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280900000033

第33章 融通策略:名利场间如游龙 (2)

一般商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算有壮志去做一样的事业,面对手中资本不足的情况也只能长叹无路。但是胡雪岩没有,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手中那张栈单的作用,像变戏法一样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资本。这需要谋略,也需要自信。如果不是确信生丝的生意极有可能成功,恐怕他也难以如此从容地施展自己的谋略,而没有这份从容,就难以成功。简而言之,一个人的谋略和他做大事的胆识结合起来才能助他成就大业。

心随耳动,善听弦外音

不管是做官的对老百姓,做生意的对主顾,如果你想要人家腰包里的钱,就要把人伺候得舒服,人家才肯心甘情愿掏腰包。

——胡氏警训

无论是宦海,还是商海,都是风云变幻,充满风险的。既要小心不要帆船,又要随时绷紧神经寻觅机遇。很多时候自己要是没能看清时局,就可能把到手的机会放走,这个时候,如果能仔细参详别人的意见,或许就会恍然大悟,此时再去权衡利与弊、得与失,就会清楚很多。

胡雪岩深谙商道,能够在充满风险的商海中,时刻注意了解当前时势的特点,及时地预测可能要发生的变化,审时度势,应时而变,采取积极灵活的应对措施,使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看来,他是一个顶级的成功商人,但是他也有几次差点就下错的棋子。但是他善听弦外音,在别人的旁敲侧击中能够迅速领悟别人的话中之意。兼听则明,有了别人的意见作为参考,作出的决断就明智多了。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还没有正式挂牌亮时,就有人前来“谈生意”了,自称是在江宁府公干高师爷,他从夹袋里掏出一张官报,请胡雪岩过目。

报上写着地方官变动的消息,其中有“江宁知府俞大寿迁升河南藩司”的内容,胡雪岩看完后,师爷开始切入正题。原来他家主子升为河南藩司,在江宁任内三年亏空了两万两银子。现在知府已到江宁,等着交接,两万银子的亏空如果不能及时设法补上,恐怕就会遭人诟病,前途难保。

官场上前任亏空公款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只要在人员交替之际能够补上就万无一失了,胡雪岩明白高师爷这番前来其实就是伸手告贷。但是,一来,钱庄正在筹备之中;二来,前任账目不清,溜之大吉,后任亦不认可钱庄填上的银两,这样的话钱庄就有借无还,白白亏损了一笔钱。很多钱庄在官府的威逼之下就此倒闭,胡雪岩当然明白其中的厉害。而且他当时有知府王有龄做靠山,自然不必怕他。因此就婉言拒绝了。

师爷摇头,连说可惜,原是千里来结缘交友,胡雪岩却蒙昧顽固。

胡雪岩听出他话中有话,忙请他留步,并虚心求教。

师爷这才为他细细道来其中的利害:河南藩司掌握着河南一省的银钱度支。当时正值战乱,朝廷命河南地方每年筹措饷银七十万两输送军前粮台使用,称为“协饷”。一般把协饷存放在信誉良好的钱庄,以便随时供军队取用,且不算利息,,这样好的财源各个钱庄无不心向往之,既可以用协饷来充实钱庄本钱,又可以放款来获得丰厚的利润。

胡雪岩这才知道放在眼前的是一条多大的鱼。他不仅把两万两银票交给了师爷,又私下给师爷送了一千两银子。不到半个月,河南那七十万两协饷果然存入了阜康钱庄,这笔买卖干净又漂亮。

每个人都不可能随时准确清晰地作出判断,这个时候就要多留意旁边人的提点,这样才不会错失机会,也不会在自己原有的思路上困难去,把大好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

以财生财,钱跟着利益走

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

——胡氏警训

中国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后,总是习惯买房置地,然后自己守着这些产业过日子,很少能够再投资把生意做得更大的。这也和中国的农本社会现实不无相关,但是像胡雪岩这样的商人所赚取的钱财不只是用来花费的,他的心中想要的是更多的财富,思索的是没有止境的掘取之道,而钱财堆在仓库里并不会自己升值,必须要进行下一次的投资以带来更多的利润,这就是以财生财。

