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279400000014

第14章 名家—以“悖论”闻名的辩论者 (1)

第八章 名家——以“悖论”闻名的辩论者 (1)

“辩”的乐趣:不走寻常

名家的由来,说起来比较枯燥,在先秦学说中,名与实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很激烈的问题。名,是语言中的一种称谓,比如“桌子、猪、牛、羊”,表现出来就是文字或者语言。这种名是抽象的,具体对应的真实存在的个体,便是“实”。在旧时,名和实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稳定的,人们大多相信这种语言秩序是可以永恒不变的。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形势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名和实的对应发生了变化和错位,惠施和公孙龙等辩者把名与实的关系发展得更加抽象,于是就形成了名家。

名家这个称号是司马谈提出的,但是冯友兰先生认为他所指的“名家”除了辩者之外,把孔子的“正名”和法家的“循名责实”都杂糅在一起,是不妥当的。

冯友兰先生说,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也就是讼师。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公布了法律法规,免不了有语言漏洞。一些语言能力好的人,熟悉了法律条文之后,利用一些条文的多重意义,来给人打官司,这就是讼师。讼师中有一位先锋人物,名叫邓析,善辩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法官在他面前都词穷,只好把他杀了。

在辩论中,有许多乐趣,辩的巧用更是一种使人陶醉的艺术。脑际的灵机一动,语言间的短兵相接,都令人回味无穷。辩,是一种文人间的打架方式,丝毫不比武斗逊色,这种斯文的战斗或许更有看头。

庄子和惠子有过一次辩论。

庄子说:“鱼很快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否快乐?”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不是鱼,当然也不知道鱼的想法。这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辩”的极致,偏要和人持不同的看法,这大概不是挑衅和叛逆,而是辩者的职业习惯了。别人说一,我就偏要说二,别人肯定,我就偏要否定……当然,这只是辩的一种表现方式,并不是说处处与人唱反调就是“辩”,要把反调唱得站得住脚,才是真正的“辩”。

辩者们常常提出一些乍闻之下十分怪异的理论,比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表现了他们非常高超的思辨能力,有许多命题也都值得人们深思。

在辩论的方法中,有一种被称为“诡辩”的手法,如何解释这种方法,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老人教学生什么叫诡辩。他说:“有两个人,一个爱干净,一个不爱干净。现在只有一张澡票,应该给谁呢?”

一个学生说:“给爱干净的。”

老人摇摇头,回答道:“既然他已经干净了,还有必要再洗吗?倒是应该给不爱干净的人。”

另一个学生就说:“那就给不爱干净的人。”

老人还是摇头,说道:“他明明就不爱干净,让他洗澡不就成了强人所难?反而是爱干净的人应该洗。”

两个学生说不出话来,面面相觑。

老人笑着告诉他们说:“这就是诡辩。”

这种看似狡辩颠倒常理的方法便是“诡辩”。 比用比较平等的姿态来相辩显得无理,却又让人无法反驳。就算是狡辩,也要做到沉着冷静,应付自如可见,这“辩”的学问不简单。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诡辩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去饭馆吃饭,先要一碗面条,服务员拿来之后,他不吃,而是让服务员把面条换成一盘包子,吃过之后不付款就走。服务员让他付钱,他说:“我吃的包子是用面条换的。”那么服务员就会说:“可是你没有付面条的钱。”这人可以回答说:“我又没有吃面条!”这个人就是用诡辩的方法来迷惑别人,带人走进误区。

辩者的思考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思想是没有界限的,也没有规定的方向,尝试与人相辩,用语言的力量铺出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在这条不寻常的路上,一定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文化拾遗

驴上驴下:祖孙俩买了一头驴,爷爷让孙子骑着走时,别人议论孙子不懂孝敬;孙子让爷爷骑着走时,有人指责爷爷不疼爱孙子;祖孙俩干脆都不骑了,又有人笑话他俩放着驴不骑是傻瓜;祖孙俩同时骑在驴背上,又有人指责他们不爱护动物。结果,不知所措的爷孙俩只好绑起驴扛着走了。

咬文嚼字是一种艺术

在《吕氏春秋》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洧水发了大水,郑国的一个富人不小心被淹死了,却找不到尸体。

原来他的尸首被别人捞了起来,这个富人的家属便想花钱把尸体买回来。可是捞尸体的人狮子大开口,要了一个天价。富人的家属找到邓析,请他帮忙出主意。邓析说:“别急,他不卖给你,又能卖给谁呢?”

