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重于一切:扎克伯格给年轻人的37个人生忠告
2825000000007

第7章 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要有必要的情商特质

每个人都潜在性地具有创造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能量,然而有许多障碍使很多人无法挖掘他们的潜力。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内心的活力,将它们引向正确的轨道,以致任由活力涣散开来,生命的浓度也被稀释。

基于这一点,扎克伯格告诉我们,匮乏即是富足,自律产生喜悦。

一个不懂自制的人,无法奠定开放的基础

自制是什么呢?自制分好多种,具体说起来,葛朗台的吝啬也算是一种自制,但我们在本章所介绍的自制,却与这种自制无关。葛朗台的自制,是单纯为自制而自制,这种自制指向对生命的限制,我们所讲的自制,是以最大化人生为前提的自制,它的方向指向更加丰富开阔的人生。

您可能注意到,本书不同于普通的成功学书,它介绍的不是速成必杀技,它在呈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的社会成就,归根结底源自他个人的完善——大尺度的性格特质、最大化的生活、不受限的力量、无止境的成长。这种大尺度,总是来自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自由穿越。最丰富的人,一定有着最简单的一面;最开放的人,一定有着最保守的一面;最外向的人,一定有着最内向的一面;最肆意飞扬的人,一定有着最低调内敛的一面。这就是大自然所青睐的综合性,从开放性到闭合性之间自如转换,因为没有闭合性的厚积,也就不可能迸射出开放性的薄发;冬天的雪藏,是为了春天的盛放;肥厚的沃土,酝酿着繁华绽放的可能。可以确定,一个不懂得自制的人,他也无法奠定开放的基础。

维亚康姆公司的迈克尔·沃尔夫曾经费尽心思,希望说服扎克伯格把公司出售给他。他是一个很精明的人,计划以物质享受来诱惑扎克伯格,他邀请扎克伯格乘坐飞机去纽约度假,借口是边度假边谈收购计划。

扎克伯格上了他的套。2005年12月中旬的某一天,沃尔夫包租了一架没有标记的、最高端的湾流G5飞机,从旧金山机场飞到离扎克伯格家很近的维斯彻斯特机场。扎克伯格在大约下午5点半的时候,上了飞机。在飞机上两人单独待了五个小时,扎克伯格看着飞机,不禁赞叹说:“这架飞机太棒了。”沃尔夫接住话茬:“也许你应该把公司的一部分给我们,那么你就可以拥有一架自己的飞机。”接着,他滔滔不绝地向扎克伯格描绘MTV的加入会给Facebook带来怎样的丰厚“钱”景。当这架功率强大的飞机在维斯彻斯特降落的时候,沃尔夫还要扎克伯格坐在驾驶员座舱的弹跳座椅上,深入感受飞机的魅力。

2006年的2月初,沃尔夫再次拜访扎克伯格。这次他还顺道看了看扎克伯格传说中的一居室,扎克伯格朴实的一居室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们难以理解Facebook的帝国国王,竟然屈居于小小的一居室里。这次,沃尔夫亲眼看到了“国王的一居室宫殿”,小,还没有什么家具,地板上放着一个床垫,被单歪放在床垫上,几堆书散乱地堆在地上,此外,地上还有一张竹制的地垫、一盏灯。

从一居室里出来,他们去附近的餐馆用餐,此时身份已经升格为扎克伯格挚友的沃尔夫突然问扎克伯格:“为什么你不把公司卖给我们?你将会非常富有。”

扎克伯格回答道:“你刚才看了我的公寓,我并不是真的需要钱。总之,我不认为我还有可能再想到一个这么好的点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扎克伯格始终坚守阵地,沃尔夫回忆说:“他表示的是,‘如果你支付我20亿美元,我还是不愿意卖,谢谢厚爱。’”扎克伯格所寻求的,是某种合作方式。最终,由于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谈判无疾而终。

让人回味的是,一居室在沃尔夫和扎克伯格两人眼中引起的不同感触。朴实的一居室使沃尔夫坚信扎克伯格经济拮据,需要钱,扎克伯格却认为一居室足矣,自己并不是真的需要钱。两人感触的不同,在于他们的金钱观不同,扎克伯格在物质上的需求始终不大,他在高中的时候就拒绝过一百万美金的收购诱惑。

物质上的需求是大还是小,和道德观什么的无关,并不是说一个人追求物质就是低下,追求精神就算崇高,不过,欲求引导着精力,一个人把精力用在追求物质上,他就会斤斤计较每一件事的物质价值,正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言,一个追求金钱的人,他会把金钱当作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相反,一个人把精力用在追求精神上,他就会注意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贯彻了自己的精神,自己的观念,他并不排斥物质,但物质不是他的目的。

人活在世上总是有追求的,不追求这个,就追求那个。扎克伯格对物质感觉淡漠,在精神方面却感觉炽烈,他在物质上如同一个植物式的人,寡欲清淡,在精神上却如同猎豹,为了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斗争到底,他把公司的发展走向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以至于被诟病为专制君主。

心理学家提出,即便神经解剖学家也无法区分出爱因斯坦大脑和你我的大脑。就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言,所有的大脑都非常相像,它们在一定时间里能够处理的信息量基本相同。大脑组织的相似性,意味着我们绝大多数人可以分享相同的知识,在相同的层次上进行智力活动,但事实上,人们的思考内容、思考结果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这种区别就在于人们对自己精力的不同使用,你留出多少精力来处理具有创造性的事物,又把多少精力分散在其他林林总总的事情上?这是造成人与人区别的关键所在。

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里能干多少事情是确定的,一个人如果物质需要过分膨胀,时时刻刻贯穿在生活中,那么他看的、他想的、他做的都必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他就腾不出多少精力来进行创造性活动,而为社会也顺便为个人带来最大效用的就是这类活动。

为了把创造性的能量释放出来,一些人会让自己的注意力避开由基因和文化置于我们心里的目标。多半做出高成就的人,对物质的需求都不大,就是这个原因。

比尔·盖茨以466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世界富翁的首位。但是,这位世界头号富翁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坐飞机不坐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名牌。

有一次,比尔和妻子美琳达来到一家墨西哥人开设的食品店,这个商店以实惠著称,一进店门,比尔就被店里打五折的葡萄干麦片吸引,他上前仔细端详,确认货真价实时,就付钱买了下来,并对美琳达说:“看来这里的确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我今天很高兴自己没有多掏腰包。”

