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全集
281900000048

第48章 拿得起,放得下(4)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可是却洒掉了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得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终于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非常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报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做报告。

不过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边走边看风景,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得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洒。

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找到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

生活中有逆境也有顺境,无论处在哪种环境,都不能忘记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因为很多的压力和烦恼都是在欣赏中忘却的。

看淡苦乐

每个人的路都不一样,但命运对我们都是公平的,有所得必所有失,有痛苦也有快乐,就看你能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心往好处想。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着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便能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相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死后只能进入地狱。

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不论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心往好处想,天堂和地狱就在人心中。人可以没有名利、金钱,但必须拥有美好的心情。

自己珍惜自己

有个女孩,爱一个男人爱得很深,她曾经为他自杀。

他提出分手,她在电话里跟他吵架,要他回到她身边。

他说:“很多事是不能勉强的。”

于是,她愤然用两把刀割开了自己的动脉。

她没有死,他也没有回到她身边。

她说她不后悔,她说那个时候的她的确可以为他死,不过,现在她不会那么做了,不会为任何一个男人。

是呀,你问问那些为男人轻生的女人,她们的动机是出于爱吗?还是她们不能忍受被对方抛弃?

一个女人因为一个男人的离开而自寻短见,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除了他以外,她一无所有,那时,她真的一无所有,像抓住一根稻草一样想抓住他。她现在是一家大企业老板,拥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就越舍不得死。

一个拥有自己事业的女人,不会随便为了一个男人轻生。

一个拥有财富的男人,也不会随便为了一个女人轻生。

一无所有的人,才会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寻死,不过是惩罚对方的一种手段,毫不足惜,那并不是为情自杀,而是为惩罚别人而自杀。

世界上只有不可替代的感情,没有不可替代的人,无论你爱一个人爱得有多深,没有他,你依然可以坚强地活下去,死亡并不是你应做的选择。事实上活着比寻死更需要勇气。有一天,当你长大,你会明白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为一个不爱你的人而死,毫不值得。

笑对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也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谁都无法抗拒。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往往人们一提到死,就会十分恐惧。害怕死亡是人之常情,一些人生了病首先想到的是“死亡”。由于对它的惧怕,往往心理上和精神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于是情绪低落、郁闷,而使病情不断加重。

1970年,琳来到西藏当兵。一次在零下40度的低温下进行着一场拉练实地演习。琳是位军医,药包、干粮、手枪、弹药,30多公斤的背包重重地压在身上。当眼前出现了一座巍峨的雪山时,很多人都有些迟疑,领导派人传话:“今天不过山,你们都得活活冻死!”

当时,琳的生命感受就是痛苦,背包仿佛深深嵌入锁骨,连把它拽下来的力量都没有。她甚至想到了死,双手却怎么也不听使唤,反而拽得更紧,那是来自生命本能的力量。

琳在这危难时刻,首先感到是生命的宝贵,紧紧抓住背包的手,就充分表明了对生存的渴望,哪怕有一线希望,也要翻过这座雪山,以求得生命的安全。

这是人们在困境中的一种奋斗,是人们在生存中的一种挣扎。

我们希望能够对死亡有新的解释,死亡在我们的概念中不应再是肮脏的、悲惨的,它并不可怕,有时只是我们不能接受而已。

死亡是生命最后一个过程,有它的存在,生命才得以完整。我们不是要挑战死亡,而是要接纳死亡,这种认识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宗教上的认识,而是对文化的重新认识。

所以,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甚至是受到死亡的威胁时,要以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它,这样,你就会减轻许多自身的痛苦。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为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人要有一个人生的目标,当你有了人生目标的时候,下意识心理就能把强大的激励因素加到你的有意识心理上,使得你在紧急情况中能够生存。

笑对死亡,死亡便会远离你。

快乐的主人

很多人都抱怨生活没有快乐,其实获得快乐并不难,摒弃消极悲观的想法,选择积极乐观的想法,快乐就会来到你身边。你是快乐的主人。

阿德勒是个农场主,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我快乐无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阿德勒,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你要学会选择如何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你要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他被三个持枪的歹徒拦住了。歹徒朝他开了枪。

幸运的是发现较早,阿德勒被送进了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阿德勒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的体内。

6个月后,他的一位朋友见到了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当时他想了些什么。阿德勒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自己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会好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阿德勒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阿德勒就这样活下来了。

要是心中与困境作斗争的勇气仍在,即使山穷水尽,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富贵如云烟

人生就像一场比赛,不管多么努力,技术运用得多么高超,总会有相对于第一名的落后者。享受欢呼的,仅仅是那成千上万名中第一个冲到终点的幸运儿。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相对于那些在某一领域中因出类拔萃而获得万众瞩目的人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那些在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家庭中默默尽力的人。况且,人生风云变幻,又有多少人没有品尝过世事沧桑的滋味呢?

从社会的需要说,每一种工作都是必需的。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维持物质的丰厚,铸造社会的繁荣,他就应该自豪。若从生活的价值来说,能够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没有虐待这百岁年华的生命,心灵从容富足,则在富在贫,皆足安心。即所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的意思是,人皆有利心,此不可免,但是要去贫贱,求富贵,均必须以是否符合“义”为前提,“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能嗜欲太过,甚至不顾一切,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富贵。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只要它确实存在,就绝不会因穿着华服或蓑衣而有所改变,关键在于有自持之态。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叔夜树下锻炼,均为贫介之士,但他们的精神却万古流芳。君不闻自古以来就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史笔?古人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这对于我们如何生活,的确是足资凭借的箴言。

要做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就要具不贫之心。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不要强求,不要希图意外的惊喜。《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的哥哥高西木进了四十大盗的藏宝洞,欣喜若狂,攫宝不已,忘了回家,致使强盗回来,把他砍死。佛祖在《佛说四十二章经》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食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

其实,在古人的眼里,“富贵”两字,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取于人谓之富,不屈于人谓之贵”,白衣草鞋,自有一股飘逸清雅的仙气,粗茶淡饭,自有一份闲适自在的意趣。

心 外 无 物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一句话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你真正做到了这点,你就可以超越凡尘,这才是对人生的真正领悟。生活中,我们也应做到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你永远是你的自己。

传说苏东坡谪居黄州,临水而居,与对岸寺中老僧学佛参禅。忽一日心中似有所悟,遂提笔展纸得佛偈句:“端坐紫金莲,佛光照大干,心定如止水,八风吹不翻。”苏东坡反复吟诵,越觉高兴。便唤书童携书驾船,过河送给老僧观看。老僧接过看完也不说话,提笔在下面批了两字:放屁。递给书童说道:“回吧。”

那书童将老僧的批复交给苏东坡,苏东坡看后心想:“我将学佛心得告诉你,你不赞我也就罢了,怎么竟骂人放屁!”他越想越气,最后命书童备船,要亲自过河找老僧理论。当他怒气冲冲驾船将要到对岸时,见那老僧已带领一班弟子在岸上迎接,老僧双手合十面带微笑,朗声问道:“苏施主,你不是八风吹不翻吗?怎么我一个屁竟把你吹过河来啦?”

苏东坡闻言细想,转怒而愧,在船上拱手施礼,竟不下船而回。

“禅”的最高境界是心无外物,人类的终极自由是心灵的自由,它可以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只有做到心外无物,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