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2793100000018

第18章 识人篇(18)

曹福的细心让他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在谨慎中,他也有大胆的一面,看准时刻敢挺身而出,关键时刻敢站出来不退缩,这就是细中有粗了。像曹福这样的人才可以身肩重任,值得用人者大力培养。

粗心大意的人,平常总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如果仔细观察他做事的一些细小环节,就可以判断他是否属于可用之材。对无关紧要的事情粗心一点,那是表面现象,不是本意;如果把一些重要细节都一并漏掉了,那就算不上人才。反之,就是一个值得使用的人才。而那些细心的人才,往往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雍正细察臣心

“忠、公、能”三而合一,犹如铁三角牢牢地巩固了雍正的统治核心。雍正是一个深谙此道的用人大师,它将三者有机地渗透到工作的各个层面,在实行除旧布新的改革大潮中稳立潮头而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忠、公、能”的用人法则也使得一批宠信和忠臣,在历史的舞台上能够各显身手。

万事“公”为心,在雍正的眼里,好的官员和人才,就是要办起事来“公”字当头,不徇私情,做任何事情都要总揽全局,胸怀团体,放眼前景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一时一地的利害得失,总之,要拥有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高远的胸襟。

雍正登位之初,皇室明争暗斗,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大臣之间勾心斗角、人心惶惶,加之各地叛党揭竿而起,在这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任用忠臣就成为雍正从政的当务之急。

检验一个人的忠诚与否要从零碎小事做起,雍正就是这样一个细察臣心的高手。户部郎中李卫,年仅二十有余,官微身贱,,而是从细微小事中发现他和提拔他。当时有一位亲王在管理户部,每次收钱粮一下两时,加收平余十两以挪私用,李卫知道后就劝这位亲王改正,然而这位亲王仗其权势,根本不把李卫放在眼里。于是李卫便在户部大堂设一个钱柜,专收多余钱财,并在柜子上标明“某王赢余”,把这位亲王搞得非常难堪,便就此罢手。

在这件事中,雍正相中的正是李卫对自己的耿耿忠心,对工作恪尽职守,于是马上任李卫为云南盐驿道,二年升布政使,三年任浙江巡抚,李卫连升三级。雍正期望官员们要勇于付出而不求回报,但尽忠臣的礼节,不在乎君恩的厚薄。只重付出,不求回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如此,官员们对君主忠诚的深浅程度成为雍正提拔任用的一个重要砝码。

除此之外,雍正还提拔重用一批如胤祥等才能政绩俱佳的宠臣,他们才智过人、能力出众,在同行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为雍正稳坐朝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人点拨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选用或使用好一个人,就是扬其长避其短,使其深藏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既是一种方法问题,也是一种事关大局的方针和原则。而用人之长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用人法则。在雍正看来,忠诚乃人生大厦之基,公生明而廉生威,忠、公、能三者兼备,是衡量一人才的基本标准,也是用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评价和衡量一个人才的基本尺度和准则就是不能在小事上糊涂,在大事上无所作为。

口才出众的裴略

裴略参加了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后,自我感觉不错,开榜后却知道自己名落孙山。

有一天,裴略专门到宰相温彦博住处,登门拜访。正巧,兵部尚书杜如晦也在温家。裴略说:“我在宫中干了几年,长了不少见识,能够明辨事理,而且记忆力特好,别人说一段话,我能一字不漏地复述下来,如果在朝廷做个通事舍人,我相信是非常称职的。”温彦博问他既有如此才能,为什么不参加考试。

裴略说:“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考得很好,也许考官喝了酒,录取时把我的名字弄丢了。”

杜如晦听了从容地说:“我们兵部考试严密而完备,至今未听说有过偏差。

没录取,下次再考嘛。”

裴略听了此话,心里凉了半截。杜如晦接着说:“看你能说会道的,还有何才能?”裴略高兴地说:“我会写诗作赋,您可出题试试?”

温彦博说以竹为题,让他赋诗一首。裴略稍加思索,一首诗脱口而出:

庭前数竿竹,风吹青萧萧。

凌寒叶不凋,经夏子不熟。

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这首诗抓住竹子外表有节,经冬不凋,经夏无子的特征,讥讽竹子徒有其表而不务实际,一语双关。温彦博和杜如晦听罢,都露出赞许的眼光。温彦博又以屏风为题,让裴略作一首诗,裴略走到屏风前,随口吟道:

高下八九尺,东西六七步。

突兀当庭坐,几许遮贤路。

他略一停顿,突然亮开嗓门说:“圣明在上,大敞四门来款待天下士人,你是什么人,竟然在这里妨碍皇上纳贤?”

