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2803000000018

第18章 放弃的极至:和光同尘(1)

传统文化背景下,文人志士对于“和其光,同其尘”及“被褐怀玉,外示狂夫”两句,尤其重视,奉为典范。这种思想和作为,到了后世,便更有甚焉,构成小说中许多故事,影响民俗思想甚巨,如济公活佛的喝酒吃狗肉,吕纯阳三戏白牡丹等等,都从“和光同尘”的观念而来,勾画出修道人的另一番面目。至于《高士传》、《高僧传》或《神仙传》的人物,典型各有不同,大体说来,真能和光同尘的实在太难,也并不多见。

功成身退之道

功名富贵是一般人的理想,一辈子汲汲营营,终于能实现这个理想的人极少。实现这个理想后,又能视功名如浮云,视富贵如粪土,飘然引退的人,更为稀有。张良却是少有的视功名如粪土、激流勇退的人。张良作为中国古代激流勇退的典型,值得今人称道。表面上看,他退出仕途,不问政事,是一种退却的思想,然而,他表面上的退却反倒成为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不但保全了自己的身家生命,而且为后来开始新的人生道路做好了准备。正所谓“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真正智慧。有时,放弃也是一种起死回生,放弃也是人生的一种新起点。有时,放弃更有价值。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年韩国人,他的祖上曾经做过四代韩国的宰相,故史称“五世相韩”。张良的一生,深受儒道文化的影响,在积极用世建立功业的同时,又能超然世外,全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仁德”人格与道家“顺天”人格的有机融合,并以达到现实人生的完美。这种文化人格理想的追求,不仅避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的定数,而且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精英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因而受到了后世文人士大夫的高度赞扬。张良一生恩怨分明,毁家以报国仇,竭尽谋略以报答刘邦助韩的恩惠。刘邦之所以成功,得力于张良的贡献甚多,张良毫不居功,这种“功成、名遂、身退”的高风亮节,不仅避免了杀身之祸,而且实在值得世人敬佩。

张良一生的活动,约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正式归汉之前,即公元前206年韩王成被诛之前,为第一时期。此期他以反秦复韩为己任,但同时也积极帮助刘邦。当张良成人后,遭逢韩国被秦国所灭亡,和他相依为命的弟弟也在这场战争中不幸去世。

怀着国破家亡的悲痛,张良散尽所有的家财,到处寻访武艺高强的勇士,准备暗杀秦始皇。张良到了淮阳,经友人的介绍,认识一位大力士。当时正传来秦始皇要到南方巡行的消息,两人立刻计划在发动突袭,锥击一代暴君。想不到所打中的仅是副车,秦始皇躲过一劫。这件事情发生后,秦始皇非常震怒,下令全力缉捕凶手,张良只得连夜向东逃亡,到了下邳,隐姓埋名,过着幽居的生活,等待着有利的时机,再来雪耻复仇。

张良在下邳的乡间居住,借着游山玩水来打发时间。有一天,他信步走到圯上桥,正在欣赏着四周的山光水色,突然看见一位衣着朴素、容貌平凡的老人走过来,当他经过张良的身边时,一只鞋子掉到桥下,他就对张良说:“喂,年轻人,下去把我的鞋子捡上来。”张良看这位老人年纪那么大,也就一句话也不说,立刻跑下桥去,替他把鞋子捡起来。老人接着又说:“再替我把鞋子穿上。”张良见老人十分不客气,但想想他毕竟上了年纪,也就忍了下来,替他把鞋子穿好。老人临走时,微笑着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很有耐心,很懂礼貌,将来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才。五天后的清晨,再来这里一趟,我有话对你说。”原来老人先前是故意在试探张良。

五天后的清晨,张良依约前来,老人早已到了,他很不客气地指责张良说:“和老人家约会,怎么可以迟到?要是你有诚意,五天后再来。”第二次,天刚破晓,张良就赶去了,可是老人还是比他先到。老人家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来晚了,我们五天后再见。”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张良这次下定决心,在前一天的半夜便摸黑起床,赶到桥上等候老人。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射上桥头,老人才姗姗走来,发现张良早已到了,便很高兴地对张良说:“年轻人就应该这样,如此才有礼貌。”说完从衣袖里掏出一本书,对张良说:“这本书,你应该好好研读,将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老人还告诫他说:“读是则为王者师。”说完便匆匆走了。张良打开书本一看,原来是《太公阴符经》,兴奋地跪下来,向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叩谢。从此使张良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行刺的新道路。