比尔·盖茨吝啬吗?他的员工收入都相当高,他为公益和慈善事业捐出大笔善款,他还表示要在有生之年把95%的财产捐出去。

他拥有和扎克伯格相似的金钱观,他曾说:“我不是在为钱而工作,钱让我感到很累。”他们的人生目标都指向实现个人价值,而非挣钱,这个目标使他们避免事事锱铢必较,使他们解放出精力,用于有创造性建设性的事业。

以精神而非物质为追求目的,还能够使人们避免落入“幸福跑步机”的怪圈,能够追求真正的幸福。

心理学家发现,在一定限度之内,物质欲望是好的,尤其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不过,一旦基本生活保障被满足,对物质的继续追求,就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幸福。因为,此时的人们将迎头撞上一个障碍,这障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幸福跑步机”效应。

很多人都曾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挣多少钱,如果我升到什么职位,如果我拥有某物,我就一定会感受到幸福。幸福之门需要一把密钥来打开,一旦获得密钥,人们就会登入幸福的殿堂,从此尽享欢乐无边。

但心理学家说,这种幸福预期往往并不灵光。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彩票大奖得主。买彩票的人多认为,一旦得中百万大奖,一定会幸福永远。而事实怎样呢?那些幸运儿在头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对从天而降的大奖感到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不过,这种如坠云雾的感觉仅仅在一个月后就开始褪色,他们逐渐习惯新的生活,与此同时,心情也恢复到中奖前的状态。大笔金钱带来的幸福之光只闪了一瞬便消失在生活长河之中。生活之河又将按照以往的流速和起伏向前,如果他们本性忧郁,他们将继续忧郁。

更为悲哀的不仅于此,把欲望的实现等同于幸福的实现的人,还需要提防可怕的心理落差。在得到向往的金钱或地位之前,即便遭遇再多困难,人们也不会放弃,因为梦想在前。但是,一旦实现梦想,当他们发现梦寐以求的东西,并没有为他们带来预期的幸福,一种幻灭感就会油然而生,很多人因此断定生命不过如此,不少人还走上堕落甚至轻生之路。猫王、玛丽莲·梦露、丽丝·泰勒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国数位富豪自杀也属于这种情况。

这就是“幸福的跑步机”效应。梦寐以求的东西,只在来临之初点燃内心的幸福,不久,人们就会适应它们,重新不满足起来,于是新一轮注定落空的追逐又将开始。以欲望为目的的幸福之旅,多像跑步机上的跑步啊,脚步不停地挪移,却始终没有踏上真正的旅途。

当然,做清教徒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享受物质带来的便利同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2011年5月,扎克伯格在帕洛阿尔托购入一幢房屋,结束了长达七年之久的租房生活。只是,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真实幸福和卓越成就的。

高成就者多是洞察人性奥秘的人,乔布斯是素食主义者,他对物质同样持淡漠的态度,他说过这样一句饱含智慧的话:“物质只把生活填满而不使之充实。”基于这种认识,他相信匮乏即是富足,自律产生喜悦。

简单生活才能思考

就在2011年初,美国时尚界向IT界发起了一轮攻击,美国《时尚杂志》公布了“2010年名人风格耻辱堂”,列举了十名衣着风格最差的男性名人,其中马克·扎克伯格雄踞榜首。扎克伯格出席公共场合时经常穿着运动鞋、牛仔裤和T恤,时尚界认为,硅谷精英们靠大脑为人们带来了一个新世界,可是他们的着装却丑化了这个新世界。尽管他们的创新值得称道,但他们糟糕的服装简直给人类“拉了后腿”。为此,《时尚杂志》还苦心给扎克伯格提了建议:“无论你多有钱,无论你手中掌握着多少人的秘密,都不能在该穿礼服的场合穿T恤和牛仔裤,而且还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你刚刚给纽瓦克的学校捐了一千万美元,难道花上几千美元买两套Zegna之类的牌子的西服会死吗?”

扎克伯格有没有接受《时尚杂志》的建议呢?看看最近他的着装就知道——照样是把T恤牛仔进行到底。是扎克伯格刻意抵制流行吗?当然不是,扎克伯格只是碰巧对迎合流行不感兴趣罢了。

服装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时尚界人士来说,服装是他们刻意表现自己的一个舞台,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是由外向内层层构造的动物;对于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来说,服装是他们内在的自然流露,他们是从内到外层层延伸的动物。服装是他们的另外一层皮肤,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必然体现。

对生命的关注点不同,使时尚界人士和扎克伯格之间的冲撞不可避免,但是冲撞过后,两股力量依然是你行你的路,我过我的桥。

扎克伯格这条路,并不冷清,近有乔布斯、比尔·盖茨,远有爱因斯坦。时尚界人士在评价别人的时候总是创意无穷,他们说,苹果公司每半秒就更新一次iphone,但乔布斯却忘了给自己“更新换代”,他们甚至怀疑他那套乔式服装是不是从来没有从身上剥离过——黑色高领衫、老爹牛仔、脚下脏兮兮的球鞋。说到比尔·盖茨,时尚界人士把他形容为老年版的哈里·波特,说他开辟了“慵懒校园风”路线,盖茨对各色V领衫的痴迷让他们着实感到费解。

如果让这帮嘴尖舌利的时尚人士看到爱因斯坦,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何等惊人的评价。乱糟糟的头发,圆领旧运动衫,宽松的旧裤子,伟大的爱因斯坦就是以这副形象示人的。成名前,有人嫌弃他不注重穿着,他回答:“谁在乎呢?我又不是重要人物。”成名后,友人劝他,他回答:“谁在乎呢?我是重要人物。”总之,他就是不肯在决定穿什么衣服上多花功夫。有人算过,我们需要花大约8%的时间吃东西,还要花大约相同的时间照顾身体的基本需要,如洗漱、穿衣、如厕等,光这两类活动就占去15%左右的时间,再加上其他日常事务,我们所浪费的时间将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具体来说,一份调查显示,一般美国人每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20个小时,这其中的10个小时在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闲聊等;花在休闲活动上面的时间是20个小时;花在社交上面的时间是7个小时;剩下的50—60个小时,都用于维持生活的重复活动,如进食、通勤、采购、烹饪、清洗、修理物品或其他无特定目标的活动,如瞪着窗外发呆。

那么我们一天花在正事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今天又整整工作了一天。”有些人会在入睡前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如果用一个小本子记录一下每天的时间花费情况,会发现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其实少得惊人。所以,从扎克伯格到爱因斯坦,这些有目标要实现的人,他们会尽可能在日常事务上节省时间,投入创造价值的工作中,每天随意穿着自在衣服就成为他们的特点。若不是这些人把培养服装品位的时间用在干正事上,时尚界人士又怎么能够在这些人创建的网络上嘲笑他们的品位呢?

