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在北大听演讲
2785400000007

第7章 在北大听商界精英描绘经济蓝图(6)

最后我想谈的是高校,大学自从孔子,自从亚历山大在两千多年前创立东方、西方的大学,一直是精英会聚的地方,是一个思想开放的社区,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催化器,可以说是整个国家里面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但是在美国有很特殊的情况,我想各位都清楚。世界最好的学府,大部分在美国,最好的10所学校里有8所在美国,最好的50所学校里有37所在美国,最好的100所学校里有66所在美国。这个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目,美国也是靠这个方法吸收了全世界各地的人才,所以甚至你可以说美国今天经济的强大跟这也是有非常大的关系。几乎每个国家的人,包括中国的学生都想到美国去求学,不但博士、硕士想到美国去读,甚至最近连本科、中学、小学都有人想去读,甚至在32年前有一个叫做李开复的就去读了。美国之所以如此的强,就因为它的教育系统可以吸收全世界的人才,无论是吸引教授,不是吸引学生。因为优秀的教授想要有优秀的学生围绕着他们,优秀的学生想要跟优秀的教授求教,所以再加上美国强大的企业,真的吸收了这么多的人才,所以教育对人才,对美国的人才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们在微软,在苹果,在任何公司,你会看到周围的人,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加拿大人、法国人、英国人到处都是,可能几乎有1/3以上的员工都是国外来的。这些都是国外的精英,所以美国的强大,技术的强大,如果靠人才,人才又是靠高校,高校就是大学,大学是真的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美国还有一个很特殊的状况就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我们讲北大、清华,公立学校,但是在美国我们说什么是最好的学校,本科里面10个最好的学校全是私立的,在商学院10个里有9个是私立的,这个黑色的字就是公立的,白色的字是私立的,工程一半一半。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刚刚讲的最有前瞻性的一些技术,比如生物工程都是私立的,比如说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都是私立的。这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美国也不是说私立的学校都好,但是有两种私立学校,有所谓社区职业学校,就是communitycollege,他们是收费的,也有一些是盈利的,不见得是那么好,但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他们都有一个机制,他们的机制就是一个私人投资的基金,然后给它很大的自由度来做灵活的运行。今天我在人民大会演讲之后,有人问我,为什么美国的私立大学那么好,这不是我的研究方向,但是根据我的理解我有几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它有私人的资金,它可以由它的方法去研究,它不一定要给教授多少薪资,不一定要照着美国国家这个州的法律来定哪些是我们的科系,它想开一个生物工程系就可以开,它想给教授多一点薪水它就可以给,这是很重要的。第二点创校人,我们可以看到这批创校人有一种理想,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人,他们把他们的理想在这种私校彻底实现了,至少在美国公立学校,他们应该说样板式的,大部分都很相似,科系、教授都很相似,但是私立学校就很有特色。特色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领导,校领导的一些思维,一些他们的构想,还有他们的一些理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一个学校有很特殊的特色,比如说,MIT的特色就是我们要把工程什么都做得最好,我们就开在哈佛的旁边,但是我们不怕它,它人文好,我们的工程好,斯坦福的特色就是开放创新,看到广大的校园就可以知道有多大的心胸来创办这个学校。

我的母校特色就是一切围绕着IT,我们希望做的是世界第一,商学院也用computerscience,艺术也用computerscience,音乐也用computerscience,每个科系都用计算机来做,而为此感到自豪。每个学校都有它的特色,所以热爱计算机的人都想去CarnegieMellon,甚至想上音乐课,想上艺术课,都可以用到计算机的技术。这些特色造成他们的优势。当然私立大学不是主要的一个美国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师资,这个我个人也有很多很深的个人感受,我们刚刚提到了我的老师,他是非常非常优秀的,然后从他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在美国教师是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是一个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一个工作,一个工作可能有1000个人申请,在MIT和斯坦福学校,如果他得到这个工作,他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非常好的待遇,那这个好的待遇造成他的师资质量继续上升,质量上升造成学生对老师特别的崇拜,这个崇拜又造成他的地位继续上升,所以这样一个延续的、良性的循环,造成美国大学越做越好,老师越来越好。当然做得好也不表示他们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一个代价就是要有风险,这个工作是有风险的。

