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东面的海滩叫“索德”,位于奥恩河和卡昂运河流入塞纳湾的入海口两侧。登陆区内海滩由礁石分割成几块,最宽的一块约4、8公里。登陆部队为保证不出差错特用X·23型袖珍潜艇作为标志艇。
在这三个海滩中有暗礁和延续不断、起伏不平的地形,只能涨潮后,趁潮水登陆,所以计划规定的H时要比美军两海滩的H时晚一个小时以上。
这一个多小时可是有大用处。它可以使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利用白天准确地向英、加军队登陆的三个海滩进行两小时以上的准确射击,几乎是美国军舰炮击“奥马哈”海滩时间的4倍。再加上英国上千架重型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德军在三个海滩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削弱。
英、加两军的登陆部队为进攻海滩也做了充分准备。当年第厄普登陆就是他们打的,所以,他们对登陆上海滩后所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估计到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与布雷德利同样,指挥英军的蒙哥马利在登陆准备阶段也来到霍巴特将军建立起来的那个“坦克动物园”;与布雷德利不同的是,蒙哥马利很快领会了那些特殊坦克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他知道现代战争只能靠现代装备去打,现代登陆战也要靠现代的登陆设备,他毫不犹豫把霍巴特发明的那些新“玩意”都订了下来,分配给登陆部队。这些东西在登陆实践中证明要比美国人的人工排除障碍和地雷要有效的多。
在蒙哥马利的倡导下,登陆部队用于抢占滩头阵地重型装备也可以开一个“机械展览会”了。
英、加军队进攻尽管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德军的顽抗,但是那些装备发挥了作用。
登陆时,阵阵海风卷起巨浪向岸边奔腾而去,潮水出乎意料地涌上海滩,使常规的爆破分队无法工作,这时,扫雷坦克派上了用场;士兵上海滩时,德军和防御火力增强,又有新火力点出现,这第一波就跟上来的水陆两栖坦克的坦克炮发挥了威力;有的特种坦克一上岸就发生了故障,这也不要紧,因为紧随第一波登陆的不仅有强占海滩的勇士,也有装甲兵工程师和特殊的维修车辆。
正因为有如此周密的准备,英、加军队一离开登陆艇,踏上滩头。这全套助机械化设备就开始运转了。
几个条件具备后,使英、加军队攻占三个海滩极为顺利。
进攻哥尔德海滩的是英军第50师。这个师就像平时的演习一样,打垮了毫无斗志的守备部队。日内占据了宽9.6公里,纵深9.6公里的一大块区域,基本上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夺取了比较巩固的登陆场。英军损失轻微,只伤亡了413人。
“朱诺”海滩则由加拿大第3师攻取,他们是高潮水位时登陆,海滩上障碍物也比较少,特种坦克很快打通了十几条通道,部队进展很快。到D日傍晚前,加军的先头部队已深入内陆达11至12公里,有的装甲车已开到贝叶到卡昂的公路上,但因大部分步兵速度跟不上,这些装甲车只好退了回来。到傍晚时,加军部队已推进到离卡昂西北的4.8公里处。加军的右翼已与英军50师取得了联系,两个登陆桥头堡联成一体,其登陆正面宽达19公里,纵深达10至11公里。加军当日损失人员961人。
在“索德”海滩地段,负责登陆的英军第3师,虽在登陆时,德军派出鱼雷艇骚扰和7架飞机扫射,但都没造成大的伤亡。在这个海滩,也是水陆坦克最先上陆,为后续各波步兵的进攻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工兵突击扫雷,坦克和专门破坏水泥障碍物坦克,也都随水陆两栖坦克之后上岸。
