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2698900000005

第5章 圆梦之旅(1)

酷爱历史,陶醉文学,深受布特鲁、

贝格森、贝玑、巴雷斯、莫拉斯等人影响。

立志为法兰西的伟大而战。在212名

考生中,名列第119名,考取圣西尔军校。

戴高乐这个非凡少年的非凡之处表现在诸多方面。

法国人一般都喜爱历史,而且都为祖国的伟大历史自豪。戴高乐酷爱历史。为了阅读历史剧本,他甚至常常连节假日也都忘了。早在家里的时候,他就有了这种嗜好。在沃吉拉尔这所耶稣教会学校里,历史成为他最喜爱的课程。因此,他积累了广泛的历史知识,尽管这些知识比较单一。要知道,在耶稣教会学校的历史课只列举一些战争、会战概况,描述统帅和国王的业绩,宣传神的预见和统治者的天才主宰一切。

但是,戴高乐从如此陈腐和保守的历史课程中还是汲取了有助于他形成整个世界观的思想。他的整个世界观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占绝对优先地位的民族因素。在他的概念里,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生活的要素;尽管现实在变化,但这个要素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总认为法兰西民族的存在和巩固是历史的最高目标。一切都应服务于法兰西的伟大。年轻的戴高乐开始坚信,个人的生命也应该服从这个原则。“早在上学时,他就知道,——多年后,他的弟弟皮埃尔告诉人说,——他的任务就是拯救法兰西……”

这位20世纪的年轻人就是如此掌握了由18世纪的概念和观念形成的文化。他的全部意念所向之倾注的就是法兰西。

在这位蛮横、富于幻想的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任何作品和任何友情所起的作用都不能与历史小说的作用相比。从阿莱西亚军营到色当军营,从加洛林王朝的教育法到法鲁先生的教育法加洛林王朝(751~987)是法兰西王国最高统治者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继任宫相,依靠教会支持,篡夺王位,结束墨洛温王朝后建立的新王朝。法鲁(1811~1886),法国政治家。1848年担任公共教育部部长后,起草了教育自由法。,从隆格维尔夫人的武装出征到贝雷公爵夫人的鲁莽行动隆格维尔夫人(1619~1679)是隆格维尔公爵,即后来的亨利二世之妻。贝雷夫人(1695~1719),1714年守寡,她的才智和荒淫生活闻名于世。,从法国古时的盐税改革到当今的国家财产法,他都能通今博古。

基于对历史的爱好,出于爱国主义的激情,为了对德国报仇雪耻,1905年,戴高乐在学习之余,精心写出一部短篇小说《德国战役》,虚构了一场战争:

敌情:

1930年德国军队向法国宣战!德军分3个集团,跨过沃日。第1集团德军,20万人。配属火炮500门,沿瑞士边界而下,经贝尔福特进扰巴黎。

§§§第2集团德军,17.5万人,配属火炮480门,直越群山,向南锡挺进。

§§§第3集团德军,约10万人,为第2梯队,随第2集团德军之后跟进。

德军总指挥为俾斯麦将军。

友情:

1931年1月18日,在维也纳参加会议的首脑向法国发出许诺,保证对双方保持中立。

我情:

法国经紧张准备,已完成战备。

法国统帅部决定由戴高乐将军担任前线总指挥,率20万人,配属火炮518门,迎战来犯之敌。

决心:

先拯救南锡,尔后指向布瓦德佛尔,阻止敌人会师,先机制敌,歼灭来犯之敌。

据此,戴高乐首先周密制定南锡战役计划。然后按计划指挥20万大军兵分三路向南锡挺进。结果,将来犯之普军大部围困于麦茨痛歼,德军获胜。要知道,梅斯是1870年法军巴赞元帅向普军缴械投降的故地。由此可见,戴高乐为当年法军失败燃烧起来的复仇之火多么炽烈。

