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2782900000010

第10章 挖掘大脑的潜能--潜意识心理学(3)

大多数人在学外语的时候,都认为单词是最难背的,今天记住了,可能过了几天又忘记了。于是他们就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其实不然,研究表明,人们之所以很难记住单词,就像生活中小孩子得了"厌食症"一样,强迫自己记住晦涩的单词,结果只能使潜意识产生"反感",使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处于麻痹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记忆单词,效果肯定不会好。

心理学家还发现,潜意识所"看到"的事物,对大脑有着长久的影响,即:无需特别注意,你的大脑也在下意识地接受各种有用信息。日本科学家渡边和他的同事在研究中还发现,对潜意识加以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观察移动的"点"的能力--当某个并不醒目的事物不断出现时,会给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哈佛大学研究视觉功能的科学家们解释说,我们不可能对周围的一切全都全神贯注,不过,如果某种事物从眼前经过,大脑就不自觉地将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力,却非常有效。经过各种实验,科学家们以调动人的潜意识及"自发"的注意力为基础,提出了快捷的、以潜意识学习外语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让每个人都能迅速沉浸在外语氛围中,忘却学习外语的恐惧。他们提醒学习者不要特别关注外语词汇,尽力让精神放松,再放松,最终让潜意识兴奋起来。他们训练读者从整体上辨认外语词汇的能力,逐步使单词在印象中形成一个"整体符号"。这样,在看到一个单词时,无需拼、读,就能一样反映出它的词义--如同阅读母语一样,不必仔细看它的笔画、部首、结构,就可以一目十行,迅速了解全文的主要意思。

快速阅读法

阅读的意义毋庸多言,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阅读有助于记忆。那么如何才能加快阅读速度,而又不影响阅读的质量呢?

对于世界上所有印刷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把它全部看完。即使你每天可以阅读500页,在一生当中,你也不可能阅读3000本以上的书。但是,很多时候,你的工作或者学习,需要读比3000本更多的书,这看起来简直不可能,但是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这就是时代对你提出的要求。所以,快速阅读成了当今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快速阅读能力,需要有清晰的头脑、高度的注意力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历史上,拿破仑的快速阅读能力,曾使同时代的人惊奇不已--他一分钟能浏览2000字。而巴尔扎克能在半小时内轻松阅读一本小说。列宁在读书时,看上去不是逐行地阅读,而是一页一页地翻阅,并以惊人的准确性,记忆和掌握书中的精髓。一段时间之后,他还能凭借记忆,准确地引用其中一些句子和段落。

现在,就教你几招快速阅读的方法。

首先,你必须学会:

第一,从上向下移动你的眼睛,而不是从左到右。

第二,看一组词而非一两个词,这才是合理的阅读方式。

第三,尽可能避免为重读某个词语或句子而中途停下。这会使你的注意力更集中,直到抓住内容的核心和要点。

其次,不要读书的时候读出声音,这种习惯会妨碍你的快速阅读。这种习惯的特点是,看到文字先发出声音,再根据声音在人脑中唤起意义。由于多了一个发音环节,等于多走了一段弯路。正确的阅读,应该是看到文字,便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义。这种阅读方式的速度,会大大快于那种读出声音的方式。有人阅读时习惯于逐个辨认每一个字,再循环合成词语和句子,从而理解其意义。这也会影响阅读速度。正确的习惯应该是阅读时,采取"整体认知"的方式,即一次辨认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从整体上理解它的意思。要加快阅读的速度,就要改掉逐字辨认的习惯,通过练习,逐步养成整体辨认和理解意义的好习惯。

潜意识思维:延缓衰老的进程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不自觉地期待"老之将至"。传统的观念认为,人一到70岁左右就开始变得衰老,并且无所作为。但是,在更为开化与文明的未来,我们可以把70岁视为"中年"。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有的人属于"青年型",而有的人属于"老年型"。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到了40岁以上时,仍然觉得自己尚且年轻;而后者在此年龄段时,便自觉已登"中年",青春不在。

你的潜意识思维永远不会老,它全身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活力。同样,人的精神层面的品质力量,人的一切嘉言懿行,人的善良、谦逊、宁静、挚爱、和谐、忍耐等诸多品质,总能使你朝气蓬勃。它们能使你永葆青春活力,一往无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的专家们曾撰文说,人的体质与容颜的衰老,并非只是年龄不断增长的原因。对于年龄的恐惧,更容易使身心出现提早衰老的迹象。倘若你阅读过各类名人传记便会发现,他们即便在高龄时期,也往往坚持各项运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同样,许多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也丝毫不因日臻年长而焦虑和痛苦。他们始终热爱运动,葆有一颗童心,以及拥有乐观、开朗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总是那样年轻,而他们身心的创造力也似乎不减分毫。

永远不要停止工作,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已经退休了,我老得不中用了。"那么,你就是主动放弃,这无异于人生的第二次死亡。有的人在30岁时已届入老年,而有的人在80岁时依然年轻。对于身心健康与个人形象而言,你的大脑、你的思维,是起着核心作用的"设计大师"。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90岁时,创造性思维依然非常活跃,并自信有着"当代人中最清醒的头脑"。他的剧本睿智迭现,他在生活中也是幽默潇洒,风趣独到,从而成为世界文坛名副其实的"常青树"。