简单着装会怎样最大限度地节省精力,世界得克萨斯扑克锦标赛现场把这一点表现得尤为鲜明。在里奥酒店里,参加比赛的选手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性格、模样千奇百怪,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有一套顽固的习惯,而且十分崇尚规则。一些选手日复一日穿着同样的运动衫,直到汗臭熏天,还有一些选手则日复一日吃着一样的早餐,比如杰米·戈尔德每天早餐吃炒鸡蛋,尽管他对鸡蛋有些过敏。

斯坦福大学粒子物理学家迈克尔·班热是职业扑克选手,每年的6月和7月,他都会去拉斯韦加斯赌场参加扑克比赛。班热自称是一个成天以解答数学题为乐的书呆子,他利用这一优势在脑子里算牌。有一段时间他被所有的赌场列入黑名单,人们不许他在那里玩21点,因为他几乎一直在赢,最糟的一次,他一天之内连着被六家赌场赶了出来。

谈到经验,除了智力因素外,班热认为专注非常重要,如果你分心,你就会输钱,这是每一个职业选手都明白的道理。每到比赛的时候,班热都身着同一套行头:反戴着棒球帽,不透明的奥克利太阳镜,鲜艳的钮扣式衬衫。早餐是格式化的三明治、橙汁和浓茶,而后开车去体育馆,在那里严格按照程序锻炼身体。他说:“所有这些习惯,看起来可能有些疯狂,但是,参加比赛的时候,你不能分心去考虑订什么早餐、游多少圈,这一点至关重要。例行习惯的好处就是让生活保持简单,这样我就能一门心思考虑扑克、扑克、扑克了。”

扎克伯格和班热的区别是,班热在赛场上的专注,始终贯彻在扎克伯格的生活中。扎克伯格是什么样的人,全然地体现在他的工作、他的产品中,服装的自我表现作用遂被摈弃,不仅如此,它们越是简单,越是不求品位,就越是不会抢占扎克伯格的精力,和他的生活浑然一体。

扎克伯格也好,乔布斯也好,他们对精力的节制,不限于服装方面,事实上,他们都擅长全方位地对自己的生活加以改造,使其服务于自己的创新目的。大前研一曾经细述过他是如何从方方面面节省精力的。

在使用东西方面,大前研一有一个特点,一旦看中某种商品,就会一直使用下去,绝不更换。那些千方百计想要诱惑人们购买新商品的电视广告商,看到他一定感到万分绝望,从牙膏到洗发液到刮胡刀,他都有自己的钟爱品牌。

说到吃,他的早餐永远都是茶泡素食和瓶装鲑鱼,外加一块话梅。茶泡素食是永谷园的,鲑鱼是朝日食品公司的。几十年来,这份早餐食谱从未改变。他自己称,妻子对有他这样一位可以放手不管的丈夫欣喜不已,只要把这些东西备在冰箱里,不管妻子离家多少天,他的早餐都会有着落。至于午餐和晚饭,他一般都在外面解决。

总是使用一种东西,会有损生活情趣吗?大前研一倒是强调说,总用一种东西,不仅少了许多麻烦,还能享受生活情趣。他如数家珍般地介绍自己那款TUMT牌的皮包,这款皮包放电脑有软垫层保护,外侧四个口袋还可以用来放小东西,另外还有一个口袋可以专门放书籍和票据,如果记得各样东西放在哪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皮包用旧以后,他会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如此这般已经更新过三代皮包。

大前研一的书房陈设同样几十年如一日,搬入新房之后,他会把这间书房里面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进去,按原样摆设。他的书房布置观念是,人不离位就可以拿到自己所有想要的东西。这间书房是公司里的,在他的家里,还有一个书房,和这个一模一样。

此外,外出住宿地、汽车都秉承这种风格,多年不变。由此可以推出,20多年来,他的生活习惯也没有任何改变,他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从事智能型生产的。他认为,人们只有把生活彻底简化,才不会丢三落四、不知所措。他认为,具体问题如果不确立原则,人们就会不得不浪费时间去做无用功。他凡事遵守原则、按部就班,不仅仅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而是借此创造一个最适宜工作的环境,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全天候地为客户出谋划策。

在常人看来,大前研一的过分遵守原则到了呆板的地步,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心理学家却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人们有必要对创造性的能量加以保护,必须竖起栅栏,防止分散心思,躲避外在诱惑和干扰。如果不这样做,他就会中断集中心思的过程,使思想回到它的出发状态,也就是脑子通常所处的那个含糊的、不集中的、不断开小差的状态。

那些卓有成就的人之所以能够完成比我们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事务,并不是说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多的经历和约束力,而是因为他们培养出了一种约束的习惯,这种习惯看上去不起眼,还让有这种习惯的人看上去有几分怪异,但就是这种习惯,集中起原本会四散流去的精力,使他们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日常生活的大多数事情程式化,以此来保存创造的能量,如此我们才能够把精力用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扎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主页上,曾披露过自己的兴趣之一是“抛开欲望”,他说:“我只想专注于我的工作,这句话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这样:抛开对一切无关紧要事物的欲望。”

一边是简单、规律、近乎呆板的生活,一边是创意无限成就卓绝的工作,这就是高成就人士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跨越。看似矛盾的两端不仅互为因果,而且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确保由你来决定在某个时刻将精力贯注于何处,而不是被动地任由生活需要抢占了你的心理资源。

保持心灵的秩序

上一节我们讲到,规范日常生活,就像砌一道沟渠,拦住我们的注意力,以免它四散而去。但是,单单这样做,注意力就能够为我们塑造出一个既幸福又卓有成效的人生吗?答案是否定的,注意力向何方流淌,依然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它足以决定我们人生的外观和内涵,塑造或幸福或凄惨两种全然相反的人生。

一个人运用注意力的方式,就是他塑造人生的方式,我们平时形容人格的词汇,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运用注意力的模式。比如,三个人,一个外向,一个成就卓著,一个偏执狂,他们参加同一个聚会,外向的人会把注意力用来和别人周旋,成就卓著的人则刻意寻找有用的人脉资源,而偏执狂则处于戒备状态,担心遇到危险。

