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
2824300000017

第17章 名人之谜(2)

罗伦索其貌不扬,皮肤黝黑,五官并不讨人喜欢,鼻子大,声音沙哑刺耳。不过他为人和善,掩盖了貌丑的缺陷。他十分有才华。前一天他在简陋酒馆和粗鄙的老朋友喝酒交谈,次日竟和严肃的学者辩论哲学问题。他既写粗俗不堪的歌曲,又作极优美的诗作。此外,他也像祖父柯西摩一样,竭尽全力地推动艺术发展。米盖朗基罗亦有赖于罗伦索的慧眼赏识,和源源不绝的巨额资助,才可以展开艺术创作。事实上,任何有志于复兴古典艺术的人,都可以得到麦第奇家族的资助。在罗伦索领导下,佛罗伦萨成为璀璨的文化中心,不仅给意大利文化带来了新生命,其影响力最后更遍及欧洲每一个角落。

不仅如此,罗伦索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不用发动战争,只是借谈判和缔结联盟,便巧妙地使佛罗伦萨免受敌国侵扰。他致力维持意大利各城邦之间势力均衡,所以1492年他逝世时,那不勒斯国王不禁表示衷心哀悼,并予赞颂,称他是不可多得的英雄。“罗伦索足以名垂千古”,那不勒斯国王说,“但对整个意大利来说,他实在是英年早逝了”。

15世纪时期,佛罗伦萨城人口约有6万。它和邻近六个附庸城市包括比萨、勒果恩和阿累左等,都归入一个城邦内,由佛罗伦萨城统治,总人口约40万。佛罗伦萨城邦理论上是民主共和政体,不过只有佛罗伦萨城人二十一个同业公会约5000名男性会员才有公民权;同业公会本身又分等级,少数地位较高的同业公会如律师、商人、银行家和熟练技师等,掌握治理城邦的大部分实权。那时候并没有现代形式的选任政府。

他们把有资格的候选人名单放进皮袋里,抽出9名市民加入政府议会,处理城邦政务,任期为两个月。他们在9名议员中选出一个担任“议长”,其权力和地位都比其他议员高。

事实上,这个中央组织的确按照规定每两个月解散一次,再选新阁员继任,而每次当然亦选出不同的议长。不过,由于在佛罗伦萨财可通神,城邦真正的领导人其实就是最富有的市民。柯西摩在他悠长的一生(他不少后代患痛风很早死去,他却活到75岁)中只当过三任议长;不过,麦第奇家族的财力确实对佛罗伦萨的社会繁荣贡献很多,柯西摩因而拥有控制议会的实权,地位稳固,不管在每两个月中谁人获选,他的地位都不会受影响。

当然竞争者总是有的。不过柯西摩和罗伦索祖孙两人同样个性坚强、富可敌国。在他们的治理之下,佛罗伦萨保持繁荣富足,声誉日隆,所以在公元1492年罗伦索去世前,根本就没有人可以严重威胁麦第奇家族专政。

神秘的“彩衣笛手”

“1284年6月26日约翰和保罗节,哈默尔恩城的130个孩子,被身穿斑斓彩衣的笛手带走,从此杳无踪影……”

上段文字是在德国哈默尔恩城的“无鼓街”的一个木牌上发现的。从中可以看出,1284年6月26日,在哈默尔恩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件。孩子们为什么出走?走向哪里?谁带走了他们?至今仍是一个谜。

根据传说,哈墨尔恩在1284年遭过鼠疫袭击。那一年,来了一个身穿五颜六色衣服的来历不明的陌生人,他答应以商定的款项为酬劳,将城里的老鼠赶走。他吹起笛子,老鼠便都跟着他到威悉河里淹死了。但忘恩负义的市民不遵守诺言,拒不付钱。那彩衣人的报复十分可怕。他又吹笛子,130个孩子便跟在他身后。经该城的东门朝着哥本山而去,那里大地开裂,将孩子们吞没殆尽。

