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尾随船队的U—255号乘机发起攻击,又击沉1艘运输船。
3月12日,RA—53船队的其余26艘运输船安全抵达英国埃韦湾。
此后,大西洋护航战逐渐进入高潮,同盟国运输船损失惨重,迫切需要大量护航军舰,因此从3月至11月英美只得暂停北极航线的运输,将护航军舰调往大西洋。
1943年4月,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了彻底胜利,地中海航线的航行已经十分安全,在此阶段,向苏联运送物资就主要经直布罗陀——苏伊士运河——波斯湾这一航线,尽管该航线航程距离要比北极航线远,但无德军袭击之忧,可以安全抵达目的地。
6.丘吉尔发怒了
以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大臣提尔比兹的名字命名的“提尔比兹”号战列舰,是德国海军最具威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该舰标准排水量4.2万吨,满载排水量4.8万吨,长2.4万米,宽36米,吃水10米,航速30节,续航力9125海里(19节时)。动力为3台涡轮主机,12台锅炉,总功率13.6万马力,14台发电机,总发电量7910千瓦。武备为4座双联381毫米主炮,6座双联150毫米副炮,8座双联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37毫米高炮,2座四联20毫米高炮,2座单管20毫米高炮,2座四联533毫米鱼雷管。舰员1927人。加上坚固的装甲防护和周密的水密设计,一度被誉为“不沉的海上堡垒”,是一匹牙尖爪利的海狼。
由于它的姐妹舰“俾斯麦”号被击沉,它已成为德国海军最大的军舰,所以英国将它视为最大的威胁,“提尔比兹”还在威廉港造船厂的船台上建造时,英国就多次出动飞机进行轰炸,先后出动飞机1042架次,投弹670吨。英军的轰炸虽然没有能炸毁它,却使该舰的建造工程直到1941年2月25日才完成,1941年3月16日起在波罗的海试航,1941年7月20日在基尔港服役。1942年1月17日转移至挪威阿尔塔峡湾,用以攻击盟军北极航线上的护航船队。
“提尔比兹”的存在,一度使英国首相丘吉尔寝食难安,所以他在英军未能按照他的指令摧毁该舰时,曾在海军部大发雷霆,严令英军海空部队采取一切手段务必将其击沉或重创,当它进驻阿尔塔峡湾后,英军根据丘吉尔首相的命令,多次派出飞机进行空袭。但是由于阿尔塔峡湾周围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德军凭借地形部署了大量防空兵力,并对该舰进行了伪装,还在山上设置百余部发烟装置,作为辅助防御手段,所以英军的空袭均未奏效。
后来,盟军又组织2条代号为“双轮车”的人操鱼雷进行偷袭,可惜在航行途中遇到风浪,牵引钢索断裂,“双轮车”被风浪卷走,偷袭没有成功。
“双轮车”的计划失败后,英军又制造了X型袖珍潜艇(简称X艇)实施偷袭。X艇实际上是一种在有限距离内使用的潜航器,长约14.6米,直径约1.8米,耐压艇壳,动力装置为一部供水上航行的柴油发动机和一部供潜航使用的电动机,艇员4人,通常艇员分为“战斗艇员”和“航行艇员”,实战中一般先由潜艇将其拖带至目标海域附近的出发阵位,拖带航行中由航行艇员驾驶,战斗艇员则在潜艇上养精蓄锐,到达出发阵位后,X艇与潜艇脱离,战斗艇员再接替航行艇员,驾驶X艇接近目标,将炸药筒放置在目标军舰下方,点燃引信后撤离。