注意力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运用不当,足以让当事人在懵懵懂懂中走上人生的绝路。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列举过世界上典型的三类不幸福人群: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这三类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将注意力指向自身,陷于无尽的自我沉溺之中。自责者一般是过于求全责备、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一旦实际情况和理想的图画相悖——而这是通常会有的现象——他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指责、矛盾和苦恼之中。自恋者喜欢自己欣赏自己,也希望别人赞美自己,这种心理谁都无法避免,但是过度发展会让一个人虚荣过了头,他会唯我独尊,漠视他人,沉浸于小我,鲜少参加社会活动。这样的人不仅难以感受到幸福,一旦发生挫折还会把原因归结于外界,感到极端的绝望。第三类是自大者,这类人自视过高,一心追求名利,竭力达到权力的巅峰,若是心愿落空,就会痛苦不堪。

注意力向内带来的痛苦罗素本人就亲身经历过,他说自己小时候也常常感到茫然、绝望,了无生意,甚至曾经想过自杀。

为什么注意力执着向内,会让人陷于莫大的痛苦中呢?希斯赞特米哈伊解释说,当一个人的注意力沉溺于自我的时候,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出来。它如脱缰野马一般无所事事,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想上。这种内在秩序的阙如,带给人一种焦虑感,使其感受到对生存的恐惧,感觉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希斯赞特米哈伊把这种现象称为“精神脱序”,痛苦、恐惧、愤怒、焦虑和妒忌都是精神脱序的结果,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无法发挥预期的功能,精神能量由此窒息。

罗素后来走出了自我沉溺的状态,也走出了痛苦,他不仅不想自杀了,反而开始热爱生活,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热爱生活。是什么事情造成了罗素的转变呢?他说:“渐渐地,我学会了对自己及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加关心,我把自己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在外部事物上去,如世界大事,各种学科的知识,我所喜爱的个人等。”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像罗素那样幸运,有些年轻的朋友就没有跨过这个坎,亲手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新浪微博网友热议,一个聪颖灵气的小女孩的自杀引起千万人的痛惜。如果她没有放弃自己,假以时日,逐渐把注意力由个人内心转入外界,定会在这个世界的奇妙和多彩中,让自己孤独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慰藉。

如今,博客和微博作为全新的自媒体形式,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朋友的喜爱,但由于自身经历的限制,很多年轻朋友的博客、微博成为个人情绪发泄之地。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每当你向内心的纵深处观察自己的时候,你其实在搜索内心深处的不安、迷惑和罪恶感,过分地关注这些,会让你身心疲惫,不知不觉中情绪陷入低落和颓废的泥潭。这种注意力的错用,除了带来痛苦,没有任何效用,也得不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希斯赞特米哈伊告诉我们:“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聚焦于某种或真实或想象的痛苦,以及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之中。精神脱序是意识的常态,它既不能带来乐趣,又没有任何作用。”罗素也认为:“对外部事物投入兴趣,可以产生进取性的活动,而对自身关注,对自我的兴趣则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本书前面的内容曾主张人们审视自己的内心,这里又反对过于关注自身,两种说法是否有矛盾呢?须知,自我审视和自我沉沦有所不同,审视源于一种客观而清晰的视角,不判断,不自责,如实观照自身的真实情况,而自我沉沦属主观视角,是从带有偏见的角度审视自己。即便如此,自省仍然需要有度,并且始终不要忘了自省的目的,是和世界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而非和世界隔绝。

为了避免自我沉沦,人们不自觉向外寻求关注点,他们会使用手到擒来的资讯填满内心,只求转移注意力,以免心灵遭受严苛的自我拷问。一个常见的方式是看电视,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只需要付出最少的心力,就能够利用电视提供的资讯,整理自己的注意力。

不过,看电视虽然省力,却无法为心灌满喜悦的蜜浆,它给人的感觉不过是聊胜于无,长时间地看电视,还会让人感觉虚度生活。一种深沉而细密的喜悦,源自一种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流”的现象。

希斯赞特米哈伊毕生致力于研究人类的高峰体验,他认为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相反,享乐主义者的生活中深埋着厌倦的种子,他们苦心实现欲望,像西西弗斯把重石推上山,然而欲望实现的快乐转瞬即逝,为了追寻下一轮的快乐,他们不得不再次把落到山底的石头推上山。

希斯赞特米哈伊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心流。潘密·戴维斯是一家小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很幸运地,她参加了一个复杂、极具挑战性的案件。为了准备案件,她长时间地泡在咖啡馆里,查阅相关资料,策划辩护策略。她全神贯注地工作,常常忘了吃午餐,等感觉到饿的时候,抬头向外看,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她全身心地沉浸在工作中,即使偶尔遇到难题也不担心,因为她明白症结所在,有把握克服难题。

这是一个浑然忘我的美妙状态,自我与所做的事情合二为一,自我没有机会受到威胁,内心秩序也极为和谐,没有脱序现象需要整顿,这种经验就是“心流经验”。经历过心流经验的人,把它形容为“一股洪流带领着我”、“好像飘浮起来”。

心流是精神脱序的反面,在心流状态中,当事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一样事情,除了把事情做好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杂念,思想、企图、感觉和所有感官都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意识全神贯注、秩序井然,内心和谐酣美,妙不可言。

心流不仅带给人们美好感受,它还会建设自我,强化我们的自信。在心流中,我们收到的资讯都与目标亲和,精神能量源源而来,我们不再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知道自己做得很好。这种积极的反馈强化了自我,扩展了自我。心流结束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自我变得更加强大了,正如一位攀岩专家所言: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自我钦佩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

一种保卫自我的方式,其实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意识归于有序。意识如同一摊散乱堆放的渔网,我们单单注目于它,它的散乱原形只会令我们沮丧,如果我们从外部寻找一个目标,这摊渔网就会获得一个着力点,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完整而有序。

“扎克伯格是一个勤奋的年轻人”,很多人这样评价扎克伯格。类似评价还被用于其他成就卓越者的身上,“居里夫人非常能吃苦”、“乔布斯毅力惊人”……外人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卓越者的生活艰辛无比,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没有一个人生来就爱吃苦,追寻幸福是每个生命的不二动力,扎克伯格们之所以愿意勤奋做事,是因为他们都曾享受过专心做事带来的心流之美。拉纤式的辛苦所建树的成就顶多是二流成就,内心的欢愉所激发出来的动力,才能推动一流成就。当然,这份深沉的快乐,是以严格的纪律和集中的注意力所换得的。