相反,相当多的人却过于惧怕长大、变老。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相信大脑与身体的活力会渐渐流失殆尽。这种心态,只能使之快速地落入早衰的境地。一个人的确易于老化,假如他失去生活的兴趣,不再幻想,不再追求新的事物、征服新的生活目标的话。如果你的思维乐于面对新思想、新理念;如果你能够拉开窗帘,让生活赋予的清新而迷人的灵性之光照彻全身的话,你就会变得年轻、有活力,充满激情。

不同的心理预期,使潜意识思维产生相应的创造性机制。在一定年龄时,人们开始下意识地疏于锻炼,从而使身体各处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大大丧失。缺少体力锻炼,会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收缩,并最终失去作用。在人体内,毛细血管是废弃的"人体垃圾"的出路。倘若缺乏一般性活动乃至较为激烈的运动锻炼,最终将使毛细血管变得干涸,滞塞。

不仅仅体力活动是生命力的重要特征,脑力活动同样如此。这正是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作家、哲学家不但寿命要长于普通人,而且能更长久地保持创造力的原因。例如:

米开朗基罗年逾80岁时,完成了生平最杰出的几部作品;歌德在80岁以后,写出了不朽的巨著《浮士德》;爱迪生到了90岁仍有发明创造。

"我们之所以年老,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我们对年龄增长的情感和态度。"心理学家哈契内克说。他评论说,孀居使某些妇女提前衰老,却不会使那些不断追求幸福组建新家庭,或忙于某项事业的妇女提早衰老。因此,尽管她们年龄不小,却仍旧光彩照人。所以,信心、勇气、兴趣,给能人带来新的特征,也是延缓衰老的原因。

在退休后,许多人的健康立刻每况愈下。这并不是退休本身所致,而是因为退休的人脱离了生活。一无所有和被社会淘汰的感觉,使之丧失了绝大部分的自尊、勇气和自信。50年以前,心理学家以为人在25岁时,人的潜意识能量便达到顶峰,从此开始逐渐下降。但最近的发现却是,人在35岁左右达到智能的顶峰,然后将这个水平一直维持到70岁以上。

不要自我设限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然后科学家在跳蚤的头上罩了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

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经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经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折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

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而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在潜意识里,罩在了跳蚤的心灵上了,跳蚤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个中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面临许多害怕做不到的时刻,因而划地自限,使无限的潜能只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你可能一直认为你现在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现实的一切不可超越。不管你持有此观点的时间多长,你都是错的。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来改进自己的生活。

许多人其实应该更为成功,但我们在生活中失去很多,因为我们会安于现状,这比我们能取得的一切少得多。

人们常常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筑起界限,要么就生活在别人强加给他们的局限里。这些局限有些是家人朋友强加的,有些是自己强加的。很多人给自己套上限制,认为在一生中不会超过父母,认为自己反应迟钝,认为缺乏别人拥有的潜能和精力,那么无疑就实现不了一些目标。

有个农夫展出一个形同水瓶的南瓜,参观的人见了都啧啧称奇,追问是用什么方法种的。农夫解释说:"当南瓜拇指般大小的时候,我便用水瓶罩着它,一旦它把瓶口的空间占满,便停止生长了。"

人也是这样,自我设限,就是把自己关在心中的樊笼,就像水瓶罩住的南瓜一样,等于是放弃给自己成长的机会,成长当然有限。

有这样一位男士,他与妻子相处存在许多问题,妻子经常抱怨他自私、不负责任,从来都没有关心过她。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好好跟妻子沟通?"他回答:"我的本性就是这样。没办法,我就是大男人。"这位男士对他行为的解释,是他的自我定义。这源自于过去他一直如此,其实他在说:"我在这方面已经定型了,我要继续成为长久以来的那个样子。"人生若保持这种态度,根本就是在扼杀可能的机会,从而给自己留下永远无可改变的问题。

标定自己是何种人--"我一向都是这样,那就是我的本性",这种态度会加强你的惰性,阻碍成长。因为我们容易把"自我描述"当作自己不求改变的辩护理由;更重要的是,它帮助你固持一个荒谬的观念:如果做不好,就不要做。

一旦你标定了自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否认自我。一个人必须去遵守标签上的自我定义时,自我就不存在了。他们不去向这些借口以及其背后的自毁性想法挑战,却只是接收它们,承认自己一直是如此,终将带来自毁。

一个人,描述自己比改变自己容易多了。无论什么时候你要逃避某些事情,或者掩饰人格上的缺陷,总可以用"我一直这样"来为自己辩解。事实上,这些定义用了多次以后,经由心智进入潜意识,你也开始相信自己就是这样,到那时候,你似乎定了型,以后的日子好像注定就是这个样子了。无论何时,你一旦出现那些"逃避"的用语,马上大声纠正自己。

把"那就是我"改成"那是以前的我";

把"我没办法"改成"如果我努力,我就能改变";

把"那是我的本性"改成"以前那是我的本性";

任何妨碍成长的"我怎样怎样",均可改为"我选择怎样怎样"。不要做一个困兽,要冲出自制的樊笼,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发挥自己的潜能,才会成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