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281600000020

第20章 坚持原则,再难也要做好人(1)

承担责任,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

一个官吏问赵州从谂:“和尚会进地狱吗?”赵州和尚回答:“老僧第一个进!”官人不解地问:“你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会进地狱呢?”赵州从谂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禅宗的情怀,不在于洁身自好,而在于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别人。

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大慈悲,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些才是菩提心,大悲心。用仙家的道理来说,菩提心是内圣外王。体是内圣之学,用是外王之学。以佛家的道理来讲,菩提心的体,是大彻大悟而成道。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

不置身事外,勇敢地入世行慈悲事宜,度一切众生,这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善,正是佛的境界,也是生命的最高道德。

佛陀在因地时,有一回与五百商人同坐一条船,船上有一个贼,想杀五百商人窃取金银珠宝。佛陀当时已有他心通,知道贼要杀五百商人,而且是绝对劝不听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诉商人,唉!这贼一定活不了;不告诉商人,这贼一定会杀商人。”那怎么办呢?

最终,佛陀自己把这贼杀了,这叫“杀一贼而救五百商人”。

这贼你不杀他,让他杀五百商人,他会堕无间地狱的,怎么得了!佛陀在因地时大慈大悲完全无我,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陀想:“我自己来下地狱,我来解救他。”因为明白了佛法,故而以大悲心做下这“杀一救众”的伟大创举。

所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实是一种责任。这是一些承担了重担的人对于自己的激励,是以个人的牺牲换来具体利益的一种承担。

某个国家的总统说:“我不敢休息,我休息半个小时,我的国家的前进就慢了半个小时”。这句话让人感动,这是国家总统的境界,对于他来说,自己没有权利休息,哪怕自己在地狱般的生活中,只要自己的国家美好就可以了。当然,他自己未必就是在地狱中。

身居高位的人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是拥有权利和名利,同时,他们中很多人还拥有强烈的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他们要承受很多的误解,承受很多的压力,承受很多的非人道的东西,甚至做出很多让人骂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就是地狱呀。

不管一个人在怎样的位置上,他将承担怎样的压力和牺牲,他们只能自我安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有没有责任感,其实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

责任感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我们一般可以看出,有责任感的人,绝不是个人中心主义者,而从来都是认为他人的、集体的、国家的利益总是先于自己的利益。在家庭生活中,他们孝敬父母,呵护家人,毫无怨言地挑起最重的担子。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对属于自己的义务总是全力以赴,从不会袖手旁观或推给别人。责任感也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表现。有责任感的人,他们的价值观是在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中得到满足,而他们自己却少有索求,因而表现在实际行动中,有责任感的人总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助人为乐、谦逊礼让。他们表里如一,心境澄明,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名利一个样。他们从不追名逐利,但对于失误、不足却又不推诿、不塞责。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德行就是力量,它比才能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无论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为基础,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从前,有个大财主,他有7个女儿,个个花容月貌,美艳无比。每当家里来了宾客,财主总要女儿叫出来展示一番。他最想听到的就是客人们的赞叹声,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

有一天来了个客人,财主照样让他看自己的女儿,然后问他:“我的女儿美吗?” 

那个人说:“这样吧,你将女儿披上盛装,去各地街上行走,如果每个人都说她们美,我就给你500两黄金,只要有一个人说不美,你就输给我500两黄金怎么样?” 

财主动心了,于是欣然同意。 

他带着女儿在各地游走,每个人都说他的女儿漂亮,眼看500两黄金就要到手了,财主又带他们来见佛祖,得意洋洋地问:“佛祖,你说我的女儿漂亮吗?” 

佛祖不屑地答道:“不漂亮!” 

财主非常不高兴,问道:“城里的人每个人都说她们漂亮,怎么就你一个人说不漂亮呢?” 

佛祖回答说:“世人看的是面容,而我盾的是心灵,在我认为,身能不贪钱财,口能不说恶言,意能不起邪念,这样才是美!” 

财主听了佛祖的话,灰溜溜地走了。当然,他也输了500两黄金。那个和他打赌的人正是佛祖的弟子,他知道佛祖是怎样看待美的,到佛祖这里来是他为财主安排的最后一站。

一个人只有心灵达到了完美,达到了德行的境界,才算真正的美。

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渐渐地,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老锁匠的话着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权衡徒弟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

西莱·福格认为,决定一个人价值和前途的不是聪敏的头脑和过人的才华,而是正直的品德。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如果品质不好、能力差也就算了,对别人对社会的危害还不会太大。恰恰是一个能力非常强、智商非常高的人,如果品质败坏、野心很大,那他造成的危害就会非常大,有时候甚至会达到致命的程度,断送一个单位、一家公司,甚至一个国家。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带给我们这样一个重要的启示:没有灵魂的头脑,没有德行的知识,没有仁善的聪明,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它们是只能起坏作用的力量。他们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或者也能给我们一些趣味,但是你很难尊敬他们,就好比我们对待扒手的敏捷或拦路强盗的马术一样。

反之,一个人品质很好,能力虽然差了点,但他只要虚心好学,提高自己,也就会逐渐有所进步,把事情做得更好。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忽略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毕竟,德行是你行走人生的前提,才能是你创造人生的手段,两者结合,才能使你的人生绚烂多姿!

心存敬畏,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

常有人说到“大无畏”的精神,佛曰:把生死置之度外谓之“大无畏”。大无畏精神的确能够体现英雄气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生是不能无所畏惧的。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所谓的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是最有智慧的人,一是最笨的人。圣人教我们要寻求畏惧,“畏天命”,等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的形态,但有宗教哲学。“畏大人”,这个大人并不是一定指高官权贵,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皆可谓之大人。只有对他们持有高山仰止的畏惧之心,才能有所成就。“畏圣人之言”,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佛教徒看佛经,都是读圣人之言,怕违背了圣人的教诲。

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而当一个人到了一种没有什么可以约束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曾有一家世界知名企业要招聘一个重要的职位,应征之人非常多,该企业让每个人都仔细填写一份履历表,其中一栏为信仰,其实这一项是该公司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

这家企业第一轮筛选出局的人便是在信仰一栏明确标注着“我信仰自己”和“绝无”的应聘者。许多人感觉不公平,企业的总经理说:“当一个人信仰自己,或者坚信自己没有任何信仰时,表明此人对人生、对生活缺乏应有的畏惧之心。这种‘无畏’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人很容易陷入名利场中无法自拔。即便他写上一个人的名字,也表明在他心中除了自己还有其他的行为准则在约束他,如果完全没有,那么这种人不是我们想要的。”

有这样一则故事,寺院中都有不可违背的清规戒律,即便如此,还是会有某些和尚屡屡犯戒。这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方丈守心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摔了个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守心法师见学僧都以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一杯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了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千百年都不会损坏,可以万世流传。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理,一个人,尤其是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个境界,不是件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与瓷瓶无异!”僧侣都默默无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当心中有所畏惧的时候,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