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2808800000006

第6章 点亮心灵——开启人生的智慧之门(4)

做你自己,你就是导航的光!在做事之前要认清自己,认准你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能力和知识及重新审视你的心理素养,以发掘出自身无穷的潜力。

一块怀表

文/佚名

一个小偷偷走了一位年轻牧师的相机和一条西裤以及一块贵重而华丽的怀表。

被偷的年轻牧师虽然懊丧,但仍很豁达。

这种情绪也感染给了牧师的小女儿,她逢人便高高兴兴地嚷道:“小偷来啦!小偷偷走了我爸爸的怀表啦!”

牧师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极淡泊的人,失去一块怀表并不会使他质朴的衣着更见寒酸——正如多一块怀表也不会使他华丽一样。

那天,他悄悄地把他的小女儿叫到面前,严厉地说:

盗贼永不能在他的国度里生存——因为借着爱心的馈赠,他已消灭了他们。“你不要乱讲,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小偷,这两个字多么难听。”“是小偷,是小偷偷去的!”他的小女儿说。

“不是,不是小偷,是一个人,只是他比我更需要那块怀表而已。”

朴实的话却给人以震惊。一个文弱的人。却有着那样豁然的心。

关于平静

文/佚名

当英国作家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关于平静的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我们以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经历为例,就可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等等,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可她却说:“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可以这样说: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我们内心的平静与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比富人“富有”

文/佚名

一位富商花费巨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各种珍珠、翡翠等珠宝。为防失窃,他安装了严密的保安系统,平日里很少进去欣赏,只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

有一天,富商忽然心血来潮,决定让大厦清洁工进去开开眼界。

清洁工进去后,并未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细细地欣赏。待步出厚厚的铁门时,富商忍不住炫耀说:

“怎么样?看了这么多好的东西,不枉此生了吧?”

能够欣赏,常常比实际拥有更快乐。那个清洁工说:“是啊,我现在感觉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

那富商大惑不解,面露不悦。

“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岂不比你更快乐?”

活出自我

文/佚名

许多事情只能以非A即B的形式选择,因而,后悔实在是不应有的情绪。错过了就别后悔,无论好与坏。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使死抱着过去的错误不放,每天懊悔、责备,也于事无补,反而会让你沮丧。

一位女士,20年前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当全职家庭主妇,并帮先生完成博士学业。现在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她的先生却提出离婚的要求——因为他有了新的对象。这位女士感到非常后悔。她回忆起20年前,她为了他放弃留学和工作。她说:“如果我当时坚持出国,所有的一切都会不一样。我可能根本不会结婚,也不会浪费多年的青春在他身上。”

她觉得自己过去做了错误的决定,损失的不仅是机会,同时连生命也浪费了。她不去处理眼前的危机,追寻新的生活,反而被卷入悔恨的漩涡里。

那位女士20年前所做的决定,如放弃留学、与人结婚等,在当时不应该是“错误”。在那时候,也许她是很不情愿才做了这样的决定,但在衡量利弊后,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不应该后悔。

有人说得好:“不管结不结婚,到头来总会后悔!”也就是说,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这些人认为是好事,另一些人可能认为是坏的,只是选择不同罢了。现在觉得庆幸的事,将来可能发现错了。如果这位女士当时做了别的选择,可能一切就会很好吗?还是会有其他问题发生。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后悔。后悔时,我们常这么说:“或许,如果我不这么固执,我们还不至于离婚。”“如果我不出去,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如果我当初早点送他上医院,也许他就不会死。”“她非常沮丧地说想自杀,那时若多给她安慰就好了。”

每个人都曾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在重新审视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时,才知道自己错了。但过去已无法改变,我们只能活在现在。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不能改变事实。因此,请集中心力“为现在而活”。并自我追问:“我能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学到什么?那么你将会得到更圆满的成长。