这便是“彩衣笛手”的传说,如今它已传遍全球,为各民族所传诵,成为许多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作曲家灵感的源泉。

在文史界,有人主张“彩衣笛手”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类似神话的传说故事,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盛传不衰,是因为“彩衣笛手”的传说中包含了一个道德哲理,因而它又是一个政治讽喻寓言。研究专家们指出:“彩衣笛手”的故事神乎其神,这个不幸的结局更使民间传说增加了感染力,这个传说故事的目的是要求后人牢记讲究信用,不可忘恩负义的道德规范,并且讽刺了那些只会夸夸其谈则不信守诺言的虚伪君子,它并没有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做为依据。如同欧美许多文学作品的古老传说一样,“彩衣笛手”的故事成为后代许多人创作的素材。

然而在哈默尔恩城的博物馆里,却布满了与该城奇异传说有关的纪念文物,其中有一个15世纪的手稿记载了“彩衣笛手”的事情。手稿把他描述为一个约摸30岁的漂亮男子,他吹奏银笛令人倾倒,孩子们听到笛声便跟在他身后出城去了。一个名叫路德的妇人和一个10岁的少年目睹他们离去。悲痛的父母四处寻觅,再也没有找到他们。

另外一篇手稿说,在1300年,哈默尔恩市民在教堂内装了一面纪念之窗,在这面已毁于17世纪的窗上记载着:“所有的孩子们历尽艰险,到达哥本山,然后音讯杳然。”

一些学者专家用尽多年心血考究后也认为:“彩衣笛手”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故事,它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人其事的。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1284年6月26日,这位“彩衣笛手”名叫施皮格尔伯格,带领了130位少年向东迁移,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亚一带去了。他是一位蓄有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曾任德国的一名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经常往来于哈默尔恩城和波美拉尼亚之间,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当地负责转运移民的行政官员,曾经在哈默尔恩城附近定居过。

很显然,也许当时确实发生过130名少年失踪的事件,那么,他们又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为何杳无音讯?

据史料记载:当130位孩子失踪时,施皮格尔伯格也一时不知去向。1284年7月8日,在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亲眼看见施皮格尔伯格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什切青港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大约250英里,10天左右的行程。13世纪时,当时人口稠密的许多德国城镇有不少移民,地域广袤的东部被称为“福地乐土”,那里盛产小麦、蜂蜜、肉类,因而人们迫切希望向东迁移。当地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来自德国的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用于阻挡来自俄罗斯的侵扰与掠夺。于是,受王公贵族的支持和怂恿,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施皮格尔伯格带领130个孩子向东迁移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不足为怪。不幸的是在东迁途中,他们所乘坐的航船在波罗的海岸附近沉没了,施皮格尔伯格与130位少年一同遇难,无一人生还。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探究这一历史悬案的谢博尔特为了解开“彩衣笛手之谜”,翻阅了哈默尔恩博物馆的大量历史史籍和纪念文物,他认为,要了解事实真相,还必须弄清楚笛音捕鼠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科学实验证明,“彩衣笛手”用笛子诱捕老鼠的作法是完全可行的,他利用高频率的笛声使老鼠的神经紧张而产生紊乱,从而诱使它们纷纷拥入河中自杀。历史上,英国就有人使用过一种锡笛,捕鼠人利用锡笛发出的高频率的抖颤声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内。在中世纪时代,欧洲大陆鼠害横行,因此,出现了一个巡游捕鼠的人,利用高频率的笛声把老鼠引向河中淹死,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奇。

直到现在,每逢一年一度夏季6月26日的宗教节日,哈默尔恩城还上演有关“彩衣笛手”的戏剧。

“彩衣笛手”的真相究竟如何?当年那些孩子到底走向了哪里?现今,这个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在哈默尔恩观光旅行,其中不乏有研究“彩衣笛手”谜底的有心人。