所以富人的家属安心等待,也不急于出钱。

于是捞到尸体的人就等急了,只好也去找到邓析,请他指点一二。邓析说:“别急,他不找你买,又能找谁呢?”

这个故事到最后也没有说出明确的结局,但是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儒家的荀子说他“好治怪说,玩琦辞”,在这则故事中也得到了证实。他在不同的案件中,能随意做出不同的解释,在同一个案件中,也能给双方都作出使人信服的说法,诀窍就在于他的咬文嚼字。

冯友兰先生说,可见辩者就是讼师,虽然邓析并不是名家真正的创始人,但是他对咬文嚼字这门学问的传播已经为名家精神打好了基础。

古时候,有三个秀才进京赶考,他们在路上碰到一个算命先生,人称“活神仙”。

这三个秀才于是上前请教他,问道:“活神仙,您能不能算算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考中?”

算命先生闭上眼睛掐算了一会儿,然后竖起一根指头。三个秀才当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就请他把话说明一点。可是算命先生却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拒绝了。

后来,这三个秀才当中只有一人考中,那人特地回来拜访算命先生。一见面他就佩服地说:“您果真赛神仙!料事如神,真是名不虚传。”说完,他还一边念叨着“只中一个”一边学着当初算命先生那样竖起一根指头。

秀才离开后,算命先生的老婆问他:“你怎么能算得这么准?”

算命先生嘿嘿一笑说:“你不懂其中的奥妙,竖一根指头,可以作出多种解释。如果三个人都考中,那就是‘一律考中’;如果三个人都没有考中,那就是‘一律落榜’;要是一个人考中,那就是‘一个考中’;要是两个人考中,那就是‘一人落榜’。不论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我算的是对的。”

从这之中我们便能看出咬文嚼字的魔力,只要抓住关键,横竖都能自圆其说。咬文嚼字这种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奥妙。

咬文嚼字,不单指辩论,它还有一个妙处表现在对文字本身的驾驭上。许多著名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为了一个词或是一个字都下足了功夫,才使得佳作流传于世美名远播。中国的汉字本就及其独特,每一个字都意义深远,再咬一咬,嚼一嚼,就更有味道了。

从前,一名巡按上堂审犯人。他看着跪在堂下的死囚面无血色的样子,突然心血来潮,作了一句上联:水上冰冻,冰积雪,雪上加霜。

这看似平常的一联其实很有讲究。首先,采用了顶针手法,也就是后面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面一句的最后一个字相同。其次,结尾处的成语与当下情景十分相符,是双关。

所以巡按说出上联之后,想了半天都对不出下联。这时,死囚畏畏缩缩地说:小人愿意对个下联。

巡按心想,一个死囚能有多厉害,于是立刻说道:如果你能对上来,你的死罪就免了!

这时死囚开口说道: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巡按十分佩服,遵守承诺,当堂释放了他。

这下联妙在什么地方呢?同上联一样,也是用自然现象来入题,顶针和双关都用上了,结尾的成语更是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名死囚因为对上一副对联就捡回了命,实在令人称奇,我们且不论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这当中的咬文嚼字却是十分精彩的。

其实在生活中,咬文嚼字也是无处不在的,文雅一点的,比如学生写作文、朋友间的书信往来,粗俗一点的,比如吵架,更实用一点的,比如买东西时候的讨价还价,这些都是咬文嚼字的表现。

在适当的环境下,用最合适的语言来说明逻辑,表达出准确的意思,这就是咬文嚼字的艺术。让思想情感和语言互相吻合,你就能逐渐达到这门艺术的完美,也能逐渐从这门艺术中获得乐趣。

文化拾遗

未必敢来: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