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2788600000012

第12章 赢得他人信任和拥护的领导艺术(11)

在实行新政之前,大多数工人都不加入任何政党,对政治不闻不问。新政实施了全国复兴法、瓦格纳法和工程兴办局,使他们同政府产生了利害关系并成立了劳工无党派联盟,全力支持罗斯福。工人们相信罗斯福是他们的朋友,一位工人说:“在我们选进白宫的所有总统中,只有罗斯福知道我的老板是个王八蛋。”

1940年的大选,围绕罗斯福能不能再提名有一番争论。反对者提出不能连任三届,可宪法上没有限制连任次数的规定,因而这个阻止的理由不能成立。但罗斯福夫人不赞成丈夫再进行竞选,她想让经过八年劳累的丈夫回到海德公园休息。罗斯福对夫人的意见很尊重,亦有脱离政事之心,并且答应到一家杂志去担任编辑。然而新政的支持者极力要求罗斯福继续竞选,以保证新政的连续性,罗斯福感到大战形势严峻,若此时离任,正中日本和希特勒下怀,故又改变宗旨决意竞选。结果又赢得了胜利。

罗斯福在第三任总统期间,主要精力就是领导美国同德、日、意、***作战。作为总统和战时总司令,他使美国从孤立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扮演了世界反***阵线的领导者。1944年,正是战争进入最高潮之际,改选的日子又降临了。由于战争的关系,罗斯福这任总统几乎就只剩下一个手续问题。对罗斯福本人来说,由于自尊心和责任感,至少要在战争结束之前继续担任总统的职务。选举的结果,罗斯福再次取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

10多年的总统生涯,自始至终同经济危机和战争打交道,63岁的罗斯福露出了积劳成疾的迹象。在他参加第四届连任竞选之前,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们对发现的问题感到震惊:高血压、心脏逐步扩大、严重的支气管炎。医生建议他减少工作量,少吸烟和采用减轻体重的饮食。一年后,罗斯福参加雅尔塔会议,解决战争最后阶段的军事问题,对未来和平的格局作了安排。事情办完了,他带着疲惫的身体到佐治亚州乡下的温泉去休息。1945年4月12日,他在审阅文件的时候,突然感到头疼得很厉害,医生立即确诊为严重的脑溢血,并采取了急救措施。但他再也没有苏醒过来,一颗与全世界连着的心停止了跳动。

消息传出,人们都不愿意相信,接着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就像自己家里的亲人亡故一样,美国人普遍感到悲伤和异常的空虚。白宫四周伫立着自发前来的人群,他们在为尊敬的总统举行丧礼,人们齐唱总统喜爱的赞美诗“永恒的上帝,万能的救星”。

积极宣传自己的思想

罗斯福在执政的12年中,能够闯过一道道难关获得经济复苏,赢得战争的胜利,连续四届当选总统,与他的民主思想有极大的关系。

在1932年竞选活动中,罗斯福就明确表达了他的施政观点,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政府工作的艺术包括制定的政策,并运用政治技巧使政策的实施能够尽量得到普遍的支持;始终贯彻说服、领导、牺牲、教导的方针,因为一个政治家最伟大的职责就是进行教育。”他认为一切权力应该归于人民,他们的意见是最终的决定。但他还相信领导的原则,因为每个公民所学到的知识和了解的情况都是有限的,应该接受教育和劝说,这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后就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去推行他的政策的,其最主要的手段是“炉边谈话”和“记者招待会”。

“炉边谈话”,即一种非正式广播,罗斯福在担任纽约州州长的时候,就经常利用这种方式同公众就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商讨、解释,以便取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罗斯福采用这种谈话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罗斯福在任总统期间,同采访白宫的大多数记者的关系都十分融洽。他在任职的12年中,共会见新闻界998次,他把这些会见看成与炉边谈话及较正式的演说一样,是对全国人民进行教育的一部分。罗斯福易于接近,对记者有问必答,有时候还同他们开玩笑、打嘴仗,赢得了记者的尊重和钦佩。罗斯福十分健谈,有出众的演讲口才,因此记者招待会正是他精彩表演的极好场所。罗斯福认为,经常同记者们保持接触,可以使他控制新闻,利用新闻为其政策服务。记者招待会是发表新的见解的场所,也是动员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经常在招待会上用记者能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政策。有时还巧妙地透露一些尚未出台的政策意图,使记者心中有数。罗斯福牢牢地控制着记者团,新闻界几乎成了罗斯福政策的宣传机构。在对待罗斯福的瘫痪问题上,新闻界很少有人提到这件事。好像事先商量好似的,当总统从汽车上被人抬下来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拍照。美国人几乎忘记了罗斯福是个瘫子。

