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说到位
2789400000003

第3章 说话要注意分寸(2)

其次,要注意谈话的态度,要亲切自然,消除对方谈话的戒心。如果对立情绪较大,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暂时延缓谈话,或者“曲线交谈”,从另外的事入手。在亲切之余,要注意诚恳。

其三,谈话要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不能让对方感到无所适从。

最后,要注意选择方法,增强谈话的效果。

一位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直接奔向主题,也可以迂回进行。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核心在于清楚地认识谈话对象,从谈话对象的角度去决定沟通的方式和内容,所谓“谈心要抓心”。

说话要恰到好处

中国是个讲究中庸的国家,一切都力求做到恰到好处,过与不及都不值得提倡。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恰到好处的原则也很重要,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简要谈一下。

第一,对话是交际的基础,有对话才有交流,有交流才能产生情感。一次成功的交谈应像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是集体接力的一员,既要接好棒,也要交好棒,棒在自己手上时,要尽心尽力跑好,棒在他人手上时,不妨为之加油,为之喝彩。如果把交谈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尽管你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也没有人为你鼓掌喝彩,所以能说善侃者切忌扮演“一言堂主”的角色。

第二,交谈中,由于各人的阅历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尽一致,观点的分歧、碰撞、交锋不可避免。这本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一听到对方提出不同的意见,就急迫地插话或打断他人的话,欲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样必然给人留下狭隘偏激的印象。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大度宽容,不要盲目排斥,人家观点与你不一致,你可以说服或被说服,可以妥协,也可以求同存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使我们既长智慧,又得人心。

第三,在交谈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表现欲,同时也有被发现、被承认、被赞赏的内在心理需求。如果只热衷于表现自己,而轻视他人的表现,对自己的一切津津乐道,而对他人的一切不屑一顾,就势必造成自吹自擂、自我陶醉的不良印象。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注意恰到好处对说话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一言堂”,就会被人称为“话篓子”,甚至会妨碍与他人的继续交往。

说话要动听入耳

交流总是双向的,不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还是和别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的自己(说话人)以外,还有说话的对象(听话人)。为此,说话人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看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他从前的一位苦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的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大官。这个消息让另外一个苦朋友听见了,就也去了。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把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两个人说的是同一件事,可是因为说话的方式不同,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人们在社交生活的实践中,道理也是相同的。如何取悦你的谈话对象是很重要的原则,取悦你的谈话对象并不意味着一味趋附对方,而只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说话时要尊重他人

美国有位总统,有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错。身为美国总统,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说话如此委婉、客气,这是他好修养好气度的体现。假如他换一种盛气凌人的口吻喝斥:“怎么搞的!连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亏你还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只能让对方反感,而达不到纠正对方错误的目的。说话是一门艺术,这毋庸置疑。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说的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不注意说话艺术,却容易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人都是有自尊的,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我们要明白,大而言在社会阶层中,小而言在一个团队,只有收入高低、分工不同的区别,但绝对没有人格的贵贱之分。扪心自问,我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吗?同样,这也正是别人都需要的。聪明的人就要先理解和尊重别人。

说话要善于寻找话题

与刚认识的人在一起谈话或与人谈论你不认识的人,最好的办法是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地试着说,如果某个题目不行,再试下一个。或者轮到你讲话时可讲述你曾经做过的事情或想过的事情,计划旅行或其他已经谈过的话题。不要对片刻的沉默慌张,让它过去即可。谈话不是竞赛,不是像跑步一样拼命地冲到终点。

如果你发现在聚会上坐在你身边的是个陌生人时,在开始“钓鱼”之前最好先介绍一下自己,然后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开始交谈。如果你是个很腼腆的人,在参加聚会之前就可在脑子里先想好话题。如果有人已经告诉你一些关于对方的消息,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的球队在上星期的决赛中获胜了,一定很精彩。”如果你对对方一点儿都不了解,可以说:“您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诸如此类,从对方的回答中就可以开始话题。可以问对方住在哪儿、从事什么职业等,非常简单,要注意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另一个重要的(也是立竿见影的)开场白是征求建议。问对方任何方面的观点都是稳妥的:政治、体育、股市、时尚和当地新闻都可以,但不能是已经问过的或将引起争论的话题。

