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宰相传
2695800000004

第4章 历仕三朝显名诸侯——晏婴传

晏平仲(?~前500),名婴,东莱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事奉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他勤俭节约,踏实苦干,受到齐国人的尊重。他继其父晏弱(晏桓子)为齐国大夫,后任国相,担任齐国的宰相后,他一餐所吃只有一种肉,并且不让妻子穿用丝绸做的衣服。上朝时,君王提到他,他就直言以对,毫不隐讳地回答;没提到他时,就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国家的政策合理,他就顺着去办;国家的政策不合理,他就权衡着执行。因此,历辅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名声显扬于诸侯。

晏子生活的时期,是春秋末期。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春秋时期的长期争霸战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当时中原地区出现了普遍地厌战情绪和一系列“弭兵”活动。与此同时,在各诸侯国内造就了一大批军功新贵,随着他们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宗法血缘关系破坏,他们迫切要求取得统治权力,向衰落中的公室旧贵族展开了夺权斗争。与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相适应,晏子对外反对侵伐战争,对内,主张实施尚贤和爱民的仁政德治。晏子的政治活动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两个时期正好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前期的活动主要是在灵公、庄公时期,以反对齐国参加对外侵伐战争,主张偃武修文为主。后期即在景公时期,以反对横征暴敛,主张宽政省刑,节俭爱民为主。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

越石父是个贤能的人,但因犯罪,被人拘禁,有一次晏子外出,在路上碰见他,便解下马车左边的马,把他赎出来,用车子载回家。回家后,晏子没跟他打声招呼,就自己进屋去了。过了很久,越石父见没人理他,就请求回去。晏子很惊讶,急忙穿衣整帽赶出来说:“晏婴虽然算不上是仁义君子,但毕竟把你从灾难中解救出来,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呢?”越石父说:“你这话不对我听说君子受委屈,往往是不被人理解,而理解他的人,就会尊重他,原先我被拘禁,是因为人家不了解我,先生既然看到我的长处,并把我赎出来,就是我的知己;知己的人却对我无礼,那还不如去受拘禁呢。”晏子赶紧把他请进里屋,尊为上宾。

晏子的车夫

晏子作齐国的宰相,出门经常坐车,有一次,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看见他的丈夫为宰相赶车,手持大伞盖,赶着四匹马,威风凛凛,非常得意。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提出跟他离婚。丈夫问:“这是为什么?”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够六尺,当了齐国的宰相,名扬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思虑很深,还常常表现得很谦逊,你身高八尺,却替人赶车,而你心里还是觉得挺了不起的、所以我不想跟你过了。”从此以后,车夫变得谦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车夫将实情相告,晏子推荐他当了齐国的大夫。

华而不实

齐景公对晏子说:“东海里边,有古铜色水流。在这红色水域里边,有枣树,只开花,不结果,什么原因?”晏子回答:“从前,秦缪公乘龙船巡视天下,用黄布包裹着蒸枣。龙舟泛游到东海,秦缪公抛弃裹枣的黄布,使那黄布染红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铜色。又因枣被蒸过,所以种植后只开花,不结果。”景公不满意地说:“我装着问,你为什么对我胡诌?”晏子说:“我听说,对于假装提问的人,也可以虚假地回答他。”齐景公往牛山游览,向北登临齐国都城时,突然哭道:“人生怎么像奔腾咆哮的流水,离开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艾孔、梁丘据听了,也哭泣起来了。晏子却在发笑。齐景公怒问他为何发笑。晏子回答:“如果使贤能的国君,长久地据守齐国,那么,太公、桓公将长久地据有齐国了;如果让勇猛的国君,长久地占有齐国,那么庄公,灵公将要长时间地享有齐国了!那么,您怎么能得到国君的宝座而立身于世呢而您偏偏独自因为这事流泪伤情,这是不符合仁义道德的。不仁道的国君我看到一个,馅谀的近臣我见到两个,这就是我私自发笑的原因啊!”

晏子使楚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晏子辞千金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二桃杀三士

当时齐国有古冶子、公孙接、田开疆三位大将军,三人功高盖主、狂妄自大,把景公不放在眼里。景公一直想着除掉他们,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借口。晏子为景公想了一个办法,买了两个硕大无比的桃子送去将军府,说让三位将军自己定夺,功劳最大的两位吃桃子。古冶子恰好不在,公孙接和田开疆觉得自己的功劳最大,就一人一个吃掉了。古冶子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情很生气,他所建功勋比他们大得多,他觉得这是对他的羞辱,随拔剑自刎了。另两位将军看到古冶子死了,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立即拔剑自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是晏子一手导演的借刀杀人、兵不血刃的经典之作。

晏子巧进谏

作为千古名相的晏子,其进谏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在景公的时代,刑法严酷,犯点小罪,就要被砍去双脚,致使全国到处都是断足的残疾人,百姓对此早已怨声载道。晏子一直想劝说景公改变刑法,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正好有一天,景公为了显示自己关心臣子,觉得晏子的家在市场附近,狭小又吵闹,想给他换个宽敞的新住宅。晏子说,我不能搬家,这家宅是先人住过的,我与这里有感情;二是我靠近市场可以了解商业行情,再说买东西也方便。景公十分叹服,也很感动。问他:你靠近市场,知道什么东西贵贱吗?晏子立即答到:踊贵而履贱。踊是断足之人穿的鞋子,履是健康人穿的鞋子,踊贵而履贱了,那齐国成了什么景象了呢。景公猛然醒悟,立即下令减轻刑法。晏子一个小小的智慧,改变了一个国家的重要法律。

晏子陪景公游

作为一个思想家的晏子,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丰厚的遗产。他的思想深度,他对国计民生的洞察入微,都是后人难得的财富。

景公到牛山去游玩,北望齐国都城而哭曰:我有这样辽阔的国家,可是我早晚得有一天要死,真令人悲伤呀。陪同他左右的艾孔、梁丘据也都跟着他哭起来。而晏子却在一旁独自发笑,景公很不高兴。晏子说,如果历代贤能的君主,永远守着君位,那么,您现在还能做国君吗?做梦的君主我见到了一位,阿谀逢迎的大臣我见到了一对,所以我发笑啊。

晏子在陪同景公到麦丘游览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说,希望您长寿,希望您不要得罪百姓。景公说,如果说百姓得罪君主还有可能,哪里有君主得罪百姓的说法呢?晏子说,桀、纣是得罪了君王还是得罪了百姓呢?是被君王杀死的,还是百姓杀死的呢?

景公如梦方醒,将麦丘赏给了老者作为封地,感谢他给了自己忠告和智慧。

太史公司马迁说;“当初,晏子扑在庄公的尸体上痛哭,尽了臣子的礼仪才离去,他难道是那种‘见义不为无勇’的人吗?至于他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君王面子上过不去,那就如《孝经》所说的:‘上朝想着为君王尽忠,下朝想着替君王补过。’晏子正是这样的好人啊!假如晏子现在还活着,我去当他的奴仆,替他执鞭赶车,也是求之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