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靠不住的,因为人可以操纵语言,说出谎话。人的动作却不会做假,只会反映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如果我们能了解身体动作所代表的含义,就能读懂别人隐藏的心思;如果能掌握通过动作读取别人内心的技巧,便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烦恼。
为什么狗屎状的冰淇淋让人难以下咽
你和两个朋友看完了一场电影,你认为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一堆垃圾,根本就没有什么欣赏的价值,你的一个朋友则认为这部电影笑料十足,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喜剧电影,你的另一个朋友对于这部电影则无动于衷,认为没有必要去评价些什么。对于同样的事物,为什么人们会产生形形色色的观点,甚至有的观点还是严重对立的?这个问题涉及的便是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即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如何形成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便是阐述态度理论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态度对象(条件刺激物)与引起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事件(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重复的、系统的联系,可以产生对该对象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比如说,**分子这个词通常与恐怖罪行相联系,人们对于**分子一般都深恶痛绝,便是因为人们把**分子与恐怖罪行联系了起来。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1870-1932)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唾液分泌量的有无和多少可以体现出狗对食物的反应特征。巴甫洛夫的实验方法很特别,他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巴甫洛夫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借助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解释了学习行为,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
人的态度形成同样遵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比如,假如把美味的冰淇淋做成了狗屎的样子,不论你多么喜欢吃冰淇淋,面对这个狗屎状的食物,你也多会扔在一边。
人们为什么选择世界名胜为目的地
一致性理论是由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于1955年提出的,指的是当信息源提供对某件事的看法时是否会引起态度改变的问题。
一致性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一个人既喜欢自己的朋友,同时也喜欢看美国电影,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朋友表示喜欢或者不喜欢美国电影--朋友则成为信息源,对美国电影的评价则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如果这个人对两件事都持有一样的态度,他就会感到愉快,无需改变原态度;而假如朋友表明他不喜欢美国电影,这时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
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内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者放弃对朋友的感情,或者与朋友一样,同样拒绝美国电影。一般而言,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往往并不能并不明确意识到。
一致性理论涉及三个变量:
(1)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
(2)个人对信息源所评论的事件的态度;
(3)信息源对于这个概念的论断性质。
这一理论概括起来就是:如果我们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我们赞同的看法,他的论断将符合我们的参照点;如果我们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我们不赞同的看法,或者我们不喜欢的信息源提出了我们赞同的看法,那么他的论断将不符合我们的参照点。体验到不符合的人就会改变其对信息源或者信息源所评价的事的态度。
按照一致性理论的观点,也可以解释人们在旅游时,为什么总会选择一些知名旅游地点为目的地了,这是因为那些知名的旅游地点为游人提供的服务具有品质保证,它们为游人提供的愉快和便利是可以预见的,一般而言,在这些知名旅游景点,人们遭遇不愉快经历的风险是很小的。
为什么有的人会毕生从事不喜欢的工作
认知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两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人们将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这便会让你产生内疚的情绪。一般而言,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比如你与你喜欢的人一起从事很多活动,对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你则爱理不理。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比如一个人认为吸烟有害身体,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要吸烟,但是有一次,这个吸烟的反对者却与同事一起吸了烟。当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不舒服感,这个人便为自己的吸烟行为找了一个"合理"的理由:与同事一起吸烟,有助于让自己得到同事的认同,可以为自己带来和谐的职场关系。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做过一个著名实验,让三组被试者从事重复乏味的作业一个小时,然后让第一组被试者向其他人说明作业的情况,让第二组和第三组被试者把作业说成有趣好玩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唯一区别是,第二组的被试者获得了1美元,第三组被试者获得了20美元。最后,问这三组被试者对作业的态度。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被试者表示出最消极的态度,但是第三组被试者比第二组被试者表示出更消极的态度,实际上只有第二组被试者对作业表示出积极评价。对于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别,实验者认为,第二组被试者只得到了1美元,他们认为为了1美元的报酬撒谎显然说不过去,这时,第二组被试者便出现了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失调,第二组被试者便改变了自己对于作业的态度,对于作业给予了正面的较高的评价。而第三组被试者获得了20美元,20元钱的报偿足以诱使被试说出与自己体验相反的话,他们没有感到高度的认知失调,所以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评价,仍然认为作业十分枯燥乏味,自己只不过是为了钱而向其他的人撒谎罢了。
在现实的事业选择中,有的人毕生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是十分厌恶的,但是他们仍然为这份工作付出了大半生的时间,其中的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这份工作薪水比较高,获得不菲的薪水不会导致他们出现认知失调,由于具备高薪这个诱因,他们便会认为接受自己所厌恶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
为什么人们总是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
古书教导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虽然很多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真正成为当事者后,即使他们明知自己先前的观点是错的,也很难说一句:"我错了。"为什么开口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此困难呢?为什么放弃那些公开表达的观点这么不容易呢?
