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
2779700000014

第14章 中越文化交流(1)

(第一节)中国与越南的历史关系

清代学者永、纪昀(yun)所编《四库全书总目》中,有《越史略》(三卷)提要,对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历史关系做了高度概括:“安南自汉迄(qi,到)唐,并为州郡。安南自宋以后,世其职(职:赋税、贡品)贡。”通常,史学家称越南独立前为“郡县时期”(亦称“北属”或“内属”时期),称其独立后为“独立时期”(或称“自主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这说明,越南独立之前和独立之后,中越两国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不同的。

许多中国古籍,比如《史记》、《尚书》、《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论衡》以及《楚辞》中,都有有关“交趾”的传说与记载。在遥远的古代,由于“道路悠远,山川阻深”,交南一直是人们想像中的“炎荒”、“徼(jiao,边界)外”之地。后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如舜南巡狩”,其实就是为了开辟通道),人们才对那里的情况,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传说与记载告诉人们,早在西周之前,中原地区已经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全面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即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广西南部一部分地方。从此,象郡正式列人中国版图,交趾也便由“域外”变成了,“域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原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任南海尉的赵佗兼并三郡,割据自立,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人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用以笼络赵佗。赵佗治越有方,使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为历史学家所称道。

汉元鼎(汉武帝刘彻年号)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以楼船(水兵)10万,分四路进攻南越,并于第二年在南越地设儋耳(daner)、珠崖。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的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内一带,下辖10个县;九真郡在今清化、河静和义安一带,下辖7个县;日南郡在最南,下辖5个县。县大约相当于原雒(luo)越人的一个部落,仍然由部落领袖管理。此三郡所辖地域大抵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区。为了加强统治,汉朝廷还在九郡之上设交趾部,委派刺史统辖。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行政格局和经济、文化发展趋向,都为后来越南国家疆域的形成、王朝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做了准备。其时,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三郡便与今天的两广地区和内地有着频繁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同时,三郡也是汉朝与东南亚、西亚各国海上交通的要冲,特别是日南郡,更是汉朝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

三国时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归属交州;唐代,交州建制屡有变动,先设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公元679年,又置安南都护府并派都护镇守,始名安南。其下分设若干州,由刺史统管。此后,唐还曾在安南设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实行对那一地区的统治。

公元9世纪后半叶,黄巢大起义给了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击。历时10年的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唐王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在越南的统治自然也难保持。公元906年,越南封建主曲承裕掌握了政权,唐王朝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委任他为节度使。曲承裕之子曲颢(hao)继任节度使后,重新规定地租额,免除农民劳役,并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这就意味着,由越南本民族自主的政权从这时起已经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封建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公元939年,越南封建主阶级的代表吴权以爱州(今清化省)为根据地,自立为王。新政权在开始时是不稳定的。从12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又先后经历了“十二使君之乱”(公元944年至968年,有12个大封建主各霸一方,相互混战,历史上称为“十二使君之乱”)和丁氏、黎氏两个王朝(公元968年,最强大的使君丁部零锄平其他使君,统一安南,建大瞿越国;公元981年,丁朝部将黎桓篡位自立,取代丁氏建前黎朝)。1009年,李公蕴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即李朝,其政权才趋于巩固。

公元975年,北宋朝廷封当时的越南王为交趾郡王;公元997年,宋封黎桓为南平王;1164年,宋“特赐(越南)安南国名”,封当时的越南王为安南国王。史家认为,安南立国,标志着越南结束了“内属”(或“北属”)时期,中越两国间国与国的关系才正式开始。而实际上,直到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几百年间,越南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同中国保持着藩属与宗主的关系。

1802年(清嘉庆七年、阮朝嘉隆元年),南越国国长阮福映按照惯例向清廷遣使请封,“且请改国号为南越”,清廷最后降旨,同意定国号为“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国名由此时起沿用至今。

(第二节)郡县时期汉文化在越南的传播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第二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引文见《史记·南越列传第五三》),建南越国,定都番禺(Panyu,今广州)。赵佗在位71年,其南越疆域也不断扩大,遥遥与汉王朝抗衡,俨然(yanran,形容很像)是百越(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族”的总称,亦作“百粤”、“粤族”)之雄长。他的主要贡献,是开发岭南(包括南越国所造领的交趾、九真二郡在内),并积极传播汉文化。

