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特蕾莎修女给青少年的12堂人生必修课
281700000025

第25章 “每一个生命都是尊贵的”—尊重他人是赢得尊重的最好方法(3)

靠别人的施舍或者资助而生活的人,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而他本人也体会不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一个人只有自食其力才能够为自己赢得尊严,因此,青少年要逐渐摆脱依赖他人的想法,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劳动成果。相信这样的锻炼和经历,对于你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将是大有益处的。

心灵追问:

我曾经用自己的双手挣过钱吗,哪怕是一毛钱、一块钱?

同情,也要给人尊重的感觉

培根说:“同情在一切内在的道德和尊严中是最高的美德。”孟德斯鸠也说过:“同情是善良心所启发的一种情感之反映。”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充满了爱心和同情心的人,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同情心是爱心的反映,有时候我们不用做什么,只要让别人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怀和同情,就能够让别人感受到爱心的温暖。

但是,同情不是一味的怜悯,不是不顾及别人尊严的施舍,这样的同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别人人格的践踏和侮辱,有自尊心的人是不会接受的。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富翁叫黔傲,他是一个高傲的人,很看不起那些穷人。有一年国家闹灾荒,穷人几乎天天都没有东西吃,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便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神气活现地站在路边,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旁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傲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傲便丢出去好几个窝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子,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傲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傲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傲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黔傲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个故事描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古往今来,有许多自尊自强的人。“廉者不食嗟来之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他们都没因一时的困窘而丧失自己的尊严。

特蕾莎修女一生照顾过无数的穷人和垂危之人,对于他们,她从来都是面带微笑,像圣母一样慈祥和蔼地照顾他们、慰问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缘由只有一个,穷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属于人的尊严,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尤其是他们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这一点,是特蕾莎修女从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优良的品质。

在特蕾莎修女小时候所在的小城斯科普里,贫穷也随时可见,几乎每天都有穷人上门求乞。因此,她的母亲经常教导自己的三个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爱和慷慨。对于上门求乞的穷人,母亲从不让他们空手离去。而且在施与的时候,她总是面带微笑,尽量亲切一些,生怕他们的自尊受损——毕竟没有人会喜欢那种被救济的感觉。

有一天,母亲在街上遇见一位生了肿瘤的女人。但比身体的病痛更使她痛苦的是,她的家人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她,他们甚至把她赶了出来,使她无处栖身。母亲并不认识这个女人,但看见她这个样子,就深深地怜恤她,同情她。母亲对她说:“那么,请到我家里去吧,让我来照顾你。”说着,就真的把这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带回了家。

“孩子们,我们有客人来了。”进门的时候母亲喊道。这句听起来平平常常的话,却给了这个女人很大很大的安慰,使她感到,自己虽然如此不堪,却还是被尊重的。

在三个孩子的帮助下,母亲安慰这位可怜的女人,供她吃住,花钱给她治病,并在一些琐碎麻烦的事情上亲自照顾她,直到她康复。

离别的时刻到了,女人紧紧地拉住母亲的手,眼里噙满泪水,她哽咽着说:“恩人,我该怎么报答您呢?”

而母亲只是简单地回答道:“什么也不需要你做,好好保重自己,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母亲的言行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特蕾莎修女在日后为穷人服务的时候,也懂得了尊重是不可或缺的,爱是最重要的。穷人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但并不是没有尊严。所以当你为穷人做一点事情的时候,首先应该让他感觉到,你并不是在施舍,而是在爱。 

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冷酷残忍的;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世界,是冷漠可怕的。但是同情心的表达是需要充分地考虑他人的自尊心的,只有那样,才是一种真正的同情,是一种善行,才会为别人所接受。

心灵追问:

假设班上有个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寒冷的冬天,我想送他一件暂时穿不着的羽绒服,我该怎样做才能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让他接受我的帮助呢?

生命卑微,也自有价值

每个人的出生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使命。很多人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价值和潜能,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是抱怨生活就是抱怨自己,这样的人谈不上自信,更谈不上自尊。

阿良是一个啤酒厂的工人,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他总是觉得自己无一技之长,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他总是抱怨上天不公平,不能够赐予他像其他人一样的天赋。在一个晚上,他又坐在经常去的酒吧发牢骚,一个人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酒杯坐到了阿良的身边,并且将两个酒杯都倒上了酒,问:“你能告诉我这两个酒杯有什么区别吗?”

“一个大,一个小!”阿良看了一眼说道。

“不过,在我的眼里这两只酒杯一点区别都没有。它们都是用来盛酒的。”那个人看了一眼阿良继续说道,“我已经观察你很长一段时间了,我真的不知道你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就像是这两个酒杯一样有大有小。但是,不管怎样,它们不能够改变的都是要被装上酒才能够体现它的价值和用处。人活在世上也是一样,不管老天爷给予我们什么样的聪明和财富,但是,只有我们努力地活着,才能够体会得出人生的意义所在。”

阿良似懂非懂地望着这个突然走过来的人。

“其实,你也用不着抱怨的,上天偏爱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难道你没有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重要吗?譬如,你是你孩子唯一的父亲,你给了他生命,甚至一切。你作为一个丈夫,在你的家庭之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没有你,我想你的妻子很难一个人将这个家支撑下去。对于你年迈的父母来说,你便是他们全部的寄托和希望啊!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他们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你成功的时候,他们感到自豪,你失败的时候,他们也同样为你难过……你看看,你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啊!”那个人语重心长地对阿良说道,“我想你在他们心目之中的位置是别人永远无法替代的。难道不是这样吗?我真的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听完这番话,阿良感激地对那个好心的陌生人点了点头,怀着一种重生的心情走出了酒吧。从此,阿良再也没有为自己抱怨过。

认清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很重要,并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样一无是处。

有一个男子带着三个孩子来找特蕾莎修女。原来,他的妻子最近去世了,他一个人无力抚养这三个孩子。这位男子跪在嬷嬷面前,泪流满面。他请求嬷嬷收下他的两个幼小的孩子,然后他就带着10岁的大儿子去乞讨和流浪。因为他找不到一份足以糊口的工作,修女看着他们,心里无比伤感,她深知他们并非没有自尊,而是陷入了绝境。于是,她当即决定,不仅收下他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收下了他的大儿子和他本人。修女将他只有两岁大的幼子送到了育婴堂;他的女儿和大儿子呢,到了学习的年龄,应该去上学。至于这位男子,嬷嬷对他说:“上帝安排你来到人间,是有他的用意的。”这位男子有些不解地看着修女,这时候修女微笑着说:“你不要去流浪了,我们这里的育婴堂正缺少人手,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劳动吧。”这个男子很高兴地答应了。随后修女就安排他去育婴堂做勤杂工,报酬是每天供给他与修女们一样的食物。

在特蕾莎修女看来,生命再卑微,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尊贵的。每个人也应该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只要你认真去发掘,就会发现。在生活中,一些缺乏自信、自暴自弃的人,往往会把优秀的标准定得太高,而对自身的优点却视而不见。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天赋,如果你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重视自己,不自轻自贱,你就会发现自己和所有杰出的人士一样,同样具备成功的资格和条件。

心灵追问:

虽然我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现实中总有很多事情会打击到我的自信心,比如说我长得不帅、我的英语很差……我该如何面对现实中的不如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