是为宣帝。年方16岁的上官太后,成了太皇太后。上官氏是汉年代最小的太皇太后,她享受荣华富贵,她夹在父祖与外祖父争权夺利的斗争中,自始至中,稳坐皇后宝座,子昭帝刘弗陵去逝后,不再问政事在长乐宫中卧养天年,在建昭二年(37)去逝,结束了一生。

王氏——宣帝刘询皇后

玄帝刘询开平元年(前74)登上皇帝宝座后与王氏的父亲因有相同的“斗鸡”嗜好而成为密友,他不忘旧情,将其女王氏召为妃子,后来又被立为皇后。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霍光等拥立刘询做了皇帝,是为宣帝。宣帝人承大统,想起在民间时因斗鸡结识的老友王奉光,便把他那个女儿召进宫中,做了一名妃子。

其实宣帝对王奉光的女儿毫无兴趣,只是出于对王奉光的友情,所以王氏人宫多年,难得见上宣帝一面,在孤独中混日渡生。本始三年(前71)春正月,身怀皇子的许皇后被权臣霍光的妻子指使人毒死。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了皇后。宣帝立许皇后的儿子刘爽为皇太子,为此,霍皇后耿耿于怀。和母亲合谋。想杀掉刘,但没有得手。地节四年(前66),霍夫人与儿子霍禹等谋反被杀,霍皇后被废黜。

宣帝刘询可怜儿子刘爽早早地失去了母亲,想选一个行为谨慎而又无子女的妃子为皇后,让她来养育刘奭。宣帝左思右想,最后觉得人宫多年的王氏是最合适的人选。

元康二年(前64)二月,王氏被立为皇后。一场宫廷斗争结果,使灰心丧气的王氏被宣帝刘询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王氏做了皇后以后,像从前做妃子一样,她仍然难得见宣帝一面。不过,她极心尽力养育刘无微不至。她把一具女人所有的爱都给了刘奭就是她的寄托和希望。王皇后虽没得到宣帝的宠爱,但他的父亲斗鸡翁王奉光却因女儿而贵显,被封为邛成侯。

宣帝刘询在黄龙元年(前49)去逝,刘奭即位,是为元帝。成帝尊王氏为皇太后,封太后的哥哥王舜为安平侯。过了两年,王奉光病逝。元帝命置园邑200家守护他的坟墓。

元帝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去逝,刘骜即位,是为元帝。元帝尊王太后为太皇太后。当时,成帝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习惯上都称“太后”,为了与王政君太后相区别。人们把太皇太后呼作“邛成太后”。

70多岁的邛成太后王氏在成帝永始元年(前16),这位既不争权又不争庞的太皇太后走完了她平平安安人生路程。

王政君——元帝刘皇后

王政君婉顺贤惠到了婚嫁之时,还未迎娶,所许缘之人便暴病而亡。她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卦,算卦人说:“你的女儿乃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瑟等待良机。王政君18岁那年,王禁把她送进了掖庭。

司马良娣皇太子刘爽的爱妃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良死后,刘爽悲痛万分,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刘询听说后,怕断了后嗣,便命皇后另选一名宫女送去东宫侍奉太子。皇太子早上朝见母后,皇后叫出挑好了的5个宫女,王政君是其中的一个宫女。

皇太子无意于这5个宫女,碍于母后,便随口说道:“这个就行。”当时,王政君距太子最近,看王政君长相还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忙命把王政君送去东宫。王政君的相貌平平,偶然的机遇使她成为太子妃,太子刘爽与王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爽再也没临幸于她。宣帝听说有了嫡孙,高兴万分,亲自给他起名为骜,字太孙,而且时常抱刘骜,逗他玩。

宣帝刘询于公元前49年驾去逝,刘骜3岁。皇太子刘奭爽在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元帝遂立刘骜为皇太子。母以子贵,刘骜被立为皇太子,王政君应该头顶凤冠。但元帝犹豫不决,因为他不宠爱王政君。他最宠爱的妃子是傅氏和冯氏。傅妃聪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宫中的人缘极好,虽专宠于元帝。但并不道众嫔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刘骜不久,傅妃生了儿子刘康,冯妃生了儿子刘兴。元帝想把皇后的凤冠戴在傅妃的头上。但是,刘骜既立为皇太子,皇后的桂冠按传统的规制当属于王妃。元帝整整踌躇了3天,他不愿引来非议,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立王政君为皇后。刘爽又创设了一个在宫中的地位次于皇后的名号——“昭仪。”昭仪位视丞相,比诸侯王,他心爱傅、冯二妃为昭仪,立刘康为定陶王,刘兴为信都王。王政君皇后徒有皇后尊号,被冷落一边。而且她的儿子、皇太子刘骜也越来越让元帝刘爽不满。

