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考生们最需要的直线学习书
2783500000010

第10章 学习能够磨练你的人生(1)

小小的成功体验将强化你的自信

“伊藤老师从小学习就很好吧?”

“一直都是优等生吧?”

经常有人这么说我。

“我不像伊藤老师这么能学,所以再怎么考也考不过司法考试的。”

也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但是,我并不是从小就学习好,也不是一直都是优等生。

我为什么会喜欢上学习呢?我真正意识到学习的有趣之处是在上了中学之后。说到爱上学习之前的漫长道路,首先从下面这件事情开始说起。

小时候,我是附近公认的坏孩子。

祖父是木匠,我对他的木匠工具有很浓厚的兴趣,经常拿着锯到处锯东西玩。每当附近的围墙被毁坏、树木被砍倒的时候,周围就会出现“又是伊藤家的孩子干的”的说法。母亲常常到附近人家去道歉。

上学之后,我也一直是个问题儿童:学习成绩一般,经常跟老师作对的坏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经常惹得女班主任哭;小学四年级时,和男班主任吵架,直接把桌子扔了过去。

就是这样的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改变。改变的契机是音乐老师邀请我,问我:“不想吹小号吗?”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接触过音乐,但大概是因为我长得高,学校组建的第一支鼓乐队选择了我来吹小号。

对我来说,乐器本身就非常新奇、有趣,所以我努力地、拼命地练习小号。达到了之前从来没想过的痴迷程度,并多次在早会和运动会等正式的舞台上演奏成功。一个只知道捣乱、从来没有受过表扬的坏孩子,突然就登上了正式的舞台。

当时我非常开心。一瞬间,我的关注方向就转移了,再也不是之前在学校和社会上捣蛋的我了。之后,就能看到自己一点点的变化了。

经学校选拔,还参加了“花样骑自行车方法竞赛”。我喜欢在室外玩,所以从小就非常擅于骑自行车。我可以顺利通过羊肠小道、骑车描绘漂亮的8字,在骑自行车的技巧上不会输给任何人。

在比赛现场,展示了自己擅长的技巧和知识,居然获得了琦玉县第三名。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获过奖,是一个“毫无突出优点”的孩子。

这件事并不仅仅增加了我的自信,而且也给了我第一个成功体验,第一次让我强烈地体验到了“只要做就一定可以成功”。

无论多小的成功体验,都能改变一个人。这就是我在小学学到的哲学。

从此以后,我身上的多余能量都用在了正面的事情上。第二年,我大胆地报名参加了学生会会长的候选,而且当选了。从这时起,我开始拼命努力地学习并取得了好的成绩,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当然,因为之前是个问题儿童、捣乱者,所以周围人的评价不会一下子就改变。但是被人认可的喜悦和结果带来的自信,一直推动着我努力奋进。

这一能量来源于吹小号和自行车花样竞赛带来的自信。

从那时开始,我一步一步走向了优等生。

因为努力学习,成绩也变好了,渐渐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之前真没想到,有人需要自己、能帮助别人竟能令人这么开心。

人类,是因为一件小事就能改变自己的生物。无论是多么小的事情,被人认可的喜悦都会变成“只要做就一定可以成功”的自信,都会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无论多小的事情都要尽全力而为。小号也好,参加自行车花样比赛也好,什么事情都行,只要有一件进展顺利,就会成为“成功体验”,进而转化为自信。自信,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

通过中学三年的独立生活我学到了什么

但是我当时还没有真正爱上学习。只是因为学校要考试才不得不学习。虽然不觉得学习有多辛苦,但是也不觉得学习有多开心、多有趣,更不会想为什么而学习,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让我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是,我中学一年级时,当老师的父亲因工作带着全家去了德国。如果不去德国,可能还要很久以后才能明白学习以及活着的意义。

离开日本在德国生活的两年时间,成为了我重新思考自身的契机。

在德国期间,有时会被一个亚洲小孩欺负,还嘲笑我是傻瓜。当时,日本人被贴上了“经济动物”标签:带着眼镜、脖子上挂着相机、成群结队地迈着小步走在路上,丑陋无比。

我反驳道:“不是这样的。”从此我开始认真思考,真正的日本人是什么样子的。

离开了日本,我开始强烈地感觉到在日本没有意识到的日本人性格和自己本身的同一性。

我开始学习关于日本的一切,因此我开始抑制不住自己想回日本的心情。

升中学三年级之前,忍不住对父母说道:“我想回日本。”

当然,没有哪个父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单独回日本。即便如此,我依然缠着父母,最后父亲说,先试着自己去伦敦、巴黎旅行吧,顺利的话,就让我自己回日本。也就是说,要先做一下试验。

我自己制定了计划、买了机票、预定了酒店,花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游遍了伦敦和巴黎,然后意气风发地凯旋而归。安全地通过了测试。