秦汉时期,随着军事、政治势力的南下,民族迁徙(qianxi,迁移)日渐频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也不断南传,使包括交趾.九真、日南在内的九郡之地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西汉元始(汉平帝年号)元年(公元1年),汉中人锡光任交趾太守;东汉建武(光武帝年号)五年(公元29年),南阳人任延任九真太守。作为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锡光和任延不光关心人民疾苦,还教人们使用牛耕,栽培水稻,铸造铁制农具;他们同时建学校,教人们以礼义。汉文化的传播,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史籍《后汉书》中有“岭南华风,始于二守”《后汉书·循吏列传》)的记载;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外纪》中亦有“岭南文风始二守焉”之说。

公元187年,苍梧广信人士燮迁任交趾太守。士燮早年曾游学京师,不但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交趾任职达40年之久,政绩卓著。在汉末烽烟四起的形势下,他竟能够安土守境,“保全一郡”,使那里的百姓免遭战乱之苦。正因如此,交趾也就成了中原人士理想的避难之所。当时,南下交趾寻求避难的知识分子多达百人,其中著名学者就有刘熙、程康、薛综、许靖、许慈、刘巴等。《牟子理惑论》(中国最早的佛教著作之一)的作者牟融,也曾举家南迁。士燮礼贤下士,对这些避难的学者十分尊重,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成就。中国史书《三国志》中记载有士燮的事迹,赞扬他“学问优博”、“达予从政”;越南史学家对士燮的评价也很高,尊他为“士王”。越南历代统治者同样推崇士燮,认为正是由于土燮开办学校,才使交趾成了“通诗书,习礼乐”的“文献之邦”,士燮堪称“南交学祖”。

到了唐代,中原与交州地区交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除了海上交通,陆上和内河交通也十分频繁。唐分全国为十道(行政区划名),安南都护府属十道中的岭南道。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地理学著作,如贾耽(公元730~805年)撰述的《郡国县道四夷述》、《贞元十道录》、《皇华四达记》和樊绰(fan chuo)所著《蛮书》(又名《云南志》、《云南史记》)中,涉及中越交通的地方很多。《蛮书》中所记中越交通路线是:长安一成都一戎州(今宜宾)一拓(zhe)东城(今昆明)一大理一安南。

唐代将军高骈(bian)在率兵驻防西南期间,疏凿了交州至广州的内河河道,使其变为“安流坦途”。内河交通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岭南和安南的交往,密切了安南同内地的联系。正因如此,高骈同士燮一样,赢得了越南人民的尊崇。越南史论家吴时仕这样评价高骈:“高骈在我交南,破南诏以拯一时之生灵;筑罗城以壮万年之都邑,其功伟矣。今国中妇孺犹能言之。前后牧守将帅,皆不能及骈,盖骈之功名为独盛也。”

早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所撰地理巨著《水经注》中,便已提到了交州的“两熟之稻”和“八蚕之绵”(八蚕,意即养蚕一年取茧八次)。本是荒蛮之地的交趾,经秦、汉、唐长期的开拓与经营,至唐时,已是人丁兴旺、财源丰盈。据史书记载,安南的丝,是唐王朝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就像养蚕缫丝一样,在造纸术传人之后,交趾人也同样有自己的新创造。他们先是以谷树皮造纸,后来发展到用香树皮造纸。他们制出的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做原料,极香,微呈褐色,有纹如鱼子,十分坚韧,水浸不烂。

在中原,颇受人们青睐的物品中,不少出交趾、九真。比如九真的竹疏布(用细嫩簟竹捶浸纺织而成。簟:(dian)、交趾的蕉葛(用芭蕉的丝织成的葛,亦称交趾葛)和木棉,以及龙眼、荔枝、橘柑等水果。唐诗中有不少写到来自安南的贡品、礼物乃至动物,如珊瑚树、翡翠、珠玑和驯犀等。

伴随着交通的开拓、经济的发展以及汉文化的广泛传播,交趾地区的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直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汉至晋的几百年间,京语(越南京族所操语言)从汉语中吸取了大量词汇,汉字书面语言在交趾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唐代,已有不少安南人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北上中原的安南士人、僧侣,为数也相当可观。一些著名诗人因为到过安南或与安南僧人有过交往,便把他们的经历与感受写进了自己的诗篇。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纲常(“三纲五常”的简称)名教(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懦家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也随之传人交趾,并逐渐在越南古代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汉文化南传,儒家学说是其重要媒介。在汉文化的熏陶下,交趾地区出了不少人才。

东汉光武帝(名刘秀,公元25~57年在位)建武(光武帝年号)五年(公元29年),交州刺史遗使入贡,并请准年遣贡使八名留学。第一批学生李进、李琴、张重等学成后俱获重用:李进任零陵太守;李琴官至司隶校尉;张重为金城太守。

