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防病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2801500000003

第3章 饮食防病(1)

病从口入。要想不生病,就得严把饮食关。你有没有好好吃早饭?是不是垃圾食物的爱好者?喜欢吃得又油又咸还贪凉?或者每天抱着易拉罐喝可乐?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得注意了,要知道,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可能已经为你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只有改掉恶习,培养好的饮食习惯,才是“不生病”秘诀中的秘诀。

早饭营养要全面

“早饭要吃得像皇帝。”这是营养专家们的饮食建议,很多年轻的上班族都不太注重早饭,随便用饼干对付一下,甚至不吃早饭,等到中午“补”回来。可事实上,早饭可以提供全天30%的能量和营养,是其他餐次补不回来的。而且,长期不吃早饭或在早上“糊弄”自己的胃,还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状况。

健康诊断

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没有进食早饭,体内无法供应足够血糖以供消耗,便会感到倦怠、疲劳、脑力无法集中、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不吃早饭,饥肠辘辘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身体为了取得动力,会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之外,更会使得体质变酸,患上慢性病。

如果省掉早饭,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于是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

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简单说就是促进排便;若不吃早饭成习惯,长期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于是产生便秘。

最后,人体一旦意识到营养匮乏,首先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最后消耗的才是脂肪,所以不要以为不吃早饭会有助于脂肪的消耗。相反,不吃早饭,还会使午饭和晚饭吃得更多,瘦身不成反而更胖。

培养好习惯

有人戏称,“早饭吃得像皇帝”。这并不是指早饭要多奢侈精细,而是说早饭营养要全面。牛奶、鸡蛋、主食、水果、蔬菜营养不同样样要有。

理想的早饭最好有粥,专家建议燕麦粥更好一些,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持续消化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在粥里放五六颗红枣补充维生素C,这样早饭中的主食和水果都有了,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个番茄炒蛋,这样蔬菜和鸡蛋也都有了。早饭牛奶是不能少的,它的营养自不必说,而且它的消化时间大约3个小时,比粥多了一倍。主食最好选米饭或者薯类,要比面包馒头好一些。

为了能多睡一会,很多人宁愿把早餐放在上班的路上,或者在街边吃小吃或边走边吃。其实,早餐不仅要吃得营养,更要吃得健康。醒了就上路,路上吃早餐,这样的习惯对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早餐前一个小时最好喝杯水,以帮助消化液的分泌,在上班的路上,细嚼慢咽是不可能的,走路的时候血液无法充分到胃帮助蠕动消化,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总之,为了你的身体着想,早起一点吃顿早餐是绝对划算的。

生活提示

1.早饭热量不宜过多。早饭的摄取量依体型、年龄不同会有些差异,不过,约500千卡左右是比较适当的,约占一天需要量的30%。

2.至少包含三大类食物。早饭500千卡的食物组合很多,但不要单吃一种营养素,至少要包含碳水化合物(如面包、馒头、稀饭)、蛋白质(如蛋、鱼类、豆腐等)、奶类(如鲜奶、酸奶),当然,配上蔬菜(如生菜、黄瓜沙拉等)、水果,就更均衡了。

3.不要用果汁替代水果。早饭如果能准备水果是很棒的,但如果不方便,可以在其他两餐摄取,不要勉强以果汁代替水果,因为果汁含糖量高,且纤维素的含量要比新鲜水果少了许多,维生素也被大量破坏,营养价值远不及水果。

4.避免早饭油脂过多。避免以油炸、油煎、油炒及重口味的食物当早饭,如薯饼、葱油饼、炒面等,以免给胃肠造成太大的负担,且增加血脂过高的危险。

5.早饭样式要多变化。一成不变的早饭容易影响食欲,多变化作不同搭配,可以摄取到不同食物、不同营养素,较容易达到营养均衡。

6.清粥小菜早饭也要注意。清粥小菜虽然没有油脂太高的问题,但配稀饭的酱菜、豆腐乳,营养价值低,而且太咸,钠含量太高,老年人不宜多吃;而且加工食品可能会添加防腐剂,常吃容易伤害肝、肾。

晚饭少吃、早吃

晚饭,是很多上班族家庭每天团聚的时刻,很多在外忙碌了一天的人更是觉得无论如何晚上也要好好吃一顿,于是炒几个菜,来瓶啤酒,晚上八、九点钟方才放下碗筷。酒足饭饱之后又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看起来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殊不知,你的健康已经被不健康的晚饭方式悄悄地偷走了。