刘骜曾好读经书,恭谨有礼。有一次,元帝召他,他闻诏忙跑。刘骜不敢横穿皇帝专用的驰道,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元帝见太子来迟了,责怪太子。刘骜说明了原因,元帝很高兴。但好景不长,刘骜对经书渐渐厌烦了,整日游手好闲喜欢喝酒、游玩。元帝多次训斥,但太子屡教不改,于是元帝打算废黜刘骜,另立爱妃之子刘康。元帝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病重,傅昭仪、刘康在侧侍奉,王政君皇后、刘赘太子被拒之门外。

元帝刘爽一天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废黜刘骜,另立刘康为继承人的心愿。王政君皇后、刘赘太子听说后,惶恐不知所措。元帝宠臣侍中史丹闯进元帝寝宫,顿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闻天下,臣民归心。今臣听陛下有废立之意。若是这样,请陛下先赐我死吧!”元帝齐爽说:“没有这回事。皇后谨慎,先帝又疼爱太子,寡人岂敢先帝之意?”王政君保全了皇后的凤冠。刘骜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号。

刘爽在竟宁元年(前33)五月死于未央宫,终年43岁。刘骜即位,是为成帝。王政君成了皇太后,移居长乐宫。成帝任命帝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游山玩水,斗鸡走狗,朝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皇太后王政君和她哥哥王凤的手中。

成帝刘赘身体多病,即位多年无子。定陶王刘康采朝,成帝留他在京师伴驾,有以刘康为帝位继承人之意。王凤对此不满,担心刘康做了皇帝对王氏外戚不利,遂借日食为名,奏谏成帝刘赘遣刘康回他的定陶国去。成帝对于自己大权旁落,王凤专权用事,日渐不满,有罢免王凤之意。恰好京师地方长官京兆尹王章上书成帝,建议成帝贬王凤,推荐中山王的舅舅冯野王取代王凤,结果他们的密谋让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后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儿子,他官至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与王章密谋时,他不露声色,事后偷偷地通报王凤。于是王凤在家装病,上书辞官。成帝刘赘觉得这是罢免王凤的大好时机,谁知,皇太后王政君出来作梗,她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压力。成帝只好把王音打人死牢,杖毙狱中,妻子流放边陲。当王氏外戚一个个贵显无比,趾高气扬、骄奢淫逸的时侯,年仅13岁的王莽与母亲相依为命,他被服简陋,举止恭谨,小心翼翼地侍奉执掌朝廷大权的姑伯。与那些王家贵公子相比,洁身自好、恭俭有礼的王莽格外引人瞩目。

王凤在阳朔三年(前22)病重,王莽在侧待侯,数月未解衣带。王凤十分感动,弥留之际,嘱托皇太后和成帝授给王莽一官半职。王莽更加小心谨慎地侍奉姑叔。皇太后王政君对侄子颇有好感。王凤在死后,王根辅政五年,因病上书辞职,推举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一职。

刘赘在绥和二年(前7)去逝,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哀帝尊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哀帝即位后,他的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两家成了新的权贵,与王氏外戚在权益分配上发生冲突。太皇太后王政君命王莽辞职以缓和矛盾。王莽极不情愿地上书辞官。

刘欣在元寿二年(前1)驾崩。哀帝无子,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哀帝驾崩的当天迫使哀帝把军政大权交给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马的宝座。他和太皇太后迎立中山王刘兴年仅9岁的儿子刘衍为帝,是为平帝。平帝年幼不能临政。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她依赖王莽,委政于他。其实王莽觊觎帝位已久。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又沽名钓誉,广施恩惠。经过几年的经营。他把朝政大权控制了在自己的手中。

王莽对太皇太后王政君是不敢惹的,年迈的王政君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为独揽大权,王莽指使爪牙上书,说太后至尊,不宜操劳过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躬亲了。王政君闻之十分高兴,规定以后惟有封侯赐爵一事须奏闻于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决。

