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识人、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2794100000019

第19章 学会谦逊做人低调做事(4)

有一个叫玻克的年轻人到一个公司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玻克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着玻克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不眨。正在玻克不知所措的时候,这时老人一把抓住玻克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儿子可能早就没命了。”

“怎么回事呢?”玻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上次,在中央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儿子从湖里救上来的!”

老人肯定地说道。玻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把玻克错当成他儿子的救命恩人了:“先生,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儿子!”

“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玻克面对这个感激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无谓的解释:“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玻克:“难道我认错人了?”

玻克安慰道:“先生,别着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您儿子的恩人的!”

后来,玻克在这个公司里开始上班了。有一天,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玻克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他:“您儿子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玻克心里很沉重,对旁边的一位同事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同事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儿子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儿子!”“噢?”玻克大惑不解,那位同事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的。他说过有德之人才是可塑之才!”

玻克被录用后,兢兢业业,不久就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一年为公司赢得了2000万美元的利润。当总裁退休的时候,玻克继承了总裁的位置。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一个一辈子做有德之人的人,绝对会赢得别人永久的信任!”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这位总裁对录用人才如何做人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玻克是一位绝对信守“德”的人才,对那些另有图谋的人来说,本来,完全可以利用这位总裁的“稀里糊涂”,给自己贴上救人英雄的标签,来增加被录用的概率。但玻克却不这样做,他以德为做人之本,为自己打开人生局面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石,所以他是通过做人之道换来了成功之本。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像玻克一样,把“德”字刻在心头,做一个令人放心的人,在一个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工作,才能敲开成功之门。但是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总是想尽办法为利益所驱,常常是见好就贴上去,见坏就躲开,把做人之本抛到九霄云外,像老鼠一样,令人生厌。这样的人可成功一时,但不可能永远延续成功的脚步。

一个人做人成功与否,与他自己的品格有很重要的关系。做人有许多“硬件”必须要考虑,换句话说,只有把“硬件”搞好,才能扩大成功的“内存”。有些人认为,这些“硬件”在关键时刻起不了多大作用,例如“德”即为其一,不是有些无德之人也过得很滋润吗?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是对做人之本的歪曲,你想,一个品德极端糟糕的人,怎么可能登上成功的大雅之堂呢?

我们不能想像,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种人很难有人能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造成家庭的痛苦和不幸;这种人甚至还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导致失败。

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做人的首要问题。从大方面讲,一个人的道德人品很高决定了他的行为是向着有利于社会、集体、企业的方向努力的;反之,只会给社会、企业、集体带来损害;从小方面而讲,一个人只有守住“德”字,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找到立足点,否则你在欺骗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欺骗你。

做人不是一个定下几每要求的问题,而是要从自己的根本开始,把自己变成一个以德为本的人,否则你就绝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更谈不上成功的人生。

低调不是低人一等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许多人在谈论某企业家、某世界冠军、某电影明星时,总赞不绝口,可一谈到自己,便一声叹息:“我不是成才的料!”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没有本事,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生来就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社会关系”,“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资金”等等。这样会使自己妄自菲薄,缺乏直面社会和人生的勇气,难免会产生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的感觉。

低调并不是低人一等,低调做人必须摆脱“低人一等”的感觉。低调与低人一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低调的人虽目前处于“低人一等”的劣势,但却能强化自信,厚积薄发,积累经验,成就大事。俗话讲得好,“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罪。”纵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是经过艰苦磨练和低调历练,经过“低人一等”的磨难,而最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受过“胯下之辱”的淮阴侯韩信,自幼家贫,所以衣食无着落,想去充当小吏,却无一技之长,没被录取。因而只得终日游荡,后来韩信穷困潦倒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家传的宝剑也拿出来叫卖,谁知过了多日,竞没人买。

一天,他正把剑挂在腰间,沿街游荡,碰到一个屠夫,那屠夫有意给他难堪,嘲笑他说:“看你身材高大,腰佩宝剑,可是却是懦弱无能之辈。你要是有种,就拿出剑来刺我,若是不敢刺,那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说完,两腿一叉,站在街心,挡住了韩信的去路。

