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对症经络反射区特效疗法治百病
2776800000014

第14章 常见病对症特效疗法(1)

感冒是最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症状通常因致病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分,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共同点是机体均会出现恶寒、发热、流涕、头痛、身痛,区别在于前者恶寒重、发热情、无汗或汗少、流清涕、舌苔薄白,后者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汗多、流黄涕、口渴。

感冒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攒竹、风门、大杼、肺俞

督脉:印堂、大椎至命门经外奇穴:太阳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合谷、曲池

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手太阴肺经:中府、列缺、尺泽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手太阳小肠经:天窗

任脉:天突

2.反射区

耳:耳尖、肺、肾上腺、内鼻、外鼻、咽喉

手:心、肝、肾、脾、胆囊、胃

足:甲状旁腺、小脑及脑干、脾、额、肾、甲状腺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用大鱼际揉前额约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别推抹前额、目眶上下缘,上下推抹鼻翼两侧5~8遍。

步骤二:按揉太阳、攒竹、迎香各1分钟。

步骤三:从前发际至后发际拿顶5~8遍,拿风池、颈项、合谷各3~5遍。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重提轻放耳尖反复10次。

步骤二:向上重提、向外轻拉肺、肾上腺,手不离皮肤,各进行5~6分钟。

步骤三:点按内鼻、外鼻各2~3分钟。

步骤四:捏耳尖2~3分钟。

步骤五:点按咽喉2~3分钟。

方法二:手部

步骤一:按揉心3~5分钟,再点按2~3分钟。

步骤二:点按肝、肾、脾、胆囊、胃各2~3分钟。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甲状旁腺、小脑及脑干、脾各30~40次。

步骤二:推按额窦10~20次,由外向内推肾、甲状腺各10~20次。

2.艾灸

方法一:风寒感冒

步骤:主穴取风池、风门、肺俞、列缺、合谷,气虚加灸足三里,全身酸痛加灸大杼,使用艾炷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前者每次选2~4穴,每穴灸5~7壮,每日灸1~2次;后者可取全穴,每穴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次。

方法二:风热感冒

步骤:主穴取风池、大椎、曲池、外关,咽喉肿痛加灸天窗,咳嗽加灸尺泽、天突,头痛加灸印堂、太阳,使用艾条温和灸,每日取3~5穴,每穴灸3~5分钟,每日1~2次。

发热

发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分为高热与低热两种情况。前者是由于外感原因引起的,后者则是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失衡造成的。其中,低热有虚实之分,由气血阴阳偏虚引起的发热属于虚证,气郁、湿郁、血瘀引起的发热属于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取位】

1.穴位

督脉:大椎至至阳一段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合谷

手厥阴心包经:劳宫

足太阳膀胱经:脾俞、背部膀胱经、大杼至胃俞一段

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

2.反射区

耳:耳尖、肺、肾上腺、内鼻、外鼻、咽喉

手:肺及支气管、鼻、胸腺淋巴结

足:肾上腺、额窦、脾、鼻、喉及气管、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肺及支气管

【疗法】

1.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重提轻放耳尖10次。

步骤二:向上重提、向外轻拉肺、肾上腺各5~6分钟。

步骤三:点按内鼻、外鼻各2~3分钟,捏耳尖2~3分钟,点按咽喉2~3分钟。

方法二:手部

步骤:按揉或推按肺及支气管、鼻,按揉或推按胸腺淋巴结,每反射区各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点按肾上腺、额窦、脾、鼻、喉及气管、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各30~40次,由外向内推肺及支气管30~40次。

2.刮痧

步骤一:以角刮法从大椎刮至至阳,再以面刮法,由风池沿颈部刮至肩井,再以相同手法从大杼刮至胃俞。

步骤二:以平刮或面刮法从曲池起,沿前臂后外侧向下刮至合谷,从曲泽起沿前臂前侧正中向下刮至劳宫。

耳鸣是听觉异常的一种症状,表现为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耳鸣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耳鸣的病因多因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瘀滞,或者肾精亏虚,而致髓海不足引起的。除此以外,心气不足引发气滞血缓,使耳脉精气失冲或闭塞,也会引发耳鸣。

