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用智慧改变自己
2768900000004

第4章 相信自己才能把握自己(3)

我们发现,最后这一条对于完成某些需要担风险的不愿丢面子的事情尤其有效。例如,如果我们给一个人布置的任务是到街上与一个陌生人谈话,他通常报告说没能完成任务。但是如果我们把任务布置给两个人,其中一个只是在旁边看看,另一个人去执行;然后第一个去执行,第二个人看看,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两人都更有可能去完成任务。

“强化”这样的观点:你只能在这种条件下学习,不管它怎样。如果你的拖延习惯严重,请利用你的同伴,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工作,但也要练习独自进行那些不需同别人一起做的工作。

此外,勇于承担后果便会战胜自己,如果你着手去完成被拖延的工作,承担起因拖延带来的后果,那么,由此得到的批评或感到的痛苦就会比预料的少而不是多。须知,你长时间地拖延一项任务,往往阻碍他人的工作,给人带来种种不便。此时你往往出于担心他们责怪你拖延的缘故,而不得不找借口。一般来讲,你最好勇于面对他们的不满,而不要继续用拖延的方法来“消除”这种不满。

一般来讲,一项工作若涉及到别人,你越推迟就越难办,你最好这样想:“因我的拖延而受害的人可能会瞧不起我,但我应把他们的反应当做非常令人遗憾而不是非常可怕的。我既然不想让他们反对我,干脆下决心停止这种既愚蠢又自损的拖延习惯算了!”

这种现实又不单纯自责的态度会帮助你不再拖延下去。即使你在某项工作上已远远落在了后面,也要努力并正视拖延所造成的困境,不要在心理上先打垮自己,这样才能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行动上面,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自己为什么没开始行动。

争取主动的习惯

有位极具智慧的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他的宝贝女儿一项诀窍,足以令她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

这位心理学家开车送女儿到小学门口,在女儿临下车之前,告诉她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在想上厕所时,更是特别重要。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位举手的学生,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而因为累积了许多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先,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学。

多多举手,正是那位心理学家教给他女儿在学习生涯中的利器。

故事中那位深具智慧的父亲所教给女儿的举手观念,正是成功者积极主动的态度。

令人担忧的是,积极力量削减一分,相对地,消极的力量便增强一分。此消彼长,再假以时日,真不敢想像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有一次,一名少女碰到不如意的问题时说:“我这辈子注定是没出息了。我干什么都不对劲,不过,这全都是我父母的错,他们离婚,把整个家庭弄得支离破碎。”

进攻,必须强调主动;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做人处世的失败。

我们时常碍于面子问题,或恐惧被拒绝,或怕遭受批评,或因自己的热情总是遭到对方冷漠的回应,而使得自己积极主动的力量逐日减弱。但只要我们增强一分积极的力量,亦足以削弱一分消极的困扰。

所以,让我们去除无谓的怀疑,让自己更单纯一些、更热诚一点;充分掌握主动积极的力量,凡事多举手,多去协助别人,成功就在眼前。

养成快乐的习惯

人只要心情快乐,那么大多数人都能如愿以偿。

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动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

除了圣人之外,没有人能随时感到快乐。作家萧伯纳曾说道:“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对于日常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那些众多琐事与环境,我们可以通过思考使自己感到快乐,这就要:大部分时间想着愉悦的思想。对于烦恼、小挫折,我们很可能习惯性地反应出暴躁、不满、懊悔与不安,这样的反应我们已经“练习”了很久,所以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不快反应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我们把它解释为“对自尊的打击”等这类原因。有些时候我们会认为司机没有必要冲着我们按喇叭;我们讲话时某位人士没注意听甚至插嘴打断我们;认为某人愿意帮助我们而事实不尽然;我们要搭的公共汽车竟然迟开;我们计划要郊游,结果下起雨来,我们急着赶搭飞机,结果交通阻塞。这样我们的反应是生气、懊悔、自怜或换句话说一闷闷不乐。

学习快乐的习惯,你就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快乐的习惯可使一个人不受外在情况的支配。

遇到悲哀的情景与逆境,只要我们不在不幸事件之上再加入自怜、懊悔与不顺的情绪,我们纵使不会感到完全快乐,通常也多少能感觉到快乐。

当提到改变习惯的行动或采取自动自发的新行动时,许多人都畏缩起来,他们把“习惯”与“癖好”混为一谈,癖好是使人有压迫感的一种习惯,而且会引起严重的退缩现象。

相反地,习惯只是我们培养的一种不需“思考”与“决断”的自动反应,习惯是由我们自身所创造出来的。

钢琴家按琴键不需经过“决定”,舞蹈家移动舞步不需经过“决定”,他们的反应是自动的,不需思考的。

非常类似的是,我们的态度、情绪、信仰也很易于习惯化。过去我们“学到”某种态度(也就是感觉、思想的方法)“适合”于某种情况;当我们遇到自己所认为的“相同情况”时,也会以同样的方法来思考、感觉与行动。

