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三书
279800000018

第18章 《孙子兵法》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

第二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

如果是做一件事情,就要知道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想要达到的效果,就像扫地,就是要把地面打扫干净。然后,我们就要设想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卫生死角不好清理、湿头发不容易捡起来等,想到这些困难,我们就去想怎样解决。如先把地面仔细扫一遍,然后再拖地,就不会遇到捡不干净头发的问题了。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了解自己的每一步行动的意义,以及怎样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果我们是去认识一个人,比如去采访一个明星,我们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他的信息,然后提炼出各种问题,这样就能避免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上,也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走路不看前方只看脚底,可能走到悬崖边上也浑然不知,这样人就算再努力,也常常事倍功半。

了解对方,对自己的行动有一个计划,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求胜五要素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因此推算胜利的方面有五个:明白什么时候该打仗什么时候不能打仗的就能够胜利,知道怎样运用大部队和小部队的就能够胜利,上下一心的就能够胜利,准备充分避免仓促应战的就能够胜利,将军有才能并且不会被君主牵制的就能胜利。这五个方面,就是推知作战胜利的要素。

只有在自身具备胜利条件的情况下出兵,才能有胜利的把握。这也反映了孙子的“慎战”思想。对自己有把握,就能分辨作战的时机,按下启动战争的按钮。把握“可以战”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泥淖之中。

东汉初,刘秀部将马武被敌军击败,向王霸求救。王霸深知对方的士气正旺,如果他马上出兵支援,必定难有胜算,于是故意闭营不出。看到将士们很不理解,王霸就说:“敌人兵精力强,人多势众,现在正斗志旺盛,我军故意拒不支援,敌人必乘胜轻举妄动,贸然进攻,马武没人救援,必拼死一战,等敌人疲困时,我军再乘机进攻,敌人必败。”

果然,敌人很快又出兵攻打马武。王霸待敌军疲惫之际,立即开营出战,使敌军腹背受敌,仓皇败退。

王霸分别对敌、我、友三方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分析,“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军队的作用,从而趋利避害,稳操胜券,真可谓用兵如神。

不仅是把握战机,团队上下齐心协力也是重要的制胜技巧。

东汉时期的影响力不及西汉,西域各国不再向汉朝臣服。而匈奴在西域的势力日渐强大,西域各国纷纷依附于匈奴。接着,北匈奴联合西域小国大举进攻东汉边境。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校尉耿恭带领汉军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虽然叛军日益增兵围攻,却久攻不下。两年之后,汉朝酒泉太守段彭等率军增援耿恭,耿恭最终大败敌军,北匈奴被迫退走。

齐心协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战斗力。耿恭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没有死拼硬战,而是选择与士兵同甘共苦,鼓舞士气,激发斗志。最终等来了援军,打败了敌军。

孙武所说的五个方面,也是我们在准备计划的时候需要慎重思考的。我们在思考计划的过程中,不妨想一想该不该做这件事,是否需要他人的合作,怎样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做事的过程中需要哪些准备,怎样让自己的思想不受约束,这样我们的计划会更加有益于行动。

将军头脑三级跳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善于用兵的将领,使别人屈服,却不一定使用武力;夺取城池,却不一定靠打仗;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一定靠持久战。而是务必采用整体的谋略征服天下,这样的话,军队不会有损伤且利益是最大最全的,这就是谋攻的艺术。

孙武的这句话是说,制订战争计划,不一定要局限在军事行动上,而要在整体上谋略,以达到最佳效果。

通常的战争,总是局限在进攻和防御上。而孙武能够跳到一般战争之外,从整体上计划安排,把谋略、外交和打仗结合起来。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结果。

中医讲究整体的条理和平衡,而不像西医那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有时候甚至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这也是一种跳出固定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事情的例证。

因为计划是为行动服务的,如果不能够很好地指导自己的行动,计划就毫无价值,因此制订一个全面的计划对行动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希尔顿大饭店创始人希尔顿先生曾是一名军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结束后,退伍的希尔顿在美国淘金地寻求发展的机会,最后买下了莫希利旅店,以此翻开了希尔顿王国辉煌的第一页。

创业之初,经营饭店的资金匮乏、举步维艰。特别是在修建希尔顿饭店时,建筑费需要100万美元,希尔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他找到了卖地皮给他的房地产商人杜德,对他说:“假如我告诉别人饭店停工是因为位置不好,所以将另选新址,那你的地皮就卖不了好价钱了。”杜德仔细一想,确实有道理,他也不想让自己陷入这般困境,于是同意帮助希尔顿将他的饭店盖好,然后再由希尔顿分期付款买下。

希尔顿巧妙地运用商战谋略,最终说服了房地产商乖乖地接受了他的要求,帮助他建好了饭店。希尔顿并未花太大的代价,只是稍费口舌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可以看到,一个好的计划不仅能够扭转事态,还能够节约成本。对我们青少年来说,目前最大的任务和事业就是学习,而我们最大的成本就是精力、时间。