经常地进入心流的状态,一个人的心灵就会自成一套规则,他就有了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来自生活的威胁。

生活不够完美,时有不利于我们的状况突然来临,此时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建立起一套维系自我的秩序,如果我们的自我不够强大,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进而受到伤害。

希斯赞特米哈伊谈到,外来资讯对内在秩序的冲击,是一种名为“精神能趋疲”的现象,它会导致自我解体,这种状况持续过久,就会对自我造成严重的损害,使其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在一个真实的精神能趋疲案例中,吉姆·哈里斯是一个优秀的高二学生。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他独自在家中吞服了70片阿司匹林。

吉姆的父母一年前分居,当时正在闹离婚。吉姆平时和妈妈住,周末则搬到父亲的新公寓。父母为了争取他,互相当着他诋毁对方,这使吉姆在任何一方面前表示对另一方的爱时,都会产生深深的罪恶感。这种情绪没有地方可以排解,频繁的两地换住,使他没有时间和过去的朋友们交往。在自杀的前几天,他在日记里写道:“救命!我不要恨妈妈,也不要恨爸爸,我希望他们不要再这样逼我!”

幸运的是,当天晚上,吉姆的妹妹发现了阿司匹林空瓶,她打电话通知母亲,吉姆被送进医院洗胃,几天之后身体就恢复如初了。

吉姆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自我,他的自我与父母联系还很密切,父母分手就会造成他的自我分裂,内在秩序的混乱。如果他有亲密的朋友,或者在目标的追求上一帆风顺,那么他就会有足够的韧性,使自我保持完整,避免分裂。吉姆崩溃以后,他的父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寻求专业治疗,重建亲子间的稳定关系,使吉姆能够建立起一个坚强的自我。

但是就像上文所言,并非每个人在自我受到冲击的时候,都有机会接受到外界的支持,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孤军作战。危机来临的关头,我们期望自己“一个人能像一支队伍”,任八面来风,呼啸而过,自我却毫发不伤。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坚实的自我作为生命的硬核。坚实的自我如何得来?从心流中来,注意力聚焦于某件具有建树性的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在大大小小的心流中,梳理内心的秩序,构建坚实的自我。

冰岛以环境严酷和诗歌丰富同时著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诗歌赋予心灵以有序,而有序的心灵足以抵挡严酷环境带来的无序资讯。在寒风呼号的夜晚,冰岛人躲在摇摇欲坠的茅舍中,围火吟诗。在诗歌的旋律中,他们忘却了残酷环境带来的恐惧和绝望,重新构建起内心的有序和安宁。

有一套心灵法则的人,即便落入汹涌的大海,也能找到安全的小岛。这样的心灵法则,你拥有吗?

感知你的心流

希斯赞特米哈伊如果认识扎克伯格,一定会很有兴趣研究他的性格,扎克伯格身上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特质,正是希斯赞特米哈伊耗费数十年光阴穷追不舍的。

希斯赞特米哈伊在克莱蒙特大学教书,是社会科学方面的著名教授。他的父亲是匈牙利贵族,斯大林占领匈牙利的时候,希斯赞特米哈伊还是个小孩,他随父亲离开匈牙利,来到罗马。父亲的族人一直养尊处优,战争使他们不得不离开优裕的环境,四处颠沛流离。一些同族人因此陷入无助和绝望的深渊,希斯赞特米哈伊回忆到,“没有钱,没有工作,他们变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令人诧异的是,同样处境下的另一些人不但没有被苦难击倒,反而被苦难激发出豪情,勇敢地面对明天。

希斯赞特米哈伊很想知道,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不同反应。为了寻求答案,他在20世纪50年代,在意大利遍读哲学、历史、宗教等书籍。当时的意大利尚没有成熟的心理学学科,所以他移民美国,跟随荣格学习心理学。在不断的求索中,他得到答案:“是做事中的最佳状态,使这些人有力量与生命中的不测风云相抗衡。”

他把这种最佳状态命名为“心流”,这项研究也使他获得“心流之父”的美誉。

在心流的状态中,时间仿佛停止,一个人做的正是他想要做的,而且他会希望永远把这件事情延续下去。这样的事情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娱乐,画画、打球、演讲、攀岩,不拘于什么形式。参加一场势均力敌的网友赛会产生心流,弹奏一样乐器会产生心流,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会产生心流,完成艰巨的商业谈判同样会产生心流。

为了了解心流是怎么来的,希斯赞特米哈伊走访了几千名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段的人,询问他们最满意的时刻是什么样的。他发现,无论受访者的文化年龄差异有多么大,无论他们所做的活动区别有多么大,在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的时候,这些人的感觉都极为相似。也就是说,心流以及导致心流的心理状态,放诸四海皆准。

在希斯赞特米哈伊看来,心流出现的时候,会伴随八个特点。第一,我们面临的是一项可以完成的工作,此外,这项工作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挑战。随随便便就能够完成的工作,是无法激活内心喜悦的。富有挑战的带有竞争性的工作之所以充满乐趣,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完善自己的技巧,不过,如果以击败对手为唯一目的,这种乐趣就会消失。

就拿时下最为火爆的林书豪来说,林书豪原来打比赛的时候,总是心心念念于比赛结果如何、能否击败对手,在这种心理状态中,他既不能全然释放出自己的能量,更难以感受到竞技的喜悦。后来,林书豪抛却所有顾虑,不用一丝精神能量处理与比赛无关的资讯,以全新的状态投入比赛。杂念消失,所有的思想、感情、意识、技能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最好的表现而战;自我退开,他与比赛融为一体,与行动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个无边无界的大我。

这就是心流的状态,在心流之中,林书豪的意识运作流畅,每个动作都衔接得天衣无缝,所有的行动宛如带有魔力,引领他勇往直前,超常发挥,一人独得高分,战胜对手。这就是心流的力量,心流过滤杂念,使小我和行动合二为一,变为大我,处于心流中的人的超常,其实是大我的正常。

心流的第二个特点是,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项工作上。第三个特点是,工作有明确的目标。第四个特点是,工作有即时的反馈。第三和第四使第二成为可能。