过去已无法改变,因为我们活在现在。错过了就别后悔,因为后悔也不能改变现实。

过去已无法改变,因为我们活在现在。错过了就别后悔,因为后悔也不能改变现实。

爱成绕指柔

文/佚名

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斗大的字不认得几个,但几个孩子都先后考上了不同的大学。

毕业后,我进了电视台,干上了新闻这个行当。母亲很是高兴,从此也爱上了电视。父亲告诉我,每天一到新闻播出的时间,母亲总是拉着他。一起看新闻。尽管她听惯了闽南话的耳朵对普通话有很强的免疫力,听不懂新闻讲的是什么,但她仍看得有滋有味,尤其是我采访的新闻。父亲总会告诉她,我到哪里去了,采访了什么。渐渐地,母亲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汉字中又多了三个字——我的名字。

我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在电视上上过镜,一来担心带有地瓜腔的普通话会贻笑大方:二来担心自己的容貌对不起观众。不过我经常有机会拿话筒采访别人,这个时候,母亲总能轻易地认出是我的手,只要我拿话筒的手出现在荧屏上,她总是会兴奋地叫起我的小名。为什么能认出我的手?母亲说,那是由于我的大拇指关节比平常人要凸出一点。

其实我家离电视台只有二三十公里路,但由于工作繁忙,我很少回家,只能隔三差五地打个电话,而且只是三言两语。新闻成了父母亲了解他们儿子的重要渠道。有时看到我在烈日下采访,母亲会让父亲打电话给我,嘱咐我出门一定要戴帽子;有时一两天没有我采访的新闻播出,母亲就着急,直到在电话里听到我的声音才安心。

于是每当手持话筒采访时,我总是尽量将大拇指高高地凸起,我知道母亲的眼睛在荧屏前注视着它。后来我换了一个女搭档,从此拍摄重任就落在我身上,连拿话筒的机会都很少了。时间一长,父亲来电话说,也不知道这一段时间我干了些什么。我这才想起很久没往家里打电话,想起母亲那双期待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愧疚。一位朋友听我谈起这件事情,很是感动。他拿起我的手,仔细看了半天,说:“奇怪,怎么看你的大拇指关节也不会比我的更凸出!”

关注与关爱细微到对一举一动和身体每一处印记都熟记于心,这是父母对儿女们的爱。而儿女们往往连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都不记得。虽经岁月洗礼与积淀,但那无私的母爱已化成绕指的温情。

幸福是一种感觉

文/佚名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

也许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落后了的大白话。但要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

有这么一个故事:圣诞节即将来临,在邮局工作的杰茜在阅读所有寄给圣诞老人的信件时,发现一个名叫罗斯的儿童向圣诞老人要的礼物很特别。信中写道:“亲爱的圣诞老人,我想要的唯一的一样礼物就是给我妈妈一辆电动轮椅。她不能走路,两手也没有力气,不能再使用那辆两年前慈善机构赠予她的手摇车。我是多么希望她能到室外看我做游戏呀!你能满足我的愿望吗?爱你的罗斯。”

杰茜感动得潸然泪下。于是,她拿起了电话,马上与一家轮椅公司取得了联系。这家公司当即决定赠送一辆电动轮椅给罗斯的妈妈。

圣诞节那一天,公司将价值3000美元的轮椅送到了罗斯的家,在场的有10多位前来祝福的人们。罗斯的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有人间罗斯的妈妈此时有什么感想时,她眼含热泪,望着儿子深情地说:“因为我的儿子,我觉得无比幸福。”

也许你会觉得男孩儿和他母亲的遭遇很悲惨。可他们自己却没有总是沉浸在痛苦之中。反倒觉得自己拥有幸福。你能说他们不幸福吗?

我们常常无法证明自己的幸福。我们被动地生活、寻找幸福,我们又常常寻找不着,因为我们出发时就迷了路。

其实,幸福就是:你自己觉得幸福,那你就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旁观者是无法感知的,而真正的幸福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得到。

风轻云淡

文/佚名

和朋友聊天,一位女记者是这样描述她的生活的:“我老公不爱和我聊什么。就喜欢摸我的头。”朋友睁大眼睛说:“他喜欢摸一下你的头。意义就很大了。”

我细心回想,每日下班后,卷起袖管就往厨房钻。油锅当当响时,老公和儿子开门进屋,儿子大喊一声:“妈,我们回来了!”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一只大手轻摸一下我的头。我一转身,看到老公安静的脸。他说:“辛苦了,老婆!”是啊,这就是幸福,平常含蓄得让我几乎忘了!老公通常会自动帮忙整理餐桌,7岁的儿子有时也会凑趣择个菜叶。