要想到美国MIT做教师,进去之后就要有准备,7年之后可能就要失业的,因为只有一半的教师可以拿到终身职业,因为要保证这个质量,MIT之前学校就定出了规矩,就是说你拿到了博士只证明你多做一项研究,并不能证明你能教课,所以在这儿教7年,经过评估,才让我决定留不留你下来,当然在那儿拿不到教授的人也可以找到很多的工作,可以挣到钱,当然这是一种保护吧。但是不管怎么说,很难在别的行业碰到一个做7年还有50%可能失去的工作,但是还是会有1000个人来争取这个工作机会的职业。

管理方式我们刚才提过了和企业尽量分开,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是很特殊的,要有很灵活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在课堂上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到大学,他们不会对学生进行大量知识的灌输,相对它希望学生的眼光能够放得更远,视野放得更远,它不会要求背诵很多公式,而是要求很多学生去理解为什么。比如我女儿4/6对等于2/3,怎么学的呢,老师找蛋糕来做实验,就是三个人一个人可以分几份,原来是一样的,所以4/6等于2/3,或者2/6等于1/3,或者三角形面积,底乘高除以2,不用背的,只要一张纸,一裁为二,这个面积是多少,小朋友说我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这是一半就这么学会的,这个学习的方式是非常灵活,可能更适合于灵活的学生。美国的教育方式适合优秀的学生,当然中国的教育方式可能更适合比较一般的学习,至少是基础教育他是这么说的一句话,直截了当沟通,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有一句话让我能够永远记得的,就是有一次我挑战我的老师,我的恩师RajReddy,我要做的方式他不同意,我说我要照我的做,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句话让我永远地记得,因为一方面我记得他对我特别好,虽然他不同意,但是给我很多的支援,还有知识上的支持,而且让我非常佩服的就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对我不高兴,或者觉得不怎么听我话,他反而对我有更大的尊敬,更多的支持,所以我相信有一个环境,这个环境里学生敢对老师说不,老师愿意听学生说不,这一定会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火花碰撞的环境。

下面追逐兴趣,这个是很重要的。我在读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我入学之后,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脑筋想什么,我要决定读政治,要成为一个律师,以后也许成为一个法官,我真的不知道那时候脑子想什么,十多岁孩子想什么不是很清楚的。然后我就读了,读了一年以后非常枯燥,怎么办呢?所以我才进哥伦比亚,说哥伦比亚有这个科系,我发现我不很喜欢这个科系,在大三从政治系变成ComputerScience,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对话,而不是站在美国的某一个小镇做一个很无味律师的工作,一个很不快乐的人,我就要感谢美国教育给予我的这个选择。美国教育是比较正面的鼓励,比较不排名次,其实现在我还不是很理解,但是至少它确实有它的好处,就是说每一个人可以知道他得几分,可以知道他在班上是比较高,还是比较低,但是绝对不让他认为是一个零和的概念,这和团队精神很有关系。

前几天我见到中国的一个教育部的领导,他就问我说,团队精神他常常听到中国可以做到最好,他说在美国怎么教团队精神的呢?我说其实是不能教的,但是它有很多的这种精神是容纳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当你不排名次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零和的游戏,不是说你上一名,我就下一名游戏,大家自然而然当作一个队友而不是一个敌人看待。另外一个更好的例子,很多功课,这个project里面,你要跟那五个同学合作,而且你们的成败,是与成绩捆在一起的,这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有的。

我的女儿说我们小组一个人不努力,把我们的成绩拉下来了,过了几星期,他又跟我说,这个人非常努力,我说为什么呢,他说上次被我们骂的,这样同学会有彼此的激励,他们就像在社会里一样,我们五个员工编程也是一个组,彼此激励,谁做得不好,会觉得不好意思,同学会给他压力,给他鼓励,然后大家怎么样协调合作,这些都是从小到大养成的。