1943年9月,英国海军获悉德军“提尔比兹”号战列舰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都停泊在阿尔塔峡湾,“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则停泊在阿尔塔峡湾外侧的兰吉峡湾,便决定使用X艇攻击这三艘德舰,计划出动6艘X艇,由6艘潜艇拖带,每艘X艇携带2个装有1.1万千克TNT的炸药筒,其中X—5号,X—6号,X—7号攻击“提尔比兹”,X—8号,X—9号攻击“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X—10号攻击“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攻击时间预定在9月22日1时,爆炸时间预定在9月22日8时12分。
9月19日夜,4艘X艇到达距离海岸15海里(约27千米)的预定展开海域,在航行途中X—8号和X—9因拖索断裂而沉没。X艇解开拖缆与潜艇脱离,向阿尔塔峡湾前进。其中X—10号因机械故障无法保持平衡,加上潜望镜失灵,只得放弃攻击,返回会合点,与拖带潜艇会合后返航。其余拖带X艇的潜艇则留在会合点进行警戒和接应。
不料,次日X—5号在突破卡亚峡湾的防潜网时被德军发现,随即被击沉。X—6号和X—7号则利用夜间以水面状态航行顺利通过德军水雷区。两艘X艇白天以潜航状态通过斯特杰恩峡湾,于黄昏时分到达阿尔塔峡湾口,随后进行充电。充电完毕后,就以潜航状态缓缓向德舰锚地进发。
9月22日5时许,X—6号发现一艘德军交通艇正在进入德舰锚地,艇长立即加速尾随德军的交通艇顺利通过两道防潜网和90米长的防雷网,在距“提尔比兹”80米处被德军发现,随即遭到德军轻武器的猛烈射击,艇身中弹,发生倾斜,电罗盘失灵,艇长只好指挥X艇向目标的大概位置驶去,在“提尔比兹”左舷边解下炸药筒,艇长意识到X艇已严重受伤,无法撤离峡湾,便将艇凿沉,艇员离艇后被俘。
X—7号则没有X—6号那么顺利,几经周折直到将近7时22分,才摆脱防雷网的缠绕,进入峡湾后浮出水面观察时,发现距“提尔比兹”仅30米,迅即下潜,在下潜时与“提尔比兹”相撞,并沿着舰舷滑到其龙骨下方,艇长乘势解下炸药筒,此时该艇的电罗盘也已失灵,艇长只得按照估计的大致方向撤离,7时40分德军发现,遭到舰炮射击而受伤,艇内进水,不久沉没。只有艇长及时离艇,随即被俘,其余艇员随艇沉入海底。
22日8时12分,两艘X艇所放置的四个炸药筒同时起爆,“提尔比兹”号虽有铁锚固定,仍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震出水面,受到严重损伤,主机全部损坏,轮机舱和电机舱进水,一座主炮炮塔被掀翻,舰身龙骨变形,肋骨扭曲,舰体左倾5°,舰员死1人,伤40人。
7.“沙恩霍斯特”的命运
随着盟军在大西洋上的节节胜利,部分护航军舰又可以被抽调于北极航线,这样北极航线再次开通。
1943年12月12日,有19艘运输船的JW—55A船队正式从英国埃韦湾出发弛向苏联科拉湾。途经熊岛以东海域时,一艘在该处活动的德军U—636号潜艇发现了船队的行踪,但因护航军舰的压制无法接近船队,也就无法实施攻击。德军指挥部接到这一情报时,已经太晚,来不及采取措施进行拦截。航行18天后,船队安全抵达目的地。
由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司令弗雷泽海军上将亲自指挥的由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的远距掩护编队,因为担心德军水面舰艇的攻击,破例一直将船队护送到科拉湾,并于18日前往冰岛加油,然后出航为JW—55B和RA—55A两支船队提供远距掩护。