风轻云淡,不在华衣美食。一个举动看似平常,实则蕴藏绵绵爱意。一个小家庭这样相守着,就是幸福吧!待吃完晚饭,我坐在书桌前整理资料,老公也会过来摸摸我的头,那稍带力道的手劲儿,仿佛有期许鼓励的味道。

我们住在香港,没有私车,假日就乘坐地铁或公车一路玩下去。有次去历史博物馆,每人只花了20元港币,就得到了一个倚窗赏荷的位置。儿子拿出纸笔来画画,我看书,老公依旧不多话,只是微笑,偶尔拿出照相机给我和儿子拍照。唠叨是爱

文/佚名

小玲天生就是个爱说话的人。小玲和大明谈恋爱的时候,小铃经常给大明说自己的故事。比如童年有一回去城里迷了路,半夜才回到家,急得一家人都快疯了;又比如夜晚到村边的池塘捉青蛙,捉了一篮子又都放回了池塘,因为她看那些青蛙太可怜;再就是家长里短,左邻右舍的各种轶闻趣事,反正都是些芝麻绿豆大的琐事。

那时大明很喜欢听她说话,喜欢她说话时的语气、姿态、声音,他甚至认为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听自己喜爱的姑娘说话,是最浪漫、最幸福的事。

女人的唠叨是琐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情。之所以唠叨是因为她们心中有爱,有关怀。如果你对这些视而不见,等到失去时,后悔已晚矣!让我们每个人都珍惜好现在拥有的幸福吧!这是最实在、最珍贵的东西。两人结婚后,小玲还是话多,但内容有些变化,多半是嫌大明睡觉前不洗脚、睡觉打呼噜等等。大明开始烦她的唠叨了。开始的时候,大明还说两句:“你有完没完?”到后来干脆以沉默来抗议小玲的唠叨。

小玲40岁的时候,不幸得了喉癌,日渐消瘦,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大明开始怀念她以前的唠叨,他想再听小玲讲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想听她临睡前让自己洗脚的唠叨,但小玲已经无法吐出一个字了。

病魔最终夺去了小玲的生命,大明的世界突然安静下来。深夜对着小玲的照片,大明禁不住泪流满面,他终于真切地体会到:爱人的唠叨是自己的福分。

端正爱的态度

文/佚名

一个考上大学孩子的父母就要送孩子坐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他已经和几个同学约好了同去。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高兴。

但他们不敢把这种高兴和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他们很小心,只在一旁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倒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倒满水的。他好像很乐意干这个,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也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他的同学后来以一种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

在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很坚决地看着那个同学的眼睛,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咕哝些什么。父亲看到场面有些僵,就很热情地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吹牛,他父亲还为同学打来开水,但这时同学变得很客气了。

孩子好像第一次开窍似的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涌起了一股歉疚之意,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这种感情使他在深夜里掉下了眼泪。

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不让他们去,一定要他们去招待所,直到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那个招待所里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都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听同住的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有此紧张和不放心,“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边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吗?”孩子答应了,父母有些不放心地回去了。

晚上新生们闹了一阵儿,便睡了。孩子却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照顾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孩子的身体也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父亲还时不时去外地的乡办厂帮着做一些技术指导什么的,有时也是靠赔着笑脸求人求来的活。他们是那样平凡,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

类似的经历也许你我都有过。但至今留下的也只是淡淡的回忆,然而其间父母的絮烦的爱却铭刻于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端正对父母爱的态度,就像父母对自己的爱一样! 。他是他们的骨中骨,肉中肉,这世上还有谁会这样贴心贴肺地爱他呢?甚至可以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还全心全意地爱他?孩子哭了,哭得好伤心,泪水甚至浸湿了半个枕头。

时间过得很快,这个孩子长大了,工作了,工作还算努力,有了一点儿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这个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的,可是在他心里很爱很爱他的父母。

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至少,他自己心里明白了。

爱是每一个细节

文/佚名

一次,我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

“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

“没有。”

“是没想好说什么?”

“不是。”

“那为什么要拨两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