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心态叫开放
2771300000017

第17章 开放思维(3)

生活中有很多难题,其实只要你换一个思路,都可以迎刃而解。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书本得来的一个头脑,再加一个会思考、会推理的头脑。”逆向思维就是让大家不要总沿着传统的老路去思考,而是转换一个方向,从另一个方向去突破,这时排在最后的你就会成了第一。

一个人的水平高低不重要,关键是你要和其他人的思想有差异性。现在一大半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却又忙着考研、出国,这都是因为随大流。你为什么不想着换一个方向呢?也许换一个方向,或在国内发展或者自主创业,这往往更容易成功,更容易成就一番事业。

换个方向突围不是一种怯懦,它着眼的始终是生命的终极目标;换个方向突围也不是一种花俏,它立足的永远是一个人踏踏实实的行为。一个精明的创业者,若想实现自我超越,就必须具备前瞻性,不能人云亦云。

8.另类思维决定另类成功

小寓言中的大道理

猫天生就是捉老鼠的,老鼠天生就是被猫捉的,但有一天一只猫却被老鼠捉住了。

习惯于捉老鼠的猫,却被老鼠捉住了,奇怪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天,一只猫按照常规,伸了伸腰就出动了。它来到了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埋伏下来,等待着它的战利品。它等啊,等啊,很长时间过去了,可奇怪的是,它连一只老鼠也没有看见。

于是,它又接着往下等,又等了很久,但还是没有老鼠的影子,但它分明已经听到了老鼠的叫声,怎么回事啊,难道老鼠发现了自己,没理由啊,它隐藏的这么好。不如主动出击吧。于是,猫悄悄地走了出来,准备向老鼠的叫声处扑去。

很好,老鼠还没有发现自己,猫已经清楚地看见了老鼠,它准备使出自己的绝招来,当猫向老鼠扑去时,就在猫就要捉住老鼠的瞬间,一张黑网从天而降,将猫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猫一动不能动。这时,一群老鼠从四面涌来,看着猫尖叫着,兴奋得就像猫捉住老鼠时的样子。

猫纳闷了,老鼠今天是怎么了?

猫捉老鼠,它用的是早已习惯的方式,但老鼠在多次失败后,它们汲取了教训,怎么能老是这样被动呢?于是就设下了这个简单的圈套,然而却轻而易举地捉住了猫。猫总以为老鼠见了自己只会躲,但今天的事是它怎么也想不到的,习惯于定向思维就是它今天失败的根源。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不也是常用习惯性的定向思维吗?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世界上是谁第一个发现了水,但肯定不是鱼。因为它一直生活在水中,所以始终无法感受到水的存在。”人类社会也是这样。囿于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很多朴素的真理一直在你的身边而你却视而不见。世间诸多症结看似无解,但换一个角度去审视思考,就很可能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牛仔裤大王

一百多年前,美国加州因发现金矿而吸引了大批淘金者加盟,犹太人李维·施特劳斯也是这批淘金者之一,却每天以失望告终。

一天,李维和一位疲惫不堪的矿工坐在一起休息,这位矿工抱怨说:“唉,我们一整天拼命地挖啊挖,裤子破了也顾不上补。这鬼地方裤子破得特别快。”

李维·施特劳斯眼前一亮,帆布不正是耐磨的布料吗?不久,第一条牛仔裤的前身工装裤就这样诞生了,并从加州迅速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李维·施特劳斯也由当初的贫困淘金者一跃而变成“牛仔裤大王”。

成功就是这样简单,换个想法,避开竞争焦点的锋芒,迅速抢占潜藏的市场就可以了。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调整思路,准确地判断出潜在机遇的。

《飞得更高——孙正义传》正是通过网络传奇人物孙正义的成功经历,教给我们发现潜在商机的本领,那就变换一种思维,有时可能越是另类就越会成功。

孙正义今天的成绩,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比如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对一项事业的把握越大,取得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但孙正义却不这么想。他说,如果非得等到有九成或九成五的胜算,才愿意采取行动的话,我的事业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成功。过于慎重,可能会错过许多成功的机会,所瞄准的目标就容易被其他人捷足先登。因此,非得有九成胜算才行动的人,会被以七成胜算为行动依据的人打败。

以概率来说,九成胜算当然要比七成胜算理想,但孙正义告诉我们,在实战上,情形刚好相反,前者更容易失败。就以棒球为例,人站在打击位置上,或许有九成的几率可以击出安打。但是他必须在有击出安打可能的情况下,才会登上打击位置。如此一来,他的打击次数将会减少,总打点或全垒打的数量也会跟着减少,因此七成胜率是最理想的目标。

这就是孙正义的超前、新颖的思维。这些观念伴随着他在19岁的时候就拿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在37岁的时候就打造了软银帝国。

人人渴望成功,但是成功却并不能被每个人分享。取得成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开竞争激烈的领域,积极抢占只有七成胜算的“第二落点”。足球场中就有抢“第二落点”之说。在一般情况下,“第一落点”是有九成胜算的进攻位置,只要得手,极易进球,但是这个位置,对方的球员防守得也会最严密,进攻者利用这个位置往往只能是无功而返,而“第二落点”由于少有人跟防,却反而更容易取得战绩。

足球场如此,追求成功的路上也是如此。大家都在蜂拥而上抢“第一落点”时,谁能想到及时地调转方向,找到不起眼的第二落点,谁就能掌握时代的脉搏。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一旦定下心来,本身爆发的潜能自己也会吃惊,而死钻牛角尖只会将自己推进死胡同。重新调整成功的目标,尽管是痛苦的,但走出了第一步,再走第二步就顺畅多了。改变思维后,我们会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相信一种思维方式必定也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9.创新:永不褪色的思维模式

创新是人类进化中最瑰丽的篇章,也是一个人创造力最核心的灵魂。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意味着打破旧思维、产生新思维的过程;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创新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人而言,则表明他在从事某一事物、活动时能从中探索出规律,寻求到捷径和新的方法。

长字的西瓜

有一年,江西信丰瓜农刘新女种植了4亩西瓜,当西瓜长到八成熟时,她将写有“吉祥如意”、“生日快乐”等词句的纸剪成空心字贴在西瓜上。通过阳光的照射作用,几天后西瓜便长出清晰的文字来。结果,“长”字的西瓜吸引了一批瓜商前来抢购。刘新女将创意巧妙地运用到农副产品生产上,西瓜由此销路大开,而且还卖出了好价钱。

创意使普通的西瓜变成“长”字的西瓜,让消费者买瓜的同时得到了一份精神上的满足,这便是创意赋予产品的独特魅力。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潜伏着成功的种子,一旦结束冬眠,采取行动,就能助你攀上连自己也不敢相信的高峰。不论你目前是否遇到“自认为不够”这一类问题,只要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恪守立身处世的正道,再加上勤奋,你就有99%的希望成为天才。

潘石屹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蜜蜂永远不变地制作着它那六边形的蜂巢,工艺、尺寸、材料多少年来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喜鹊也永远不变地在树上筑着它的鸟巢,多少年来也没有任何变化;老鼠照样在地里打它的洞,也没有任何变化……其他动物也一样,只有简单的重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人类就不同了,这是因为其背后有上天赋予我们的创造力,正是这种创造力不断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无论是产品创新的李彦宏、技术创新的邓中翰,还是模式创新的江南春,在他们大不相同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是创新之路引领他们走向成功。他们都锁定了两个字——创新,他们所介绍的经验和发表的感慨也都浓缩成了两个字——创新。

当今的世界,创新活动已经不仅是科学家、发明家在实验室里的工作,它已经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已经是人人都可以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人在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