十年以后,刘邦带着义军数千人经过下邳,遇见张良,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相谈之下非常投合,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当时刘邦的兵力还不能够自立,是项梁手下的一员部将。张良则全力协助韩王谋求复国而埋头努力,由于兵孤势单,被秦军所击溃,只得辗转到山区打游击。正巧刘邦奉楚怀王的命令,攻打关中,在途中碰见张良,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刘邦很爽快地协助张良,帮韩国夺回十余座城镇,张良十分感激,从此以后一心一意跟随刘邦。正式归汉至项羽败亡为第二时期。鸿门宴的战斗,不仅显示了张良的智谋,同时也表现了张良的“义”,即对刘邦的忠诚和笃信;“烧绝栈道”;是以屈求伸、以守为攻的战略决策;“归汉荐将”,体现了张良知人善任、打败项羽的正确措施。张良作为“王者师”,为刘邦的统一天下竭尽全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进入咸阳,立刻被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一些国宝级的珍品所迷惑了。其他的人劝刘邦都没有用,张良只好进言:“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言。”刘邦这才及时省悟,还军坝上。这样,不仅使刘邦保住了为民伐虐的形象,也使即将到来的项羽找不到攻杀刘邦的借口,关系至为重大。

果然,项羽一到关中,立刻摆下鸿门宴,准备对付刘邦。项羽的叔叔项伯,为了感谢张良曾经救过他一命,紧急通知张良要他先行离去,以免受牵连。张良道:“今事有急,亡去不义。”张良遂与刘邦竭力讨好项伯,刘邦甚至与项伯约为婚姻,项伯回去后为刘邦向项羽说情,羽怒始解。次日,刘邦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并表示乐于服从。宴会时,项羽谋臣范增使项庄舞剑,意欲杀邦,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遮蔽刘邦。张良见事急,便出去招呼大将樊哙,樊哙进来,替刘邦责备项羽,不宜加罪于先入关立有大功的刘邦。项羽也让樊哙就坐。刘邦在项伯、张良、樊哙的佑护下终于脱险。后来项羽主持分封诸侯,令刘邦领巴蜀之地,刘邦又令张良厚赂项伯,项伯又为刘邦请得汉中地,从而为邦打下了还定三秦及东进中原的基础。后来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巴蜀,张良建议烧毁栈道,表示不再东还,使项羽失去戒心。鸿沟界约签订后,张良又劝刘邦把握最佳时机,击溃强敌,甚至背信毁约也在所不惜。刘邦除赖有萧何从关中源源供应援军,始得在荥阳一带占住脚跟外,张良向刘邦献争取彭越、英布及重用韩信共同对付项羽之策,也是刘邦终能战胜项羽的重要因素。张不仅善于运筹料敌,而且也擅长知人荐能,故其兴汉功业能与萧何、韩信并列。

当韩信立下了灭齐大功而遣使要刘邦封他为齐假王时,刘邦当着使者的面骂韩信,在场的张良、陈平劝刘邦暂且容忍之。刘邦方有所悟,遂借题发挥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遂派张良往齐地,拜韩信为齐王。如此避免了一场内变,使韩信继续甘心为刘邦效力。后来,刘邦与韩信、彭越约期会攻项羽,二人却按兵不动,导致刘邦又为项羽所败。张良知道韩、彭二人是要挟增加封地,于是劝刘邦满足他们的要求,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韩信、彭越二人才引兵与汉军共败项羽于垓下。灭掉项羽之后,诸将争功喧哗,刘邦为此事而忧心忡忡。张良劝刘邦先封和自己素来有怨恨的雍齿为侯,诸将都说:“雍齿且侯,吾属无患矣。”于是众心大安。经过垓下一战,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全国,建立了汉朝。

纵观张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一生,张良兴汉之功是很大的,所以刘邦给开国功臣论功时,首先从张良说起。正因为张良能协助刘邦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危时能转安,错时能纠正,败北能再起,守势能转攻,功成能守业。所以我们说,张良兴汉之功确应名列前茅。

刘邦实现统一后为第三时期。此期张良虽继续为新建的西汉帝国献计献策,但却抱定功成身退的决心,逐渐远离政治,道引辟谷,从赤松子游。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虽未尝有战功,但刘邦却替他请功道:“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地三万户。这个数目远远超过第一功臣萧何所食户口之上。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刘邦遂封张良为留侯,食万户。不仅如此,张良赞同刘敬定都之说,劝刘邦定都关中,张良对刘邦说:“洛阳虽东有成皋,西有黾之险,然其中小,……四面受敌,不如关中,左函淆,右陇蜀,沃野千里,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刘敬说是。”刘邦始决定西都长安。后吴楚七国反汉时,都得关中之利,更得到证实。此后张良“杜门不出”。在太子刘盈将废之时,他谏而无效,就“因疾不视事”。后来干脆自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并“乃学辟,道隐轻身”。这一系列的“急流勇退”行为,与其前期辅佐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从此,张良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

