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谋人谋职谋事业
2819800000007

第7章 从声音辨人才的方法(1)

曾国藩指出。一个人的声音清浊高低往往反映了人的内在本质,有经验的用人者能在言语之间判断出对方的性格、气质、诚实与虚伪,本章所介绍的正是曾国藩个人独到的听声辨人经验。

从声音的清浊辨人才的方法

曾国藩指出,每个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坠。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发生清浊之变,最后经由嘴唇发出去,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识人的时候,听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所以不一定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曾国藩认为,一个处世经验丰富的人,听到一个人的声音就能辨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人身体的声音能随着他内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心胸宽广、志向远大的人,声音有平和广远之志,而且声清气壮,有雄浑沉厚之势。身短声雄的人,自然不可小视。从身高来看,身高的,由于丹田距声带、共鸣腔远,气息冲击的距离加长,力量弱化,因此声音显得清细弱,振荡轻;身矮的,往往声气十足,因为距离短,气息冲击力大,声带与非鸣腔易于打开。如果受过发声练习的人,另当别论。

从生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看,声音是气流冲击声带,声带受到振动而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物理现象。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的声音又结合了精神和气质的属性。古人讲,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讲,声音的产生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

人的声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说的“声音若洪钟”,有的人生得高大魁梧,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有气无力。

从经验中可以得知,好的声音和谈话技巧能提高说服力,由于人人声音不同,怎么才算好呢?最好是音粗而低,说话速度快,尾音明亮;这样就能给听众留下一种“这人值得信任,积极、潇洒、有领导才能”的印象。

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什么声音好,也与谈话的地点、对象、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舞场上,由于灯光较暗,加上光线闪烁等因素,舞伴们很少能看清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声音的优美就会产生很大的魅力。

当然,声音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说话时的姿态。甜美的声音加上优美的神态,更会产生强大的魅力。

由于声音具有如此的魅力,所以,有位美国人在《上班族的身体语言》一书中,讲了一个由于女人的声音而把男性引入歧途的故事。

这个女人叫琳达。作者写道:

琳达是我所认识的,无论性格、干劲,以及能力都相当突出的女性之一,在西海岸某个小都市的企业界,颇负盛名。她了解自己的欲求,以令人惊讶的程度和明确的判断力,尽心尽力去追求。

这确实令人心惊,只要听到她所讲的话,就不难想像出一个竞争心旺盛: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洞察力的女性。

琳达外型修长,爱打扮,魅力四射。不过,当她一开口,便会呈现戏剧的变化。这一位纤细而思虑深远的女性,发出宛若少女银铃般尖锐的声音,给人一种玩世不恭或不正常的印象。

“第一次听到她说话时,”我的同事这样告诉我。“我以为是刚剐踏人社会的女性。她想出售奥克兰的一张办公桌,而我希望拥有它。由于我太看轻她了,以致付出比想像中还要多的金钱——我很生气。”

“为什么呢?”我问。

“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在孩子般的声音背后隐藏着钢铁般的意志。我不想再有第二次交易。”。

“我也知道我的声音有问题。”大约一年前,琳达对我说。“但是,对我有好处。这能够使和我进行交易的男性‘解除武装’。他们会保持着优越感,松弛警觉心,所以我才能够达成我的企图。”

她略带愁容地继续说道:

“但问题往往在害处这一边,我想加以改变。”

“有什么害处?”

她耸耸肩。

“和我进行交易的男性,在事后好像会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也许有某一种含义是如此,他们以声音作为评判,而不是以我的能力。一旦发现我有才能,就觉得被我骗了。难道他们错误的判断,就代表我不正直吗?”

在某种含义上,我不得不承认这种结果,她的声音会误导男性走入歧途。所以,她想改变是聪明的做法,于是我为她介绍了一位高明的声音训练家。

说明了详细经过之后,这位曾经在好莱坞演戏的声音训练家点点头。

“你的声音,在交易过程中的确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你知道萧伯纳的《窈窕淑女》这曲喜剧吗?故事之中,比金斯教授把说话有土腔的卖花少女带回家,根据她的声音和说话的方式,把她训练成为一位高贵的淑女。可见,声音的确会表现出社会性。

“美国虽然没有欧洲那么严重,但就美国而言。依然很重要。你似乎没做过这种声音训练吧!”