刚才谈到领导,很重要的是它能够达到卓越,更重要的是它有毅力放权,勇敢,谦虚,而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果断吸引人和热情。那么我的好朋友凌志军先生写的一本《成长》里面提到了,作为学生一般人觉得自信、智商好、自觉学习是好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自觉、主动学习,不但智商高,而且情商要高。

我说科技、人才、教育,唯有世界一流的科技,才能带来人才;唯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能带来教育;唯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才能带来人才。这三者是互相补助,而且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今天中国正在迈向伟大民族复兴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华人的时代即将来临,我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基于今天已经成功的基础,学习美国成功方面的因素,再加上一些融入中国的特色,我很有信心,中国将会成为一个世界之最的超级强国,再次成为世界上最有创意的民族。谢谢大家。

中国要有更大话语权/索罗斯

索罗斯

2009年6月11日,索罗斯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发表演讲,他指出中国经济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速将会快于人们的预期,中国必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要有一个比现在还要大的话语权。

乔治·索罗斯,本名是捷尔吉·施瓦茨,匈牙利出生的美国籍犹太裔商人,著名的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慈善家和政治行动主义分子。

非常高兴来到光华,我还记得,上一次访问北京大学的时刻,那是非常美好的回忆。当时就是张维迎院长邀请我来,张教授也是一个哲学家,当时我已经跟他进行非常好的一次探讨,这是第二次来到光华,觉得非常地高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本人对金融危机的理解。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的金融危机,可是你始终觉得这些金融危机跟你有一些距离,甚至跟你没有关系。但是对世界其他的国家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因为那意味着全球金融市场崩溃了,还有比这更可怕的事情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次金融危机是最严重的,上次最严重的是20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那么,我本人,是亲身经历过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为什么这次的金融危机这么严重?不是说有什么极端的影响势力造成的,它的崩溃其实是金融体系本身造成的,是从内部产生的,然后扩大到外部世界当中,扩大到整个国际经济当中,而且完全是人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因为人们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市场有自我修复的功能,所有的不平衡造成的混乱跟极端来源有关,这是人们盛行的观点,但是现在发生的情况跟人们对金融市场的一般性看法完全不一样。而且甚至是推翻了有效市场的假设,那一种有效市场的假设完全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虚假的前提。

人们对这次金融危机进行这么多的分析,但是人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出在哪里,一个好的金融市场应该是怎么样的?我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理解。20年前我出了一本书,而且有自己的理论,这种理论引导了我的职业生涯,让我能够预料到本次金融危机,能够应对它,而且仍然有信心。所以我会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个人对于金融市场的理解,浅显地跟您介绍。但是我本人的理论非常广泛,不仅是金融市场,我个人的理论涉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涉及什么根本性的问题?你的思考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根本问题,我可以把我的理论分为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总是被扭曲的,只是扭曲的程度不一样,被扭曲。我的第二个假设就是,正因为我们的观点是扭曲的,但是这种扭曲的观点又会对事实的发展造成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反身性。(编者注:反身性,Reflexivity,它表示参与者的思想和他们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两者之间不但相互作用,而且相互决定,不存在任何对称或对应。对于经济而言,这表明市场是不均衡的,参与者本身不独立于事件之外,参与者本身所作的决定对整个事件本身也会有影响。即参与者也会影响事件,事件处在一个动态的波动中)。我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叫反身性,其实我们的思考是要满足两个功能:一个功能就是要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或者是叫认知功能;第二个要满足的功能是要影响当前的局面,要变化它,使它往前进,或者说把它称为功能。这两种功能是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的。认知功能就是要看看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否能理解它,所以我们的理解取决于种种可变的因素。

我们对这个世界所施加的影响也取决于那些可变的因素。在这两个功能同时运作的时候,这个世界不可能处于一种横态、常态的,要取决于两种功能共同的表现。也就是我们作决定不能仅仅依靠你所谓的知识,因为往往你采取的行动跟人们的预期不是一致的,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反身性的影响。这是相互影响的,因为你要获得知识的话,必须要有一些独立的标准。有独立的标准,你才能够判断现状的真实情况。如果你的观点跟现实是相吻合的,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这里出现了操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