这些专门设备发挥了作用,英军在“索德”海滩的进展顺利、迅速。守军士气不高,无心恋战,没有顽强抵抗就败下阵来。英军发现自己损失轻微,自己都感到惊讶,竟一时不知所措,不知该干些什么。他们本该毫不犹豫,迅速发展战果,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城内没有多少守军的卡昂。可他们却停止下来,隐蔽到树林中休息,并准备就地掘壕挖工事,准备对付敌人的反攻。结果丧失了当日攻占卡昂的大好时机。
到D日的傍晚,英军第3师已占据整个海滩,已深入内陆达6.4公里,夺取了贝诺维尔附近奥恩河上的桥梁,并与英军第6空降师会师。但卡昂城没有拿下来。本来唾手可得的城市,却让它漏掉了。5个星期后。卡昂才落入盟军之手,蒙哥马利曾许诺的早日在卡昂附近建成盟军前进机场也推迟了。英军第3师当天伤亡630人。
6月6日,约在早晨发起进攻的时刻,艾森豪威尔指挥所里绿色的倒频保密电话的铃声大作。最高统帅的随身秘书哈里·布彻穿着一身蓝绒睡衣裤和一件羊花俗衣,跑进这间镀镍的野外工作室,拿起听筒,原来这是空军上将利·马洛里打来的。马洛里报告的全是好消息:空降师850多架C—47型飞机中只有21架没有到达目的地。英国只损失了其400架飞机中的8架。整个战区至今为止只看见3架德国空军的歼击机,德国空军看来上了盟军反雷达干扰的当,把飞机全调到加莱去了。
布彻接完电话,兴致勃勃来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活动房居室中,把这些消息告诉了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似乎松了一口气,但他尽力不表现出来。
上午8时以后,艾森豪威尔的指挥部得到了进攻各部队的战况汇报,整个情况是“除了杰多将军指挥登陆的奥马哈海滩之外,其他海滩登陆树行动都按预定计划执行。”
上午9时30分,艾森豪威尔似乎胜券在握,24小时前准备的那份声明,似乎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便马上起草了一份完全不同的文告通过电台发表出去。
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下的盟军海军部队,在强大空军支援之下,今晨载运我盟军陆军各部队在法国北部海岸开始登陆。
6月6日中午时分,在英国议会下院,丘吉尔以其铿锵有力的声音讲道:
在昨晚和今天大清早的时候,我们已在欧洲大陆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登陆行动中的第一个行动。这次解放性进攻系以法国海岸为目标。一支拥有四千艘以上船舰、连同几千艘较小的船只的庞大舰队,渡过了海峡。密集的空降着陆行动已经在敌人战线的后面成功地实现了。此时正在各个地点进行海滩登陆行动……
战地报告正迅速地源源不断送到,到目前为止,参与作战的司令官报告称:一切都在按着计划进行中……一次真正的战术突袭,已完全胜利在望……
到了6月6日晚上,盟军摧毁并越过了“大西洋壁垒”。自敦刻尔克大撤退后,盟军准备4年之久的远征欧陆之战,首战告捷。整个海滩除奥马哈外,都建立了巩固的登陆场。整个登陆正面达到50公里。除“奥马哈”与“犹他”海滩之间还有一个12公里宽的空隙,其余海滩几乎连成一片。
盟军在6日一天内,从空中和海上已把13万余人运上诺曼底海岸,几千辆车辆上岸,几千吨军事器材和补给品在诺曼底堆积如山。盟军第一天战斗死、伤和失踪仅9000人左右。尽管在有些地方盟军的立足点还未稳,但北非战役失败后,被希特勒派在这里任法国防区总指挥的隆美尔想在岸边滩头就把盟军赶下海去的战略彻底失败了,留给隆美尔打败盟军,报效希特勒的机会已不多了。
