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学会管理、学会营销(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2793700000003

第3章 学会管理的金科玉律(2)

提出者: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普林。

点评:如果不明白失败是什么,那么对成功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史华兹论断:

所有“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不幸事件。

提出者:美国管理心理学家D·克华兹。

点评:若能坏中看好,终会好上加好的绩效。

27 竞争

廷克定律:

如果你处在第二的位置,你就总想努力去争做第一。

提出者:英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廷克。

点评:欲往高处走,须向高处看。

鲁尼恩定律:

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

提出者:奥地利经济学家R·H·鲁尼恩。点评:无备,强不抵弱,出奇,弱可胜强。

史密斯原则:

如果你不能战胜他们,你就加入到他们之中去。提出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董事长R·史密斯。点评:竞争使人进步最快,合作让人得到最多。

28 营销

阿尔巴德定理:

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提出者:匈牙利全面质量管理国际有限公司顾问波尔加·韦雷什·阿尔巴德。

点评: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

冰淇淋哲学:

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提出者: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

点评:逆境不错,顺境更好。

29 广告

布里特定理:

商品不做广告,就像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脉脉之情只有她自己知。

提出者: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

点评:要推而广之,先广而告之。

伯内特定理:

只有占领头脑,才会占有市场。

提出者:美国广告专家利奥·伯内特。

点评:脍炙人口才会耐人寻味,深得人心方可引人入胜。

拉图尔定律:

一个好品名可能无助于劣质产品的销售,但是一个坏品名则会使好产品滞销。

提出者:法国诺门公司德国分公司负责人苏珊·拉图尔。

点评:取名的艺术,亦是取得成功的艺术。

赫斯定律:

广告超过12个字,读者的记忆力要降低50%。

提出者:澳大利亚广告家H·赫斯。

点评:忘却即等于抛弃。

30 公关

玛丽法则:

假如还没有破,就不要去修它,免得弄巧成拙。

提出者: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阿什。

点评:弄巧之所以成拙,往往是因为本来就无巧可弄。

弗里施定理:

没有满意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提出者:德国慕尼黑企业咨询顾问弗里施

点评:协调内外关系,从协调内部关系开始。

反哺效应:

动物学家将某些动物长大后把觅到的食物给予其父母的行为称为反哺。

点评:给别人好处的人,往往也是得到好处最多的人。

史崔维兹定理:

如果你为获得好处而帮助他人,就不算帮助他人。

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史崔维兹

点评:动机不纯,行为失真。

31 谈判

奥狄思法则

在每一次谈判中,你都应准备向对方做出让步。

提出者:美国谈判专家J·S·奥狄思。

点评:争,丈不足;让,寸有余。

居家效应:

一个人在家里或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言谈举止表现得最为自信和从容。

点评:没有实力垫底,自信永远是苍白的。

尼伦伯格原则:

一场圆满的、成功的谈判,每一方都应是胜利者。

提出者:美国著名谈判学家尼伦伯格。

点评:总想自己得势,必然势不两立。

比林定律:

一生中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提出者:美国幽默作家比林。

点评:1没有否决权,发言权也很容易被剥夺。2对不该让步的事不让步,别人反而更容易给你让步。

32 交往

克林纳德法则

与人相处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方式与人打交道。

提出者:美国人际关系学家HH克林纳德。

点评:交之有道,能打好交道;来而无往,难有常来往。

忌讳效应: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点评:知道别人不喜欢什么,比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更重要。

弗里德曼定律:

当一个人的需要可以满足另一个人的需要时,两人就趋于互相喜欢。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NW弗里德曼。

点评:有利益与利益的相互补充,才会有需要与需要的相互满足。

33 成果

基利定理:

容忍失败,这是人们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的极为积极的东西。

提出者:美国多布林咨询公司集团总经理拉里·基利。

点评:1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2不许失败,无异于不许成功。

沸腾效应:

水温升到99度,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度的基础上再升高1度,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点评:只差一点点,往往是导致最大差别的关键。

王永庆法则:

