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2774900000010

第10章 儒家的教育思想(4)

荀子认为人的成长变化,改恶从善是靠后天的习染。且由于仁义法正的影响,才能使“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他强调后天环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但他却不能科学地说明礼义、法治的起源问题,把礼义、法治说成是少数圣人、君子的发明。

关于教育目的,从改变人的性质来看,荀况认为在于“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来看,荀况基于为初期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的需要,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圣人。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他又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敦禁我哉!”(《儒效》)“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礼论》)荀况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目的,而以学为圣人作为最高的目的。

荀子的思想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来充满各种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2)荀况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

荀子很重视道德教育。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①崇礼尚义。荀况特别重视礼,甚至把礼推崇为有法的作用,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礼是维护等级差别的。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礼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修身》)因为礼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说:“学也者,礼法也。”(《修身》)

孔孟讲孝悌。孔丘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甚至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荀况则认为孝是小行,应以义为尚,即认为怎样是对,便应怎样做。他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子道》)人应崇尚大行,这反映出荀况的新兴地主阶级的精神。

②隆师亲友。这与崇礼尚义是有关系的。隆师亲友是达到崇礼尚义的手段,又是荀况很重视的道德条目。荀况很重视师友的作用,尤其尊崇老师,把师提到与天地君亲的平等地位。他曾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极)恶其贼。”(《修身》)“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性恶》)

关于道德修养,他提出以下几点:

①参验反省。荀况在《劝学篇》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是说,先要有广博的知识,而后再以知识为依据,每日参验省察自己,能这样,便可以知明而行无过,于是就有了道德修养。

②择善而从。荀况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修身》)

③积善成德。荀况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又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儒效》)

(3)荀况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论述

关于教学内容,荀况主张学习《诗》、《书》、《礼》、《乐》、《春秋》等;其中,他特别重视学《礼》。“礼”当时起着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这些知识,又都符合他培养君子、圣人的要求。

关于教学方法,荀况提出以下几个原则:

①强学力行。荀况认为学习要注重闻、见、知、行。他对知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认为行比知更为重要,强调艰苦的学习和实际的行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同时他还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才是正确的。他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劝学》)

②虚一而静。荀况认为,学习要虚、一、静。所谓虚,就是虚心,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妨碍接受新的知识。所谓一,就是专一。心中如果已经有各种不同的知识,这叫“两”。不能使这种知识妨碍另一种知识的吸取,即“不以夫(彼)一害此一”(《解蔽》)。所谓静,即静心,能不受纷繁杂念扰乱。荀况说:“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解蔽》)能够“虚壹而静”,才能做到“大清明”,即达到认识上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境界。

③学思兼顾。荀况继承了孔丘的思想,认为在学习上学与思二者都不可缺,这与他的认识论是有关系的。他说:“学不可以已。”(《劝学》)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④积渐全尽。荀况认为学习要全面、彻底、精粹。他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劝学》)全,也就是照顾全面,不要“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解蔽》)。也就是要万物并陈而设立标准来衡量,即“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解蔽》)。

⑤专一有恒。荀况认为学习要专一,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他说:“行衢道者不至,……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荀况非常重视敬师问题,特别强调“师法”的重要。他说:“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儒效》)他认为要“化性起伪”,积礼义为君子,就要注重师法。

他强调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同时,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致仕》)

3《劝学》

《劝学》是荀子晚年的作品,也是他的名篇、代表作,所以放在《荀子》一书的第一篇,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篇光辉夺目的教育文献。这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比喻精彩,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观点的集成。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荀子非常重视教育,也经常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显然,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

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在今天对我们依然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四、另两部教育学名著

1《礼记》:儒家礼制的教科书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儒家礼制的教科书,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他典籍。

《礼记》一书是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选编的。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戴德选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39篇。戴圣选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部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并将其分为通论、制度、祭祀、丧服、吉事等8类,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人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宣扬儒家理想。实际上,这部9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教育、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近代梁启超将其分为五类(通论礼仪和学术;解释《仪礼》;记载孔子言行或孔门弟子及时人杂事;记载古代制度礼节,并加以考辨;一些微言大义、发人深省的格言、名句),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和教育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从西汉到明清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礼记》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记载了许多生活中较大的实用性细仪末节,而且详尽地论述了各种典礼的意义和制礼的精神,相当透彻地宣扬了儒家的礼治主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使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在强化国家机器的同时,利用以礼治主义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吸引广大的知识阶层,规范世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维护统治秩序从而获得长治久安的不容忽视的大政方针。于是,《礼记》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青睐,以致被推上经典地位。

《礼记》有不少篇章是讲修身做人的,如《大学》、《中庸》、《儒行》等篇就是研究儒家人生哲学的重要资料。专讲教育理论的《学记》,专讲音乐理论的《乐记》,其中精粹的言论,至今仍然有研读的价值。

《礼记》(包括其中的《学记》),阐述的教育思想包括:

(1)教育目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人的完善八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4)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

(5)教学三方法:讲解、问答、练习

(6)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7)教师所必备:博喻

2《学记》:中国最早的教育论文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教育的论文,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和全面地阐发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等。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

《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直到现在,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也都挂在嘴边。

认真地阅读《学记》,你就会发现,虽然此文是写于两千三四百年前,但从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其中所反映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所经常碰到的,和需要遵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