在这段时期,张良具有强烈的功成身退的心态。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对每个纪传中人都加上几句评语,他说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智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作《留侯世家》。”用意是说张良有克敌制胜的智谋,他只努力谋划军国大事,从来不表现自己,甘心当无名士,也就是说,能置荣利而不顾,视功名于外物(分外之事)。司马迁以寥寥数语,确实抓住了张良一生持身行事的精髓与特点。这位毕生为皇帝出谋划策的人,最后也为自己谋划了一条退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狡兔死,良狗烹”的严峻形势,应该说他的这个选择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在张良的心中,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于其激流勇退心态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满足,进而一意追求,必然招来灾祸。只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其次是“不敢为天下先”。切莫争强好胜,突出自己,而应卑躬居下,先人后己。无为不争,就是意志的柔。这种柔对于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张良后期的人生择向,正是体现着道家贵柔知止的精神实质。他曾经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他的这种激流勇退的心态,正是文化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受到历代人们的称赞。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新王朝确立的时候,开国功臣被罢黜或被杀戮的,史不绝书。究其原因,是帝王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和地位,是封建的专制与宗法制的产物。儒家文化的“为王者师”的圣王情节给帝王形成一种受约束和有取而代之的感觉。因此,在夺取天下创立基业时要依靠这些文臣武将,而天下安定后,就要消除他们对皇权机制的潜在威胁。然而,知识分子出身并跻于仕途的官吏们,他们有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其参与意识、忧患意识、批评意识非常强烈。这就不可避免地与皇权专制发生尖锐的矛盾。“敌国灭,谋臣亡”,这正是中国封建专制下谋臣命运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封建历史王朝变更时的规律。

张良目睹了韩信、英布、彭越的被杀,又目睹了宴会上、宫廷中争功的场面,深感现实的严酷无情,也更能激发他激流勇退的决心。现实的欲望太强烈,不能保持“知止”的心态,就会身为物役,招致灾难。因此,修身与养性,淡泊与明志,宁静与致远,这一组儒道合一的生存意识和思想态度,就更显其重要。“视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是张良对人生做出思考后的抉择。

张良从历史和现实中清楚地意识到作为“王者师”的利害关系。尽管他与刘邦之间,不仅是君臣关系,而且也存在着知遇之恩,即使天下安定之后,刘邦还采纳其言,宽厚善待。然而,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声名、利益,已经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巅峰,如果再去追求更多更大的名利,不仅有违自己的自我本性与人格理想,而且也会招致祸患。“三杰”中,韩信被诛,萧何系狱,不正是名利所累吗?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害,不正是人性扭曲、物欲横流的表现吗?因此,功成名就之后,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摆脱名利的羁绊,超出世俗的纷扰,保全自我的生命,求得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无争,达到“以快吾志”、贵生全性的目的。这是激流勇退之人的明智之举,是智慧的选择。

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掉秦国,统一天下,然而他慧眼识大局,功成隐退,避免了像发生在韩信身上一样的血光之灾。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像张良那样获得了巨大的功名,而“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也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功高”而不“震主”,反而深得君王信任,安然无虞,以享天年。

不得认“真”

一日,孔子出游讲学,他和弟子子由来到一个叫邺的地方,他们感到饥肠辘辘,人困马乏,于是,孔子吩咐子由去前面的店铺讨些吃食。子由便来到一家洒店前边,向掌柜的说明来意。

店掌柜听了子由的话后,缓缓地说:“这点小事没有问题,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子由忙问道:“掌柜有什么条件请明示。”

掌柜说:“我写一个字,如若你认识,我便请你们吃饭,否则,就是棉花店失火——免谈(弹)。”

子由微微一笑说:“掌柜,在下不才,在老师门下也算是饱读诗书,字我还认识一些,不知店家所提何字,还请掌柜赐教。”

于是,掌柜拿起笔墨在纸上写了一个“真”字,随后问这位公子,这是何字。”子由没有想到掌柜写了如此简单的一个字便说:“掌柜的,你开玩笑呢,还是故意戏弄我呢?这个字都不识我还配做孔夫子的门生吗?这不就是个真的真字嘛。”

掌柜的摇摇头吩咐伙计让打发他走,子由愣在那里,半天没有闹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子由满脸疑惑地来到孔子跟前,他将事情一五一下十地向孔了诉说一遍,孔子想了一下笑着说:“子由,原来这位掌柜是要让我亲自前往才行,咱们一起去吧!”

孔子和子由来到店铺前,孔子和掌柜说明来意后,掌柜依然指着那个“真”字说:“请问先生这是何意?”孔子看后笑着说:“这不是‘直八’吗!”掌柜面露喜色道:“夫子果然博学多闻。学识渊博,在下佩服、佩服。”于是,掌柜立即吩咐伙计准备饭菜,子由愣了半天还是不明其意,他低声问道:“老师,你怎么能将‘真’念成‘直八’呢!学生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孔子笑着说:“子由啊!有些事情是认不得‘真’啊!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吗?”

智慧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