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82400000018

第18章

第3章第4节说话算数,孩子才有安全感

“你怎么把邻居家的娃娃拿回来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

“可是他又没有看见。”

“没有看见就更不应该了,那就是小偷了!”妈妈说着就赶紧把娃娃送回去了。孩子低着头,嘀咕着:“可是妈妈还拿人家的梨呢。”原来,妈妈带孩子去买水果,趁卖主未看见,拿了几个梨放在自己提兜里,孩子看到了这一切。

撒谎其实是我们在孩子幼年时教他们的,懒得去接电话时:“你就说我不在家。”这种看似圆滑处事的方式,不经意间就成了孩子不诚信做人的反面教材。

孩子是站在家长的肩膀上的,家长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家长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家长对于孩子具有天生的权威性,同时又是最亲近、最热爱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容易被孩子认为是自然合理的;并且,孩子由于知识经验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对父母的言行会不加选择地模仿。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例如,男孩模仿父亲的行动,女孩模仿母亲的行动。他们不仅模仿家长的动作,而且模仿感情的控制和观点,就连发脾气的方式、样子也像他的父母。妈妈长期和孩子在一起,怎样为人处世,孩子都会记在心上。

这么一个公益广告:

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妈妈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奶奶端上一盆洗脚水,并替她洗脚。这情景每每给年幼的孩子看在眼里。有一天,妈妈回到家,看到还在玩耍的孩子急速向厨房跑去的背影,妈妈正觉纳闷,只见孩子已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由于年纪小力气不够,水端不稳还一个劲地往外晃荡。孩子把水端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洗脚。”这时画外音响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孩子谈话,或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孩子。妈妈应该多从孩子的特点出发来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就充分说明了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要求孩子孝敬长辈,自己首先要敬老;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就要谈吐文雅,不讲粗话。

巴金说:“父母们的榜样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时候,父母的脾气都好,父母从未打骂过孩子。想来想去,我想不出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坏的东西。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高兴时把孩子当做‘小皇帝’、‘小公主’,动了气就打骂不休。不多久,他们的坏脾气全让孩子学到了,孩子们只会学长辈们做出来的行动,不会学他们嘴里讲的道理和心里想的理想。”

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古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经验,很值得我们发扬光大。可是,有不少家长忽视身教,有的甚至只重视言教,这会产生负面效应。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些父母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他们对孩子所要求的往往连自己都做不到。父母不能总是以命令的口气让孩子干这干那,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勉强孩子去做,否则便会失去威信,自然无法得到孩子的尊重。

在要求孩子做到诚实、可靠的时候,家长却不诚实、不可靠,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吗?大人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让孩子相信你、服从你。否则,孩子养成了说谎的习惯,也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信任,那他怎么能信任别人呢?这样的人势必是多疑、心思细腻的人,总是缺乏安全感,很难和别人友好地相处下去。

妈妈是孩子的老师、朋友、知心人,这么重要的角色怎么能敷衍对待呢?

好妈妈成长课:

大人难免会有撒谎的时候,但是从现在起,你可以选择不撒谎,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撒谎。谎言很容易被揭穿,也需要一个又一个谎言去圆谎,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妈妈对孩子以诚相待,孩子自然也会对妈妈开诚布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