一年之后,我到西海岸旅行时,遇见琳达。训练非常成功,她说话的声音降低好几个音阶。

“我学会从胸腔发声的方法。”她好像引以为傲地,以低沉而清晰的声音说。

“除了声音改善很多,其他还有什么变化吗?”

“我的人生!”她笑着说。“这几个月来,我在工作上有重大的突破。顾客回头,还为我介绍新客户。但是,我最高兴的,莫过于交易对方的态度。现在,他们都怀着敬意和我接触。以前的话,并没有人认真地把我当做一个交易的对象。而是用一种好像要纠缠你、嘲笑你的口气……”

她语重心长地继续说:

“真是不可思议。”

“什么不可思议?”

“自从我降低音调来说话,变化太大了。以整体的工作来说,我比以前更有力量了。”

琳达学会了具有威严的声音、有权力的声音。不是从鼻孔,而是经由胸腔发声,降低声调。速度也比平常缓慢一些。

有一次,我和在中西部电视台上班的一名男性交谈。他负责新闻播报的工作,相当了解什么才是真正“权威性的声音”。

“我很喜欢这个工作。”他说。“我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容貌都很够。想要在电视台工作,容貌当然重要。不过,音质更重要。我为了要掌握正确的音质,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我请教他到底是哪一种声音,他稍微皱着眉头。

“新闻播报员必须表现出威严。所以自然得降低声调,从腹部发声,调整速度,有时还需要注意抑扬顿挫。这样。就能让说话的方式产生韵味。”

人类的声音包含各种要素。声调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大的声音,同时也具有权力。发出很大的声音,可以让别人沉默下来。然而,在某种状况之下,有时候小的声音更能发挥效果,因为人们会注意去听的缘故。当然,声大声小都需要姿势辅助,效果才更好。

发声法对音质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要以身体的那个部分当做共鸣板,音质将会有所改变。若以鼻子产生共鸣,声音像是如泣如诉,或者也可能给人傲慢的印象。但是,如果是以胸腔来产生共鸣的话,发声法亦随之改变。变得丰富,强力、响度也够。

讲话方式的速度也会影响到会话。速度太快,容易给人好像有某种急事、戏剧性的事件或热心投人的印象。另一方面同时会让对方感觉焦躁、混乱,以及有些粗鲁。

说话缓慢的人,虽然给人深思熟虑、诚实的印象,但太慢了的话,也会变成犹豫不决或漫不经心,甚至还会呈现消极性的含义。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舞场上,商场上,还是什么别的“场”上,人的说话声音、速度以及由此构成的神态,都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增加你的魅力,加强你的权威,当然也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要看你的声音和神态给听众是什么印象了。因为人们会根据声音来判断一个人。

从语言的风格辨别人的方法

曾国藩认为,一般来说,看人的长短,如果“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确,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特别是一个军队的运作,全靠万众一心,同胞亲密无间,不容有丝毫芥蒂,这尤其是靠一个诚字贯穿其间,作为维系。否则像一盘散沙,必将不战自毁。所以,不要被一个浮滑的人所迷惑,不要被他的夸夸其谈打动,一定考察他的实际才能,尤其是,一定要任用诚实的人。在现代的经营活动中,同样存在着很浮滑的管理人员,他们只知道夸夸其谈,却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也一样,有些朋友除了浮夸还是浮夸,实在成不了气候,若与他们打交道,一定要小心提防才对。

曾国藩择取人的方式,以有节操而没有官气、条理清晰而又不说大话为关键。办事的方法,关键是要做到“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所谓身到,就是作为官吏对命案、盗案必须亲自勘验,并亲自到乡村巡视;作为将官就必须亲自巡视营地,亲自察看敌情。心到,就是凡事都要仔细分析它的大条理、小条理、起初时的条理、结束时的条理,分析它的头绪,又综合它的类别。眼到,就是要专心地观察人,认真地读公文。手到,就是对人的才能长短、事情的关键所在,勤作笔记,以防止遗忘。口到,就是在命令人做事时虽然已有公文,仍要苦口叮嘱。

对于曾国藩的这一论述,民国时的著名爱国将领蔡锷有这样的评价:

文正公谓居高位以知人晓事为职,且以能知人晓事与否,判别其为君子为小人。虽属有感而发,特论至为正当,并非愤激之说。用人之当否,视乎知人之明昧;办事之才不才,视乎晓事之透不透。不知人则不能用人,不晓事则何能办事?君子小人之别,以能否利人济物为断。苟所用之人,不能称职,所办之事,措置乖方,以致贻误大局,纵日其心无他,究难为之宽恕者也。