唐承隋制,在安南所推行的文教制度和选拔人才政策与内地完全相同,也是通过科举考试广泛网罗人才。唐武宗(名李炎,公元840~846年在位)会昌(唐武宗年号)五年(公元845年),朝廷明确规定,安南和岭南、桂府、福建等地一样,每年可选送进士和明经(唐代科举制度中的科目之一,与进士科并列,主要考试经义)人仕中央,同时在安南开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朝廷还专设南选使,遴选安南人在当地或入朝做官。今清化省安定县人姜公辅便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姜公辅官至谏议大夫,其人秉性耿直,直言敢谏,为唐代名相之一。公辅本人能诗能文,其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均被收人《全唐文》卷四四六中。

东汉末年,避难南迁的学者牟融开始在交趾传扬佛道,成为中国在越南传播佛教的最早代表。牟融原是儒家学者,后来致力于佛教研究,兼研《老子》。他所撰写的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回答了当时以及当地的人们对佛教提出的种种疑难,为自己的信仰进行辩解。有人批评佛教不合儒家经典,违背孝道.《理惑论》则认为佛教与儒家精神并不相悖(bei),违反),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如“金”与“玉”一样,并不互相伤害。书中还对当时流行的道教神仙思想作了批驳,并着重宣传了佛教关于“神不灭”思想。《理惑论》用老子“恬淡无为”的思想解释“佛道”,认为佛与老子的志向一样都在于“无为”。该书企图把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调和起来,体现了汉末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牟融之后,交趾佛学大兴。三国时,康僧会(公元?~280年,康居人,世居天竺,因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出家为僧。后到吴都建业,吴国国君专为其立塔建寺,称建初寺)等高僧曾在交趾从事佛经译注工作。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交州,笃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僧侣更以通晓汉文为荣。一些西行取经的中国高僧,往返时也常取道交州。隋代,经隋文帝(名杨坚,公元581~604年在位)批准,交州开始修建寺院,共修得寺院20座,容纳僧徒500人。位于越南北方河北省顺成县清康社桑村的法云寺,是越南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

唐代,中原僧侣与交州僧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公元820年,中国高僧无言通禅师(公元?~826年)南下安南(交州),在北宁建寺传法,教人坐禅,影响甚大,被门人奉为无言通派(又名壁观派)初祖,凡传15代,对越南佛教禅宗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越南僧人无碍上人、逢定法师、维监法师等都精于汉语,能诗能文。他们也都曾居留长安,并与王维、贾岛、张籍等文化名人酬唱和答,过从甚密。据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唐代僧侣南下交州弘传佛法,或与交州僧侣同赴印度求法取经者为数甚众,盛极一.时。

(第三节)独立时期:越南的王朝更迭及其意识形态

公元1009年,前黎朝军队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取得帝位,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巩固的封建王朝——李朝。李朝建都升龙(今河内),公元1054年改国名“大越”。李朝在中央设文武大臣,称两班;地方设路,跟宋朝一样,路以下设府、县、乡、甲,山区和边远地区则设寨、峒(dong)。

公元1225年,陈奭(jiong)取代李朝建立陈朝。《大越史记全书》(用汉文著成的编年体越南古代史书,原书15卷;后由他人增补到24卷。分别记述1434~1662年史事和1663~1675年史事)中称陈奭炎“其闽人,或日桂林人”。陈朝强化了中央政权,朝中高官都由王族充任。在军事上,陈朝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同时在京城建立禁卫军。1253年,陈朝还设立习武学校,培训军官。其间,越南的科举制度也趋于完备。

公元1400年,陈朝外戚(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胡季嫠(li)乘机推翻陈朝,建立胡朝。胡氏政权大肆屠杀陈朝宗室官员,对人民也采取高压政策,导致国内政局混乱。1406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借口胡氏篡(cuan,夺取)权,出兵越南,俘获胡季嫠,推翻胡朝。1418年,清化地主黎利在兰山起兵反明,迫使明军退出越南。1428年,黎氏建立大越国,史称黎朝或后黎朝。

黎朝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央设6部,各部设尚书,废除丞相一职;全国分13个道,各道长官由中央任命。1527年,黎朝大臣、大师安兴王莫登庸夺取政权,在河内建立莫氏政权,控制北方。1533年,黎朝武将拥立黎朝后裔黎维宁为黎庄宗,自掌实权,在清化同莫氏政权对抗,是为南朝。1592年,南方势力击败莫氏,结束了越南史上的南北朝(公元1527~1592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