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2
2767400000007

第7章 不当宰相

颇有谋略的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当宰相,最终得到善终。

聪明的人

有人认为刘伯温的本事比诸葛亮还要大,因为诸葛亮耗尽一生心血,也只是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是帮助朱元璋当上了全中国的皇帝。还有人把他比做鬼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这些夸赞之语是不是有言过其实之处尚且不谈,但是他的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却是几百年来备受人们的称赞,他的一生经历在一般人眼中已经成为一则亦官亦民亦仙亦鬼的动人传说。

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没有称帝之前就追随在他的身边,替他出谋划策,排兵布阵,一直是算无遗策,所以备受朱元璋的倚重,任为军师,凡事都要与他商量。就连朱元璋称帝登基的好日子也是刘伯温定的,因为他熟知天文,是确定上天意旨的最佳人选。在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皇帝之后,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心想离开这危险之地,朱元璋却不答应,刘伯温只好留在朝中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时间不长他就以妻子亡故的理由请辞回乡,但是不久又被朱元璋召回京城,朱元璋亲自颁布诏书,表彰刘伯温的功绩,还要给他和他的家人加官进爵。刘伯温这时好像真的预见到了未来,知道接受了册封必定会在将来遭到杀身之祸,所以坚辞不受。

容人有量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让李善长当了开国的第一任宰相。刘伯温刚正不阿的个性使李善长大为不满,处处找刘伯温的麻烦,总想找机会杀了他才甘心。但是刘伯温颇有蔺相如一般的容人雅量,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是在朱元璋想撤换宰相时,他还为李善长说话,认为他虽然有一些过错,但威望很高,能够调和众将,这个宰相还是应该让他做。

朱元璋听了觉得很奇怪,问刘伯温说:“李善长几次三番想害你,多次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心想置你于死地,你怎么还要替他说好话呢?”刘伯温回答说:“现在国家刚刚建立,内外的事情还很多,实在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更换宰相。宰相就像是一幢房屋的顶梁柱,怎么能够说换就换呢?如果拿一个细木更换,房屋就会因此而倒塌的。”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没有更换宰相。

识人之才

后来,李善长因为年纪大了,自己要求辞官回乡养老,朱元璋又把刘伯温找来商量,问他新宰相应当任命何人。刘伯温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偏不倚的评断当时朝中几个有可能当上宰相高位的官员。

其中的一个人叫杨宪,对刘伯温一向很不错,两个人交往甚密。朱元璋本来想立杨宪为相,不料刘伯温却反对,认为杨宪很有才能,足可以做宰相,但是却缺少做宰相的宽广心胸,不能公正持平的处理政事。朱元璋又提出另一个人选汪广洋,刘伯温认为他比杨宪更糟糕。皇帝又提出第三个人选胡惟庸,这一下刘伯温更是坚决反对,认为如果任命胡惟庸做宰相,没有发生事情就是国家的最大福气,批评胡惟庸桀骜不逊,成事不足,却是败事有余。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来,刘伯温对这三个人的看法是极为准确的。因为朱元璋这一次固执的坚持己见,先后任命了这三个人做宰相,结果证明他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不长都被撤换掉了。朱元璋听到刘伯温对这些候补人选都不满意,就说到:“我也知道满朝的大臣才学没有一个能及的上你的,既然他们都不合适,那这个宰相还是由先生你来做好了。”

刘伯温一听,心里就是一颤,他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建国前是朱元璋所倚重的,但是在建国之后,这种才智反而是朱元璋最为忌惮的,所以他不敢显露丝毫的治国才能,生怕引起朱元璋更多的不满而招来杀身之祸。

这时,他听出朱元璋话语中的试探意味,连忙回答说:“陛下有所不知,当宰相的人最好要平和如水,处事冷静,我的个性却是嫉恶如仇,见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难平,这样做事恐怕会有失公允,不利于国家。而且我的身体不好,也怕不能承担这么繁重的工作,有负陛下的嘱托。”他婉转拒绝了朱元璋让他当宰相的要求,并且劝皇帝不要急于一时,应该去细心寻访人才,天下之大,总会找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刘伯温终于如愿回到家乡隐居,不见世人,过了几年太平逍遥的日子。朱元璋还是时常写信给他,问一些问题,他也仔细的逐条解答回报。因为刘伯温始终不肯接受皇帝的赏赐,朱元璋就命令减免刘伯温家乡青田的税收,说是让当地的百姓都记住这是因刘伯温而得到的恩惠。在朱元璋的众多功臣中能得善终而不连累亲族的人,刘伯温是极少数中的一个,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神机妙算之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