昔贤于用人之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其宅心之正大,足以矜式百世。曾公之荐左中堂,而劾李次青,不以恩怨而废举劾,名臣胸襟,千古流芳。

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国藩认为身居高位的人应该以知人晓事为职责,而且以他能否知人晓事来判断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虽然是有感而发,但所持的观点却非常公允,并非是一时的愤激之说。用人是否得当,取决于是否真正地了解人;办事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对事情的理解是否透彻。不了解人,便不能任用人;不明白事理,又怎么能办事呢?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以能否利人济物为判断的标准。如果委任的人不称职,所办的事措置失当,以致影响了大局,即使当事人并无其他私心杂念,终究是难以得到宽恕的。

以前的贤德之人在用人的时候,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其心理的光明正大,足以成为百世的楷模。曾国藩推荐左中堂、弹劾李次青,并不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影响推荐和弹劾,一代名臣的宽广胸怀,自然千古不朽。

曾国藩提出“取人之式”,以有操守、多条理为主,那么古贤对此问题又是怎么看的呢?

春秋时期,齐宣王问孟子:“怎样去识别那些缺乏才能的人而舍弃他呢?”

孟子答道:“国君选拔贤人,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进,就要把卑贱者提拔到尊贵者之上,把疏远的人提拔在亲近的人之上,对这种事能不慎重吗?因此,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也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了解;发现他真有才干,再任用他。左右亲近的人都说某人不好,不要听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了解;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近的人都说某人可杀,不要听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可杀,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听说某人可杀,然后去了解,发现他该杀,再杀他。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

孟子又说:“虞国不用百里奚,因而灭亡;秦穆公用了百里奚,因而称霸。不用贤人就会招致灭亡,即使要求勉强存在,都是办不到的。”

韩非子对这一问题则有他独到的论述。他说: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欧治子也不能断定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在水中砍死鹄雁,在陆上斩断驹马,那么,就是仆隶也不会怀疑它是钝还是锋利了。如果只看马的牙齿和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看它快跑到终点时的模样,就是仆隶也不会怀疑马的优劣了。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装,只听他说话论事,就是孔丘也不能肯定这个人能力怎么样,可是给他一个官职,看看他的工作成绩,就是普通人也不会怀疑他是聪明还是愚蠢了。所以,一个明智君主所任用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大多是从下层军官中挑选出来的。凡是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越能勉励自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级越高他们越能尽力办事。用高官厚禄去勉励官吏把事情办好,这是建立强盛统一事业的有力措施。

凡是奸臣都想顺从君主的心意,来取得君主亲幸的权势。因此君主所喜欢的东西,臣子就加以吹捧;君主所憎恶的东西,臣子就加以诋毁。人们的一般情况是,取舍相同的就互相肯定,取舍不同的就互相反对。现在臣子所赞美的东西,就是君主所肯定的东西,这就叫做相同的择取;臣子所诋毁的东西,就是君主所反对的东西,这就叫做相同的舍弃;择取、舍弃一致而相互对立的,还没有听说过。这就是臣子所用来取得信任和宠爱的途径。

孟子与韩非子都从一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选拔人才,可谓千古名论。

不过在识人方面,管仲无疑有他的独到之处。一次,齐桓公征询管仲对朝廷人事安排的意见,管仲说:“升降、揖让、进退礼节的熟习,这方面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做大行(司礼官)职位;开垦土地,聚集粮粟,使地利完全发挥,这方面我不如宁戚,请让他担任司田(管理土地的官吏);在平原战场上能让战车驰骋而不乱,战士勇往直前而不退却,擂鼓进军后,三军将士视死如归,这方面我不如王子城父,请授予他大司马(最高的军事将领)之职;审理刑事案件,能不杀无辜,不诬陷无罪之人,这方面我不如宾胥无,请授与他大理(最高司法官员)之职;敢于冒犯君颜,忠言直谏,不怕砍头,不在富贵权势面前低头,这方面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担任大谏(谏官)之职。君王要治国强兵,有此五人,就足够了。若想在诸侯中称王称霸,那还需要我管夷吾才行。”

听了管仲巧妙的自荐以后,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历史上慧眼识才的著名例子,由此来反映能识人将会带来多大的好处。

“管鲍之交”历来被称为千古佳话,其中固然赞扬了管仲的治国才能,但更重要的则是赞扬了鲍叔牙的慧眼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