然后,我顺利地获得了父母的允许单独回日本了。归国的途中,经历了之前讲过的开罗恐怖体验,就这样独自一人回国,住在了父亲的一位熟人开办的位于神田的制书屋的仓库里。远离父母独居日本的生活,给了我郑重思考自身的机会,并且促进了我的成长。

简单地写一下当时的生活,那是大厦的五楼,下面是印书工厂,上面是机械室。地板是裸露的混凝土,我买来两块木席子,晚上就把被子铺在上面睡觉。楼上机械室的机器可能突然发出“咣当”的声音,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很庆幸我还懂日语,没有语言障碍。

晚饭很多时候都和这家人一起吃,但午饭因为要带盒饭,而我只能从附近的面包店里买面包吃。当时,父母给的生活费,大部分都买书了,白天能用来买面包的费用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了。

每天我都带着面包当午餐,同学们都很同情我,大家就把盒饭分给我吃。结果我的午餐反而成了最豪华的,真是完美的逆转啊。就在这时,我真正的理解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但是,当时我虽然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事情了,但依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有趣之处。

向人请教学习的方法

我认为,不了解学习有趣之处的人也不可能知道“学习法”。

因为不知道怎么学习,所以也无从下手,只能干瞪眼。于是,越学越痛苦,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然后渐渐地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那时,如果能有人帮我一把会怎么样呢?

如果有人能稍微帮我一把,或许就能轻易地越过那道障碍了。

从德国归国后不久,我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我上的是制书厂附近的公立中学。后来我才知道,这所学校从学区外越区考过来的学生人数占了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是非常难进的一所学校。

在学校里,我第一次参加了校内的测试,国语满分100分,我只考了28分。有生以来第一次考了噩梦般的分数,倔强的我自尊心碎了一地。

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正确。想不出办法,我就去找国语老师请教。

老师教了我一些学习的技巧,又推荐了两本习题集给我。也就是说,老师帮了我一把。我马上跑到书店,买了老师推荐的习题集,两三天就做完了。

又跑去找老师,老师很吃惊这么快“已经做完了”,但还是推荐了别的习题集和参考书。

我马上就买来做,然后再去找老师问学习方法和习题集……反复几次,在下一次的国语考试中我考了80分,成绩名列前茅。

我再一次确信“只要做就一定可以成功”,我第一次知道了“学习的方法”。

自己一个人鲁莽地横冲直撞,只会不断消耗体力;什么都不做,呆呆地站着,又只会徒增无力感。

如果学习上栽了跟头,不要一个人苦闷作战,向别人请教“学习的方法”效率更高。

万事都有其合理的做法。如果之前有人能告诉我这点,我再加以活用就可以了。我开办学校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我们的学校,不是让大家来学习的地方,而是教大家“学习法”的地方。

学习并不是为了自己创造新的学习法,如果你不懂学习法,不要犹豫,要勇于向他人请教。

学习是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

国语考试不及格之后,我就注意到了学习法的重要性,孜孜不倦地向老师请教学习法,渐渐地我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和以前一样,我依然不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乐趣所在,只是处于一种没有目的地胡乱学习的状态。

面对没有目标的我,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帮我制定了考上国立高中的目标。因为我学习热情高涨,老师就建议我考国立的附属高中。的确,有了目标之后学习的动力更足了。所以,我就以考取高中为目标努力学习。

采用的学习法,还是着眼于过去的试题。当时的我觉得,如果能做完全国所有高中入学考试的习题,就一定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这也是我在国语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时采用的学习方法。只要能找到的试题,我都试着解答出来。总之,不断增加“量”,一定能达到一个高度。“量”达到极限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28分到80分的国语考试经历,一直是我最好学习经验。

当时,我做的习题集堆起来都有一人高,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只要做了这些,分数自然会不断提高。

到此时为止,我从来都不觉得学习是有趣的,但转换成分数这一眼睛能看到的“型”之后,就能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了,也因此学习的动力更大了。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学习的乐趣。就像游戏又过了一关一样,超过自己制定的目标、获得更好的分数,都带给了我畅快的成就感。

而且到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重视过去的问题,这是因为大量练习过去的问题,就能够把握出题方向。“学习”这一词语来源于“模仿”一词,不断地模仿学习过去的问题,就能够看到问题的“型”。

趣味学习的五个阶段

我做的习题量堆起来跟我的身高差不多,也因此我终于悟到了学习的有趣之处,就像游戏又过一关的有趣之处一样。

但是,这只不过是学习的有趣之处的第一个阶段而已。首先,从取得高分开始体会犹如游戏过关一般的乐趣,但是在第二个阶段,就会进化为同世俗相关联的乐趣、满足感。

比如,取得高分而受人表扬、进入好的学校、通过资格考试等具有社会价值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