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超前是指月经周期提前七天以上,甚至一月两潮。月经超前也称"月经先期"、"经行先期"或"早经"。此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偏方名】黄芪党参汤。
【药材】黄芪15克,党参12克,炒白芍9克,香附9克,灸甘草6克,川芎6克,肉桂3克。
【做法】取黄芪、党参、炒白芍、香附、灸甘草、川穹、肉桂,以水煎服,每日1剂。
【护士说】在与爷爷一同出诊的过程中,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女士,她主诉自己月经超前了七天,而且血量较少。最近她每天都打不起精神,而且面色偏黄,一向顺利的工作如今也遇到了瓶颈。因此,她担心自己患了月经超前,想请爷爷给开一些药吃。
爷爷为这位女士把脉,认为她脉象虚细,有气虚之相。最终确诊她为月经超前。针对如何治疗,爷爷为这位女患者开出这样的药方:黄芪15克,党参12克,炒白芍9克,香附9克,炙甘草6克,川芎6克,肉桂3克。爷爷告诉她,回家后将这些药用水煎服,每天1剂,5个疗程后再回来复诊。5个疗程后,这位女士如约而至,这次的她与先前简直判若两人。红润的面色,意气风发的仪态,使她看上去年轻了许多,再不见当初面黄萎靡的样子。她告诉爷爷,自己的月经如今特别准确,精神也特别好。由于自信,工作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为她的痊愈而高兴,但是爷爷还是不忘叮嘱,工作固然重要,可是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更不该忽略自己的身体。虽然现在病好了,但依旧要注意调节自己的生活规律,减少心理压力并增加营养的补充,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疼,等到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再来治疗。
【爷爷说】爷爷说,月经超前主要是由气虚和血热引起。中医认为,气有摄血之功,气虚则不能摄血,故任冲二脉失去调节和固摄之功。血得热而妄行,故血热可使经血运行紊乱而妄行,致月经提前。这位女士月经超前的症状是月经来时几滴而止,过五六天或十来天再来点儿,每月行经两三次,且面青黄、脉虚细,属于中气不足、血分大虚。黄芪、党参、炒白芍、香附、炙甘草、川芎、肉桂,这些中草药是健脾益气、固冲调经的良药,对月经提前、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脉虚缓都有很好的疗效。爷爷还告诉我,月经提前,肝火更旺、血更虚,所以月经就会更加提前,月经越提前失血就越多,往往使身体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就要凉血、平肝火、息怒气,按压膈俞、血海、三阴交是比较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条熏隐白穴,每天2次,每次熏20分钟即可(注:①膈俞在人体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②血海,屈膝时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处;③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3寸;④隐白穴在脚拇趾甲内侧角外一分处)。
痛经或称经期疼痛,是妇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妇女在经期都有轻度不适,但痛经是指经期疼痛的影响了正常活动,必须依靠药物治疗。周期性的月经疼痛是常见的并且发生于大多数月经周期。痛经常为绞痛并伴有下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头疼或腹泻。
【偏方名】牛奶蜂蜜饮。
【食材】牛奶一杯,蜂蜜一勺。
【做法】取热牛奶一杯,加入一勺蜂蜜,搅拌均匀。每晚睡前喝一杯。
【护士说】小兰是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浑身上下散发着少女的健美。但是我却发现,每个月总会有几天小兰都会窝在家里不出来,偶尔与同学、朋友相聚一次,也是面色苍白、毫无生气。我常常劝她到爷爷这里瞧瞧病,千万不能讳疾忌医。小兰总推说自己没什么事,过几天就好。经过一番观察,我发现她的气色和精神真的在两三天之后就会变好,但是转入下一个月又开始反复起来。为此我判断她应该是痛经。追问之下,她点了点头,肯定了我的猜测。
后来爷爷并没有给我什么药方子来治疗小兰的痛经。但告诉我如何配制一种既简单又好喝的饮品--牛奶蜂蜜饮。按照爷爷的说法,我把牛奶煮熟后,又将其稍稍晾凉,然后加入一勺蜂蜜,搅拌均匀后一杯牛奶蜂蜜饮就制作成功了。小兰非常喜欢牛奶蜂蜜饮的味道,所以作为每晚睡前的饮品,这对她来说简直是一种享受。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兰的痛经果真得到了缓解,好几次同学聚会都赶上她来月经,但是她依旧和大家玩得很愉快。如今,小兰已经把牛奶蜂蜜饮作为一种日常饮品,用她的话说,痛经不在了,但是牛奶蜂蜜饮的神奇疗效还在。这么多年的坚持让她不仅身体越发健美,而且皮肤也白如牛乳。