我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心流,是因为目的明确,而且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扎克伯格永远知道他需要写出什么样的程序,也知道自己有没有偏离目标,林书豪同样知道打球的目的,也知道某一个动作有没有失误。

目标有大有小,目标如果太微不足道,那么成功的喜悦同样会少之又少。如果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活着躺在床上,即使每天都成功,我们也难以感到快乐。与之相比,攀登上珠峰的王石的快乐要饱满得多。

也有些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活动,事先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当事人对于自己的活动会达成什么状态,依然有着强烈的认知。比如画家虽然无法确知画作的最终模样,但是画到某个阶段,他就能知道笔下的画与自己想要的是否吻合。

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反馈,使我们得以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日常生活不全神贯注,焦虑和烦恼就会趁虚而入,心灵不时受到打扰,精神能量也无法流转自如。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中,不相干的资讯不得而入,经验的品质由此提高。

希斯赞特米哈伊采访的一个篮球选手介绍说:“球场是唯一重要的东西……有时我在球场上会想起一些烦恼,像是跟女朋友的口角,但跟比赛相比,一点也不重要。你可能为一件事头疼了一整天,但只要比赛一开始,你压根儿就不记得这回事了。”他补充说:“像我这么大的孩子经常心事重重……但打起球来,心里就只有打球……其他的自然都烟消云散。”

这就是心流的第五个特点,当事人能够甘愿而毫不勉强地投入到工作中,日常生活中的忧虑和沮丧一扫而空。

在所有人对心流的描述中,都出现一个同样的说法——控制感。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担心工作表现不够好,担心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但是在心流过程中,这种担忧不再存在。诚如一位舞者所言:“在跳舞的时候,我感到一种非常强烈的轻松感。我一点也不担心失败,感到自己非常有力,有股无与伦比的力量拥抱了我,它能创造美和优雅。”而一位棋手则概括说:“我有一种幸福感,觉得能完全控制我的世界。”

当然,当事人描述的是一种感受,不见得是实况,因为舞者和棋手都可能发生失误,但从理论上来说,在心流的世界中,完美是存在的。

心流活动可能会涉及冒险,尤其是赛车、攀岩、深海潜水等活动,仿佛使人置于危险的境地。有人因此声称,喜爱冒险活动的人,有一种病态的需求,他们借冒险来驱除内心的恐惧,这些人忽略了一点,冒险者的乐趣并非来自危险本身,而来自他们对危险的控制,把危险降至最低的能力。令他们乐此不疲的,是一种对生命高度控制的感觉。身为茫茫世界的看似微不足道的人,控制就意味着生,意味着在自然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存身之法。

心流的第七个特点是忘我。

《圣经》上说,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于是看到赤身裸体的自己,感到了羞愧,然后和亚当一起,被上帝逐出无忧无虑的伊甸园。

人类是唯一拥有明晰自我意识的动物,自我意识使人类对自我对自然的改造成为可能。只是世上从来没有单纯的好和单纯的不好,光明总和阴影相伴,造物的恩典同样伴随着苦难。自我意识赋予人类独特的智慧,同时也使人类备受煎熬,自卑、自怜、自伤、自苦,精神上的所有摧折都与自我有关。

若是没有自我意识,寻食和求生都不过是对自然规律的跟从,相机而动,顺时而为,不会产生额外的心理负担。有了自我意识,人类不仅要应付基本的生存问题,还要腾出精力来关注自我,捍卫自我,并因而生出无穷烦恼。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宗教把去除我执视为回归极乐世界的一种途径。

举个例子,如果一只猫静静地注目于另一只猫,被看的猫不会生出过多的反应,但是换了人就不一样了。在地铁上,在大街上,如果有人多看了我们几眼,我们马上就会担心:“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有没有衣冠不整?脸上有没有污点?他是否对我有所企图?”一天中有很多很多次,我们不由自主地检查自己,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缺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精神能量就为重建意识秩序而消耗一次。

现代生活频繁的人际交往,加剧了这种能量的消耗。累啊……幸运的是,上帝还是为我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心流体验至少可以暂时地把自我意识驱逐出去,令我们重回无忧的伊甸园:忘我、与周围的环境合二为一。

感受到心流体验的登山者描述说:“那是一种‘禅’的感觉,就像冥想时那样,心灵凝聚于一点,内心澄明,一切都变得自动自发,自我消失不见,不知怎么,不想也不用想,事情就做对了……它就这么发生了,而你更加专注。”

目标稳定、规则分明、挑战与能力水准相当,应付这种活动的精神能量像大水一样漫过你的身心,精神没有自我反省的空隙,自我也就无从意识到威胁,以往自我将我们与周遭世界隔离开来,如今我们与环境合为一体,不论这环境是一个团体,还是一座山。登山者必须把全副意志用来登山,否则他就可能从悬崖中摔下去,他全神贯注于岩石上细微的凹凸,找寻落足点,手指、双足、身体与岩石、山风、天空发展出一种血缘般的亲密关系。

暂时地忘却自我,不仅让人品尝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还会带来自我的超越,让我们感到自我疆界向外扩展。我们把所有能量用于活动,就没有机会反省这么做对自我的意义,自我的退让使这场经验变得深刻,也使我们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技能。活动结束后,自我意识逐渐复苏,我们会感到此时的自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大,这是因为新的技巧和新的成就夯实了自我。

心流发生的时候,时间感完全扭曲。有时候,你以为只过了几分钟,一看表才发现几个钟头已经匆匆溜走了。我们的一生都受到时间的钳制,奔波忙碌只为追赶时间,而今终于可以通过心流逸出时间的控制,尽情感受专心带来的盎然趣味。

这就是心流的最后一个特点——时间感迥异于平时。

心流经验中,最有特色的是它以其自身为目标。在心流活动之初,我们设定了目标,但后来活动本身就带来了丰厚的精神回馈。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成目标”,它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如此我们就能够理解扎克伯格为什么不愿意卖掉Facebook,无论对方的出价有多么诱人。卖掉Facebook,扎克伯格从此不用工作就能乐享生活,吃喝玩乐,但悟性过人如扎克伯格者,比谁都清楚,什么样的快乐是短暂的、肤浅的、埋藏着沮丧的种子的快乐,什么样的快乐是恒久的、深沉的、生长着欣欣希望的快乐。有人把扎克伯格这样的人视为怪人,无法理解扎克伯格为什么这么“傻”,不懂得享受。其实到底是谁傻呢?这些人了解的,扎克伯格都了解,扎克伯格了解的,他们却不见得了解。