虽然这个小说文学价值并不很高,但情节逼真,寓意很高,充满少年锐气,有助于全面认识戴高乐这个历史人物。

除爱好历史外,在家庭教育下,戴高乐对文学也很感兴趣。他很喜欢每天晚上倾听父亲给他读拉辛或塞涅卡的著作,尽管他当时偏爱罗斯丹的著作。他能背诵全部剧本:《西哈诺·德·贝热拉克》。

还有,学校还给学生们传授古希腊文学和法国古典文学的基础知识,所以戴高乐在传统的经典基础上,也受到严格的文学教育。他一生中一直保持了他少年时所学到的演讲和说话的风格。他的演讲与众不同,往往具有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风度,其特点是庄严、沉着、简明、精确,而且他用词大胆,思维生动。这一切就使他能说善辩,讲话效力高,通俗易懂。

对文学的爱好,不仅使他始终充满着阅读文学作品的激情,而且还驱使他想在诱人的文学场所检验自己的力量。1906年16岁时,有一天,他给举办一次诗歌比赛的奥尔纳省文学杂志主编寄去了一首押韵寓言诗。这是夏尔·戴高乐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据阿尔弗莱德·法勃尔·吕斯的看法,这首题名为《苦相逢》的处女作大量袭用了自编自唱艺人古斯塔夫·纳多的手法。

这篇小品,虽然平淡,倒也出奇:出奇在像他这种年龄的孩子把他的诗韵押在诡计上,而不是押在女人身上。他在这种时机里做出的这个举动更有其特定的意义。杂志社授予他一等奖。他可在获得25法郎或发表小册子之间任选。他选择了后一种,真正具备了文人风度……

他一直保持着对文学的嗜好。但后来这种嗜好还是降到了第二位,因为他对历史更有兴趣。如果说,文学使戴高乐形成了表达思想和观点的方式、方法和风度,那么,历史则形成了戴高乐的世界观。

到1907年,戴高乐在沃吉拉尔学校顺利修完了修辞班的全部课程,但因年纪太轻,不能参加中学毕业考试。于是,学校就让他在哲学班学习。然而,他最后还是未能完成在沃吉拉尔的全部学业。因为在这一年,共和国实行政教分离政策,严禁耶稣教徒教书,沃吉拉尔学校被迫关闭。父亲为生活所迫,自己在巴黎办了一个补习学校;同时送戴高乐出国到比利时图尔奈附近的安托万学校续学。

这所学校是流亡到比利时的法国耶稣教神甫创办的。这里紧靠法国边境在图尔奈附近的安托万,离丰特努瓦古战场不远;那儿现在都种上了甜菜。这里离滑铁卢古战场也不远。这是一所重要享有特权的学校,很多学生的姓名都含贵族前缀,相互之间交往都只称呼“您”。这所学校位居过去德·利尼亲王的华丽官邸;其砖砌正面高高耸立在埃斯考河上。

夏尔·戴高乐在该校专设的数学班学习,并充分显示出他对数学的极大天赋。教师都劝他在这所学校毕业后进综合技术学校学习。但是,这个一度想当传教士的少年这时对自己的前途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想当军官,开始做起进圣西尔军校修学的美梦。他想当职业军人,这决不是偶然的。这一选择是他对祖国命运和个人前程长期思考的结果,是他的思想在20世纪初紧张而矛盾的法国精神气氛中发展的必然结果。

后来,戴高乐自己也描述过这种气氛。他说,在少年时代,他已感觉到革新法国哲学生活的布特鲁和贝格森的出现,贝玑的神秘魔力,巴雷斯在文学领域的影响(他使上流社会意识到永恒的民族价值,把文学与前人连结在一起)。

其实,从他列举的这些人物、流派和现象中,即可找到了解夏尔·戴高乐的锁钥,从而了解青年戴高乐的精神世界,了解他在15~20岁所受的影响,了解他保持终生的思想方法和处世态度。

戴高乐所提及的他的老师布特鲁,首先发展了自然规律的偶然性、不完善和不长久的理论。布特鲁企图使科学的发展符合唯心主义,符合精神原则的决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