健康诊断

晚饭如果吃得过饱,人体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浓度就会增高,从而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因为人们在晚上一般活动量较少,热能消耗很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逐渐使人发胖。

尿结石与晚饭太晚有关。这是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饭吃得过晚,人们大都不再进行活动,因此晚饭后产生的尿液就会全部储存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的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尿结石。

晚饭过多进食肉类,不但会增加胃肠负担,加上人在睡觉时血液运行速度大大减慢,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得高血压病。

同样,晚饭如果摄入过多热量可引起血胆固醇增加;晚饭的质量高又会刺激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成为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又一大诱因。

如果一天的副食品大部分由晚上一餐吃下,活动又减少,必然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还有小部分消化产物不能吸收。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会产生胺酶、吲哚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产物可增加肝肾的负担和对大脑的毒性刺激。而睡眠时肠蠕动减慢,相对延长了这些物质在胸腔内停留的时间,故促使大肠癌发病率增高。

更严重的是,晚饭过好、过饱,加上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就是身强力壮的人也会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死亡。如果患有结石嵌顿、蛔虫梗阻以及慢性胆管感染等,则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猝死。

晚饭过饱会使鼓胀的胃肠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而这些器官会将信息传给大脑,使大脑的细胞活跃起来,一旦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就会诱发各种噩梦,使人感到疲劳,久之,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等。

培养好习惯

晚饭要少吃。最好做一道养生汤,在饭前喝,然后再吃饭,一般吃到八分饱即可。

晚饭要早吃。尽量将晚饭安排在六点左右,而且在用过晚饭后4个小时内尽量不要睡觉。

晚饭要素吃。晚饭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而蛋白质、脂肪类食品吃得越少越好。

生活提示

晚饭要少吃的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例如以下人群就需要认真吃晚饭,给身体补充足够的营养了。

1.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如文、教、卫生、新闻及各类型脑力劳动者,即所谓知识群,晚饭后大多有开夜车的习惯,有的甚至工作和学习到夜间十一、二点,这样不但晚饭不能吃少,反而应适量加点夜餐。否则,到时候就会饥肠辘辘,影响工作和学习,对入睡同样有影响,甚至有饥饿感,还会造成胃肠疾病的发生或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对健康是不利的。

这类人的晚饭食谱应以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为佳。这类食物既能帮助消化,防治便秘,又能供给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防止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有利健康。

2.晚饭对于体质瘦弱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应该把晚饭作为他们补充营养的好机会。提高这类人群的晚饭质量,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这与晚饭摄入的营养物质更利于人体吸收有关。

3.孩子。晚饭距离第二天的早上相隔10小时左右,虽然说睡眠时无须补充食物,但孩子的生长发育却一刻也不会停止,夜间也是一样,仍需一定的营养物质。若晚饭吃得太少,则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可见,孩子的晚饭不仅不能少吃,还应吃饱吃好。

垫点儿东西再喝奶

很多人由于早上起得晚来不及吃早饭,于是提前准备了一箱牛奶,早上出门前抓起一袋边走边喝,还在为自己既赢得了时间又补充了营养而沾沾自喜,却不知道,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自己是一点也没有吸收到的。

健康诊断

由于水在牛奶中占较大比重,空腹喝较多的牛奶,稀释了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空腹时胃肠蠕动很快,牛奶在胃肠通过很快,存留时间很短,其营养成分来不及吸收,就匆忙进入大肠,徒走过场。

而且,胃部在接收到食物刺激的信号时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而过多的胃酸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营养更不易被肠胃吸收,严重情况将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培养好习惯

准备好牛奶的同时,也给自己准备一些小饼干、小点心、面包片或面包干,喝牛奶之前垫上一点儿,这样会让牛奶在你的胃中停留更长一段时间,你的肠胃会觉得舒服许多,而且也没有白白浪费牛奶中的大好营养。另外,由于食物提供了足够的热量,消化吸收又较缓慢并充分,使血糖持续较高水平,上午就会精力充沛。

