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习惯成就命运
2765400000003

第3章 雍容有度,铸造良好性格的习惯(2)

张华并不知道别人是这样评价他的,直到那次感情上的波折发生之后。那是他第一次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于是他毫无顾忌地向她表白。开始的时候,对方也没有表示强烈反对,但是只答应做普通朋友。是否成为男女朋友,要看以后两个人的相处。

张华将此事毫不放在心上,从来没有尝过失败滋味的他,心想自己还能被这样一点儿事情难倒吗?和人打交道已经这么多年了,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看过猪跑吗?于是并不在意这是女孩在考验他。三个月之后,他以为女孩会答应做他的女朋友了,但是那天晚上,他得到的竟然是完全相反的答案!

一时间,他真不相信结果会是这样,于是他非要知道原因不可。结果女孩告诉他,原因是他太自信了,仿佛整个宇宙都是因为他而存在,从不会去注意细节,更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

超级自信,还会蔑视他人、看不起人、出口伤害别人的自尊、漠视领导权威、不甘身居人下、急躁易怒等。“自大狂”、“***狂热分子”,就是用来称呼这类人的。严重的时候,人们会觉得这类人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品德好像有问题;或者这类人如果不是傻子,就是神经有问题。

要克服超级自信,避免走向自负甚至更加恶劣的极端,就要知道,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万能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即便一个人能够克服许多困难,他也会遇到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臭架子,倾听别人的意见,寻求帮助。

一定的自信,是帮助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但是自信过了头,无疑是有害无利的。

拥有合作与助人的精神

当你建立“66档案”后,你就能够在你的客户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以满足和惊喜。这不是心计,而是出色地完成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当你想着别人的时候,他们会感激你,在你需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助你。

美国人际关系学专家麦凯,在他60多岁的时候,他的工作仍然是卖信封。可是,他就是通过卖信封,结交了美国政界、新闻界、体育界的知名人物。从小他的父亲就教育他说:麦凯,假如你要想成功的话,从现在开始,你要关心自己所见到的每一个人。从那以后,见到一个人,他先把名字记下来,然后再了解他的其他情况。对方过生日,他就寄张贺卡,对方过结婚纪念日,他就送去一束玫瑰花道贺。

后来,他干脆设计了一个系统,叫做“麦凯66档案”,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66个空格问题,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日、星座、血型、嗜好,在哪里上小学、中学、大学,在哪里工作,以及他爱人的姓名、生日、星座、血型、嗜好……还有他小孩的姓名、性别、生日、星座、血型、嗜好……

麦凯靠他的“麦凯66档案”,改变了一个两年都不肯买他信封的大企业老板,事情的转机是老板的儿子出了车祸。他翻开“麦凯66档案”看到,老板的儿子11岁,崇拜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麦凯正好认识迈克尔·乔丹所在公牛队的教练,所以很顺利地将一个有乔丹和其队友签名的篮球,寄到了医院。

小孩很高兴,身体也恢复得很快。他爸爸发现了儿子的篮球,就问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告诉他是麦凯叔叔送的。他爸爸听后说:“麦凯,不就是卖信封的那个人吗?卖了我两年,我都没有跟他买。”儿子这时候说:“爸爸,你应该买麦凯叔叔的信封才对,他这么关心我,你也应该关心他才对呀!”

第二天,老板就找到了麦凯向他道谢,并向他订购了大量的信封。

在工作中,跟客户、同事交往,要让他对你产生一种惊讶、新奇、不得了、佩服的感觉。麦凯说,这叫做攻心。所以他想认识谁,就研究这个人的一切,然后给人家来一个出其不意。

了解和关爱别人,首先应该从你的家人开始。多一分关爱给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然后是你的邻居……让每个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别人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人是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尤其是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人们会把它看成是“雪中送炭”,视帮助者为真正的、最好的朋友。帮助别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帮助,简单的举手之劳或关怀的话语,就能让别人产生久久的激动。如果你能做到帮助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但能显示出你的博大胸怀,而且还有助于“化敌为友”,为自己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

现代管理工作,已逐渐重视“管理艺术”。因为环境变迁之下,对人的了解及尊重,需要极大的细心、信心、爱心及耐心,才能使管理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而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强调个性化发展,导致个人主义下的自由会损害到他人的自由,甚至伤害到别人的自尊。

身为组织的一分子,面对这种“艺术化”管理,上班族更应该讲求人际艺术。这种艺术,适用于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上的不同阶段。这种艺术,就是最大限度、最多可能地发挥“团队”精神,将与人相处这项原则,细化到你工作生活的每一处。这样,你就会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团体网络”,在你的网络里,相互之间关心帮助,想不一帆风顺都困难!

相反,如果个人色彩过度浓厚,或过度放任,使人有“格格不入”的感觉,认为你浑身长刺,难以接近,冷漠不顾忌他人等,这样你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实,人际艺术的第一法则是“融”字。你要与周围的人及“组织团体”融为一体,融洽相处,和乐融融,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别人,在你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你自己的“66档案”,为你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

了解并关爱别人,为你的成功之路创造条件吧!

