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2778500000019

第19章 基督教文化与教育(3)

从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教皇动员了欧洲各国的教会法专家,制造“教皇权力至上”的舆论,为教皇英诺森三世攫取更大的权力作准备。

公元1198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公元1198—1216年)登上教皇宝座。他极力主张教皇是“世界之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借使用各种手段。他首先利用德皇红胡子腓德烈的儿子亨利六世死后的混乱局面,插手德国事务,最后,他废黜德皇鄂图,另立腓德烈二世,左右德国朝政。公元1212年,他借坎特伯雷大主教任免一事,斗培英王约翰,迫使约翰称臣纳贡。他还迫使法王菲力普,阿拉罔国王彼得,雷翁国王阿尔丰索九世,葡萄牙国王桑乔等巨服于教皇。从而使神权政治达到鼎盛。

四、象征主义《Symbolism》

象征主义是一种艺术思潮,它追求彼岸世界的美与真,它主张以晦涩的象征和寓意来暗示神秘的彼岸世界,即宗教世界。

自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之后,便随之出了基督教艺术。基督教艺术是以神为中心的神秘主义艺术。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之前,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非法宗教,其艺术也受到压制。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基督教艺术得到长足发展,以致主宰了一切艺术领域。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之前。

基督教艺术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在一千多年里,它一直保持着宗教的独特性质。它最突出的特征是象征主义。

早期基督教的礼拜形式是很简单的,并取消了偶像崇拜。当时大多数基督教徒是不识字的,而且手抄本《圣经》又是罕见的和珍贵的,利用文字工具传播基督教福音是十分困难的。为了适应人们的宗教需要和文化水平,基督教会必须将抽象的宗教教条转化为形象的标志,让信徒们表示崇拜,也可以在他们心中回想起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因此,基督教就首先运用了视觉艺术。

在运用视觉艺术时,人们并不是都赞成的。有些基督教作家指责人间的偶像,说它们还会造成偶像崇拜。另一些人则鼓励这种做法。大多数人认为有必要亲眼看到《圣经》上所论及的救世主生平的场面。因此,艺术便成为为基督教服务的工具。

基督教是仇视世俗文化和蔑视世俗生活的。视觉艺术要无条件地为基督教神学思想服务,就不能以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客观依据,真实地再现自然美、社会美和人体美,而只能以荒诞无稽的千古不变的宗教圣条和虚无缥缈的神秘的宗教世界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这样,必然要运用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十字架象征基督教,善良的牧羊人象征耶稣,羔羊象征众教徒,耶稣背着一头羊象征被拯救的人的灵魂,张开双手的祈祷者象征死后向上帝祈祷等。

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贯穿于基督教艺术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基督教艺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两个历史阶段。一是地下艺术时期,二是地上艺术时期。4世纪以前,基督教徒不能公开建筑教堂,只能利用埋葬教徒的地下墓室作为聚会和做礼拜的地方。这种地下墓室开始建于1世纪。它的建筑极为简陋。在墙上和室顶上,饰以壁画和灰泥制的浮雕。这些艺术作品大都取材于基督教的《圣经》。这些艺术品反映了原始基督教徒的信仰和追求,正如《欧洲绘画史》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墓穴中的装饰表现了他们的信仰,宁静和快乐。在那些满是尸骸的坑道中,我们找不到一张丧礼的图画,到处都是天堂,地狱显然不存在。”

4世纪以后,基督教有了合法地位,教徒们才开始在地上建造教堂,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成为基督教艺术的中心。自此开始了地上艺术时期。

教堂随时间的推移,其建筑式样有所变化,基督教艺术也随教堂式样的变更而呈现出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基督教徒排斥了异教的神庙,而在古罗马时期长方形的公共会堂“巴西里卡”的基础上,建造了自己的新型的巴西里卡式教堂,它是中世纪教堂的母体。这种样式的典型建筑有罗马的圣保罗教堂、圣克里门特教堂和圣马利亚·马佐勒教堂等。在教堂内部的装饰上,大量使用了镶嵌画。在古希腊罗马时,镶嵌画已用于装饰地面或作小型壁画装饰,而基督教艺术家们却大大发挥了镶嵌画的作用,它被用来装饰教堂内的各个部分。镶嵌画的材料有彩色石块和彩色玻璃块,色彩闪烁,神秘而又经久不变色,这种形式与宗教思想内容相结合,更加强了教堂的神秘感。这类绘画在某些教堂被保留下来。例如,在罗马圣普邓齐安教堂的壁画中描绘了圣徒为耶稣加冕的场面。耶稣坐在中心的圣椅上,周围是为他加冕和忏悔的圣徒,背景是圣城耶路撒冷,云中画着象征福音传道的天使(虎、牛和鹰)。