平帝刘衍逐渐长大了,王莽觉察平帝对他专权十分不满,便先下手鸩杀了平帝刘衍,拥立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孺子,”自己做起“摄皇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万万没有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竟欲篡夺她儿孙的天下!但悔之晚矣,此时朝中大权完全落人侄儿王莽手中,自己有名无权,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汉自立的行动。

王莽到公元8年,将小皇帝刘婴废黜,在爪牙的欢呼声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地坐上龙椅去谒见太皇太后王政君,说他秉承天命,代汉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实权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如今只有愤慨、怒骂的能力了。王莽在翌年正月初一,未央宫前殿隆重地举行了朝皇帝即位典礼。登上龙座南面称帝,接受百官朝贺。奉太皇太后王政君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的玺绶,去掉汉朝的称号。

王莽代汉自立,觉得只有接管汉氏玉玺。才算真正地取代了刘室的天下。因此,他称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汉传国玺”。王政君大怒,指着王舜骂道:“王舜,你家莹受驻室皇恩,却不恩报答,反而乘汉家人势薄,帮王莽篡位。你们这样的人,猪狗不如。我乃汉家老寡妇。活不了几天了。我死了,就让这块玉玺随葬。他王莽休想得到!”

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颜。对王政君说:“皇上意在必得,太后今天不给,明日还能不给吗?”王政君担心王莽得不到“汉传国玺”会狗急跳墙,遂拿出玉玺,扔在王舜面前,骂道:“我老将死,你们兄弟定受灭族的报应!”汉代在宫中侍奉的富员都着黑貂,王莽更为黄貂。王政君思念汉朝,拒绝按新朝札仪行事,而且命令身边的侍从仍着黑貂。

王政君万万没有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子王莽篡权了她儿孙汉始天下。84岁的王政君在王莽带汉的第五年2月在悲愤忧愁中渡过了最后的时光。

赵飞燕——汉成帝刘骜皇后

赵飞燕生在官奴赵临家。刚降生后赵临夫妇满脸愁容,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出于万般无奈,赵临大妇决定将这女婴扔掉。赵临夫妇抱着女婴左看右看,悲痛难忍。将婴儿裹了又裹,然后含泪颤抖着手把婴儿递给赵临,这天赵临,将包裹好的婴孩偷偷放在了荒郊野外。3天之后赵临怀着一颗负疚之心。又悄悄来到丢弃婴儿的地方。他大吃一惊,技贵弃了3天的女婴居然还活着,他心想,这孩子或许还真有什么福分呢。于是,赵临便把婴儿抱回了家。

一晃十几个年头过去了,昔日的婴儿,已长成美貌出重的妙龄少女。她就是后来成为皇后的赵飞燕。起初,赵飞燕感到在长安后宫里做婢女,后又到阳阿公主府。

阳阿公主见赵飞燕容貌俏丽,体态轻盈,聪明伶俐,十分喜爱,就让人教她演歌习舞,充作府中的舞伎。几年下来,歌如莺语,舞似燕翔,技艺远在群芳之上。公主替她取名:飞燕。飞燕名声鹤起,长安城、里都知道阳阿公主府里有个色艺双绝的赵飞燕。

西汉后期,汉成帝刘骜。既无开疆拓域的雄韬伟略,又乏守城安邦的治国之才,是个地地道道游手好闲的昏君,这一天,成帝微服来到了阳阿公主的府第。

皇帝突然造访,公主府上下一片忙乱。公主盛情设宴,为成帝接驾洗尘。为了助兴,公主命府中舞会献技。环佩金玉声中,一位绝色佳人款款而来,成帝刘赘一见,十分倾心,不知不觉看呆了。只见她面如姣花,目似秋水,体态轻盈;歌舞起处,似花技轻颤,如燕子点水,一曲未尽,便有万种风情,妙不可言。成帝刘赘在宫阳阿公主府干情设宴之后,便要带赵飞燕一同回宫。阿阳公主便顺水人情,将赵飞燕献给了成帝。

是大喜过望,自此,成帝刘赘终日与赵飞燕如胶似漆,有说不尽的缠绵。赵飞燕的心头却总笼罩着愁云:自己出身微贱,难免被那些出自名门望族的妃嫔所轻势,而且自己势单力孤,实在难与众多对手相抗衡。思虑再三,赵飞燕决计要将妹妹合德弄到后宫。此后,飞燕常往成帝的耳朵里极言舍妹如何之美,直说得成帝刘赘满心欢喜,恨不能马上一见。于是,一道旨意将赵合德召进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