以民为本?摇赢得民众支持

罗斯福要采取一项新的政策措施或战略行动,总是顾及美国人民的态度,时机不成熟绝不贸然行动。但他并不是消极等待时机,而是积极去寻找时机,并且大造舆论。1941年3月罗斯福签署了租借法案后,希特勒则想法切断英国的大西洋补给线,半年中击沉了700多艘,打坏1400多艘驶向英国港口的商船。陆军部长史汀生敦促罗斯福命令海军为商船护航,但罗斯福根据民意测验认为民众还不能接受这个决定,因此作了妥协。5月底罗斯福宣布“全国处于无限期的紧急状态”,向美国人民公布了被德国击沉的商船数目。接着说:“现在我们的巡逻有助于确保向英国运送所需的补给品。为运送这些物资,将采取所有其他必要的措施。”人们纷纷给白宫打电报,表示支持总统的强硬立场。

罗斯福十分高兴,但他还是没有做出决定,因为他认为护航将会引起交火,多数美国人现在还不愿意参加战争。直到大西洋宪章发表后,美国海军驱逐舰“格利尔号”在向冰岛运送邮件途中,同德国潜艇交了火。罗斯福强借这个事件宣布了派遣军舰护航的命令。他在炉边谈话中向全国人民谴责了德国**的海盗行为,强调“我们过去不想同希特勒开火,现在也不想同他开火”。但是,“不管需要采取什么行动,不管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们都将保持合法的商业运输线畅通无阻。……当你看到一条响尾蛇准备咬人的时候,你不会等它咬人后才打死它。这些**潜艇和袭击者就是大西洋上的响尾蛇。”他的这番演说,就是鼓励人民支持他的决定。希特勒的袭击,客观上帮助罗斯福赢得了公众的支持。

必要时善于投人所好

罗斯福喜欢与人民亲近,他深信人民是正直和善良的,他要为人民的自由努力。他早年在格罗顿学校时就深受校长皮博迪的影响,这位校长向学生灌输的信条是“为彻底的自由服务”,罗斯福终生不渝。他在著名的大西洋宪章中提出了四项基本人类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集中表现了他的中心信仰。他在晚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有些人高声宣称,四大自由与大西洋宪章是无意义的。因为它们难以实现。我对这些人表示永久的愤恨。……我们承认这伟大的理想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实行。但我愿意做一个建设者不愿做一个破坏者。”

他要求别人喜欢他,因此他竭力投他人所好,这不仅是他的性格的表现,也是一种获得权力的办法。他获得多数人的爱护,其力量也就增大了。他对仆人、邮差、同僚都一视同仁,关系融洽。他入主白宫的第一天,就召见看门人帕特里克·麦克纳,麦克纳刚一进门,总统就前去迎接并亲切地称他为帕特里克,麦克纳激动得几乎昏了过去。

罗斯福吩咐手下人,如遇到困难的人给白宫打电话请求帮助,不要置之不理。要是有人陷于绝望而给总统打电话那就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想办法给予帮助。

最使人惊异的品格是勇气

有人总结罗斯福成功的五个要素:第一是勇气,第二是忍耐,第三是能于小中见大,第四富有理想,第五能坚定人民的意志。罗斯福有许多优秀的品格和天赋的才能,但最使人惊异的却是他的勇气。他征服身体的缺陷和不顾个人的安全都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一个瘸子能当上总统,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毅力非凡。他要战胜躯体的伤痛,还要能让世人从他病残的身躯中寻找出治国之才,确实是一个惊人之举。

罗斯福处事镇静,临危不惧。1933年他当选总统后,一次到迈阿密的海滨公园发表讲演,一名失业者持枪向他射击,结果误杀了陪同的迈阿密市长。罗斯福此刻丝毫没有惊慌。当特工人员要他乘车立刻离开现场时,他却命令司机停车把市长抱到车上送往医院。旁人都十分不安,而总统早就预料到他既然干了这一行,就有这种职业危险,因而在心目中已把它置之度外了。此时他唯一关心的是市长的生死而不是自己的安危。