耳鸣

【取位】

穴位

督脉:百会至大椎一段足少阳胆经:听会、上关、风池

手少阳三焦经:耳和髎、耳门、中渚、翳风、外关、角孙向后经颅息至翳风一段

手太阳小肠经:听宫、天容

足阳明胃经:下关

经外奇穴:四神聪

【疗法】

1.按摩

步骤一:手掌尺侧擦耳周1~2分钟,再用双手掌心紧按耳孔,中指叠放,一手中指的指腹叩击另一手中指指甲8~10次,最后按压耳屏,一按一放40次。

步骤二:按压听会、耳门、听宫、下关、上关,按揉百会,按压翳风,按揉风池,每穴各半分钟至1分钟。

步骤三:拿捏颈部1~2分钟。

步骤四:稍用力按压大椎1~2分钟,按压中渚半分钟至1分钟。

步骤五:从前额向枕后推摩头侧部10次。

2.刮痧

步骤一:以角刮法刮拭百会、四神聪,再以面刮法从百会沿督脉向后刮至大椎,再从耳和髎向下经耳门、听宫刮至听会。

步骤二:以面刮法从角孙起,沿耳周呈弧形向后刮拭,经颅息、翳风刮至天容。

步骤三:以垂直点按法刮拭中渚和外关。

牙痛

牙痛多为口腔疾病的并发症状,较常见的牙髓炎、牙周病、外伤性牙痛、三叉神经痛及口腔炎症等均可引起牙痛。中医认为与胃经欲火和肾阴不足有关。足阳明胃经经过牙齿,胃火过亢循经上攻于齿。除此之外,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火上炎也会上蒸于牙床,损伤牙龈,导致牙齿松动、疼痛。

【取位】

1.穴位

足阳明胃经:颊车、内庭、下关、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风池、肩井手阳明大肠经:合谷、阳溪、二间

手少阳三焦经:翳风、角孙、外关

手太阳小肠经:天容

足少阴肾经:太溪

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

手少阴心经:少海

手厥阴心包经:劳宫

任脉:承浆

经外奇穴及其他穴位:太阳

2.反射区

耳:牙、口、舌、肾上腺、枕手:上、下颌、脑垂体、额窦足:上、下颌、上身淋巴结【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掐按合谷30~60秒。

步骤二:稍用力按揉下关、颊车、风池各30~60秒。

185步骤三:掐按少海、阳溪各30~60秒。

步骤四:掌心按揉脸颊30~60秒,推按行间30~60秒。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捏牙30~50次。

步骤二:点按口、舌、肾上腺、枕各30~50次。

方法二:足部

步骤一:由外向内按揉上颌、下颌,至局部酸胀感。

步骤二:由外向内推上身淋巴结至局部酸胀感。

2.刮痧

步骤一:以平刮法,从下关起经颊车向下刮至承浆,再由翳风刮至天容。

步骤二:以角刮法,从风池刮至肩井,再以相同手法刮拭太冲、行间。

步骤三:以平刮法刮拭足三里及其周围体表,角刮法刮拭内庭。最后用平面按揉法刮拭合谷、劳宫。

虚火牙痛者加刮太溪,龋齿者加刮二间,牙龈肿者加刮角孙,头痛者加刮太阳。

3.艾灸

步骤:风热牙痛取颊车、外关、风池、合谷,胃火牙痛取内庭、合谷、下关,虚火牙痛取太溪、行间、颊车、下关,使用艾炷隔蒜灸、艾炷非化脓灸或艾条温和灸。隔酸灸取枣核大的艾炷施以灸法,每穴灸5~7壮,每日灸1~2次;非化脓灸取枣核大的艾炷施以灸法,每穴灸5~7壮,每日灸1~2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