原来,与在公众面前没有公开讲出来的观点相比,一个公开的观点更难以改变,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合法化效应,也称公开化效应。阿希是最先对这种现象做出研究的心理学家,他在实验中发现--如果被试在一开始就说出了与团体的观点相对立的意见,即使后来团队对某一个客体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他们仍然倾向于捍卫自己的意见。其后的多次实验表明,一种观点在它被公开地说出后,往往就会合法地得到加强,也就很难再改变。
心理学家杰拉德(B·Gerard)曾就此提出过一个假设,他的观点是,一旦某个被试者对团体的意见持相反的立场,哪怕后来团队作出了正确的评价,被试者也不会改弦易辙,仍然站在团体的对立面,千方百计捍卫自己的观点。杰拉德给出的解释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个人已经公开采取了与团体相反的立场,这便迫使个人不得不坚持到底,甚至不惜故意刺激团体,说一些明显错误的评价意见。
观点合法化效应,已经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证明。要让被试者改变他们所隐蔽着的观点,这比要他们改变那些合法化了的,在社会面前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容易得多。可见,观点合法化势必加强一个人的定势。一个人的定势和观点在社会公开后,这种情况势必加强这个人信守这种观点的心情。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合法化效应呢?一般而言,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出于维护自尊心的需要。维护自尊是人的自发的举动,一旦自尊心受到破坏后,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进行维护。一个人说错话、公开表达某一观点后,即使知道自己观点错了,与群众或周围人不同,他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就会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并尽力使其合法化,能自圆其说。可见,一个人为了不失自尊心、不失面子,就会产生合法化效应。
(2)受到了虚荣心的操纵。有些人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明明知道这个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在随后的日子中,也意识到自己错了,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会百般狡辩,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
(3)如果在公开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在场的人数较多,一些重要的、可对观点表达者产生影响的人物在场的话,观点表达者也更容易发生合法化效应。
为什么密室总会有好奇的闯入者
古希腊神话有这样一个故事,宙斯给了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
如果宙斯当初送给潘多拉盒子时,便告诉她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不能打开的原因,想必潘多拉很可能就不会打开那个魔盒。当人们被禁止采取某个行为、又没有被提供给可以接受的理由时,人们多会逆道而行,在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操纵下,做一些被禁止的事情。
倘若想避免潘多拉效应,便要在要求人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的时候,给予对方充分的、合理的解释,否则,单纯的禁止只会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疑虑、揣度、猜测,并为探究为什么不许做而跨越禁区,结果人们毅然决然地犯禁,与禁令发出者的期望南辕北辙。
在武侠电影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密室或者房间被规定为禁区,不准人们进入,结果反而让很多的好奇者闻讯而来,他们千方百计地进入密室,想一窥究竟,看看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对于秘密,人们有一种天生的获知欲,这也正是"潘多拉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
波利菲尔桥上的自杀之谜
波利菲尔是一座位于伦敦附近泰晤士河上的大桥,这座大桥非常有名,但是它的声名远扬并不是因为桥的设计和外观,而是因为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投河自尽,人们常说这座桥上不时地有幽灵出没。
由于自杀者的数目太惊人了,伦敦市议会向皇家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破解自杀之谜。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现,原来自杀和桥的颜色有很大的关系,桥的黑色把失意的人们引至了这里。研究人员建议伦敦市议会把桥身的颜色换成绿色。市议会听从了研究人员的建议,彻底把黑色的大桥涂成了绿色。结果,当年跳桥自杀的人就减少了56%。
为什么当桥的颜色从黑色变成了绿色后,自杀率就下降了那么多呢?原来色彩与人的心理有着微妙相关的联系。
心理学家发现,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比如,看到蓝色我们会想到天空,看到红色会想到血液,看到绿色会想到草地……而这些不同的联想,就造成我们对不同颜色的感觉。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的时候,除了颜色本身,我们还会感受到冷暖、远近和轻重,这就是心理上的错觉。通过联想,色彩也就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黑色的大桥会激发人自杀的欲望了。黑色本身给人的感觉就是黑暗、肃静、消沉,进而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而这种压抑,正好对那些想自杀的人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让他们的绝望之心更加严重。于是,在主客观双重暗示下,那些人从大桥上纵身跳了下去。而当黑色换成了绿色,桥对人的心理造成压抑的成分就消失了,绿色代表的是生机和希望,无形中就打消了想自杀的人的压抑和悲观的情绪。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偏好的颜色,而根据一个人所喜欢的颜色,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
白色:象征着纯洁。既无比高尚,又充满幻想。如果你喜欢白色,这说明你一定是个志向高远的人,不论对恋爱还是事业,都抱有很高的理想和追求,而且多半是个完美主义者。喜欢白色的人会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
黑色:与白色相反,喜欢黑色的人往往对生活充满忧郁,感觉事事不顺心,愁绪满怀;
灰色:喜欢这种颜色的人能明辨是非,但疑虑重重,他们往往在深思熟虑之后才采取某项决定。喜欢灰色的人做事一般都比较低调;
红色: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颜色。但从心理学角度看,喜欢红色的人也是容易激动、做事勇敢、坚强、威严、暴躁的人;
棕色:有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喜欢这种颜色,珍惜传统和热爱家庭的人也倾心于棕色,自尊心很强的人对棕色的反应是激动和兴奋;
黄色:喜欢黄色的人为人比较随和,善于交际,另外对任何事都充满着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创新能力强;
紫色:喜欢紫色的人感情充沛,情趣高尚;态度温和,责任心强,很多实实在在生活的人不喜欢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