心流虽美,但是“自成目标”的活动离我们似乎太过遥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得不做的,其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对很多人来说,投注在工作上的时间固然是一种浪费,空闲时间同样充满无聊,他们逛论坛、看微博,被动地吸收资讯,而不是运用技巧主动投入到行动中。生活由一连串的无聊和焦虑组成,天长日久,我们对生活的失控感会越来越强烈。

如果我们愿意刻意开发心流活动,疏离就会变成亲近,无聊就会变成乐趣,无力感也会升华为控制感。开发心流是可能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人在集中营里也能满心喜乐,有些人在度假胜地却感到乏味至极,可见心流较少依赖于外部环境,较多依赖于个人心理干预。

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作曲、攀岩、舞蹈、驾帆船、下棋等活动,最能产生心流,因为这些活动的设计原本就是以实现心流为目标。它们都要求学习新技巧、有一定的目标、有及时反馈,使当事人有可能获得一种控制感。

除此之外,做其他事情也可能进入心流状态,前提是了解心流的形成结构。希斯赞特米哈伊认为,挑战和技巧适度结合,就能够形成心流。以打网球为例。一个男孩正在学打网球,开始,他不懂得任何技巧,他唯一的挑战就是把球打过网。这时候,挑战很低,但男孩还是可能打得很开心,时有心流体验,因为他的技巧也很粗浅,正适合目前的难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男孩的技巧进步了,仅仅把球打过网,令他感觉厌倦。同时他还可能感到焦虑,因为他发现了球场上的高手,对自己的拙劣表现产生了焦虑。

厌倦和焦虑就是身处心流之外的我们常有的感觉,前者是因为活动缺少挑战性,后者是因为我们技巧不够。男孩如果感到厌倦,要重返心流,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加强挑战,他会确定难度提升的新目标,比如击败一个比他高明一点的对手,以此进入心流。他如果感到焦虑,想回到心流,就需要多加练习,提高技巧。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到,理论上,男孩也可以降低挑战的难度,回到一开始时的心流,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行,通往心流的道路是一条单行道,一旦知道存在更高的挑战,我们就很难对其视若不见。

根据自己的情况,使活动的挑战和自身的技巧保持相对平衡,技巧刚刚可以应付挑战。运用这种方法,即便做着最乏味的工作,我们也能进入心流,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我们从小就耳熟的一个寓言。姓丁的厨师在梁惠王的御厨里负责杀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将刀刺入牛身时,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他那宰牛时的动作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他形容自己解牛时的心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解牛后的感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解牛时,无视客观环境,在精神的世界中遨游,解牛后,踌躇满志,充满自信,这正是进入心流的典型体验。

庖丁的心流是从哪里来的呢?他对文惠君说,自己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他没有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卑微无价值,而是为平实的工作设置更高的挑战,从提高技巧升华到把握事物规律。

要应付如此之高的挑战,勤练技巧在所难免,他说,“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他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哗啦一声,牛的骨和肉就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挑战愈高,技巧愈强,当这两个要素在相契的位置相遇的时候,心流悄然来临,庖丁收刀四顾,踌躇满志,其自信不亚于一个刚刚打完胜仗手握长剑的将军。

从工作中发现被别人忽略的契机,全神贯注于正在进行的活动,磨砺自己的技巧,让自己深深沉浸于互动之中,自我得到拓展。这样一来,再怎么不堪的工作,也乐在其中。这对流淌的时间也是一种珍视。

选定一个目标,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你会发现,不论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乐趣无穷。一旦尝到这种快乐,我们就会加倍努力,重温它的滋味,而自我就在无形中得到了成长。你也许会问,投注全部注意力,这样心多累啊?简·汉密尔顿博士曾做过一个实验。她把自称常有心流和少有心流的学生分成两组,令他们注意实验室的指示灯或警铃。在实验过程中,被试者产生的大脑皮层活动受到监测,得来的数据称为“受激潜力”。实验结果显示,平时很少体验心流的人,对灯光刺激反应时,大脑皮层活动大幅升高。而平时经常体验心流的人,在接受灯光刺激时,会很快集中注意力,他们的大脑皮层活动竟然减少了。看来,全神贯注不但没有耗费更多心力,反而减轻了脑力的负担。另外一项针对注意力的行为测验则表明,常有心流的人在从事需要长期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时,比别人做得更加精确。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常有心流的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意识,他们会关闭其他资讯的管道,只将注意力集中于接受闪光的刺激。这意味着,常有心流的人,有能力对外在刺激进行筛选,只注意与这一刻有关的事物,他们不会任繁杂的信息扰乱内心,几乎时时刻刻都有能力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发现事物的乐趣。

心流的感觉是否让你神往?它仿佛是上帝为人类留下来的伊甸园印象,更不要说心流活动的超常效果。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心流,他就是找到了从浮躁世间回到快乐伊甸园的途径,他的生活品质由此得到质的提升。

呵护做决定的初衷才能成就自我

一项分析认为,智商只要越过120这个线,每个人都能完成卓越的成就,但是为什么有人走到巅峰,有人在山下晃荡呢?原因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潜在地具有创造所需的心理能量,只是很多人的能量被无谓地消耗,他们的潜力就难以发挥出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消耗我们心理能量的,不外乎四种障碍。第一种障碍是太多的要求,太多要求使我们筋疲力尽;第二种障碍是心思容易分散,人们不知道如何保护内心的能量,他们很容易就分心,逛论坛啊,聊八卦啊,看微博啊,时间不知不觉被碎片化,未能引向正确的渠道;第三种障碍是懒,也就是缺乏自律性来控制心理能量的流动;最后一项障碍是不知道怎么使用自己的心理能量。

读者也许注意到了,本章的前几节就是在讲述如何踢出这四种障碍。现在,我们知道,不能要求太多,只能关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简单地生活,以免日常生活分散太多精力,培养心流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专心致志心无杂念。从微观上说,我们已经了解如何使用精力,但是在宏观的事业选择上,我们是否也懂得如何使用精力呢?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猴子捡芝麻的故事,都笑猴子傻,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最后两手空空,但是长大了不知不觉地我们就会变成我们耻笑过的猴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匆匆地选择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稍稍受挫他们就会考虑转换,他们总是在做着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其他事情,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遐想、选择之中,很少把一件事情做透,在一个行业做到极致。多年之后,他们会发现,当初同一起跑线的人,有的已经成为领域专家或行业精英,而他们甚至都没有圆熟地掌握过哪怕一个领域的知识。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因为往往他们发现自己真实状况的时候,最好的机会已经错过了,再要从头来过当然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开始就认识到专注的重要性,不走那么多的弯路岂不更好?

