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传记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2771700000020

第20章 文学泰斗(3)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他的散文,不论是讽世刺政、悼亡忆旧,还是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于深入浅出的行文中叙事说理,精练流畅、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给当时的文坛吹送了一股清闲的空气。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宣扬一种“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抱负。

他的悼亡忆旧的散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游记散文,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是亦步亦趋简单地沿袭前人的文风。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其《归田录》、《笔说》、《试笔》等都很有名。

在诗歌创作上,欧阳修也卓有成就。他的诗风格通俗流畅,情景相生,意味隽永。在内容上,他的诗有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例如,在《答杨子静祈雨长句》中,描写了“军国赋敛急星火”,“然而民室常虚空”的社会现实;在《食糟民》中,揭露了官吏“日饮官酒诚可乐”,而百姓“釜无糜粥度冬春”的不合理现象。另外一些诗多是抒发诗人的生活感受,如《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诗论上,欧阳修时有新见,后人将他的诗论集录成书,称为《六一诗话》。郭绍虞说:“诗话之称,固始于欧阳修,即诗话之体,亦可谓创自欧阳氏矣。”欧阳修的诗论,改变了以前的论诗作品或重在品评,或重在格例,或重在作法,而是兼收并蓄,细加抽绎。

他在评论诗的时候,虽然不废雕琢,但主张归于自然。他特别称许梅尧臣“意新语工”之说,为宋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欧阳修在宋初的词坛上也占一席重要的位置。他的词格调较高,技巧娴熟,不乏艺术珍品,内容大都与“花间”相近,写的多是男女爱恋、离情别绪一类的题材。例如为人们所称道的《踏莎行》,末尾两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从思妇眼中写征人,情意深远,含蓄蕴藉,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又如《朝中措》开头两句:“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由于作者对事物体察入微,看似随意写出,却是无限传神,没有炉火纯青的功夫,是不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欧阳修还打破了赋体严格的格律形式,写了一些文赋,他著名的《秋声赋》是与苏轼的《赤壁赋》媲美并行的赋中精品,文学价值很高,是千载传诵的作品。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有独到见解,金石学有开辟之功,史学成就尤伟。他的独生子欧阳发等曾作了一个统计,欧阳修所著将近20种,仅《四库全书》收录或存目就有13种。以现行《欧阳文忠公文集》和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文忠集》150卷,附录5卷为较全。

欧阳修一生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于唐代的韩愈,苏轼这样评价他:“天下翕然师尊之。”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有过很大的影响。

其中,苏轼最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他所开创的一代文风。北宋以及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称赞他的散文的平易风格。他的文风还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苏轼:豪放派词人的宗师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读书的精神和文学素养对苏轼影响很大,他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嘉祐元年(1056),21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入朝为官之时,正是王安石开始变法之时。苏轼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反对,他的见解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期间苏轼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神宗驾崩后,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此后他几经起落,再贬至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元符三年(1101)徽宗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享年66岁。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苏诗现存约4000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苏轼的词现存3450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后世学人的普遍重视。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到他影响的作家。

苏轼还给后世人留下不少书札、杂记、杂说、小赋。这些精致典雅、小巧玲珑之作,大都夹叙夹议,挥笔轻盈自如,抒发了他坦诚的胸怀,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对文艺的见解和喜爱之情,成就大大超过他的政治论文。形象地阐明对文艺问题见解的散文,实际上是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交融的文论佳篇,论述精辟,才气横溢,如《传神记》和《书吴道子画后》便是最能令人心折称道的例子。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一见解,虽是就绘画而言,但其精神对其他艺术门类也可以相通。

陆游: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饱尝了国难当头、任人宰割的痛苦。同时他也看到、听到了许多江南军民勇敢抗击金兵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他幼小的心灵里,渐渐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学习勤奋,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29岁那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名列榜首。当时恰巧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了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曾暗示考官,一定要让秦埙得第一名。恰巧主考官为人非常正直,他早就对秦桧平日里专横跋扈、仗势欺人的做法非常不满。所以,在录取时主考官根本就没搭理秦桧事先说过的话,毅然将陆游列了第一位。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这一次的主考官发现了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横无理地命令主考官取消了陆游考试的资格,并扬言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考试官的责任。打那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的两名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北)打了一个败仗,宋军全线溃退。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胁下,抗金决心也就动摇起来。第二年又跟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打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过了10年,负责川陕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听到陆游的名声,把他请到汉中去做他的幕僚。汉中接近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到了那里,他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情景使他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望。经过详细考察之后,他向王炎提出一个计划,他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作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和宋宁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他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开禧二年(1206),韩侂胄担任宰相,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这使陆游十分兴奋。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并没有充分准备,加上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使最后一次北伐又失败了。宋宁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杀害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

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他20岁时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加之唐婉又不孕,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唐婉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一对感情深厚的夫妻硬被拆散。陆游再娶王氏,唐婉也改嫁他人,后来唐婉在郁闷愁怨中去世。这件事使陆游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一生中写了不少诗追怀唐婉和这一段不幸的婚姻。

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不能实现,便用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诗人”,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9000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嘉定三年(1210),这位86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堪称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罗贯中:章回演义小说第一人

罗贯中(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山东东平罗庄村人,祖籍山西太原府。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元末明初生于山西太原祁。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南迁作家中的一个。大约在至正五年到六年(1345—1355)间,罗贯中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

大约在至正二十年到二十三年(1360—1363)间,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做客。不久,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此以后。这时,罗贯中已是50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罗贯中已写了12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1371)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