上面介绍的两个与陌生人开始谈话的办法,都是在讲不要避开话题,学会主动引导陌生人。只有一方适度地主动才能让交流继续下去,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腼腆的人,就要勇敢些,或许你开启了一扇大门,迎接你的就是一片好景色,你要做的也仅是开启一扇门而已。

说话要真诚恳切

说话的魅力并不在于你说得多么流畅,滔滔不绝,而在于你是否善于表达真诚。最能推销产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口若悬河的人,而是善于表达真诚的人。当你用得体的话语表达出真诚时,你就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建立起人际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方也就可能由信赖你这个人而喜欢你说的话,进而喜欢你的产品了。不仅推销员讲话如此,就是日常说话也是同样道理。讲得最顺畅的演讲不一定就是好的演讲,这种演讲虽然流畅优美,但是如果少诚意,那就失去了吸引力,如同一束没有生命力的绢花,很美丽但毫不鲜活动人,缺少魅力。因此,把你的真诚注入日常交流之中,把自己的心意传递给对方,当听者感受到你的诚意时,他才会打开心门,接收你讲的内容,彼此之间才能实现沟通和共鸣。

说话时要自然大方

姿态的表现是你内心的外露。有的人,举手投足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即便从他嘴里说出再确凿的事实,听的人也会给他说的话打折扣。有许多事情,就是由于说话的人不拘小节而影响了沟通的效果。与人交谈最适当的态度就是自然、随和、亲切、真诚。

大多数人站在众多人面前开口说话,都会有程度不同的紧张地展现自己感,虽然稍为口吃会增加听众对你的信赖感,但过度的话,情形就会大不相同了。要在大庭广众面前自然、流畅地说话的确不容易,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产生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说的本身的心理因素外,还包括外界的一些因素。以演讲者为例,会场的气氛、环境、听众的感觉和表现都是影响演讲者心情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一个人的羞怯或紧张似乎很难消除,这也是与人交往的最大的绊脚石。

面对这种情况,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清楚作为一个演说者,你个人的形态对听众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千万别把自己逼入自己制造的模子当中,使自己看起来紧张不安。一旦你能在人群中随意自如起来,就不可能再退缩,能以正常的平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许多人,通过呼吸来调整自己的紧张心态。改变发声只是消除紧张的一种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要训练相当长的时间。有时候会突然而来涌上一股紧张情绪,如何消除这种突发的紧张感呢?这就需要你的聪明才智和应变能力,即能否把你的紧张变成一种幽默。每个人只要能正确认识自己,清醒面对形势,再加上聪明才智和敢于自嘲,就会圆满达到沟通的目的。

说话时要大胆表达

你自认为不善于表达吗?请不要为此烦恼,这是很正常的,你并不比别人迟钝,世界上哪有天生就辩才无碍的人呢?如果真有的话,那他不是天才,就是个爱出风头、思虑不周的人。所有的人一开始都无法在众人面前畅所欲言,但是后来,有的人能成为著名的雄辩家、演说家,有的人却还停留在原地毫无进步。那些成功的人,大多能冷静地分析出自己的缺点所在,知道有什么该加强。然后,诚心诚意地说出自己准备好的话,这样才能让听者感动并付之会心一笑。

有些肤浅的想法,经常会成为自己表达的绊脚石。真正的秘诀是,在上台说话之前告诉自己:“我就照这个方法说吧!”下定决心之后,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说出来。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点点的勇气和一点点的决断,而不是懦弱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往何处走。

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见一群陌生的人,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完全取决于你自己,那何不充满勇气,放手一搏呢?想想最坏的结果又能怎么样呢?