这时期,基督教为了保持自己的独尊地位,把世俗学术视为异端,而加以毁灭。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文化浩劫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和典籍几乎毁坏殆尽。基督教艺术主宰了一切艺术领域。它的宗教性和神秘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11世纪,随着西欧封建社会发展阶段的到来,基督教艺术又迈人罗马式时期。罗马式教堂是从长方形“巴西里卡式”教堂演变而来。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罗马式教堂也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石墙很厚而窗户小,教堂前后还配筑碉堡似的钟楼。罗马式教堂的代表建筑有德国的沃姆斯主教堂、科伦的使徒教堂、美因斯教堂、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沙温教堂等。罗马式教堂内部有壁画和玻璃画,除意大利的一些教堂外,几乎不用镶嵌画。这样壁画保存下来的很少,法国沙温教堂保存了一幅名为《圣阿汗戈米斗龙》的壁画。

罗马式教堂中的雕刻装饰使用了浮雕和国雕,这些雕刻被用来装饰教堂的正门、侧柱、窗壁间、柱头和祭坛,主要的是装饰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的柱头。在风格上也是以宗教内容为题材,严格地遵守宗教程式。如法国奥顿教堂正面中央拱门中的一块《最后审判》浮雕,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耶稣占正中,形体很大,围绕他的是形体很小的几个天使抬着一个象征荣誉和光辉的大的椭圆圈,耶稣左边是善者进入天堂,右边是天使为罪人衡量善恶比重并把罪人赶人地狱,最下面是死者复活场面。

12世纪末,哥特式教堂建堂兴起,并取得优势地位,于是基督教艺术又进入哥特式阶段。哥特式教堂是在罗马式教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首先在法国北部城市兴起,不久,中欧诸国城市也相继出现。具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柯塞教堂,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哥特式教堂内部的雕刻和玻璃窗画,以及外部的国雕和浮雕装饰十分精巧繁多,仅以雕像而言,法国兰斯教堂里就有人物雕像二千三百多个。雕刻的题材仍取自《圣经》。这种宗教的艺术气氛,加之教堂外部高耸人云的尖顶,给人一种神秘飞腾好似升入天国奔向上帝怀抱的感觉。从而使基督教艺术达到为神学服务的最佳艺术效果。

基督教视觉艺术的宗教性质和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示了中世纪艺术的风采,但同时也使艺术作品大都失去个性,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个风格,呆板而没有生命力。

五、专制主义(Absolutism)

专制主义是一种政治理论和实践,指不受限制的中央集一权和专制统治,特别是君主政体。这种制度的本质是,统治权不受任何其他机构(无论是司法、立法、宗教或选举机一构)的监督。基督教文化就是在专制主义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奴隶主阶级的专制主义和封建主阶级的专制主义的两个时代。因此,基督教文化本身也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的特色。

西方专制主义源远流长。荷马笔下的神祗是征服者的贵族阶级的神祗,他们所做的,主要是征服世界。从这些神话里,业已显现出世界主义的萌芽。公元前4世纪后期,当城邦制的狭隘规模再也不能满足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的需要而君主制要取代共和国制的时候,亚历山大便一举铲除了城邦制,统一了希腊,并兴师东征,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大帝国,他也登上皇帝的宝座。亚历山大实践了世界主义。后来,斯多葛派在理论上提出了世界主义。斯多葛派的社会伦理学的哲学基础就是以世界理性为主宰的世界一体说。他们认为,宇宙间本来就不存在人们之间的等级和种族差别,人人都是神的子孙。既然人类是一个整体,那么,就应该只有一个国家,即世界国家,只有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而这个国家应当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

到西赛罗时代,斯多葛的世界国家的理想就变成罗马帝国的轮廓。公元前1世纪,在城邦国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罗马共和国体制,已不能保证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利益,必须通过军人专政向君主制过渡。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西赛罗提出了国家形式有三种类型的理论。这三种类型是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三者相比较,君主政体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很显然,在罗马人那里,建立世界帝国,实现世界主义的理想,已变成他们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于是,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经过长期的内战,共和国政体被恺撒和屋大维父子所埋葬,并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强大而稳固的奴隶制大帝国。