胡雪岩说:“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完事。我有了钱要用出去!”这个“用”不是挥霍无度,而是让它去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投资的关键就是找准方向,善于发现哪些地方可能会产生利益,迅速地分析形势,再把钱投下去,否则就会血本无归。胡雪岩的眼光随时在不同的行业之间游移,找寻能够吸引他投资的项目。他做成第一笔生丝的生意后,就已经瞄准了典当业和药店了,同时他还看中了水路货运和粮食买卖。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大的贸易口岸,是以河运与海运的发展起步的,水路运输自然非常吃香。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风起云涌,太平军进军江南,一方面大量的田地无人种植,造成了整体上粮食产量的锐减,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粮食产地成熟的谷物无人收割或者收割了也运送不出去,这时候漕帮的水路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另外,当时官军要和太平军作战,双方都要争夺粮食,此时运输的话肯定会得到官军的保护。

如此下来,从水路运输粮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胡雪岩看准了这一点后,毫不犹豫地把大量的银子投了进去。

胡雪岩的眼光不是随着行业动,而是随着利益动,哪里有利益可得,他就会把手中的银子抛向哪里。胡雪岩生意做到最鼎盛的时候,他的经营范围既涉及钱庄、典当、房地产等长线投资的项目,也包括军火、粮食那些短期可以获得大利益的行业。

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因为省的都是小钱,而赚钱进行再投资的话,利润是翻倍的。当然这种投资并不是盲目地瞎投资,而是着眼于利润的有目的有规划的投资。他投资房地产业,是看准了上海极有可能发展成世界大都市;他投资典当业,是考虑到眼下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百姓只能靠典当度日。

胡雪岩能够成为清代最为成功的商人,就在于他不仅有赚取更多钱财的欲望,也有这种魄力,并且真的以不断投资的形式去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这样多渠道的进财方式,还能够彼此联合,相互接济,比如钱庄的进款可以投资到军火生意上,而粮食生意上的资金如果一时周转不过来,也可以先用钱庄的款项,如此做生意才更为稳当。

乘势而行借东风

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胡氏警训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不及之处,无法让所有的外部条件都顺从自己的心意,很多大的局势都是个人无力改变的,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乘势而行,看准外部可以为我所用的时机,借东风上青天。

胡雪岩说:“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向洋人借款成功,就是乘势的结果。

左宗棠要西征,财力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胡雪岩提议向洋人借款,而向来果敢的左宗棠此时也对朝廷能够批准心存怀疑。因为在此之前,清政府不仅没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还明确规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曾是首辅军机大臣的恭亲王就曾拟向洋人借银一千万两用于买船,所获谕批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但是胡雪岩依然坚持这个做法。

同样是向洋人借款,恭亲王那时要办断不会获准,而胡雪岩认为这时要办极可能获准,这是时势使然。一则那时向洋人借债买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难,朝廷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恭王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绝不会再去借洋债;而此时洋人已经看出朝廷决心镇压太平天国,收复东南财赋之区,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断然拒绝。二则那时军务并不十分紧急,向洋人借款买船尚容暂缓;此时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听从。三则此时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镇压太平天国有功而深得慈禧太后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事,其分量自然就不一般了。借助这三个条件形成的大势,向洋人借款不办则罢,一办准成。事情的发展也果真如胡雪岩所料,几乎一点不差。

胡雪岩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本的商人。

所谓的势,其实就是各种客观因素综合在一起造成的一种大的趋势,包括时间、人心、政策的动向等。胡雪岩积极支持朝廷发放的官票,帮助左宗棠筹集粮钱、运送枪支弹药都是顺势而做的举动,因为当时朝廷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太平天国,胡雪岩投其所好,自然能够得到嘉奖。而像沈三万那样在国家平定的时候再大力捐款修筑城墙,在朝廷看来就不是忠心之举,反而成为朱元璋敲山震虎的工具。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胡雪岩明白,与这个大势所违背的事情,即便人数再多、权势再大,也会以失败而告终;相反,如果能够乘势而行,就可以事半功倍,借得东风好驶船。有了东风,既省了力气,又加快了进程,他就是这样灵活地游走于官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