说话时要谦虚谨慎

有些人很自豪于自己的说理能力,很擅长在自己的谈话之中运用三段论法及辩证法,自以为所说的话是井然有序而且没有破绽。然而,经常把别人批评得体无完肤,周围的朋友往往也被批评得避之犹恐不及。这么一来,这种人就很难交到朋友。

世上有太多爱讲大道理的人,这当中自然不乏口才特别优秀的人。清晰的口齿、滔滔雄辩的口才,的确能够让人觉得英气焕发。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具体的事实。对任何事都爱发表评议,是现代人常有的现象,并不是什么坏事,但这只不过是自己的感想罢了,还称不上是完整的见解与知识。

这种人大多喜欢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强出风头,不过是“半桶水”的爱表现者,凡是善辩的人大多喜欢卖弄这种技术,结果形成了陶醉于自我而固执己见的性格,一心一意地想要扳倒对方,这样只会摧毁彼此的情谊。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谦虚为怀”,并告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要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听取真正朋友的忠告。也可以在充分尊重对方人格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其参考,不要遇事好为人师,弄得他人无所适从。

然而,过度谦虚又会形成另一种自我表现,也就是说,过度谦虚所产生的影响和自大夸张一样。在有些情况下,过度谦虚反而会让人感到不真诚。

说话更要底气十足

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十分钟并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很好的交际人物了。因为“任何人”这个范围是很广的,他也许是个工程师,也许是个法学家,或者是个教师,或者是个艺术家,或者是个普通工人。总之,无论三教九流,各种阶层的人物,你若能和他谈上十分钟使他还有兴趣的话,真是不容易。不过不论难易,我们总不能不设法打通这难关,常见许多人因为对于对方毫无认识而相对默然,这是很痛苦的。其实如果肯略下工夫,这种不幸情形就可减少,甚至于做个不错的交际家也并非难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虽是一句老话,直到现在仍然适用,首先要充实你自己的知识。

当然不能希望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应对自如。学问是一个利器,有了这利器,一切皆可迎刃而解。你虽不能对各种专门学问皆作精湛的研究,但是常识却是必须具备的。具备了一般的常识,再巧妙地运用起来,那么和任何人兴致勃勃地谈十分钟都是不难的。你须多读书多看报,世界的动向、国内的建设情形、科学界的新发明和新发现、世界各地的地方特点或人物的特性,以及艺术新作、时髦服饰、电影戏剧作品的内容等等,皆可从每日的报章和每月的杂志中看到。诚能如是,并灵活运用,则应付各种人物,都会游刃有余。

会说还要会听

交流固然十分重要,但有时候,做一个聆听者更能够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聆听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聪明,就会被更多的人喜爱,就会成为更好的谈话伙伴。一个好听众总能比一个擅讲者赢得更多的好感。

当然,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我们有几点建议可供您参考。首先,要注视说话人。对方如果值得你聆听,便应值得你注视。然后,靠近说话者,专心致志地听,让人感觉到你不愿漏掉任何一个字。接着,你要学会提问,使说话者知道你在认真地听。可以说,提问题是一种较高形式的奉承。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吧:上大学的时候,如果教授在上面做完演讲,听众没有一个问题,场面是何等的尴尬。还要记住不可打断说话者的话题。无论你多么渴望一个新的话题,也不要打断说话者的话题,直到他自己结束为止。最后还要做到“忘我”。你始终要明白你是个“倾听者”,不要使用诸如“我”、“我的”等等字眼。你这么说了,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聆听的机会,注意力已经从谈话者那里转移到了你这里,至少,你要开始“交谈”了。

在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的结果让调查者都感到十分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倾听的听众,而不是能言善辩、引人注目的演说家。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够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的机会,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倾听也许是最简单有效的赢得信任的手段了,所以要学会做个聪明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