咽炎

咽炎是因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出现,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急性咽炎则多由受凉、过度疲劳等引起,有时也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等上呼吸道疾病;慢性咽炎多因肺或胃肾阴虚、虚火上炎,使津液灼伤,咽喉失于濡养所致。

这里介绍的方法对慢性咽炎的效果较好。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风门

手少阳三焦经:翳风

任脉:廉泉、天突

足阳明胃经:下关、人迎、丰隆

足厥阴肝经:太冲

督脉:大椎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曲池、合谷

足少阴肾经:太溪

经外奇穴及其他穴位:太阳、桥弓

2.反射区

耳:咽喉、扁桃体、神门、肺、皮质下

手:胸腺淋巴结、喉、扁桃体、鼻、肺及支气管

足:扁桃腺、肺及支气管、喉及气管、胸部淋巴腺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点揉廉泉、翳风、下关各100次。

步骤二:用力拿捏鱼际、合谷,掐按少商,各20~30次。

步骤三:按揉太阳50次,按揉太溪30~50次。

步骤四:推按太冲30~50次,推按桥弓各10次。

步骤五:点揉廉泉、翳风各1~2分钟。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重捏咽喉、扁桃体、神门、肺、皮质下各1~2分钟,再加入揉法持续1~2分钟。

步骤二:手不离皮肤,重捏轻放咽喉、扁桃体各10次。

步骤三:中重度点按神门2~3分钟,反复3~4次。

步骤四:掐肺、皮质下至局部红润。

方法二:足部

步骤一:点按扁桃腺30~40次。

步骤二:按压肺及支气管30~40次。

步骤三:按揉喉及气管30~40次。

步骤四:按压胸部淋巴腺30~40次。

2.刮痧

步骤:以角刮法反复刮拭大椎,以斜刮法刮拭风门,直至局部出现出血点为止。以角刮法刮拭人迎、天突,直至出现出血点为止。以斜刮法刮拭曲池、尺泽。以角刮法刮拭鱼际、少商、合谷、商阳,直至刮拭出痧痕为止。以斜刮法刮拭丰隆,以角刮法刮拭太溪,直至刮拭出出血点为止。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急性或慢性急性发作主要症状为咽喉肿痛、吞咽困难,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慢性症状表现为喉核微红肿,或咽喉不适,自觉有灼热感,或吞咽不适。究其病因,与内有积热、痰郁生热、虚火上炎或邻近器官炎症,复感外邪所致。

【取位】

穴位

督脉:大椎、风府

足太阳膀胱经:大杼

足少阳胆经:风池

手太阳小肠经:天容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商阳、曲池

足阳明胃经:内庭、颊车、足三里

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翳风、角孙

足少阴肾经:太溪、照海

其他穴区:项丛刮、项三带、天突刮

【疗法】

1.刮痧

步骤:慢性扁桃体炎以平刮法刮拭项丛刮、天容、颊车、鱼际、足三里、太溪、照海,其中项丛刮重点刮拭翳风,并可配合灸角孙。

急性扁桃体炎以平刮法刮拭项丛刮、项三带、天突刮、曲池、合谷,其中项丛刮重点刮拭翳风,并可配合灸角孙。

2.艾灸

步骤:取大椎、大杼、风池、风府、天容、合谷、内庭、少商、曲泽、商阳、翳风,使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非化脓灸。前者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接触某些过敏原,久之邪毒积于鼻窍而诱发。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表现为鼻常流清涕、鼻塞、鼻痒、喷嚏频作,并伴有咳嗽、寒热等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急性失治、肺脾虚弱,导致肺气失宣、脉络受阻、气血壅滞鼻窍所致。慢性鼻炎的症状与急性有区别,急性鼻炎的伴随症状较明显,而慢性鼻炎一般反复发作,无表征。