马歇尔与马上比武

公元1180年某天日落时分,马恩河畔蓝格尼城郊野,横七竖八尽是死尸,血染大地,伤者的呼喊与呻吟响彻云霄。是不是法国军队和来犯者打了一场惨烈战争?不是。虽然这里确实有人打过仗,但是死在这里或身负重伤的人不是为国捐躯,而是目的在竞技。因为马恩河畔蓝格尼城刚刚举行过中古时代最铺张浪费、场面惊人的娱乐:马上比武大会。比武之日,超过3000名全副武装的骑士,排成阵势,策马奔驰,互相攻击。根据当时的一篇报道,如果身历其境,“你会看到长矛交击、碰撞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地上布满断矛折戈。四处田野,一片喧闹,人声鼎沸。”这是一场“无所不用其极”,或如我们现在所说“没有规条约束”的马上比武大赛。

历代教皇闻悉人类这样进行灭绝人性、肆意杀戮的比武,都发言反对这种“值得诅咒和不幸的”消遣。教会发言人运用毫不容情的辞句谴责马上比武大会,因为每一次比武必然会引致大屠杀,有许多优秀骑士会无缘无故变成终身残废,甚至被杀,而当时十字军正需人打仗,马上比武实在是有背天道的行为。教会也非难比武大会所引起的淫乱放纵行为,最后还以开除教籍吓阻有意参加比武大会的人,甚至拒绝为比武致死骑士举行宗教殡葬仪式。

但是教会的劝说并不能让比武停止,没有人能阻止此事。

在比武大会上“双方”厮杀,每方由富家巨宦子弟,组织率领大批骑士互争雄长的场面,的确是太吸引人了。此外,这种残忍游戏也为真正作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训练。一位历史学家说,“不曾接受马上比武磨炼的骑士,不可能在战场上耀武扬威。他必须亲眼见过自己流血,尝过牙齿被人砸碎的滋味。”还有,参加大规模马上比武,也是中古时代年轻人出人头地的少数方法之一。开始时他大概当一个现役骑士的随侍,负责洗马、看管盔甲武器,跟随主人参加比武大会和战争。比武大会本身往往也包括侍从人员之间的较量。后来随侍可能逐渐升为游侠骑士。所谓游侠骑士是到各地参加比武大会的骑士,向比武任何一方传授武艺和谋略,一朝获得赏识重用,要谋取财富和名誉就易如探囊取物。

比武大会据说发源于法国,至11世纪在法国生活中根深蒂固。这种运动迅速传到别的国家,尤其是英国,以比武大会庆祝喜庆、加冕和庆祝节日,成为当时风尚。大部分比武是地方性的,规模相当小,参加者均为本地骑士,但也有少数是国际比武赛事,由各国骑士到来参加。赌注可能很大,战败者如果只输掉马匹盔甲,已经算是幸运了,如果被人活捉,对方要求的赎金数目就可能非常巨大。

一旦下了挑战书,定下比武的时间和地点,备战工作就会紧张地进行起来。通报人快马加鞭,在各处城堡和市镇间穿梭往来,宣扬比武大会。数以千计的人向比武地点蜂拥而来,有的要亲睹罕有的壮观场面,有的前往谋取这种那种利益。为贵妇和其他特权阶级而盖的看台以三角旗和挂毯装饰(虽然比武一旦开始,骑士有时会因战略需要绝尘而去,不见影踪,彼此动不动就在旷野里追逐好几里路)。骑士在嘹亮的喇叭声中,和更多的纹章旌旗簇拥挥舞之下,进入比武场。贵妇淑女惯常用金色或银色彩绳牵引她们宠爱的骑士入场,并把一件私人物品,譬如手绢或戒指等馈赠给骑士,然后再退回看台,落座后观看比武。