话音刚落,伸出双手“哗”地一声,将屏风推倒在地。裴略出语惊人,行动更是出人意外。这首诗、这番话,明里说的是屏风挡道,实际暗示当权者不识人才,堵塞贤路。裴略说话时,吐字清晰,语调铿锵,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温彦博笑着对杜如晦说:“你听出来没有,年轻人的弦外之音,是讽刺我温彦博呢。”

裴略随即接口,一面比划着自己的臂膀和肚皮,一面说:“不但刺膊(博),还刺肚(杜)呢。”

温彦博和杜如晦不觉被他的机敏逗得哈哈大笑。

没过几天,补齐必要的手续后,裴略被朝廷授予陪戎校尉,这是武职中第30阶,一个从九品的小官,官职虽小,但裴略毕竟是正式进入了仕途。

用人点拨口才的好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影响人的成就,有些职业对口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政治家、律师、公关等,口才好的人在这些领域也较其他人容易取得成就。一位优秀的律师或老师,可以用良好的口才来感染打动观众,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曾国藩的先浊后清

曾国藩7岁时,他父亲因多次童试未果,愤而设立私塾,起名叫“利见斋”,曾国藩就开始随他读书,前后共8年。他父亲自信心连遭重创,因此自卑,自认天分有限,教书的秘诀就是不厌其烦,重复是记忆之母。父子俩同睡一床,同行一路,时时不忘考较曾国藩功课。他常自我解嘲地说:“因为我自己笨,所以教起你们这些笨弟子来,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曾国藩并不聪明,才思也欠敏捷。一天,他与妹妹随父亲外出,一路上学习作对联。父亲随景出上联“狗尾草”,妹妹立刻接口说出“凤冠花”,父亲点头说:“也还工整。”曾国藩却答不上来。过一座桥时,父亲又命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未对出佳联。直到第三天,曾国藩跑去对父亲说:“对‘听月楼’。”父亲一时间竟没想过来,继而点头赞许他的倔强。据说他的这种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他自己也讲道:“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岁时,他与弟弟曾国潢去衡阳,师从汪觉庵。弟弟聪明伶俐,深得汪觉庵的欢心,常受夸奖,而曾国藩却默不好言,老师对他的功课只用“”二字敷衍了事。

一次,他背书不畅,老师训斥他说:“你将来要是会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好,曾国藩就记下了这一句话。

金子的闪光总会被人发现。24岁他去长沙参加童试。父亲的朋友欧阳凝祉出题面试。写成后,欧阳称赞道:“这是金华殿中人语气。”并表示愿为他说媒。不料长沙的“名门闺秀”都看不上这个乡下人。欧阳便学刘邦的丈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曾国藩。由此看来,曾国藩的天分,要么是乡下众人不能识别,要么他是大器晚成。但他的岳父、刘邦的岳父,当然是识人高手了。

1838年,27岁,曾国藩中进士。后还乡,按理当去拜谢老师汪觉庵。临去时他带了一把雨伞,进门便放在汪家的神龛旁。告辞时,他起身便走,刚到槽门口,突然对汪觉庵说:“我忘了带伞。”汪老师连忙去把伞取了过来。曾国藩接过伞,话没多说,就走了。

汪老师回到屋里,突然间忆起当年那句话,一时间哭笑不得,半天的兴奋劲霎时间就没了。

用人点拨

天分不高,才思鲁钝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就。而且,鉴人者应注意的是,天分高不高,才思是否敏捷,不可随意妄断。比如曾国藩,也许他属天分奇高、大智若愚的人,只是未在日常表现出来。他的老师也不大会鉴别人才,至少没有看到学生的长处。庸医可误人,庸师亦会误人,识别人才是任何一位老师、与人打交道的人的必备课程。鉴人者应学习曾国藩的丈人,不依他人的评判为标准。

言不妄发,性不妄躁,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鉴人的标准。

曾国藩识别刘铭传

曾国藩是文人用兵的典范,史称曾国藩“学问纯粹,器识宏深”。自古文人用兵,以两人为最,一是明代王阳明,二是清代曾国藩。但是曾国藩自己带兵上战场是一打一败仗,镇压太平军起义除了他的战略指挥外,还得力于他长于鉴别人才,提拔了许多微寒之士和文人从军行伍,这批人在战斗中的确表现出敢于打仗、不怕死的劲头。