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当晚,华盛顿高级官员的办公室一片慌乱,一般民众都惊恐难安。在这一片混乱中,白宫却安然如常,罗斯福当然知道这次事件损失惨重,特别是他最热爱的海军受到致命打击,但他绝不惊慌。他镇静自若地坐在办公室里,一会儿作出决定,一会儿下达命令,并且抽空草拟新闻稿和准备到国会去要求宣战的演说稿,这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和他在一起工作的人都惊讶不已。当内阁会议结束,他同助手又修改了一遍演讲稿,罗斯福熄灭了电灯,关上思绪万千的脑海的大门,进入梦乡。

睡眠是罗斯福镇定的秘诀,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晚上的睡眠是从不被打扰的。他自称:“在工作的时候,我尽我的力量去做;当休息的时间到来,我不能再做什么,只有闭上眼睛,开始睡眠。”他的儿子詹姆斯说,无论什么时候,以午夜到次日8点半父亲不能被惊醒,这是一个不能更改的规矩。他从来不把忧虑带到床上,一天工作完毕,便把一切置之度外。每次总统选举投票之后,他都是照例安然入睡。这种功夫既能使他保持充沛的精力,又培养了镇定的能力。

给自己披上“神秘”的外纱

罗斯福的性格复杂和难以捉摸,就像一副“多棱镜”,可这却是罗斯福的魅力之所在。

有记者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资本主义者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那你的哲学是什么?”罗斯福回答说:“我是基督教、他是民主党人,仅此而已。”他不是诗人、哲学家、艺术家,他没有多少理论,他脑子里经常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想法同时并存。他喜欢创新,不问旧制。他的新政从来就没有一种理论指导,而是一种人道主义同注重实践的混合物。虽然后人总是把罗斯福新政同凯恩斯革命联在一起,但实际上,罗斯福对凯恩斯学说知之甚少。罗斯福1934年6月同凯恩斯见过一面后说:“他留下一大堆毫无意义的数字。他一定是数学家,而不是政治经济学家。”凯恩斯对罗斯福也同样失望,说他“本以为总统在经济方面更在行一些”。新政之所以成功,是拒绝教条的做法,敢于不断地探索,也接受大胆的医治萧条的药方。

新政的原则究竟是什么,1936年总统选举中,有人打电话向一个地方民主党总部询问,接电话的官员说,“请不要挂上电话。”他即去跟同事协商,过了许久才回电话:“对不起,我们也发生了争论。”

罗斯福的性格同他的理论观念一样,也是多重的。他喜欢打破先例,标新立异,如总统出席内阁会议,以往历任总统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虽然后来他为此感到后悔。战争期间总统离开美国本土,他是第一个。

然而有时他却十分顾及美国人的传统,谨慎行事。罗斯福办事既干脆利落,能够抓住一个主意,以惊人的速度作出决定,但有时又很有耐心,迟迟不做决断,二战中取消武器禁运,宣布护航等,都拖了很长时间才作出决断。

他这些相互矛盾的性格十分令人费解,但他对自己这些性格对别人产生的作用感到非常满意。有一次他对老朋友摩根索说;“永远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你的右手在干什么。”“我是哪只手,总统先生?”“你是我的右手,但是我把左手放在桌子底下。”摩根索认为,这是“我所听到过的真正的罗斯福的最坦率的表白,也是他的真正工作方法”。

许多人都责怪罗斯福不够坦白,部分原因是他性格的一种表现。他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当面得罪人,即使对方说的话他不同意,他也不直接反驳,而是不断地点头和低声说“是的”,以致有人指责他口是心非。另外的原因是他喜欢神秘,也出于保守秘密的需要,有时他任命一些职务,被任命者事先完全不知道。他不愿意解雇人,对无能的人过分宽容,他喜欢精干的机构,但又鼓励设置重复的机构,以至于引起内部争吵。而正是由于这种混乱,使各个部门的头头都竭力讨好罗斯福,纠纷的事情都得向他请示,因此他大权在握。

罗斯福神秘的性格似乎产生一种魔力,吸引了许多人为他服务。他的劝诱力是惊人的,许多憎厌他的人,结果为他所征服。诺克斯素来不买罗斯福的账,可后来却成为他的忠顺的海军部长。有一个年轻妇女应罗斯福儿子邀请到他老家做客,无意中说出她在为共和党候选人服务。那天晚上罗斯福则尽力设法去讨她喜欢,结果她离开时已成为一个心悦诚服的民主党人。

中国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生于公元181年4月14日,卒于公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岁。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14岁时,因家乡兵患频繁,其兄诸葛瑾逃往江东,他也同弟弟诸葛均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难,后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故。17岁的诸葛亮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垄亩,隐居下来。从此,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治策。虽隐居,却以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胸怀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称为“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