我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方面,怎样做到跳出固定思维,从整体上谋略呢?就以学习为例。

首先,要跳出教科书。那就是不要以为学习就是学习教科书和教辅书上的内容。在很多西方国家,教科书和其他书籍一样,只是孩子们参考的书籍之一。就历史而言,如果有人看到更有趣的历史书,完全可以把教科书扔到一边而参考自己喜欢的书。当然,这必须是建立在图书的质量和数量都比较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国家有专门的教材编委会,而且我们的教育体系也自成一格,所以和西方不太一样。但是我们也不妨跳出教科书的范畴,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为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储备知识。

其次,学习要跳出死记硬背的方式。死记硬背固然可以巩固知识,但是最需要耐心和恒心的。青少年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如果无视年龄特点死记硬背,不仅效率不高,还浪费了自己活跃的大脑资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除了背书,我们还可以自己编写故事、儿歌、游戏,或者通过表演历史上的有名故事来加深印象。

最后,要跳出学前忘后的怪圈。很多人都是当时理解了、记住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不明白了。这其实是一个掌握知识的熟练度的问题。当时解决了的问题后来不一定就能解决。为了防止一知半解,就要制订一个定期复习的计划,而不是学一天算一天。

相信按照这样的思维来计划学习,我们也能成为学习上的孙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居安思危,时刻准备着

胜可知,而不可为。

胜利是可以预测的,但是不能够强求。

这句话看起来很悲观,但其实是非常冷静和理性的。孙武说了很多怎样训练好自己、掌握好取胜要素的话,但是他也看到,胜利不仅需要自己强大,也需要有赢的机会。如果对方死死守住,不露出破绽,那么取胜的希望就比较小了。

我们总是很容易被美好的幻想迷住眼睛,尤其是当自己感到胜券在握的时候,就放松了神经守株待兔。但是,万一没有自投罗网的兔子,家人等着吃兔肉,我们要怎么办呢?真正万无一失的计划,就是要在万一失败的时候,也能够应对,这是一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有一只野猪每天在树干上磨牙,一只狐狸见到了,感到很奇怪:“老兄,现在又没有猎人和猎狗,大好的晴天怎么不坐下来享受一下阳光呢?”

野猪回答道:“等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候再磨牙齿,一切都来不及了。”

显然,这只野猪具备危机意识。我们生活环境相当优越,并没有野猪那样的生存危机,在解决了生存的问题之后,我们面对的是怎样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问题,不然,等到高考或者找工作的时候再着急,就晚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辉煌的一个朝代,尤其是在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让中国的版图和文化影响力达到了高潮。推动这一盛世的众多人当中,有太宗的“镜臣”魏征。魏征才华出众,主张“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唐太宗要有危机意识,要看到唐朝将来的发展和重重困境。魏征多次在奏章中写到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都是因为纵情安逸,不思考危亡才导致灭国的。

魏征成为辅佐唐太宗治理国家的功臣,是靠他的忧患意识。

回到现代,看看我们周围的生活,但凡接触到电器,总是避不开日本的产品,加上日本汽车和动画片,很多人都感慨我们已经离不开邻邦日本了。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受到日本的三大出口产业的“侵蚀”,日本是怎样变成今天这样一个“无孔不入”的经济大国的呢?

翻开日本的历史,我们发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都是向中国古代学习的。到了近代,日本也面临着西方的入侵,在打开国门还是闭关锁国方面,日本也曾挣扎过。但是强烈的危机意识让日本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打开了国门,也走上了强国之路。

日本由四个较大的岛屿和一群小群岛组成,面积与我们四川省差不多大,但人口密度比四川大。日本地峡人多,又没什么资源,而且台风、海啸、地震非常频繁。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匮乏的自然资源、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日本国旗上的“日本丸”,就是为了时刻提醒国民要看到日本是一个小国,不要忘记日本的发展还需要比别的国家更努力。

日本的学校每月举行一次放火演习,每季度要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防震演习。在日本,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压缩防灾包,里面装有压缩饼干、纯净水、保暖衣、手电筒和雨衣等。日本学生们学到的不仅是自己的山川秀丽历史悠久,更是被反复教导:国家生存是很艰难的、国家处境是非常危险的、国家是可能随时被别人打垮的。日本政治家始终认为外族强盛了,就一定会打进来,别人发达了日本的生存空间就相对小了。也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对中国的发展感到非常担忧。

我们也要学习日本青少年的危机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自己,更好地为将来做准备,我们的国家也才能越来越强大。

危机意识不仅是鞭策我们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心理减压的重要“防震气囊”。就像孙武说的那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预知的未来因素可能会改变我们的计划,甚至将美好幻想毁灭。当期盼已久的愿望没有实现的时候,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接受现实,甚至因为一次考试不理想就离家出走。如果事先预想过最坏的结果,即使真的失败了也不会感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