韩信打量了一会儿屠夫,随后弯腰就往他胯下钻。整个街市的人都大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懦弱。韩信真的是如此吗?不是,这正体现了韩信的过人之处,他能够忍受公众给予自己的侮辱。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但这正表明了他的内心具有常人所不可企及的坚强意志。不久,韩信随刘邦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使敌人闻风丧胆,为汉王朝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此可见,韩信之强大,绝非是一屠夫所能阻挡的,他当时甘于受胯下之辱,表现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也完全是必要的。胸怀大志者,怎能与市井无赖多生是非?虽然他可能毫不费力就能让屠夫死于自己的剑下,然而他也必然要为命案费力劳神,对他施展才华、寻找机遇横生枝节。所以他初示软弱,正是他日后强大的基础。

低调的人能够正确认识、分析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不会以自己的短处与人家的长处相比,更不会以自己的劣势与人家的优势相论。假如,你为了谋求一份工作而去拜访该公司的董事长,你要先明白一个原则,你谒见的是一个身处高位的人物,在他面前似乎是矮人一头,虽你有求于他,但求不求在你。李白有一句诗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高层人物你就心生畏惧而自卑,那么你就不可能做成事,也不会谋到职位。所以,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摆脱“低人一等”的心理,发挥自己的所长,以平常之心对待,显出足够的自信,就会在处事过程中从容自如,游刃有余。

低调做人,就是在为人处世时摆正自己的位置,低调点,谦虚点,该说则说,该做则做,友善和气,甘于让人。

《领导文萃》有一段记载: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年轻时,应一位老前辈之约,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记住了。富兰克林成功了。

低调不是河水低流,不是唯唯诺诺,更不是低声下气。它是人生的“过门儿”,是做人的“软起首”,是生活的“琼浆液”;它像曲子的过门是低调的,它像钉子的一边是削小的,它像黄牛的头是低着的,是憋足了劲的。

低调不是与世无争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话的意思是说谦虚是美德。告诫人们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有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要拿出一部分与别人分享。如此,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安祥。但谦让也绝非是一味地妥协、让步,要知道世间的事总是相对的,虽是目前的一种退缩、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这可能是你的进步,退一步而进两步。

某山区支部书记带领群众修路时,放炮炸石砸断了一家农户的梨树,这棵梨树是这家农户的财源,主人揪住支书要他赔。支书说,秋后一定赔偿,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拥而上,把支书打了一顿。村里的党员和群众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开村民会,闹事的人也觉得理屈,准备挨批。

不料,支书竟先做自我检讨:“老少爷们,我还年轻,得大家帮扶。哪个活我安排错了,哪句话我说得不对,大家提出,我做检讨。”被打的事一字不提。

后来闹事的人找到支书,当面认了错:“你是为全村,我是为自家,我们错了。以后听你的,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支书为了山区能开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个人委屈,他的忍让和退缩,不是屈服,而是一种坚强。换一种方式想,如果支书不谦让闹事的人,纠集人去整治他们,会是怎样一个后果,又会在群众中产生什么印象?不说道理自然明。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胜心。你做每一件事时,重视和尊重对方的自尊心,必须抑制自己的好胜心。如果对方与你有同样的特长或爱好,对方与你争强好胜,你最理智的办法就是先让一步,即便对方的技艺不如你。当然一味地退让,对方或许变本加厉,对你视而不见,想尽各种办法或是手段来压榨、欺凌你,你就要有必要施展你的才能,让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你是一个能手。但当对方觉得自己不如你时,表现出自卑或屈服时,你就要化干戈为玉帛,把优越感转让给对方,对方一定对你产生敬佩之心,与你和睦相处。如果互不相让,最终导致的结果会是两败俱伤。

