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
280800000011

第11章 有一种心境叫放下(2)

就这样,老铁匠打破了名利对心的束缚,重获宁静。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要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

因此,人生真的不必太急功近利,如此浮躁,不如将心跳放缓,随青山绿水而舞,见鱼跃鸢飞而动。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此心常在静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人生常在静中,纷扰红尘,悟得禅心。

淡他个心如止水,浓他个轰轰烈烈

《蜗牛的奖杯》这篇文章讲的是蜗牛原先会飞行,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荣获冠军,得到一个奖杯,便成天背在身上,日子久了,奖杯成了外壳,翅膀也退化了,它只能慢慢爬行。做人也是一样,不能永远背着荣誉的外壳,要学会淡忘曾经的荣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

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谨遵你的教诲。”

唐雎叫信陵君谦虚谨慎,淡忘功劳,这是高明的处世哲学。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唐雎所说的那样看破名利。古人将名利比做缰绳和锁链,它们紧紧地将人缚住,使人活得疲惫不堪。曾经有人以纤夫拉船为题写了一首诗:“船中人被名利牵,岸上人牵名利船。为名为利终不了,问君辛苦到哪年?”可见世上之人总离不开名利牵绊。据说清代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便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大臣和珅侍奉在侧,随口答道:“无非‘名利’二字。”有人说得更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确实,放弃名利并不是很简单就能做到的,它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感悟,一种精神升华。“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但是,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

苏东坡赞美西湖诗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如此,西子如此,每个人的人生也应如此,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相宜。该浓时,就浓他个轰轰烈烈,全身心地去干事业、闯天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淡时,就淡他个心如止水,沉稳恬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利、权、势,都是身外之物、过眼云烟,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放下身份,走出一片新天地

有一位研究生,在校时成绩很好,大家都很看好他,认为他必将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后来,他果然有所成就,但既不是高官也不是老总,而是卖米线卖出了成就。

原来他在毕业后不久,得知家乡附近的夜市有一个过桥米线的小摊要转让,那时他还没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钱,把它买了下来。因为他对烹饪很有兴趣,便自己当老板,卖起米线来。他的研究生身份曾招来很多不以为然的眼光,却也为他招来不少生意。他自己倒从未对自己学非所用及高学低用产生过怀疑。

现在,他还在卖米线,但也搞投资,钱赚得比一般人不知多多少倍。

“要放下身份,不要被面子所左右。”这是那位同学的口头禅和座右铭,“放下身份,路会越走越宽。”

那位同学如果不去卖米线或许也会很有成就,但无论如何,他能放下研究生的身份,还是很令人佩服的。你不必学他非得去做类似的事情,但在必要的时候,要有他的勇气。

人的“身份”是一种“自我认同”,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感越强的人,自我限制就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她的女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那样做有损他们的身份和面子。

其实这种“身份”只会让人的路越走越窄。不是说有“身份”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我们相信,在非常时刻,如果还放不下身份,那么只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如果能放下身份,那么路就会越走越宽。

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说,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和面子,做回一个普通人,甚至比普通人更为谦虚。同时,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份”比放不下身份的人在竞争上多了几个优势:

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且能吸收各种资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

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到好机会,也能比别人抓到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份的顾虑。

有一则故事讲道:一个千金小姐随着婢女在饥荒中逃难,干粮吃尽后,婢女要小姐一起去乞讨,千金小姐说:“我是小姐。”小姐不愿意去。结果呢?小姐饿死了。

如果你在追求成功,你就要放下你的身份,不管以前的你多么高大、多么辉煌,都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心平静,有从零开始做的准备,那样的话,你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心里放下,方为真放下

俗话说,做人要“提得起,放得下”,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的人是能提起,却放不下;有的人则是既提不起,又放不下。其实,只有我们放下时,才能真正把握。

学禅的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他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踌躇不前。由于穿着丝绸的衣服,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大和尚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小和尚继续前进。

小和尚跟在大和尚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做声。

晚上,回到寺院后,他忍不住了,对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大和尚笑着答道。

大和尚虽然怀中有美女而心中无美女,所以没有牵念。小和尚则相反,他虽没有背那个美丽的少女过河,却一直念念不忘。

小和尚毕竟修行不深,所以他怀中无美女,心中有美女,一直耿耿于怀,这叫提得起。但他提起来了,终究还是没有放下。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而要让人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无奈地说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是啊!你缺少的东西,确实是你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你呢?看不见自己的本真,无故寻愁觅恨,怨来怨去,不知足,追求一些怎么也追求不到的东西。就像那个骑着骡子数骡,怎么数都少一只的人,原来他忽略了自己胯下那一只啊!

《菜根谭》有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享受“放得下”的人生愉悦。

敢于放下,果断放下,心里真正地放下,放下的一刹那,你会感到天地原来如此广阔,你会发现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平稳,你的心房是如此安稳温馨。

放下吧,让浮躁的心归于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