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2801300000010

第10章 宽宽心,拈花微笑,没有解不开的心结(1)

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能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呢?但我们有时候也和猴子一样,为了得到一些而失去了更多:为了得到职务而奴颜媚骨,失去了尊严;为了得到金钱而劳神伤身,失去了健康;为了成就事业而无暇顾家,失去了亲情……有一得必有一失,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与失是人生不能回避的轮回定律。

留下了不朽作品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一生都没有结婚,他把自己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童话创作。当安徒生到了暮年,回忆自己人生得失的时候,他说:“我为童话付出了一笔巨大的、无法估量的代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安徒生为了得到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失去了本可拥有的爱情,失去了家庭的温馨,失去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不可否认,他的人生有太多的缺憾,但他却获得了创作的快乐。

得与失,是一种心态。得到了,不可小富即安,也不可贪得无厌;失去了,不必痛心惋惜,更不可一蹶不振。得到的不一定是好事,失去的也不一定是坏事,“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得与失的转化往往是出乎意料的。

战国时有一位名叫塞翁的老人,他养了许多马。有一天,塞翁丢了一匹老马,邻居们纷纷对此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丢了马,看起来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不会是件好事情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这次,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他的儿子喜不自禁,天天骑着骏马去兜风,没想到有一天摔伤了一条腿,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话:“谁知道它是不是一件好事情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兵了,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他们父子因此躲过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个故事世代相传,渐渐地变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得到”与“失去”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得到了一些会失去更多,失去了一些也可能得到更多。

在对待得与失的时候,人们有这样几种态度。一种是得到了高兴,失去了生气,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态度。一种是失去了生气,得到了也不安心。这种人活得最累,因为他们没得到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嫌所得不多,更怕得到的会失去。如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有一位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常常感叹:5年前,我穷得要命。吃的是粗茶淡饭,但胃口却很好;穿的是很不结实的劣质衣服,但衣服里面的身子却很结实;喝的是淡而无味的白水,但却喝得有滋有味;住的是简陋的房屋,但住得很安心;睡的是冷冰冰硬邦邦的木板床,但睡得香甜……那时虽然穷得要命,但我也快乐得要命。当时我就想,如果再有很多钱的话,那我就是十全十美的人了。于是我就拼命地挣钱,终于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结果呢?我现在是富了,吃的是最好的饭菜,但却没有一点食欲;穿的是光鲜的名牌衣服,但衣服里面的身子却很虚弱;喝的是高档饮料,但却寡然无味;住的是豪华别墅,心里却很不放心;睡的是软绵绵的席梦思床,但却夜不能寐。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快乐,真是得不偿失!

还有一种态度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就是以不生气的态度对待得失,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对于别人之得,不攀比、不眼红、不妒忌,借别人之得,找差距,明方向,添动力;对于别人之失,不旁观、不讥讽、不消极,借别人之失,取教训,振精神,创未来。这才是对待得失的正确态度。

放下重负,你会更加宽心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拿了两个三人多高的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顿时倍感轻松惬意。

在我们身上,也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权势、金钱、荣誉等,这些东西看似美好,但如果该放下的时候不放下,也会是人生辛苦的来源,弄不好会成为我们心中沉甸甸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如果我们也能遵循佛陀“放下”的教诲,将这些东西统统放下,压力自然就烟消云散,心情自然就轻松愉快!