这时现场热闹非凡,气氛紧张。对垒双方的骑士,终于排成阵势,一个个骑在马上,带着惯用的长矛,以及如果被打下马后,才用来御敌的短剑、盾牌。跟着比武大会组织者一声令下,双方武士开始交锋。为求公平比赛,当然有依照骑士规章订立的比武规则(譬如说不能攻击下身),但是一旦打得性起,变成一场混战,大群骑士团团乱转,有的尚在马上,有的则跌下马来,在地上挣扎求生,局势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此时就会造成真正的伤害:骑士饱受马蹄践踏,头盔砸扁,头颅被夹而致死亡。手臂也难免让乱挥乱舞的利器砍断。混战之中,所谓道德很快会被无休止的激战所代替。

如无停战命令,或胜负未分,就要一直厮杀下去,直至一方彻底失败。比武完毕,伤者抬回家调养,希望还能活下去,他日东山再起,参加另一次比武大会。

但到了14世纪末期,比武大会的性质变了。骑士披着笨重耀眼的铠甲,盾牌饰上盾形纹章,盔插羽毛,笨手笨脚,策马跑来跑去,单人匹马和另一个骑士交手。两个骑士彼此或投矛、或冲刺——大同小异的战斗方式成了一般人喜爱的比武方式,足与集体比武争一日之长。这种比武方式也很刺激,但比武者最多只是被人挑下马时昏倒在地。老一辈骑士往往瞧不起这种新式比武方法,仍然对往日借以训练战士的集体比武不胜留恋。一个历史学家评论此种横冲直撞交锋和拚命混战,说:“骑士到时如果要上战场厮杀,也会胜券在握。”其实他还应该加上一句:“假如他幸运能活到那时的话!”

中古时代最著名的英国游侠骑士,是12世纪的马歇尔。马歇尔的父亲在亨利一世之女昂殊郡主马蒂尔达的庄园里专管马匹事宜。马歇尔8岁起在诺曼贵族坦卡维尔的威廉府充当随侍,逐步由无名小卒,升迁至英国摄政的高位。

马歇尔21岁时成为游侠骑士,旋即以勇敢善战驰名于世。在前后15年的战斗生涯里,据说在500次比武大会上都未逢敌手,接连获胜。有次与人交战,头盔遭砸凹,不能除下,只得把头放在铁砧上,让铁匠给他把头盔敲下来。

英王亨利二世为了奖励他在比武场中武艺超群、英勇无匹,任他为朝臣。不久他即往圣地朝拜,回来之后协助亨利二世平定了理查德、杰佛里和约翰三个王子作乱。英王亨利于1189年逝世,其子理查德继位后,册封马歇尔为班布鲁郡伯爵,镇守威尔斯边区。

马歇尔不久即成为英国举足轻重、权势显赫的贵族,1216年英王亨利三世登基时尚未成年,全国贵族理所当然推选马歇尔为英国摄政。马歇尔像国王一样统治英国达3年之久,至逝世为止。马歇尔一生,由一个游侠骑士而晋升至英国摄政,可谓充满传奇色彩。

伟大的腓特烈二世

群众看到跟从皇帝出游的长长行列,都目瞪口呆。毫无疑问他们眼前的就是中古时代最了不起的君王。欧洲人从来没有见过皇帝出巡竟是这种非比寻常的气派。走在前头的是撒拉逊人组成的骑兵卫队,骑阿拉伯马,穿着东方服装。在那些瞧热闹的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看来,一定赞叹为极富异国情调。卫队后面的皇帝妃嫔,都是戴着面纱的绝色美人,坐在高高的马驮轿座上下晃动,由高大黑人太监护卫。妃嫔之后是宫廷人员,衣着鲜艳夺目的骑士和朝臣。皇帝身材颇矮,头发艳红耀眼,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皇帝后面跟着几列侍从,腕上都架着皇帝的宠物。随后是皇帝豢养的兽群,包括疾走如飞的豹和猎豹,及当时在欧洲首次见到、由埃及苏丹奉送的骆驼和长颈鹿等。行列后头是给漫天尘土淹没的厨师和办事人员。做母亲的这时会告诉儿女,刚才看到的是旷世奇人腓特烈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