【取位】

1.穴位

经外奇穴:印堂

手阳明大肠经:迎香、合谷

足太阳膀胱经:肺俞、大杼、膏肓

足少阳胆经:风池

2.反射区

耳:内鼻、肺、神门、肾上腺、咽喉

手:鼻、额窦、上、下颌、脑垂体、肺及支气管、脾

足:鼻、额窦、胃、上身淋巴结

【疗法】

1.按摩

(1)常规按摩。

步骤一:按揉迎香至局部明显酸胀,继续按揉2分钟。

步骤二:在鼻根两侧与鼻翼之间上下擦抹50次。

步骤三:四指并拢,从上星叩至印堂,持续2分钟,每分钟100次。

过敏及慢性鼻炎步骤四:掌指面轻拍前额2分钟,每分钟160次。

步骤五:用力掐合谷1分钟,待酸胀感上扩至面部,再揉30秒。反复5次。

(2)反射区按摩。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手不离皮肤,重捏轻放内鼻、肺,反复10次。

步骤二:点按或捏按神门2~3分钟,反复3~4次。

步骤三:掐按肾上腺、咽喉至局部红润。

方法二:足部

步骤:点按鼻、额窦、胃、上身淋巴结各30~40次。

2.刮痧

步骤一:以平刮法,用中等强度刮拭迎香、印堂各3分钟。

步骤二:以单角刮法,用泻法刮拭风池、大椎、大杼、肺俞、膏肓3~5分钟。

步骤三:以平面按揉法,用泻法刮拭列缺、合谷3~5分钟。

支气管炎

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从原因上分,气管炎可分为风寒和风热两种,前者表现为咳嗽、痰液稀白、发热畏寒、鼻塞、流清涕、全身酸楚,后者表现为咳嗽、痰稠色黄、口渴咽痛、流黄涕、身热热风。从类型上分,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气管炎多为内伤咳嗽或急性支气管炎失治、反复发作、治不彻底等,造成肺部感染所致,反复发作后还可能出继发性感染或全身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支气管炎多由外感而起。

【取位】

1.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肺俞、脾俞、肾俞、膏肓、膈俞、风门至肺俞一段、大杼至肺俞一段

手太阴肺经:太渊、中府、尺泽至太渊一段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

手太阳小肠经:肩中俞、天宗

足阳明胃经:丰隆、足三里

足厥阴肝经:蠡沟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督脉:大椎、身柱、命门、大椎至身柱一段、大椎至至阳一段

任脉:气海、神阙、关元、天突至膻中一段

2.反射区

耳:肺、内鼻、外鼻、耳尖、交感

手:肺及支气管、喉、扁桃体、肾

足:肾上腺、脾、喉及气管、胸部淋巴腺、甲状旁腺、肺及支气管、肾

【疗法】

1.反射区按摩

本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方法一:耳部

步骤一:以中重度力度按压肺、内鼻、外鼻、耳尖、交感10分钟。

步骤二:掐肺、交感各10次。

步骤三:点按内鼻、外鼻各2分钟,拿捏耳尖2分钟。

方法二:手部步骤:按揉或推按肺及支气管、喉、扁桃体各100~150次,按揉或推按肾100~150次。

方法三:足部

步骤一:点按肾上腺、脾各30~40次。

步骤二:按揉喉及气管30~40次。

步骤三:刮按胸部淋巴腺30~40次。

步骤四:点按甲状旁腺30~40次。

步骤五:按揉肺及支气管10~20次,由上向下推肾10~20次。

2.艾灸

步骤:痰湿型气管炎取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胸脘痞闷加灸足三里和内关;气虚型气管炎取大椎、身柱、肺俞、肾俞、气海、丰隆;阳虚型气管炎取肺俞、膏肓、肾俞、命门、神阙、关元。使用艾炷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前者每次取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日,三伏天施灸有助于预防或减轻支气管炎发作;后者每次取3~4穴,每穴灸1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