一位作家说:“我不会‘抓紧’任何我拥有的东西。我学到的是,当我抓紧什么东西时,我才会失去它,如果我‘抓紧’爱,我也许就完全没有爱,如果我‘抓紧’金钱,它便毫无价值。想要体验快乐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东西统统‘放掉’。”

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周遭的很多悲剧,往往就是无法放下自己手中已经拥有的东西所酿成的:有些人不能放下金钱,有些人不能放下爱情,有些人不能放下名利,有些人则是不能放下不应该执著的执著。

现在的人,都想生活的质量更好一点,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上学压力、就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压力、家庭压力、住房压力、养老压力……这其中任何一个压力,都能让人累得半死。只要你还想食人间烟火,这些压力都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至少没必要时时刻刻去硬扛。

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下的东西很多。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就抛弃掉。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只有放下,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少年孟敏背着一个砂锅赶路,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掉到地上撞碎了,可是孟敏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喊住孟敏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摔碎了吗?”孟敏回答:“知道。”路人又问:“那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少年说:“既然碎了,回头有什么用?”说完他又继续赶路。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著于某一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拥有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失去它时要伤心。人生中的许多东西既然已经失去,就不妨让它失去。这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努力。

放下就是快乐。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白云在飘荡,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的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生活并不需要这么无谓的执著,没有什么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下,生活会更容易。

尽你所能,快乐度过每一天

有句禅诗写道:“但愿此心春常在,须知世上苦人多。”现实中真的是有许多人感到自己活得很辛苦,生活中没有一点乐趣。正因为世人心中无“春”,所以才无快乐可言。其实快乐深藏于心,只是不容易为人所发现而已。

荣启期在泰山,优哉游哉,鼓琴而歌,孔子路过,就问他为何如此快乐?

荣启期回答道:“天生万物,惟人为贵,我得为人,何不乐也?”

正如荣启期所说,生而为人即是一种快乐,快乐是人生的主题。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就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就都没有了。”牧童说。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荫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面前忧郁的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烦恼少年试了试,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遇到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翁,烦恼少年上前寻找解脱之法。

“哦!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个老和尚,他会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自个儿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个长须老者独居其中。烦恼少年长揖一礼,向老和尚说明来意。老和尚微笑着摸摸长须,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老和尚笑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前辈请讲。”

“有谁捆住你了吗?”老和尚问。

“……没有。”烦恼少年先是一愣,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和尚说完,摸着长须,大笑而去。

烦恼少年先是一愣,继而顿悟:哦!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绑我,我又何须寻求解脱?原来,我心目中的烦恼是自找的,我是自己捆住了自己啊!

少年正欲转身离去,忽然面前成了一片汪洋,一叶小舟在他的面前荡漾。少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只有双桨,没有船夫。

“谁来渡我?”少年茫然回顾,大声呼喊着。

“请君自渡!”老和尚在洋面上一闪,飘然而去。

少年拿起双桨,轻轻一划,面前顿然成了一片平原,一条大道近在眼前。少年踏上大路,欢笑而去。

人生是愉快的,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感觉不到愉快,不过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愚昧和怯懦,不过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对待生活,你要相信,只要尽你所能,用心去体会去表现,你可以快乐度过每一天。

摆正心态,找到快乐的根

由于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村长召唤来一位精壮的小伙子,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快乐藤,凡得此藤者,皆快乐永远、不知烦恼,你快去采来吧!”备足干粮,配齐鞍辔,小伙子策马扬鞭,一路风尘朝终南山飞驰而去。

在水草丰沛的终南山,小伙子发现一处藤萝缠绕的小屋,一位禅师正不辞劳苦地工作着。他衣食简单,但仍然面挂喜色、不知疲倦。小伙子毕恭毕敬上前询问:“师傅,这些藤萝能使您快乐吗?”

“当然。”

“可以送些给我吗?”

“当然。不过快乐不能仅凭借几株藤萝,关键是要具备快乐的根。”

“埋在泥土中的根吗?”

“不,埋在心中的根。”禅师说。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给自己一个快乐的根,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能看到未来的美景。

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家大医院的小病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的床靠着窗,他每天下午可以在床上坐一个小时。另外一个人则终日都得躺在床上。

靠窗的病人每次坐起来的时候,都会描绘窗外的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可以看到公园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人们玩球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他听见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朋友的诉说几乎使他感觉到自己亲眼目睹了外面发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