一天,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人。

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奇,问:“还没用他们,您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厅外有3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的人,因此适合做后勤供应一类只需踏实、无需多少开创精神和机便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用人点拨古人就提出:为治以知人为先。得人之道,在于识人,而识人之前,重在观人。观人重在言与行,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一个政治家,一个现代社会的管理者,要有一双善于识人的慧眼,即懂得识人之道。聪明的领导者可以从一个人对某件小事的看法和处理上看出他其他方面的才能,由此识别人才。

作为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臣,曾国藩不仅善于使用人才,而且善于识别人才,并拥有一套独特的识人方法。不必层层选拔与鉴别人才,他仅仅通过对人言行举止的细微观察,便可以把握其性格、特点等,进而给其分配合适的职位与任务。正是运用这种方法,他发现了刘铭传这位大将之才。

曾国藩识别江忠源

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读书,因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北京,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

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江忠源原本是读书人,后成为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1848年开始办团练,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还早3年,而曾国藩本人是1853年才开始办团练的。江忠源办团练,是为了镇压新宁县的青莲教起义。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众起事,江忠源率乡里团练,一役即将雷再浩剿灭。

授七品知县,往浙江任职。

曾国藩也赏识江忠源的才华。江忠源告辞时,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出到门外。

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可惜会悲壮惨节而死。”

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1852年,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曾国藩知道后,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认为他“读书山中”,投笔从戎,“则非所宜”。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认为“团练防守”即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广西,就是“大节已亏”。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旁人以为是他“爱人以德”,不愿江忠源文员夺武弁之制,但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当会悲壮惨节而死”有关呢?可惜曾国藩未在书信、日记中提及此事。

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即大告成功。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太平军早期领袖南王冯云山即牺牲于此役。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江忠源所率部众也是第一支出省作战的湘军。

后来江忠源追击太平军,军功累积,由七品知县迅速升迁至安徽巡抚。

1854年,太平天国勇将、翼王石达开率兵迎战曾国藩湘军。江忠源防守庐州,被太平军围困,城破,江忠源苦战力竭后,溺水而死。用人点拨人的富贵荣华,受家庭、历史条件、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相貌来定,少掉了许多依据,正确性是不足为论的。曾国藩鉴别人才,一个核心思想是从他的相貌、言语、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的方法,从而判断他才能的大小,以此确定他适合担任什么工作,结果如何等。这样的思想才是考察人物、鉴别人才的正道。

曾国藩上当受骗

曾国藩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他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湘军在与洪秀全太平军对垒的12年中,湘军起先不过两三万人,由小到大,由弱转强,直至胜利,太平军则勃然兴起,雄师百万,却逐渐由强转弱,直到失败。

曾国藩在征讨太平天国,光复金陵之时,有人自称某部队的校官,前往拜见曾国藩。那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谈论起行军布阵时滔滔不绝,高谈阔论,有不可一世的气概,曾国藩顿时对他欣赏起来。

在谈话之中,当论及用人必须杜绝欺骗一事时,那人义正词严,说道:“会被欺骗或不会被欺骗,完全看人而定。在下衡量当今的人物,说说自己的看法。像中堂您的至诚与盛德,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像左宗棠的公正严明,他人也不敢欺骗他;至于其他的人,有的别人不欺骗他,他却怀疑别人欺骗他,有的已经被欺骗却还不知受骗。”

曾国藩听完,非常高兴,待之为上宾。

由于一时没有恰当的位置安插,曾国藩就暂时命他督造炮船。过不了多久,那人就盗领千金逃跑了。

丑事暴露后,部下向曾国藩请示发令捉人。曾国藩沉默很就之后说:“算了,不要追了。”部下告退之后,曾国藩不禁自嘲道:“他人不忍心欺骗?他人不忍心欺骗?”

曾国藩因为那一句“像中堂的至诚与盛德,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谄媚之词,大为受用而重用他。结果精通识人的曾国藩,却因被灌迷汤而栽跟头,好恶之可怕就在于此。用人点拨在识别和选拔人才时,必须出以公心,敢于打破一些偏见的束缚,不以个人恩怨、好恶、亲疏决定取舍。

不懂装懂、拍马逢迎的人,生活中着实不少,完全是因为爱面子、怕人嘲笑的缘故。不懂装懂的人是可怕的,他会因不懂装懂,带来许多损失,尤其是技术上的;拍马逢迎的人是恐惧的,因为他在为了迎合讨好某人而违心而为,倘若如此,不仅做人有失诚信,做事也难逃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