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2771700000011

第11章 治世名臣(3)

几年后,范仲淹转任苏州知事。在苏州期间他又积极治理苏州水患,兴办学校。景祐二年(1095),范仲淹以苏州治水有功,被召回京,拜为尚书礼部员外郎,并获天章阁侍制的荣衔。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调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西夏王李元昊率兵入侵,范仲淹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接着又改为陕西都转运史。不久,他又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负责防御西夏军务。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被调回京师任命为副宰相。宋仁宗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措施,改变政局。范仲淹与韩琦等人总结了自己从政多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宋仁宗赞同,并以诏令形式颁发全国。于是,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北宋政治局面焕然一新。

范仲淹的改革也遭到了朝廷中大批守旧派官僚们的反对,他们对新法阳奉阴违,互相勾结,对范仲淹等人恶意诽谤。庆历五年(1045)初,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完全退缩,他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范仲淹和富弼被撤去军政要职,实行仅一年有余的各项新政,也先后纷纷取缔。范仲淹被调做那州(今陕西彬县一带)知州。这年范仲淹已近58岁,边塞的严寒威胁着他的健康。皇佑元年(1049),范仲淹被调往杭州做知州,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对婚丧嫁娶也均有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皇佑三年(1051),范仲淹又移任青州,这里的冬寒加重了他的疾病。第二年又调往颍州,他坚持扶疾上任。但只赶到徐州,范仲淹便在当年五月二十日溘然长逝,享年64岁,葬于河南洛阳伊川。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北宋皇帝闻讯后难过万分,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并亲书褒贤之碑,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他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渔家傲》、《苏幕遮》等,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为历代传诵。范仲淹一生勤奋、清廉、正直、无私,他的为国为民的思想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熔铸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包拯:铁面无私的执法青天

包拯(999—1062),即包公,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的父亲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良好的家庭教育逐渐把小小的包拯培养成为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只有28岁的包拯考中了进士。可是父母身患重症,几经医治均不见效。包拯不忍远去为官,执意要留在家中照顾自己的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包拯才在亲友们的苦苦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10年之久。包拯对父母的孝敬,直到今天也被大家引为表率。

包拯先任天长(今属安徽)知县,后又升为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两任满后,他刚正清廉的英名已经传遍天下,因此调到了京城,任殿中丞,后来又历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并最终做了开封知府。这是个很重要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是很显要的。

包拯任职期间,时刻留心民间百姓的疾苦,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只顾看着上司的脸色、猜度上司的心思,这是包拯和许多官吏(包括贪官污吏)的最大区别。在包拯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期间,他常常不辞辛劳,深入下层体察民情,救民于水火之中。江南地区有一年遭遇旱灾,百姓们饥饿得难以生活。包拯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以解燃眉之急。开仓放粮是件大事,如果按照当时的惯例,必须事先奏请皇帝,等批准以后方能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但是当时情况紧急,就算派人将文书连夜马不停蹄地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来,估计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百姓不知又要被饿死多少。所以,包拯一边派人急奏朝廷,一边果断地作出决定开仓放粮,终于使很多百姓免于灾难。

还有一次,宋仁宗因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制度,出现了很多的弊端。由于工作非常辛苦,食盐极为沉重,致使很多的差役、士兵、牲畜都不堪重负。人们纷纷寻找机会逃亡他乡,牲畜也常常累得倒地而亡。食盐供应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影响了人民生活。但当皇上派人来了解情况时,地方的官吏们为了讨好上级,虚报政绩,以利升迁,不仅隐瞒了灾情,置人民生命于不顾,还纷纷称赞其为好事。包拯知道后,连忙给皇帝写下了奏章,请求废止官营专卖制度,让商贩们自由经营,国家可以收税增加收入,这样就可以双方获利,百姓也方便。并且要求立即追纠不法官员谎报、瞒报的行为,并予严惩。皇帝被他的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感动了,采纳了他的建议。新的食盐通商法施行后,国家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人民也拍手叫好,不再为吃盐而犯愁了。后来的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也对此制度赞叹道:“行之几十年,至今以为利。”

包拯的声名流传极远,已到了塞外。根据《甲申杂记》的记载,西羌的于龙呵在归顺宋朝后,对宋神宗说:“我平生最仰慕包公,他是朝廷的忠臣,我现在既然已经归顺汉族朝廷,就请求陛下赐我姓包吧。”神宗很高兴,于是赐他姓名“包顺”,“顺”即归顺的意思。

心中时刻记着人民的人,人民也会时刻记着他的名字,并且这种记忆是永久的,载入史册的,这就是流芳百世。包拯去世后,宋仁宗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去吊唁,还派专使护送灵柩回到合肥,安葬在合肥城东50里的大兴集,这对大臣们来说是难得的殊荣。现在的包公祠有一副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善无量,依然菩萨心肠。”这副对联,极其准确地总结了包公无私爱民的品格。