12月20日,编有19艘运输船的JW—55B船队从英国埃韦湾出发,护航兵力为10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和1艘扫雷舰。3天后,RA—55A船队则从苏联科拉湾起航,该船队由22艘运输船组成,由10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1艘扫雷舰护航。伯内特海军中将指挥的3艘巡洋舰活动于巴伦支海,作为近距掩护。
JW—55B船队出航的第二天被德军侦察机发现。12月23日,德军十几架容克—88轰炸机前来攻击,但在护航军舰的有效抗击下,被击落2架未获战果。同时,德军向熊岛海域派出了由8艘潜艇组成的艇群,准备拦截该船队,并命水面舰艇作好出海准备,随时准备出发。德军侦察机不断飞来,跟踪监视JW—55B船队,弗雷泽判断德军水面舰艇必将出动,因此命令JW—55B船队反向航行3小时,以干扰德军推算船队航速,同时亲率远距掩护编队以19节航速赶来接应。弗雷泽认为RA—55A船队尚未被德军发现,而且不久将驶离德军水面舰艇活动的危险海域,而JW—55B船队距离阿尔塔峡湾比较近,较有可能遭到德军攻击,便命令从RA—55A船队的护航军舰中抽出4艘驱逐舰加强JW—55B船队的护航力量,并命令JW—55B船队航向进一步偏北,以尽可能远离危险海域。
被击毁的美国战舰12月25日,德军北方海军指挥部下令出动水面舰艇对JW—55B船队实施攻击。晚上7时,埃里克·贝伊海军少将指挥“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从阿尔塔峡湾出航,此时正是北极海的极夜时期,全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日照,能见度很低,海上作战全靠雷达,尽管“沙恩霍斯特”号装有两部雷达,但无论工作距离,还是探测性能都远远比不上英舰装备的雷达。此时该舰上还有约80名见习军官和100名毫无经验的新兵,虽然出海前临时从“提尔比兹”号战列舰上抽调了部分有战斗经验的军官和老兵,但没有经过磨合,总体上人员素质很低。如果发生战斗,结局难以预料,因此贝伊少将曾请求推迟出海作战,但被海军总司令邓尼兹严词拒绝。
邓尼兹为了消灭JW—55B船队,除了出动水面舰艇外,还要求驻挪威的德国空军提供空中掩护,并在贝伊率领舰队出海后特别指示,强调要采取巧妙而果敢的战术,如果遭遇英军大型水面舰艇编队,应迅速放弃对船队的攻击,主动撤出战斗,保证“沙恩霍斯特”号的安全,因为德军此时在挪威,能够投入使用的大型军舰就只剩下“沙恩霍斯特”号了。
贝伊的舰队刚一出动,在阿尔塔峡湾的英国特工就向英国海军部发出了报告,弗雷泽很快就得到了这一情报,立即命令RA—55船队转向北航行,以借助熊岛以北海面大面积流冰的掩护;增援JW—55B船队的4艘驱逐舰则加入伯内特的巡洋舰编队,该巡洋舰编队加速航行,赶在JW—55B船队与德军舰队之间,然后由东向西,自己率领战列舰编队由西向东,形成对德舰的包围。
德军U—601号潜艇和U—716号潜艇克服能见度低的困难,发现了船队,并将船队的位置、航速、航向等通报给贝伊舰队。
德军舰队到达熊岛东南约40海里海域后(这是德军根据侦察机的报告,推算出的截击同盟国船队海域),贝伊下令各舰拉开距离,向南搜索船队。
此时,伯内特的旗舰“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雷达在3.1万米距离上捕捉到了一个微弱的信号。而英军另一艘巡洋舰“谢菲尔德”号巡洋舰的了望台也发现约1.1万米外的德舰,这时RA—55A船队已经脱离了危险,JW—55B船队则吉凶未卜,弗雷泽的编队还有150海里(约合270千米)距离。英舰首先向德舰发射照明弹,德舰意识到英舰就在附近,但德舰正是顶风航行,风雪交加扑面而来,了望根本无法发现目标,而德舰雷达性能又差,也无法迅速发现目标,就在德舰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英舰203毫米的主炮开火了,密集的炮火在德舰四周掀起了巨大水柱,德舰只能按照英舰炮火大致位置还击,交战中德舰雷达刚发现英舰,正要确定其方位,英军“诺福克”号巡洋舰的一发炮弹正好命中主桅,桅杆顶部被炸飞,安装在主桅上的顶部雷达被彻底炸毁。贝伊深知在暗无天日的北极海上,没有雷达是根本无法作战的,因此下令转舵撤退,但仍接连被英舰两发炮弹击中,好在其中一发是哑弹,才没有造成严重损害。“沙恩霍斯特”号凭借着航速,很快就与英舰拉开了距离。