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

提出者:台湾企业界“精神领袖”台塑总裁王永庆。点评:赚钱要依赖别人,节省只取决自己。

陀螺原理:

陀螺只有在高速旋转下才能稳定地竖立起来。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高低。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不断更新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超越现在、永远创新。每一个员工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公司的创业洪流。

34 “篮球架子”原理

留意过篮球架子吗?篮球架子为什么要做成现在这么高,而不是像两层楼那样高,或者跟一个人差不多高?不难想象,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犯傻了;然而,跟一个人差不多高的篮球架子,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也会觉得没啥意思。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乐此不疲。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对于这样的目标,人们才会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因此,要想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应该设置有着这种“高度”的目标。这样说未免空泛,还是举个例子吧。我大哥有个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期中考试成绩是全班第36名。我大哥给她提出的下学期奋斗同标是进入前20名,实现该目标的奖赏是假期里游泰……她觉得这个目标不算太高,经过努力不难实现。在新学期里,她满怀信心向着这一目标奋斗,结果取得了全班第19名的成绩,并实现了登上泰山的梦想,同时也对自己的潜能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大哥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下学期进入前10名的要求,结果是全班第9名。第三个目标是进入前3名,结果是全班第2名。第4个目标是在小学毕业时争取第1名,结果也如愿以偿。到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她已经是全年级第1名了。现在,我大哥的这个女儿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大三,它的高考成绩在我们县里是第1名,在全省也名列前茅。我大哥是一名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使他懂得,不能一下子把目标定得太高。因此,他提出的第一个目标是全班第20名而不是第1名。他的方法是成功的。这种技巧用在儿童身上灵验,用在成年人身上也同样有效。在巴普洛夫临终前,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取得成功,他的回答是:“要热诚而且慢慢来。”我理解这个“慢慢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力所能及;二是不断提高。也就是说,既要让人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人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跳一跳,够得着”,就是最好的目标。在佛教经典《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位导师带着一群人去远方寻找珍宝。由于路途艰险,他们晓行夜宿,很是辛苦。当走到半途时,大家累的发慌,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们走了这么多路,脚酸腿软,口干舌燥,还不知珍宝在什么地方。真的不知道要跑多么长的路才能找到。”“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下去怕是累死也找不到珍宝。”导师见众人大有半途而废、放弃目标的打算,便暗使法术,在险道上幻化出一座城市,说:“大家看,前面不就是一座大城!过城不远,就是宝藏所在地啦。”众人见眼前果然有座大城,便又重新鼓起劲头,振奋精神,继续前行。众人到了城里,感觉非常舒服,便又产生了不想再走的念头。导师见状便收起法术,灭掉化城,大声疾呼:“刚才的城市是我施展法术幻化出来,供大家暂时歇脚的。大家要继续努力,找到珍宝。”就这样,在导师的苦心诱导下,众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珍宝,满载而归。作为一个管理者,也应具有这种“化城”的艺术,给全体员工“化”出一个个看得见而且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引导集体不断前进。我有一个朋友在山东省莒南县再生资源公司当经理,他刚上任时,接手的是一个乱摊子,企业连年亏损,员工士气低落,再讲什么宏伟蓝图也没人肯听。我这位朋友来了个“小步快跑”:给每一个分支机构定一个力所能及的月度目标,然后在全公司开展“月月赛”。每到月末,他都亲自给优胜单位授奖旗,那份隆重劲,毫不亚于表彰战斗功臣。在每个月的表彰会上,同时下达下个月的任务,“誓师出征”。这样一来,全体员工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努力完成当月任务上来了,没有人再去谈论公司的困境,也没人抱怨自己的任务太重。半年下来,竟然全公司扭亏为盈。这可是当初谁也没想到的“大”成果,全公司群情振奋,士气高涨。“鼓士气、正名气、复元气”的目标基本实现,我的这位朋友又提出了“上水平、上等级、争一流”的更高奋斗目标。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在市内小有名气的先进企业了。由此可见,在管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给员工定出一个“篮球架子”那么高的目标,让大家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5 “保龄球”效应

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到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这个故事当然是杜撰的,但它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