【爷爷说】爷爷说,这个偏方也是他从师傅那里听来的,教给了很多人,也治好了很多人,但是其中奥妙也是他后来通过不断学习才弄明白的。爷爷虽然是中医,但是对现代医学也颇有研究。通过查阅资料,爷爷发现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而蜂蜜中则含有许多镁元素。钾对人体神经中枢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缓和情绪、抑制疼痛,更具有防止感染的功效,对减少月经期血量也具有一定功效。镁则能帮助大脑中神经冲动传导以及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维持正常水平。月经后期,在镁元素和钾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女性的心理状态会更加和谐,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也都能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腹痛程度也可以大大降低。这样一来,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就会使女性的痛经症状大大减缓。此外,睡前喝牛奶加蜂蜜还可以养颜,促进睡眠。不过空腹饮用牛奶蜂蜜饮对身体则有害无益,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相克的禁忌,喝牛奶的时候最好不要饮茶。
经期错后是女性月经不调的一种常见现象,可能由于青春期发育不良、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和出现子宫肌瘤等不同的内分泌紊乱引起,有时候,女性在人流和产后身体调理不当,导致气血两虚也会造成经期错后。月经错后,容易引发腰酸背痛、偏头痛、小腹胀痛、乳房胀痛、脸色偏黄等疾病,适合通过药膳汤水,从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着手,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从而调节内分泌均衡。其中以三款补而不燥、药性温和的食疗汤最为首选。
【偏方一】母鸡艾叶汤。
【食材】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做法】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错后、出血过多的患者。
【偏方二】桂圆鸡蛋汤。
【食材】龙眼肉50克,鸡蛋1个。
【做法】先煎龙眼,30分钟后打入鸡蛋,共炖至熟,早晚各1次,连服10天。
【功效】温阳补气养血,补心脾,益气血,滋阴降火,强身健脑。适用于月经不调,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思虑过度所致的各种病证。
【偏方三】红糖山楂饮。
【食材】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
【做法】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
【功效】山楂不仅能够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还可以散瘀血,加之红糖可以补血益血,这份水果饮可以促进恶露不尽的更年期妇女尽快化瘀,排尽恶露,也适用于月经延后。
【护士说】一天,有母女三人来找爷爷帮忙看病。小女儿是高中生,学习压力沉重,休息不佳,导致经期长期错后,母亲没有多加理会,一直以为是学校伙食火气燥热导致的,就没特地带女儿去看医生。没想到,待小女儿月经越拖越久,长期不来之后,内分泌已经明显失调,脸上两颊间长满了脓疮型痘痘,不调理可不得了。于是便按照爷爷的药方,每天给煮桂圆鸡蛋汤。喝了几天,脸上的痘痘有了明显的改善,小腹胀痛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大女儿是职业女性,每天奔走于工作和生活之间,其压力之大比小女儿更甚多倍,加上食无定时、睡不得当,生物钟被打乱。大女儿一直也以为是生物钟的影响导致月经错后,不加理会。但经爷爷一番细看诊断,发现大女儿的状况却是看似虚火旺盛,实为血气不足、体虚底弱。于是爷爷便给大女儿开了母鸡艾叶汤。
最后,便是妈妈了。妈妈的年龄恰好处在更年期的尴尬时间段,长期以来的月经错后,让妈妈误以为是更年期将至开始出现的停经症状。本不想多加理会,可身体却争不起气来,月经久久不来,身体也毫不轻松,先是脸色发黄,色斑皱纹浮上脸不说,更甚者是夜尿频繁,乳房和小腹胀痛难耐,食欲不振,房事情趣也急剧下降,夫妻间感情也略有问题。爷爷便为妈妈做了详细检查,观其脸色,发现并不是更年期的缘故,反倒是月经错后的影响,于是便给妈妈开了红糖山楂饮。妈妈体质不虚,不宜使用老母鸡等食材大进补,相反由于曾经生育且较为年长,反倒是体内瘀血难清,导致小腹胀痛,月经失调。妈妈吃了几个月下来,脸色光滑了,身体好了,连饮食胃口都开了不少。至此月经错后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母女三人还是坚持吃针对自己状况而定的食疗汤,固本培元。
【爷爷说】针对女性复杂的生理机构,过补过燥容易引发血气相冲,强烈的西药又容易导致体虚血弱。相反,食疗汤既温补又健康,还能针对不同年龄的女性设定不同的汤水食材,发挥其不同功用。