当“沙恩霍斯特”号摆脱英舰之后,如果凭借其航速优势,迅速掉头返航,是完全有可能逃脱英军的包围,但贝伊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深知,消灭JW—55B船队,可以使苏军的作战准备推迟一个月之久,所以他决定利用中午前后短暂的日照时间,再次搜寻JW—55B船队,做最后的努力。于是贝伊指挥“沙恩霍斯特”号改向东北。
紧追“沙恩霍斯特”号的英舰没有料到德舰会突然改变航向,雷达失去了接触,但伯内特准确判断出德舰的企图,敌变我变,立即停止追击,改向西北航行,准备在JW—55B船队前方抢占有利阵位。但是德、英双方,一个向东北,一个向西北,分道而行,距离越来越大。
上午10点左右,德军侦察机发现弗雷泽编队,由于天气恶劣,能见度很低,飞行员发回的报告含糊不清——北角西北100海里发现一支东向舰队,其中可能有一艘战列舰。而接到报告的德军指挥官处事呆板,要求报告必须准确清楚,不能有可能、大概之类的语句,便将关键的“可能有一艘战列舰”这一句删去,然后才转发给贝伊。贝伊认为这肯定是英军军舰,但距离尚远,决定不予理睬。
1小时后,贝伊下令转向西行,正好与英军巡洋舰编队相对而行。
时间不长,伯内特旗舰“贝尔法斯特”号的雷达在2.8万米距离上发现目标,伯内特毫不怀疑地确定这就是“沙恩霍斯特”号!立即向弗雷泽报告,同时命令JW—55B船队转向东南,自己率领掩护编队则向东北接敌。
中午时分,“沙恩霍斯特”号的了望发现约在1万米外出现军舰桅杆,贝伊立即下令火炮测距仪开机,为主炮测定距离,同时主炮准备射击。随着枪炮军官的一声令下,“沙恩霍斯特”号280毫米主炮首先开火!伯内特随即下令巡洋舰开火,驱逐舰则全速接敌,实施鱼雷攻击。此时海面风浪很大,英军驱逐舰难以占领有利发射阵位,也就无法发射鱼雷,而英军巡洋舰则与德舰展开了激烈的炮战,战斗整整持续了20分钟,英军“诺福克”号被击中两发炮弹,上层建筑起火,伤亡13人。“沙恩霍斯特”号也被多发炮弹命中,而贝伊根据英军近失弹所激起的巨大水柱,错误判断英军为战列舰。他见己方雷达受损;驱逐舰也不在附近,孤立无援;海面风暴又大,寄予厚望的午间日照也被风暴驱走,能见度相当低;形势非常险恶,便决定迅速脱离接触,掉头返航。但德舰的撤退航线正好与弗雷泽的航线交错,这为弗雷泽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午后1时,向南搜索的德军驱逐舰与JW—55B船队相距仅10海里(约合18千米),但海面一片昏暗,德军什么也没有发现,双方擦肩而过。
贝伊通知驱逐舰返航。
伯内特率领编队紧紧尾随着“沙恩霍斯特”号,此时“谢菲尔德”号因发动机故障,没有追赶,只有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紧追不舍。贝伊见状,曾一度企图掉头杀个回马枪,但德舰刚一掉头,英舰也随之退后,避免与德舰交火,始终与德舰保持着不即不离的距离,同时不断向弗雷泽报告德舰的位置和航速。
弗雷泽的旗舰“约克公爵”号战列舰雷达在22海里(约合4万米)距离发现德舰,弗雷泽下令准备射击,尽管天色一片漆黑,炮手根本看不到德舰的踪影,但凭借着炮瞄雷达,“约克公爵”356毫米主炮已经牢牢盯住了德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