我们应该了解,这些习惯不像癖好,只要做个决定,再练习“演出”新反应与新行为,这些习惯是能够予以模仿,并加以改变扭转的。钢琴家要弹一个不同的琴键,他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去按,舞蹈家要学新舞步,他也可以有意识地“决定”去学。完全学会新行为必须要不断地注意与练习。

习惯上你先穿右脚或左脚鞋,习惯上你系鞋带是先系右边的带子,后系左边带子,或许正好相反。明天早上注意你习惯怎么穿怎么系,然后决定在21天里改变先穿另一只鞋了,并且用另外一种方法系鞋带。每天也利用这种简单方法时时提醒自己,改变其他的习惯性思考、感觉与行动。穿鞋时对自己说:“我正以一种新的好方式开始今天的日子。”接着,心里要有以下的决定:

(1)我要尽可能地愉快。

(2)我要对别人更加友善。

(3)我对他人要少苛求,对他们的错误、失败、过错要多加容忍,对他们的行动要寻求可能的最佳解释。

(4)在可能的范围内,我的行为方式要表现得仿佛成功果实唾手可得,而且我现在的个性就是我所希望的个性,一切的行为与感觉要朝着这个新个性加以练习。

(5)我不让我的观念将事实染上一层悲观或否定的色彩。

(6)我要练习每天至少微笑三次。

(7)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的反应要尽可能地镇定明智。

(8)对于无法改变的悲观与否定的“事实”,永远不去想它。

简单么?当然简单,但是上述的每一种行为、感觉、思想的习惯方法的确对你的自我意象有建设性的影响力。那么练习三个星期吧?体验一下,看看忧虑、敌意是否会消失,看看信心是否会增加,看看你的生活是否充满了快乐。

要成功的先题条件

习惯像乌龟的龟壳,龟壳越来会越厚,乌龟走到哪里,龟壳跟到哪里,如影随形。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1)设定目标的习惯

常言道:“命好,不如习惯好;今天不好的习惯,会成为明天的负担。”

进入成功追求行列中,我们必须培养一些新的成功习惯。

如果用逆向来思考,可以发现不会成功的人,有几个非常根本的原因:

①没有具体的人生发展目标。

②即使有了目标,缺乏迈向成功的方法。

③即使有了方法、有了目标,还是不会成功,原因是拥有一些经常导致失败的习惯。

所以现在就是要来谈谈这些。

设定目标的习惯,绝对跟一个巅蜂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1953年,美国有一所非常有名的大学——耶鲁大学。那个学校对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调查:你们觉得将来毕业之后,有没有非常具体的人生目标?竟然发现只有3%的学生回答Yes,97%的学生不知道将来要怎么样过日子。

耶鲁大学继续追踪研究发现当年在学校有明确目标的3%的学生,20年之后,都是社会的领导人。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有设定目标习惯的人,绝对更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一般人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不知道什么叫做目标。不知道什么叫做目标的人,背后的一个问题在于,根本不知道自已这一生要做什么。换句话说,不知道自己一生的使命在哪里?

目标,就是自己非常想要得到的结果。

有人会说:我有目标啊!但是我还是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订完目标不会订计划。

随身携带个小纸条把想要做的先写下来。回家若没有时间整理,没有关系,马上把小纸条贴在墙壁上。比如今天你想到的:啊!我买3本书,一个礼拜以内,要阅读完《EQ》这本书。这就叫做目标。这么简单,你怕忘掉,回家赶快把它贴在墙壁上。

这里面还包含很深的学问,这很深的学问叫做“谋定而后动”。

谋定就是说你要考虑,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在哪里?遇到这些困难马上要去想,我用什么方法,能够去克服这些困难?什么人能够帮助我?换句话说,去找“分身”,不要光靠“本尊”,你要用写的,不要用想的,而且写出来的东西,要贴在房间里,敢公开给别人看,不怕别人笑。