生活提示

1.理想的早餐,应是蛋白质、高热量的膳食,数量不少于全天食量的30%。所以有喝牛奶习惯的朋友最好能改在午睡或晚睡前喝牛奶,可除弊兴利,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牛奶可加热,但不要煮沸。因为煮沸后,有的维生素会被破坏,而且牛奶中的钙会形成磷酸钙沉淀,影响营养素被人体吸收。煮牛奶也有一定的学问,多数人会将白糖加入牛奶再加火同煮,这样会使牛奶中的赖氨基酸与糖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煮牛奶应该等煮开牛奶后不烫手时再加糖。

3.牛奶中含有一种叫α-乳白蛋白的“天然舒睡因子”,它有调节大脑神经和改善睡眠的作用。因此,专家建议在傍晚或临睡前半小时喝一杯牛奶,有安神作用,可以促进睡眠。可以想象,忙完一天的工作,喝上一杯温热的牛奶,伴随着幽幽的奶香,进入甜蜜的梦乡,这是何等温馨的享受,大家可以一试。“睡前一杯奶,入睡来得快”。

4.有些人对喝牛奶不习惯,身体不适应,喝后常发生腹胀、轻微腹痛和腹泻,这是一种“乳糖不耐受症”,克服的办法:一是可以通过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喝奶量,以诱导乳糖分解酶的产生,慢慢适应;二是可以改喝酸牛奶,因酸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后大部分乳糖已被分解。可以说,酸奶是更适合东方人饮用的奶制品。

5.一些人觉得奶粉比鲜牛奶更有营养,于是干脆用奶粉来代替鲜牛奶。事实上,奶粉是鲜奶经过浓缩、喷雾、干燥后制成的微细粉粒,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主要营养变化不大,但氨基酸的利用率有所下降,部分维生素和免疫球蛋白等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尤其是维生素C、B,破坏严重。因此,还是喝新鲜的牛奶更健康。

每天至少喝8杯水

很多人判断自己是否缺水往往以渴不渴为标准,实际上这很不合理。口渴是人体水分失去平衡、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时,中枢神经发出的要求补水的信号。口渴才喝水,等于泥土龟裂再灌溉,不利身体健康。

健康诊断

口渴,是人体需要水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人体已产生生理异常的一种病态反映。喝水就是为了解渴,这是司空见惯的饮水常识,也可以说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生命延续过程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生理条件反射。

而实际上,渴了才喝水是一种被动的饮水习惯,也是一种不良习惯。然而,这种被动饮水习惯大多数人都有,还有一些人渴了也不喝水,而是忍着。这样一来,慢慢就会造成人体长期缺水的状态,这是引起人体各种疾病的根源。

平时喝水少的人尿量少且颜色深,尿液中排出的代谢废物多,引起疼痛;排尿次数少,缺少尿液的冲洗作用,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尿量少,尿中的盐类浓度高,常常会形成结石堵塞尿路。缺水还会使皮肤干燥多皱纹。多喝些水,皮肤有了足够的水,才会丰腴,润滑而柔软。水还有利于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

培养好习惯

早上起床后要记得喝水,这个习惯对身体的好处是很大的。一夜过去身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中老年人尤为重要。因为晨起饮水时,水会迅速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可有效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

早、中、晚三餐前约一小时,也应喝一定量水。食物消化要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唾液、胃液、胆汁、胰腺液、肠液)来完成,这就需要足够的水分。餐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便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血液,约一小时便可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所以,餐前喝水有增食欲、助消化、促吸收的作用。

生活提示

1.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与体内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体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约有1500毫升,再加上从粪便、呼吸过程中或是从皮肤所蒸发的水,总共消耗水分大约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

2.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另外,在出汗较多以及锻炼身体以后,或者洗澡以后,也应当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至于每次饮水的数量,切不可沾唇则已;当然小孩子应当适当减少,而年轻人、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切不可减少。

3.从健康的角度来看,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它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为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议喝30℃以下的温开水最好,这样不会过于刺激肠胃道的蠕动,不易造成血管收缩。含糖饮料会减慢肠胃道吸收水分的速度,长期大量喝饮料,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4.纯净水和矿泉水等桶装水由于饮用方便深受现代人青睐,但是喝这些水时一定要保证水的卫生条件,一桶水最好在一个月内喝完,而且不应把纯净水作为主要饮用水。因为水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纯净水中的这些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如果平时人们饮食中的营养结构又不平衡,就很容易导致营养失调。

适当吃些零食

零食,许多地方俗称“花口”。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爱吃零食是不良生活习惯——馋的象征,但从科学的角度看,吃零食既是一种生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多吃不利,少吃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健康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