中国的历史和民间,一直流传着“包青天”的名字,人们亲切地称包拯为包公。包拯以他的执法公正无私、不畏权贵、敢于替民做主而深得人们的爱戴。如今,包公已经成了清廉正直官吏的代名词,外地的游客到了合肥,都要去看看包公祠,怀念这位名垂千古的人民“公仆”。合肥市南门外的包孝肃公祠,即后人为纪念他的英明而建的,祠旁还专门凿了一眼井,百姓称之为“廉泉”。清朝人李国蘅说:“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后人称赞包公“正气大名留宇宙,道直千秋同岳峙”。

刘基:足智多谋的明初名相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基才智卓绝、料事如神,深富文韬武略,在历次的主要战役中出奇谋、划妙策,协助朱元璋平定各股叛乱势力,并于军政、财务等各方面为新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开创了明初的第一个盛世。

刘基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睹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他并不得志。刘基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加上此时农民起义已风起云涌,他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元朝灭亡、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在家乡武阳隐居。

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

被朱元璋聘至应天(南京)充任谋臣后,刘基针对当时形势陈时务“十八策”,提供了好几个关键性的军事策略,如先灭陈友谅,与张士诚、方国珍暂时妥协,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建策,为朱元璋采纳。朱元璋先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多按刘基的计策行事。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刘基为太史令。至正二十七年(1367),刘基升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又为朱元璋谋划制定北伐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其间刘基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有定策之功。洪武三年(1370),刘基封诚意伯。

按运筹帷幄的功绩,刘基理当入公,但最初封公的六人为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和邓愈。这些人除常遇春之子常茂是追封外,其他都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征战疆场的“哥们”。尽管朱元璋对刘基“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但那是有所请教,是一种姿态而已。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和自大混和的心理,身为文盲老粗的朱元璋对文化人有一种内心的反感,尽管刘基以及陶安、秦从龙、朱升、范常等文人对朱元璋平定天下起的重要作用丝毫不亚于厮杀战场的武将。

不过,刘基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但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天下太平之后,也根本不适合混迹于官场,这一点他自己也明白。洪武三年,朱元璋欲任命他为丞相,刘基的回答是:“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唯明主悉心求之。”

即帝位后的朱元璋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本来第一个要收拾的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李善长,因为李嫉恨刘基,朱元璋就选择刘基充当杀手。“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第二年刘基就请退告老还乡了。刘基虽归老于乡,但朱元璋疑忌之心很强,人不在身边反觉难以掌控,更欲除之而后快。刘基也知道朱元璋对他不会就此放心的,所以他的儿子留京为官,算是人质。而且朱元璋每年岁暮都将退休的刘基之子琏、宋濂之子允载、叶琛之子永道、胡深之子伯机等召去京师,接见于便殿,嘘寒问暖,“亲加训诲,燕语如家人”。故此,退隐后的刘基异常低调,“唯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明史》记载有这样一件事,青田县令因久仰刘基大名,想瞻仰一下尊容,“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即便如此,刘基最终还是未逃脱朱元璋的算计。

朝廷方面,李善长为朱元璋所忌,已经自动退休,胡惟庸与李善长同乡,因李的举荐而成为丞相。其实,早在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曾就李善长外另一丞相人选问题征询过刘基的意见,刘不看好胡,评价道:“譬之驾,惧其偾辕也。”胡惟庸因此对刘基怀恨在心。后来终于在朱元璋暗助下得到了一次报复的机会。

当时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淡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方国珍便是从这起兵反叛的。刘基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使那里的刁民无机可乘、不能互相勾结或胁迫戍边士兵一道出逃反叛。胡惟庸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劾刘基,反指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基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不置可否,只是命令下传此文让刘基知晓。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会临头。刘基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基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不久便发病了。此时胡惟庸携带补药前来探望。刘基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刘基又利用空闲时间奏明了朱元璋,朱元璋依旧不过问。又过了三个月,病情更加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基,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不久后,一代奇才便这样去世了。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后人将其誉为诸葛武侯。朱元璋也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刘基在文学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1785—1850),福建省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禁毁鸦片而被誉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出生在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少时聪颖,4岁开始读书,7岁开始练习写文章,13岁获得乡试第一,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这种不同寻常的进步,既有先天的条件,又有后天的磨炼。林则徐幼年、少年时代,接受了母亲的影响,从母亲那里接受了节俭、勤劳、仁义、待人温厚克己的品德,使他一生受用不尽。

嘉庆十六年(1811),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嘉庆二十五年(1820),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道光二年(1822),林则徐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林则徐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

此后林则徐先后任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这一期间,他兴修水利,察看灾情,救灾办赈,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一时贤名满天下”。另外,林则徐还对清王朝的财经政策、贸易政策提出异议,反对一概禁用洋钱,并第一次向道光帝提出了一套自铸银币、建立本国银本位制度的主张。这是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也是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保护本国工商业者,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