倒经,中医认为是月经向上逆行,是指有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是经期行时,出现周期性有规律的鼻出血或吐血的现象,少数女性会在行经后出现这种状况。出现倒经特征的女性,多数伴有经期月经量少或无月经。从西医的角度上讲,倒经主要由于鼻黏膜与女性的生殖器官两者在生理方面有某种特定的关联性,鼻黏膜的某些特定区域对卵巢雌激素的反应较为敏感,所以在女性来月经的时候有时会因敏感以致出血;中医角度则认为倒经是由于血气燥热、上行逆转所引起,倘若女性平时性情相对急躁,爱生闷气将郁结憋在体内,以致肝气不舒,肝火内盛,就相对性情平和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倒经现象。同样,平时喜好吃辛辣食物的女性亦较饮食清淡的女性容易发生倒经现象。
倒经虽然并不直接影响女性怀孕生育,但长期倒经者,可能因子宫内膜异位而引起,因此,倒经不容忽视。一般轻微倒经者能通过中西药物得以治疗,但药治容易导致女性体虚血弱等症状,因而在此推荐两款外用疗法,以解倒经之苦。
【偏方一】紧急止血法。
【做法】
1.冷敷止血。让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将冷水毛巾敷于前额。并用干净棉花浸透冷水,敷于鼻梁骨上,上齐双目,下齐鼻尖。
2.压迫止血。甩手指分别压迫两侧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同时将大蒜捣成泥,敷于两足心。
3.药物止血。用白茅根60克,小蓟50克,灶心土(打碎)20克,煎汤服。也可用鲜生地50克,鲜藕两节(洗净)一齐捣烂,挤汁服。
【偏方二】吴茱萸研粉外敷法。
【做法】吴茱萸研粉,用醋调,取适量贴于一侧的太冲穴、涌泉穴上,外部固定,两侧穴交替贴,每日换1次贴,于经期前7日开始,经后结束为1个疗程,一般治1~3个疗程就能痊愈。
【护士说】有位大学同学欣欣,在一次考试中竟流了鼻血,我看着心里发慌,想赶紧让她先停止考试,到校医院看医生止血,谁知道,她竟一点不在意,只是用纸巾塞住鼻子,便继续考试了。我当时一心以为欣欣是考试至上,认真学习,下来之后便跟她交谈,想拉她去校医院,结果才知道欣欣是倒经,考试的几天刚好是经期,来回去了不少次校医院,可是倒经却一直找不到理想的治疗方法。于是在考试结束后,我把欣欣带到了爷爷家里,希望爷爷帮忙解决欣欣长期倒经的问题。根据欣欣的说法,她的倒经症状已经很久,就是血气上行,通过鼻黏膜,从鼻子流出来,虽然鼻血流得不多,但是经期却很是问题,量少且伴有头晕。爷爷,赶紧给欣欣做了几个疗程的针灸,教会了欣欣一些倒经发生时的紧急止血措施,并告诉她朝鼻孔塞纸巾的做法要不得。同时研磨了一些吴茱萸的粉末,给欣欣指点了穴位的准确位置,叮嘱欣欣要每天用吴茱萸粉末贴敷太冲穴和涌泉穴。两个月下来,欣欣停止了倒经现象,连经期血量也相对稳定正常了。
【爷爷说】爷爷说,紧急止血法对于轻微倒经者有及时功效,能迅速止血,降低女性因倒经造成的即时影响。而长远来看,患倒经症的年轻女性,平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快,在月经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忌服椒姜辛热之品,再对症治疗,倒经症就能够治愈。配合长期的针灸治疗,改善经络血液运行来调节,同时,经期来潮前一两天,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配合适当的温补食疗,多吃些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用力捏鼻子,可有效地防范月经的倒行。
月经量少或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是经量明显偏少,甚至点点滴滴、断断续续;或者是经期全程缩短到不足两天的时间,经量亦偏少,这两种情况均称为"月经过少"。该病如果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女性身上,可能会发展成闭经;如果发生在更年期女性身上则往往会导致进入绝经状态,因此月经过少不容忽视。
通俗点讲,经血量少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水平低或子宫发育不良。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在女性未受孕的情况下,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一旦女性经期的出血量偏少,很可能是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导致的子宫内膜增生不够厚,这种情况长此下去会影响到女性日后的怀孕,让受孕几率降低,因此月经过少不是一件小事,也绝不是"少来少麻烦"的事,一定要引起重视。
作为月经不调的一种症状,月经过少自古以来便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其中益母草和当归堪称养血调经、改善月经过少的"圣药"。
【偏方一】益母草粥。
【药材】鲜益母草汁10克,鲜生地黄汁、鲜藕汁各40克,生姜汁、蜂蜜适量,大米100克。
【做法】大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偏方二】益母草煮鸡蛋。
【药材】益母草30克,鸡蛋2个。
【做法】将益母草、鸡蛋加水适量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即可。月经前每日1次,连服数日。
【偏方三】当归延胡汤。
【药材】当归9克,延胡索5克,生姜2片。
【做法】将上述3味水煎,每日1剂,连服3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