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史
2778600000016

第16章 中世纪文化篇(5)

近代科学首先从天文学开始,在天文学领域涌现出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一大批科学巨匠,他们成功地运用当时的数学、物理学研究成果,在天文学上突破了统治千年的托勒密地心说,创立并发展了日心说,由此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古代数学、医学也获得了重大发展。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了日心说,著作的出版引起了天文学革命,使人类第一次认识了太阳系,确立了新的宇宙观,由此,他成为“第一个向神学挑战的近代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大量的天文观测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并把哥白尼的学说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不仅作为应用学科,而且也作为理论学科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著名的数学家有塔尔塔利亚。彼提克斯、耐普尔等。

塔尔塔利亚(1499—1557年)是意大利数学家,他发明了三次方程的解法,并著有《关于数和度量的总论文》一书,他的数学成果,大大推进了数学在16世纪的发展;德国数学家彼提克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函数表,使精密三角函数表诞生;耐普尔(1550—1617年)是苏格兰数学家,他的伟大发明是对数。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安德列斯和哈维等,他们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安德列斯(1515—1564年)是比利时的外科医生和医学家。1543年发表了《人体构造》一书,正确阐述了人体构造,他成为近代解剖学的第一人。哈维(1578—1657年)是英国医学家,解剖学家和生理学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血液循环。他在《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一书中,阐明了他关于血液循环的研究成果。血液循环的发现使生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哈维由此被誉为近代生理学之父。

世俗的社会风尚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中世纪压制人欲的伪善的伦理道德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出了人性论和人道论为基础的新的道德观,使道德开始从天国回到人间,社会风尚开始普遍世俗化。享乐的生活、艺术的社交、壮观的庆典。华美的别墅成为上流社会追逐的目标,同时它反映了以物质为基础和以新的道德观为指导的新的社会风尚的出现。新的道德主要包括新的荣誉感、个人价值观、个人幸福观、男女平等观等。

中世纪,在欧洲存在着许多荣誉观,如视等级、爵位为荣誉,视本地区拥有圣徒的遗骨和遗物为荣誉等。新的荣誉观视自己事业上出类拔萃及被别人认识和承认为荣誉。新的荣誉感一次又一次地战胜邪恶势力的冲击,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道德作用不可低估。

进入14世纪,随着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倾向的日益张扬,争取个人权利、实现个人价值,在理性指导下过自由的生活,成为人们思想道德的准则。

中世纪神学无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妇女置于被奴役的地位。人文主义者大胆地为维护妇女的地位、保卫妇女的尊严而仗义直言,形成了男女平等观。16世纪出版的《妇女光荣》、《保卫妇女》等著作,使男女平等趋势形成。这主要表现在:男女享受同等的文化教育、以爱情为基础的平等婚姻倍受赞美,男女平等参与政事和社会经济生活等。

在新道德观的指导下,社会风尚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不仅追求内在生活美,而且尽力追求外在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在意大利,人们注重教养,注意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人们重视密切人与人精神上的沟通和联系,集团性的乡间交游、音乐舞会。文学和哲学社团,成为人们精神交流的主要形式。节日庆典,又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一种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文化。节日庆典为全民族共享,它的形式是演出奇剧和游行。奇剧包括闹剧。普通话剧、哑剧等。游行有凯旋式游行——威尼斯的水上游行,罗马人的赛马、赛驴、赛水牛、骑兵战斗演习、武装公民检阅,佛罗伦萨的狂欢节游行等。在欧洲,高级僧侣们栖身于修道院,有钱的市民贪图热闹的城市生活,贵族和有修养的人喜欢乡间别墅,一时间在城市周围别墅林立。

佛罗伦萨狂欢节的游行别致有趣。最引人注目的是行进在化装人群中的凯旋车上载有的人物形象,有的车上是神的群像:智慧之神、四行神、时代神等;有的车上有古典神话中的人物形象;还有的车上聚着诸如乞丐、流浪汉、猎人、仙女、隐士、商人等各类人物,他们大声地歌唱,被一大群步行的、骑马的化装人物簇拥着,这一辆辆异彩纷呈的凯旋车,给狂欢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的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史学、教育、社会风尚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文艺复兴是一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创造了富有魁力的精湛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文艺复兴时期,在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神秘主义世界观进行批半的基础上形成了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现实人生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它为近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人文主义史学家勇敢地冲破宗教神学史观的束缚,以“人”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以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方法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为近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运动使教育获得解放,它冲破了教会和经院哲学对教育的束缚和羁绊,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新型教育为资本主义发展储备了人才。