那就变成一个重要的督促你、检验你的力量。这样才有办法,让人的目标得以实现,这些叫做成功的方法。

(2)创意思考的习惯

学会不一样的思考习惯,叫做创意思考的习惯。

过去我们的教育,一直教导,“失败为成功之母”,事实上,21世纪刚好相反,成功为失败之母。

IBM电脑的巨人看到19岁的乔伯斯在那里拼装个人电脑,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可是,等到个人电脑市场几乎被苹果电脑吃掉的时候,IBM才惊觉到,但已经来不及了,1989年IBM开始衰退,1993年亏损58亿美元,1994年亏损80亿美元,所以,成功真的是失败之母。

IBM得了自满文化病,我们个人,如是得了自满这种症状,那么也就是失败的开始,因为面临各种成功的挑战,终身学习的习惯很重要。

许多人之败,正在于缺乏各种各样的良好习惯,总以为习惯与成功并无直接关系,其实这是成功的最大误区。只有克服这个误区,你才能不被坏习惯而束缚住成功的脚步!

重视每一分每一秒

重视一天也即意味着连现在的一小时也要重视,重视一小时也即连目前的一分钟也要重视,而重视时伺也即意味着重视每一瞬间的意思。

出身贫寒、却因为不断努力而闻名世界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是一个能在工作中发现生活意义的人。法布尔说:“忙得连一分钟休假时间都没有,对我来说才是最幸福的事。工作就是我最重要的生活意义。”

他是非常努力的人,从少年时代对昆虫有兴趣后,为了更深入研究,遂倾尽心力,即使一分一秒也不浪费掉,因此他最后完成了一部名著《昆虫记》。

我们常常说:“今天一定要达到这个标准。’可是这并不表示说只要在今天结束以前能达成目标就好了。有句话说:“时间就是现在”,其意思就是要我们现在立刻出发。

“今天这一天”并不仅指24小时,应该还指着现在的一小时或一分钟。所以,要你“今天一整天去奋斗”,也就是要你把握住现在的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奋斗的意思。

常有人说,要写一本书实在是一件大事情。但目前工薪阶层的人,一边上班、一边写小说的人却愈来愈多。他们因对公司的工作不敢偷懒,所以写小说的时间实在很少。因此他们都利用上班前的5分钟来写小说,这样慢慢地写下去,不久就可以完成一本书,像这种5分钟的累积是很重要的。

存钱也是一样,想一下子就存大钱,容易有挫折感。应该每天存一点点,10元、20元也好,慢慢存下去,不久后就会变成大钱了。

只要能够养成珍惜每一刻而去努力的习惯,这样累积下去,就会产生出好的结果来。

扎实活过每一分钟,是你迎向丰富生命的开始。当你细细品味生活,就能怡然自乐。生活中其实没有太多的意外,因为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深具意义。冥冥之中始终存在着一股神秘而微妙的力量,紧紧环扣住你的现在和未来。这条看似陌生的道·路,时时有着新的挑战,带来不断的冲击,让你成长。只要不因渐行渐远而迷失方向,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继续努力,不论个人的目标是否清晰,都要认真活过每一分、每一秒。

从小到大,都有人告诉我们要活得“好”。你可能也知道,“好”来自于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一份同情心的体贴。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获。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人们往往认为,这儿几分钟,那儿几小时没什么用,但它们的作用很大。时间上的这种差别非常微妙,要过几十年才看得出来。但有时这种差别又明显,贝尔就是这个例子。贝尔在研制电话机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进行这项试验。两个人几乎同时获得了突破,但是贝尔到达专利局比格雷早了两小时,当然,这两人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取得了成功。

你最宝贵的财产是你手中的时间,好好地安排时间,不要浪费时间,请记住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生命。

集中精力在能获得最大回报的事情上;别花费时间在对成功无益的事情上。

分配时间的方法

时间与金钱一样也要吝于使用,否则无法成其大事。当然钱失去以后,还可以想办法赚回来,可是时间一旦失去就再也追不回来了。想重温一次青春岁月,这是无法做到的事,所以我们对时间一定要吝啬地加以使用。

怎样可以从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中得到最大的报酬呢?你不妨试一试下面的办法。

(1)确定每天的目标,养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来的习惯。奏效是指把一项工作做合适,效率是指把一项最关键的工作做好。

把第二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几件事,按其重要性大小编成号码。第二天上午头一件事是考虑第一项,开始执行,直到完毕。再做第二项,如此下去。如果没有全做完,不要于心不安,因为照此办法完不了,那么用其他办法也是做不完的。

(2)最充分地利用你最显效率的时间。如果你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你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何时做事最有效率?各人不同,需要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