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281600000016

第16章 大智不显,赢在藏愚守拙(3)

从黄山谷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他没得道以前骄傲得不得了,这正是没有得道的直观体现。一个得道的人,一定是谦逊的、内敛的,绝对不会有他那样的傲气。

学佛法,不要被佛法困住,这样才可以学佛。如果弄得一脸佛气,满口佛话,一脑子的佛学,那就没得救了。

因此,一个人在学佛的时候必须保持谦逊、低调的做法,这是学佛的本色和必需。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并不会到处宣称自己成佛,只有那些没有成佛的人才会四处宣扬自己。佛其实就是平凡。

看到过去的得失,规划未来的方向

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过去,才能知道未来。过去就是你的老师,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为前面的成功与失败,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会告诉我们很多。

自己经过的事,不要轻易将其抛诸脑后。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无视以前的经验教训,必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大费周折。

相传,在一片深山密林中,一座“仙人居”位于山巅。一日,一位年轻人风尘仆仆,从很远的地方来求见“仙人居”的圣人,想拜他为师,修得正果。年轻人进了深山,走啊走,走了很久,犯难了,路的前方有三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轻人不知道哪一条路能够通向山顶。

忽然,年轻人看见路旁一个老和尚在小憩,于是走上前去,轻声唤醒老和尚,询问通向山顶的路。老和尚睡眼蒙眬嘟哝了一句“左边”,便又睡过去了。年轻人便从左边那条小路往山顶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树林中,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老不懂还在睡觉。年轻人又上前问路。老和尚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说了一句:“左边”,便又不理他了。年轻人正要分辨,转念一想,也许老和尚是从下山角度来讲的“左边”。于是,他又拣了右边那条路往山上走去。走啊走,走了很久,眼前的路又消失了,只剩一片树林。年轻人只好又原路返回。

回到三岔路口,见老和尚又睡过去了,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上前推了推老和尚,把他叫醒,问道:“你一大把年纪了,何苦来骗我,左边的路我走了,右边的路我也走了,都不能通向山顶,到底哪条路可以去山顶?” 老和尚笑眯眯地回答:“左边的路不通,右边的路不通,你说哪条路通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年轻人这才明白过来,应该走中间那条路。但他总想不明白老和尚为什么总说“左边”。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年轻人来到了“仙人居”。他虔诚地跪下磕头,圣人笑眯眯地看着他,原来圣人就是三岔路口的那位老和尚。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以前经历的事情要作为现在行事的指南,以过去为镜子,照出成败得失,不能混混沌沌、糊糊涂涂地度过一生。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一句便道出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看到过去的得失,规划未来的方向。

观水自照,认清处世得失

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所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

在这里,老子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了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禅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花瓶,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儒家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其川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有义;浩大无尽,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正直;无孔不入,明察;发源必自西,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善于变化。

观水学做人。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齐心合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一水犹如一面古镜,观照人生的不同趋向:何时何地应当何去何从,某时某刻应当如何运用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惜缘,与人坦诚相交

佛曰:“佛渡有缘人。”其实,有很多事情,在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深深地隐藏着必然,而这必然又等待着这偶然来成全。也许,这就是缘妙不可言的地方。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活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简而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切万物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缘起缘灭。

赵朴初曾在题为《诗歌及其与佛教关系漫谈》的演讲中说:“佛教的宇宙观是不承认宇宙是上帝和神创造的,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起的,‘缘’解释为现代的语言就是关系与条件,释迦牟尼解释‘缘’为‘此有吾必有,此无吾必无:此生吾必生,此灭吾必灭。’比如讲,有主人必有客人,有客人必有主人,这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把事物的形成分解得很细微,认为一切存在都是由很细微的东西凑合而成的,都是因缘而合起来的。”

佛教讲“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既然一切由因缘而起,即不是因佛而起,所以,佛教不等于主观唯心主义。同时,佛教不承认上帝和灵魂,即最初的原因,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我”,也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造物主”,而是客观世界本身。

正如弘一法师的出家,表面上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在这个所谓的偶然事件的背后则是种种导致他选择出家的必然原因。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一篇《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他与佛的因缘际会:

我以前从五岁时,即时常和出家人见面,时常看见出家人到我的家里念经及拜忏。于十二三岁时,也曾学了放焰口。可是并没有和有道德的出家人住在一起,同时,也不知道寺院中的内容是怎样的,以及出家人的生活又是如何。

后来,人近中年,在杭州的一所学校当老师时,曾有一次,学校里有一位名人来演讲,我和夏丏尊居士却出门躲避,到湖心亭上去吃茶呢!当时夏丏尊对我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很好的。”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很有意思。这可以说是我后来出家的一个远因了。

后来,我便经常跑到寺庙去小住一段时间,与寺中的法师聊天、一起探讨佛经。那时候就已经穿出家人的衣裳了,而且预备转年再剃度。

及至七月初,夏丏尊居士来。他看到我穿出家人的衣裳但还未出家,他就对我说:“既住在寺里面,并且穿了出家人的衣裳,而不出家,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所以还是赶紧剃度好!”

我本来是想转年再出家的,但是承他的劝,于是就赶紧出家了。七月十三日那一天,相传是大势至菩萨的圣诞,所以就在那天落发。

以上的例子,是在说明一个人的缘起关系——个人是存在于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上。个人常常受外界善恶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地影响周围。例如学生,是受同学、长辈、老师等的影响,形成他的人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家庭、学校、公司,乃至地方团体、国家,我们时时刻刻都置身其中,受它们的感化影响,同时也予以善恶的影响。这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相依相成的缘起关系、有机的连带关系。

既然,我们已经对“因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对事物、对事情抱有一颗惜缘的心。佛说:“今生的相识是前世回眸五百次的结果。”因此,不仅对我们的亲人、爱人和朋友应倍加珍惜,甚至是对待那些与我们只有一面之交的人也是应该加以珍惜这难得的缘分的。

每次到一个地方做讲度、或者遇到佛友,与人有过友好的交往,弘一法师都将其看做是“因缘”,即“际会有因缘”,而不是偶然。因此,他也十分珍惜和别人的每一次的交往,并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每一组演讲。

弘一法师作为佛法的一代宗师尚且如此,那么,我们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是否也应该去珍惜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份因缘呢?!这正如赵朴初感叹因缘巧妙的诗句:

因缘不思议,新昌喜再来。

眷眷佳客至,代代好花开。

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之中,请且行且珍惜。第五章 你的生命需要被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