罗马帝国是奴隶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就其发展过程,它可以分元首政治和君主政制两个阶段。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维建立了元首政治,其实质是共和国的外形和残余一掩盖下的君主制。屋大维成了罗马唯一的和拥有无限权力的统治者,是没有皇冠的皇帝。到奥列良努斯(公元270—275年)皇帝执政时,便结束了元首政治而开始了君主政制时期。这时元老院等共和机构已失去任何意义。元首是权力的唯一源泉,他所依靠的是军队和纯军事的管理机构。他自称是人间的神,并把太阳作为罗马国家的最高神。他在罗马城为太阳神建了宏伟的神殿。12月25日也被规定为太阳神节,他自任太阳神的最高祭司。罗马法学家乌尔皮安还为皇帝的专制统治提供法律依据,说什么,“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

在罗马人的心目中,罗马帝国在本质上、在概念上都是全世界性的。这种观念就传给了基督教会。正是基于此,所以基督教会一直以世界“公教”自居。自4至5世纪以来,教会上层开始谋求特权地位,不但要争取与皇帝结成同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要使国家服从教会。于是一种体现教会谋求在罗马帝国取得统治地位的愿望的神权政治理论便出现了。由干蛮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基督教会妄图建立自己的专制统治的野心没有实现。

来自北欧的粗野的日耳曼人成了西欧世界的主人。他们继承了罗马帝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封建制君主国。中世纪早期在这些王国里,立法权大都掌握在国王子里。国王不仅集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大权于一身,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吏,而且还有权任免各地的主教。中世纪中期,出现政治多元化的局面,但这时封建专制的实质并没变,只不过由大君主专制分解为中小君主专制而巳。这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君王,在自己的封建领地里,都集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大权于一身,对所辖地区的人民有生杀于夺之权。更应指出的是,这时以教皇为首的教会势力,打着神权政治的旗号,对人民实行残酷的思想奴役和宗教统治,动不动就以异端的罪名施以迫害,或没收财产,或处以火刑。教会对人民所实行的专制主义的统治,与世俗封建主阶级的专制统治相比,其残暴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六、重农主义(Physiocacy)

重农主义是与重商主主正相反对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实践。它重视自然法则,把农业经济放在第一位,并认为农村居民是一个国家的财富和实力的基础。它成为基督教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基督教文化的这一特征源于罗马的农本主义。

罗马城邦与希腊雅典类型的工商业城邦不同。它一产生就是个农业城邦并形成崇尚农业的古朴之风。农学家科鲁美拉在《论农业》一书中有一段精彩描述:“当年真正的罗慕洛的子孙是不间断狩猎和农耕活动的,他们并以体魄特别强壮著称。由于平时艰苦劳动的磨练,他们变得刻苦耐劳,必要时,能够轻而易举地承受战争的重负,而且在他们中农村人比城市居民受到更高的尊重。因为人们认为长期在家内工作的人,比在田里耕地的人要懒散。而在城圈里和市镇上消磨时光的人与耕田者或在田里监工者相比就更懒散得多了……在那个时代,国家领导人经常在农村生活,当需要进行国事讨论时,把他们从农村召唤到元老院来……当这种习惯还保存的时代,那些老萨宾公民们(魁里特)和罗马的父族元老对耕种自己的田地都坚持不懈”。

正因为如此,所以直到公元前4世纪,罗马经济生活的基础仍然是农民经济。农民经济是一种原始的以务农为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一家的全体成员都在田地里辛勤劳动,而在例外的情况下,使用一些奴隶。农业经济和专门从事谷物生产是罗马一般经济生活的主要面貌。即使那些新并入罗马领土的各国领地和新建立的罗马移民城市,其情况也基本如此。每个新建的罗马移民区就是一个农民新村,每个新建的移民城市就是一个筑有城堡的农民村庄。象蓬佩伊这样的城市,其古老的房屋既有带房廊的前庭,又有园圃。这种城市并不是富商大贾所居住的城市,而是富裕农民所居住的城市。罗马的势力愈强大,所征服的土地就愈辽阔;它的城市愈多,农民经济在意大利的传播也就愈广。尽管布匿战争进一步扩大了罗马移民垦殖的范围,但这时罗马国家仍是个农民国家。消灭胖尼基人的是罗马农民军,征服东方的也是这些穿军装的农民。

这种重农主义的古朴之凤,甚至到公元前218年,罗马政府还以克洛迪阿斯法禁止元老们持有装载量在三百安弗勒(二百二十五蒲式耳)以上的船只;这种装载量只能运输他们农场的产品。这样,元老们就被迫投资于土地,而不投资于工商业。

当然,罗马人这种崇尚农业的古朴之风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在扩张领土的战争中,随军将领在劫掠被占城市时,多数战利品归他们所有。当他们回意大利时,“腰带”都兜满了金钱。与此同时,元老院有权派官治理新行省,于是行省政府就成了元老们发财致富的重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