人文主义者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中世纪的伪善伦理道德,提出了以人性论、人道主义为基础的新的道德观,使世俗化道德风尚开始形成,从而使近代社会生活成为欧洲人追求的目标。

文艺复兴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但文艺复兴受时代的局限,在许多方面仍受到中世纪神学幽灵的缠绕。

十四宗教改革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文艺复兴的扩展,教皇权力日渐衰落,一场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广大农民和市民积极响应,部分君主大力支持的宗教改革运动,在16世纪初至17世纪中期的欧洲广泛展开。先后出现了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的宗教改革等。在宗教改革运动的打击下,天主教会也被迫进行了宗教改革。在宗教改革过程中,依次形成了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宗教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精神革命,它引起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从此,基督教出现了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分天下”的局面。

宗教改革的背景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中世纪西欧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天主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严密的精神统治。这种无形的精神统治超过了公开的镇压,它使人们不知不觉地屈服于教会的权威。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教会越来越世俗化,首先在城市市民中出现了反对天主教正统教义的“异端”教派。12、13世纪“异端”教派的阿尔比派在法国西南部迅速传播,14、15世纪又兴起了英国的威克里夫运动和捷克的胡司运动。阿尔比派异端攻击天主教会组织,反对天主教的某些教义,不信来世,不信神职人员的权威等,使教会威信扫地,教务废弛。胡司接受了威克里夫的许多主张,广泛宣传,掀起了反教会斗争。虽然这些‘异端”分子都被镇压,但他们成为16世纪宗教改革的先驱。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所谓“原罪”就是认为人类的祖先犯了罪,所以人生下来就有罪,是救世主耶稣的流血牺牲,才在上帝面前替人赎了罪,凡信仰上帝跟随耶稣都能得救,获得死后永生。这种原教义经过历代神学家的发挥,形成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体系。在灵魂救赎问题上提出了“圣礼得救”、“善功赎罪”的神学理论。圣礼有七件,其中重要的是“洗礼”、“忏悔礼”、“圣餐礼”。“善功”规定了三个内容,内容由教会作解释。即遵守《圣经》上的十条诫命,接受新约《福音书》上基督的“劝勉”,实行禁欲、过贫穷和独身生活。

英文的“异端”一词heresv,原意是“选择”,指的是人的一种选择活动。一个人不是依靠任何权威而是依靠自已的理智和判断来决定自己的思想行动,这种“选择”观后来成为一种思想和哲学原则,在基督教内部发展起来,中世纪在罗马教廷的“正统”标准下,这种思想活动就是叛教的异端。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了反阿尔比派的十字军,镇压了这一异端运动。教皇格里哥九世设立了审判异端分子法庭,秘密审讯,严刑拷打,残酷迫害,有的异端分子甚至被处以火刑。1415年,胡司就是以异端罪被处火刑的。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庞大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向广大农民征收高额封建地租。教会向广大居民征收十一税,甚至收苛捐,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出卖赎罪券。天主教会极端腐败,鬻卖神职、行贿受贿。天主教会的歇斯底里、贪得无厌。利欲熏心、道德堕落,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信仰开始动摇。各阶层反教会浪潮的兴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

1476年教皇颁布一条法规,把购买赎罪券可以帮助已死亲人拯救在炼狱的灵魂为信条,为出卖赎罪券这种欺诈行为大开方便之门;1521年教廷出卖了大约2000多个神职;席克斯特四世通过贿赂当选教皇;教皇英诺森八世同样是通过贿赂登位,在位期间,他靠出卖神职积累财富多达百万,并有许多私生子。教皇作恶多端,各级教士竞相效尤,有过之无不及。瑞士教会的一个主教把他管辖下的一个修道院修女变为自已的情妇,巴黎圣母院的教士甚至把自己的住所变成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