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2816800000008

第8章 魏国卷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出处】魏·曹操《短歌行》

【鉴赏】吐哺:把嚼在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史记·鲁世家》:“周公诫伯禽曰: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这几句诗语意是:就像那山一样,从不嫌高度过高;就像那海一样从不厌深度太深;我就像周公一样,随时准备款待贤人,以使天下人心归向于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比喻作者求才若渴的心情。

【原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出处】魏·曹操《短歌行》

【鉴赏】月光明亮,星儿稀疏,乌鹊都飞向南方去了。乌鹊啊!你绕着树飞了三圈,又有哪一枝可以让你安栖呢?匝,是指圈。曹操以南飞的乌鹊,比喻当时的人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你们不来投靠我,又能投靠谁呢

【原诗】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出处】魏·曹操《蒿里行》

【鉴赏】东汉末,陇西豪强董卓篡夺了汉帝国的军政大权。关东各地诸侯,推举北方豪强袁绍为盟主,联合起来讨伐董卓。曹操也参加了当时的讨董联军。但诸侯各怀异心,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根本无意讨董,随后之间又相互残杀,连年混战。“蒿里行”一诗批评了讨董联军的不团结现象,特别是批评了袁氏兄弟闹分裂的罪行。诗中也反映了诸侯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表现了曹操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后四句意思是:遍野白骨无人过问,千里焦土荒无人烟,听不见鸡鸣。老百姓死得百不余一,思想起来叫人痛苦断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两句诗,用来描写战争,杀人盈野,给老百姓带来严重灾难。

【原诗】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成阳。军合力不齐,踌蹰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刘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处】魏·曹操《龟虽寿》

【鉴赏】骥:是指千里马。枥:是指马槽。这四句诗大意是:年纪老大的骏马,还是在马槽里吃草:因为它仍有奔驰千里征途的志向。英雄志士即使到了晚年,雄心壮志却丝毫不见减退。曹操以老骥自喻,表示自己年纪虽老,雄心还是依旧,斗志未衰。这四句诗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以及统一全国的抱负和雄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常用来表示一个人虽然年纪老大,但却心怀大志,志在千里。

【原诗】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出处】魏·曹操《短歌行》

【鉴赏】对着眼前的美酒,就该痛饮高歌;有酒不喝,人生岁月又能有多久呢?就好像那清晨的露水一般,瞬间就消失无踪,唉!那逝去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感叹人生短暂,劝人应该珍惜光阴,把握短暂的人生。有酒当歌,及时行乐,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原诗】见“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出处】魏·王粲《七哀诗》

【鉴赏】王粲的七哀诗,描写汉末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王粲在路上所见的悲惨景象。此诗写于约一千七百年前,至今读来,非但文字浅显易懂,所记述的事,亦犹如昨日。弃儿在路旁号哭,妇人回头听着,流着泪,狠下心不去抱回来,自言自语:“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语含无穷的悲哀,读之,实令人一掬同情之泪。

【原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適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出处】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鉴赏】大丈夫志在四海,天下人都像比邻而居。

【原诗】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素。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痰疒尔,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处】魏·曹植《七步诗》

【鉴赏】煮豆的时候,釜下燃烧着豆萁,豆子却在釜中哭泣;那豆萁与豆子本来都是同一豆根生出来的,那豆萁想要煎害豆子,又何必那么急迫呢?这首七步诗是曹植所作,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曹丕即位以后,忌恨曹植文才出众,于是借故要曹植在七步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就得死。曹植立刻就作出这首诗来讽喻曹丕,他的意思是说:兄弟手足,就像那豆与萁一样,都是同一母亲所生,为什么毫不顾惜骨肉之情,为何要迫害我这么狠急呢?这四句诗是吟咏兄弟手足之情的名句,常被后人用来讽刺那些不知友爱兄弟的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七步诗”共有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里所录四句是由“世说新语”所记的六句缩减而成,见《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依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这四句诗是“应声”而作,并非七步成诗,诗题是“兄弟”。

【原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出处】魏·曹植《七哀》

【鉴赏】原诗“流光正徘徊”:整夜月光流转。“宕子妻”:作客到远方去的人的妻子。“清路尘”与“浊水泥”:比喻泥尘本是同一物,现在却一飞扬在上,一沉到水底。“愿为西南风”:愿意化作一阵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一直吹到远方你的胸前。曹丕登位之后,曹子建(植)在政治上被猜忌,一直受到压制。此诗,有人认为是作者以“愁思妇”自喻,表达自己对朝廷(曹丕)的思念,愿有所报效,借诗以寄意。

【原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出处】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鉴赏】皎洁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我的床边;夜晚还未过去,天上的银河却已流转到西方了。只有人儿,还在那里痴心地徘徊盼望。原诗是描写闺中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如果撇开诗的原意不看,单看“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两句诗,倒也很有一种清寂柔美的韵味。

【原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草木摇落露为霜

【出处】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鉴赏】草木逐渐凋落,露水也在凄寒中变成霜了。这句诗描写秋天气候转凉时的萧瑟凄冷的景象。曹丕这首“燕歌行”描写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是极为有名的情诗,也是最古老的一首七言诗。燕在北方,长年战乱,因此一般燕歌行大多描写离情。

【原诗】见“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出处】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鉴赏】丈夫远行不归,妇人思念怀想,辗转反侧,一夜都不能入梦。看着天上的牛郎织女,在银河两边遥遥相对,再想起无情的丈夫,不禁深深感叹牛郎织女无辜受罪,被强迫隔离在银河的两边。此诗描写妇人思念丈夫的深浓闺怨。牛郎织女还可以隔河相望,而妇人却不知丈夫身在何方,满怀伤痛,无人能解。

【原诗】见“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出处】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鉴赏】长久被困在世俗的牢笼里,得不到一点自由,如今终于能够重返大自然中。作者描写自己久受世俗的控制,一旦脱去束缚,不禁感到心满意足,十分快慰。长年受到拘束、缺乏自由的人,可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诗来相喻。

【原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出处】晋·陶渊明《杂诗》

【鉴赏】年纪正轻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人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常用来鼓励年轻人,不要浪费光阴,必须及时努力,把握青春力求上进。

【原诗】见“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