低调者并不会与世无争。低调者该忍的则忍,该让的则让,不会逞一时英豪,一时勇气,最后使事情落败甚至危及自身。低调者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都是在用理智来指导自己如何面对社会,直面人生。无关紧要的较量要毫不犹豫地谦让。这样为人处世,表面上看是退让,是与世无争,实际上是进,是保,是与世大争。

低调不是悲观

什么是悲观?悲观就是在生活当中遇到挫折,遇到不如意的事,遇到失败,把罪责都归咎于“生不逢时”,对未来不存在任何希望和期盼,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解释“人生是痛苦的”这个命题上面。

低调人虽然行事从事低调,但他们从来不悲观失望,因为他们永远知道如何避免失败。低调的人不会用种种负面的假设去证明自己的正确。“社会太不公正”,“我总是吃亏”,“我处处碰壁”,“你为什么就比我强”,他们很乐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常常都是在他们预计之中的。人生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会遇到困难、挫折,总是会麻烦不断,况且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总是会出现差错与失误,但低调的人能预见到事情发展的曲折性,预计到所有的事情都可能会出差错。所以,在事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会失望,不会悲观。

同时,低调者也不是盲目地乐观,他们的乐观是建立在对未来有一个理性分析之上的,他们做人就是要苦中作乐。苦中作乐不是自找麻痹,不是消极退却。一个人是可以既征服着困难,又生活得很快乐的。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当我们试图摆脱它时,便容易陷入好高骛远的境地,所以自卑往往是忧愁的总根源。一个快乐的人,并非完全没有自卑的时刻,而在于他能把握自卑,不轻易受它驱使,而是利用它为原动力,使自己过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悲观者说:“蔷薇有刺。”而乐观者则说:“刺里有蔷薇。”一个小小的语序之差,道出了忧愁与快乐的本质。

低调者会告诉你,做事就要脚踏实地,特别要做到“勤快”二字,勤即多干,从小事做起,涉猎各方;快即高效,干出实绩,为民谋利。无论做人做事,都要首先对得起那份薪水,虽然有时条件是艰苦些,工作是辛劳点,但那是锻炼人的地方,也是出人才的地方。人生是十分艰苦的,成功并不是举手之劳。

低调的人都明白,对未来不可能正确预测,对人生并不能未卜先知。所以,他们总是对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理性地分析,苦中作乐。同时,在这个前提下,他们知道许多事情不会奏效,不会顺其自然,不晓得会发生什么。所以,还是应该乐观一点,凡事往好的方面想,人生才会比较愉快,比较幸福。当忧愁困扰你的时候,寻找一些理由来感谢自然的神奇和造化的伟大,你会感到一种难以言状的快乐溢满整个心胸。

饱受磨难的人是否会感到痛苦和悲伤,他们的回答往往倒是很快乐,甚至今天因为回忆它而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心理上战胜了磨难,他从磨难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他为此而快乐。为今天,我要快乐,正如林肯所说,大部分人只要下定决心都很快乐。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能驱使一切来适应自己。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可以随时把握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

从前,在威尼斯的一座高山顶上,住着一位老年智者,他善于回答任何人的问题,每一个问题,他都能够给予求问人最满意的答复。有两个调皮的孩子并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可以捉弄他。于是,他们抓来了一只小鸟在手里,一脸诡笑地问老人:“你能告诉我,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老人想了想,明白了这个孩子的意图,便说:“小孩子们挺聪明啊,如果我说这是活的,你就会马上掐死它;如果我说它是死的,你就会放手让它飞走。是不是?孩子,你的手掌可掌握着生杀大权啊!”

同样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这个故事,牢记老年智者说的最后那句话,每个人手里都握着关系成败与哀乐的大权。

低调的人也相信,机遇总会有的,机会也绝不仅仅只有一次。他们在等待机遇,在等待捕捉机会,因为他们看到了事物的真相。这个信念使低调的人永远乐观。世事随时会有转变,都可能否极泰来,当他面对难题时,他会期待能拨云见日,并能乐观对待,事情最后终将如他所愿,他的心中常能存有光明的远景。

低调不是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