切勿优柔寡断

许多人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每天不是担心工作,就是担心家庭,简直是没有一件事不担心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作任何决定,都优柔寡断,不知取舍。

人生要想有真正的保障,就得每天在各方面有所改进,争取每天都有进步。但是进步并不是完全不需要付出代价,事实上就是因为你犯了错,才有机会去改进,也才有机会获得更多,并拥有更大的保障。

一个人优柔寡断,实际上是因为他对所拥有的东西太在乎,信心不足,进取心又不强。

现实生活中,行动的快与慢,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快速的行动是对积极心态的实践。如果只有积极的心态而没有积极的行动,那么积极的心态也只能止于心态,不会有任何效果和作为。

起步稍慢的结果,就是会增加很多遗憾。现实生活中有三种人:一种是潮流者,能引领新生事物的发生;另一种是跟随者,是仿效前者生存;后一种是顽固者,不愿放弃原来的东西,结果只能是空留遗憾。

两个猎人去打猎,路上遇到了一只大雁,于是两个猎人同时拉弓搭箭,准备射杀大雁。这时猎人甲突然说:“喂,我们射下来后该怎么吃?是煮了吃,还是蒸了吃?”猎人乙说:“当然是煮了吃。”猎人甲不同意煮,说还是蒸了吃好。

两个人争来争去,虽然明知彼此建议的优缺点,但就是作不了决定,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终于,前面来了一个砍柴的村夫,于是两个人征询村夫的意见,村夫听完说,这个很好办,一半拿来煮,一半拿来蒸,不就可以了。两个猎人感觉这个主意不错,决定就这么办。于是再次拉弓搭箭,可是大雁早已飞走了。

猎人犯了议而不决、拖沓等待的错误,在如何吃的问题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失去了猎杀大雁的最佳时机。没有了猎杀的过程,当然就没有了怎么吃的结果;没有快速地行动,当然就没有最后的成功。

这里,快速制订计划是前提,而迅速地行动才是检验计划和实施计划的根本,快速行动应该是一个追求有所收获的人必备的素质。要克服决断依赖症,在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候,不会无谓地拖延,就要明确行动的重要性,不在计划上耗掉太多的时间。有的时候,优柔寡断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将计划的重要性强调得太厉害了,所以迟迟作不了决定。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说:快速制订计划并迅速行动是一种修养。拿破仑-希尔说: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

优柔寡断的人,就像一个贪婪而不自量力的家伙,显得可爱而又愚蠢,可恨而又可怜。他必须要将“人生就是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明确到他的具体行动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而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要优柔寡断,要快速作出决定。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开优柔寡断的双手,你会收获更多。

不要固执己见

人们总是习惯于低估自己,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对此,心理学家罗洛梅总结说:“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所以在当今社会,勇敢的反义词已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

现实中有很多人极为固执,不肯改变看法,要是遇到了这样不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那是一件比较头痛的事情。你必须努力说服他,先是改变原来的错误或者有缺陷的观点,接着就是要让他认可你的看法。很多时候,一个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的看法不对,也不会立即接受你的看法,他会比较谨慎地考察一番之后,再选择自认为稳妥的方案。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需要这样改变自己。那就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忠告:“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如此。能够接受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新的事物既然发生了,我们就应该把它当做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接受,并适应它,否则,我们将会被它毁掉。

叔本华也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可能改变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在庆祝美军在北非获胜的那天,查理将军被告知他的侄子在战场上失踪了。后来,他又被告知,他已经死了。查理将军悲伤得无以复加,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生活很美好。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用心带大了这个侄子,在他看来,他代表了年轻人美好的一切。查理觉得他以前的努力,正在丰收……可现在,他整个世界都粉碎了,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他活下去了。他决定放弃工作,离开家乡,把他自己藏在眼泪和悔恨之中。

“就在他清理桌子准备辞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封他已经忘了的信——几年前他母亲去世后,这个侄子寄来的信。那信上说:‘当然,我们都会怀念她,尤其是你。不过,我知道你会支撑过去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你教我的真理,永远都会记得你告诉过我要微笑,要像一个男子汉,承受一切发生的事情。’”

“他把那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一再对自己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有能力去改变它,不过我能够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活下去。现在,他的生活比过去更充实、更完整。”

这里并不是说,碰到任何挫折时,都应该逆来顺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相反,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儿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常识告诉我们,事情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理智,我们就不要固执己见,放弃使自己无法生活下去的信念吧。如果我们在极其艰难的人生旅途上,也能承受各种压力和所有颠簸的话,我们就能活得更长久,能享受更顺利的旅程。

同时,要防止遇到这样的事情:说服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放弃他的偏见,接受自己的观点,最好就是使对方立即说“是”。开始就让他说“是”,使对方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亚力森的推销员,他使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得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亚力森得到了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亚力森又得了第二个“是”。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开了一张价值3.5万美元的订单。

一本《影响人类的行为》的书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别人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使对方立即说“是”。永远使对方觉得“我”重要!要知道,使“我”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它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而且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巧!

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微不足道,打破陈规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最终还是选择安于现状,实际上勇敢的反义词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

拥有包容度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独生子女早已经是常见的现象了。也许是因为承受了太多的关注,这些独生子女长大之后的生活态度、处理事情的方式、与人相处的原则等,都进入到了社会学家研究的视野。

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主义的盛行,也可以说是个人中心主义。过团体生活时,这些锋芒毕露的个人主义者,明显就表现出“小家子气”,或者说是气度太小。在他们的眼中,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是势不两立的,原因就是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一面,却无法看到享受团体利益的优越性。

根据心理学家安德鲁·都布林的说法,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有很多益处,其中重要的几项是:

有助于解决问题。我们常听到两个广泛而有意义的名词,其实就是指与团体成员融合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其一是综效,主要是指用团体的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效果。其二是相乘效果,当然最适用于“一加一等于三”或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说法。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因此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唯我独尊。

安全感。生涯初期属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学习经验、知识与技能,当你感到资源不足时,团体能提供学习机会以及发展空间。直到生涯中期以后,你认为有足够经验、能力与资源时,才可能自立门户或自行创业,即使如此,在团体中的安全感仍大于“单打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