9.登陆诺曼底
6月6日零时以后。
塞纳河上拉罗什·吉荣的B集团军司令部,隆美尔不在,由其参谋长斯派达尔主持工作;头一天晚上因接待客人,直到1时,参谋长才就寝。
也就是在这时以后,盟军空降袭击已经开始,各种情报纷至沓来,这些混杂的情报传递着不祥的征候。
1时35分,防守诺曼底的第7军团参谋长来电话叫醒了斯派达尔。军团参谋长说他已让部队处于戒备状态。
又过了一段时间,驻法国德军海军基地的测听单位,已经听到整个登陆海岸似乎有大船队运动的声音,马上,海军克朗凯将军把消息通告给B集团军司令部。
大约在3时40分钟,第7军团参谋长贝姆塞尔又抓起电话;向斯派达尔大声说道;“敌人的舰队已在比尔河和奥恩河口之间集中,敌军的登陆和诺曼底的大规模攻击,就要到来了。”
凌晨3点50分。龙德斯泰特驻在巴黎的参谋长勃鲁门特里特将军也同样转达了贝姆塞尔的意见:“进攻地段的宽度表明,这完全不是一次局部的军事行动。”
早晨4点30分。贝姆塞尔又来电话报告说,他的炮兵已向敌舰轰击。
早晨5时15分。在一架坠毁的滑翔机里找到一份卡昂地图,从而确切表明了大规模进攻的意图,因到达卡昂绝非小规模部队之能为,非要有移山填海之大部队进攻不可。贝姆塞尔据此情况再次向其上司斯派达尔打电话指出,根据这个事实说明,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早晨5时40分钟时,斯派达尔打电话给贝姆塞尔问:“真的有部队从海上登陆了吗?”贝氏说现在还没有。事实上,前一天德国海军参谋部已经指出,登陆可以在天大亮以后。破译的敌军无线电报也表明,盟军5月4日的大规模登陆演习就是选在低潮时刻,在光天化日下进行的。
早晨6时15分,贝姆塞尔又抓起电话,以惶惶不安的声音向斯派达尔报告,盟军海军已从5点30分开始向诺曼底各海滩发动大规模轰击。他认为敌人的登陆就要开始了。可斯派达尔对这一切根本不予承认,反倒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论据,说“这不是真的进攻,而是一种佯动攻势”,结果,已被敌情搞得精疲力竭的贝姆塞尔在第7军团的日记里写下了与他先前骇人听闻但都正确无比的看法完全相反的话:
海军轰击的目的还不显著。总的来讲,这好像是为配合以后在别处的进攻计划而实施的一次附加作战行动。
6月6日,凌晨4时。
在巴黎郊区圣日耳曼昂莱的德国西线总司令部的地下室里,电话铃声不断。一份份敌情通报从第7军团、15军团、海军、空军B集团军飞来。
龙德斯泰特和他的参谋们经谨慎研究,一致认为目前的诺曼底攻击,还是“佯动攻击”而不是真正的登陆作战。龙德斯泰特的情报官冯·罗恩纳上校把这一结论通报给斯派达尔的情报官,明确说:“这还不是主要的进攻,主要进攻以后将在第15军团那里展开。”
不过,对这“佯动攻击”,龙德斯泰特也很重视,他迅速采取行动,命令把两个有力的坦克师:第12党卫装甲师和李赫装甲师紧急向诺曼底海岸调动,这两个师是德军的精锐装甲部队。作为预备队驻扎在巴黎附近。
本来,这两个师是只有希特勒本人才能调动。此时,龙德斯泰特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毅然下令调动,他认为希特勒不会否决他的命令,同时,他备文发电报向希特勒正式请求使用这两个师投入到诺曼底战线。
电波飞往贝希特斯加登。
贝希特斯加登,德国巴伐利亚州上萨尔茨堡附近的一个小镇,它隐藏在阿尔卑斯山脉中,风光绚丽,气候宜人,是德国达官贵族,商贾巨头建别墅的好地方。
希特勒作为国家元首自然也不例外,他用《我的奋斗》的版权,换来了一套别墅,就在小镇附近的高山上,其名叫伯格霍夫,意为高山城堡。
这里是希特勒每年都要光顾几次的度假圣地,自从东普鲁士的“狼穴”大规模整修以来,他几乎是长住在此,这是他发号施令的又一个“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