企业家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和对身边人的观察发现,铺摊子做大做多是一个人的人性中的本能,而做少做精就是和人性斗争,输了就做杂做多,难以成事。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铺多个摊子,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需要注意防范的歧途,就是三心二意,心思游移。

时刻提醒自己专注,把专注这个品质融进血液中,成为不知不觉的行为习惯,这是扎克伯格之所以成为扎克伯格的原因之一。

专注其实就是控制力,它的本质是对初衷的控制。有些人不断转换工作,就是因为他不了解自己的初衷,他所选择的事情,也就很难把自己的初衷体现出来,一遇到障碍就会游移转向。

扎克伯格对Facebook的专注,我们曾经见识过很多次,他拒绝重金收购的理由就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想到这么好的点子。

显然,扎克伯格之所以能够排除多方诱惑,专注打造Facebook,就在于Facebook最能体现他的理念,符合他的初衷。

保护内心初衷,并确保所有的选择都服务于这个初衷,初衷是保证扎克伯格专注的定海神珍。这一点在很多地方都表露无遗。

我们都知道,早在几年前,Facebook的上市呼声就不绝于耳,几乎所有人都期待它上市,投资者期待Facebook公开招股,Facebook员工可借此变现大笔财富,硅谷脆弱的经济现状也可得到改观,自从2004年谷歌上市以来,硅谷就再也没有过大规模的IPO(首次公开招股)。

面对八面来风,扎克伯格却岿然不动,不为众人期望所扰,Facebook迟迟未能上市。美国科技研究和咨询公司创始人沙林·李解释说:“如果你的梦想不能为市场上的其他人所理解和领会,就很难推向市场。保持私有状态的好处是,你可以坚持这个梦想,而无需与任何人分享。”美国券商分析师罗·科纳则说:“扎克伯格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他最看重的是产品、用户体验和实用性。”“专注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如果扎克伯格针对投资者开展路演,他就无法专心开发产品,我认为现在非常紧迫,如果把精力从产品转移到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上,就会成为一大错误。”这是Facebook前员工保罗·布切海特的理解。

没错,在Facebook尚在成形的重要阶段,上市就意味着把指挥棒部分地交给别人,Facebook发展成什么样,就不再由扎克伯格说了算。

直到2012年初,当扎克伯格确认Facebook的文化和建设基本成熟,他这才决定Facebook上市。即便如此,他依然在招股书中向人们传达Facebook的文化:“我们的任务是让世界更加开放,更加互联。人们使用Facebook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发现周围所发生的新鲜事,分享并表达人们所关心的事情。”

这篇人文关怀浓厚的招股书曾引起沸沸扬扬的讨论,甚至有人认为一个企业的招股书写成这样有矫情之嫌,这显然是对扎克伯格不了解。因为说到底,扎克伯格乐于和世界共享的,不是他的企业,而是他的理念,他必须保证人们了解并接受他的理念,这样他的初衷才有可能在Facebook中继续贯彻。

所谓的专注,不是为专注而专注,如果某一项事业,是你在人世间表达自己立场、价值的方式,那么你很难不专注。换言之,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一旦选定符合初衷的事业,我们最好将自己的精力都倾注于此。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行业越来越博大精深的今天,做亚里士多德、达·芬奇那样的全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要想在社会中稳稳立足,有所建树,就需要专注于一个行业,把自己的精力、时间、所有能调动起来的资源,都投身于此,这样才能创造足够客观的成绩。想法太多、目标过散,一心多用,左顾右盼,就无法在事业中掘进,最后的结果是落后于别人,被淘汰出局。“T”字型的知识结构如今最为人们所认可,在精深于一个领域的基础上,兼顾其他领域。

专注铸就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尔·盖茨最聪明的,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没有做什么。以他的财力和智慧,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他和微软公司却20多年如一日专注于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的开发、推广。这就是为什么,他成了世界首富,他的公司至今还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如果他赚到第一桶金后,今天去股市淘金,明天去房市炒房,比尔·盖茨就不可能成为IT界的领袖,微软也无法铸就今日的辉煌。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才40岁,他总结说自己的成功是因为“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迈克尔·乔丹从15岁开始从事篮球事业。30多年来,他有很多机会从事其他行业,但他执着于篮球运动,由此成为NBA史上最伟大的球星。

巴菲特的财富排名仅次于比尔·盖茨,他从11岁开始买第一只股票,如今七十几岁了,还没有改行的迹象。他难道不知道其他行业也能赚钱吗?但他深味专注的力量,无论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他都吊在这棵树上,并终成一代投资大师了。

1987年,任正非创立了华为技术公司。期间任正非面临诸多诱惑,但他坚持只做通信设备,并将一点写进《华为基本分》,20多年的专注,使华为成为销售额600多亿的跨国电信供应商。

了解了专注的奇效之后,我们再了解一下不专注是如何拖垮成就的。

2001年,联想推动多元化发展战略,但是在实施这一战略的三年中,联想没有收获预期成就,发展不尽如人意,三年累积只完成了50%的销售增长,26%的利润增长,在被称为“IT行业的春天”的那几年里,这样的成绩算是很失败的。

新拓展的业务前景暗淡,核心业务也面临戴尔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严峻的现状使联想决定改变策略,2004年年底,联想收购了IBM在全球的PC业务,从多元化重新回归到专业化,这一转变才使联想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杨元庆由此将联想的这种转型称为“专注”。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们能够真正掌握的却很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既然选定了一项事业,就把自己的精力全部倾注其中,尽最大努力,调动所有资源,把它弄懂、弄透、弄专、弄精。这种心无旁骛的鉴定和十年铸一剑的专注,一定可以使你在有生之年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专注可以铸就事业,反过来,事业又能塑造个人,当你的事业进入精深的程度,你会发现你同时掌握了生活的规律,你能够轻易将乱麻般的生活整理成形,你能够透过浮皮潦草的表面,窥见生活的深层之美,你的人生也将由浅滩驶入辽阔的洋面,所见所感与以往有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