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选择重于一切:扎克伯格给年轻人的37个人生忠告
2825000000009

第9章 两件事你需要时刻关注:保持现有的和持续发展

来自外界的挫折,我们总能找出因应之道,来自自我的不明,却把我们引向歧途。决策的错误源于认识的偏狭,认识的偏狭源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视野局限。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一个巨大环链中的一环的时候,他就挪开了遮挡视线的障碍,认识到自己的真实位置,看到周围真实的一切,并据此随时自我调整,寻求与环境和谐共生之道。这样的人立足于真实之境,也必将处于不败之地。

以环节中的一环自居

来自外界的困难,我们总是能够解决,但是来自自我的不明,却会把人引入歧途。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问题,只要对问题有清晰全面的了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办法总会比问题多一个,所以不管外界的困难有多大,都是可以解决的,但是自我的不明却置人于错误的视角,连现实都看不清楚,又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断言,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其实是他保持客观视角的能力,而保持客观视角的前提,是他处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所谓的位置是相对于他人相对于环境而言的,所以,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其实是他处理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能力。

希斯赞特米哈伊把典型的人之一生概括为这样几个阶段:每个人刚开始都只想求生,满足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这时候的人生意义就是求生、求舒适、求享乐;当基本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这个人的意义系统就会扩张,个人会认同传统的标准和规范;第三步,人的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他将从认同别人转为个人主义的反省,他不再盲目认同,而是发展出独立自主的善恶观念,这时候人生的目标变成追求成长、实现潜能;当前面几个步骤都臻于圆熟,第四步将顺理成章地展开,这时候,人将再次脱离小我,认同他人及宇宙共同的价值观。这个阶段,就像修行圆满的佛陀任由河水控制船行的方向,极端个人化的人终于心甘情愿让自己的利益融入大我的利益之中。

这个过程是心理学家的共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永远停留在第一阶段,有的人可能到达第二阶段就满意了,到达第三、第四阶段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一个典型的完满的人生,应该是把这四个阶段都走完的人生。

说到这里,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微观的解决问题出发,还是从宏观的一生成长历程出发,最终我们都需要付出精力,去了解个人疆界之外的力量,并设法与其配合,如果我们忽视这些力量,我们必然会受到惩罚。

事实上,高成就人士都经历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从个人与团体的对峙,到个人与团体的融合。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乔帮主因为过于自我,我行我素,被赶出他自己的公司,而归来之时,他已经学会和他人合作,并声称所有公司都隶属于同一个生态系统。

在这方面,扎克伯格又表现如何呢?

早在Facebook的早期,扎克伯格就有一个愿心,希望把Facebook转变为一个开发平台。他曾向肖恩·帕克讲过这个愿望,把Facebook变成一个公共场所,让其他人可以在上面发布软件,类似于微软的视窗和苹果的MAC操作系统。

再一次催生这个愿望的是相册应用。2007年,扎克伯格对他的传记作者说:“我们的图片站点缺乏其他类似网站的一些功能特色,比如我们不存储高分辨率照片,自动答应也一塌糊涂,最近连改变相册中照片的顺序都做不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相片应用拥有互联网上最大的流量。”经过沉思后,扎克伯格得出结论:“尽管它还有种种不足,却有一点是他人做不到的——它与社群地图整合在一起。”

所谓社群地图就是,当你在Facebook上和朋友建立联系,你们就聚合为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可以用来传播各种信息,你上传了一张照片,网络会通知你的朋友,你宣布去某地旅游,网络也可以通过软件告诉你的朋友。

数量庞大的用户、迅疾传递的信息,使Facebook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平台,任何软件只要有实用功能,都可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广泛应用,就连功能尚不算佳的相册应用也拥有可观的流量。

利用好平台,Facebook就有机会实现裂变,从互联网上的一个终点变成互联网的一个中心,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相互交流,还可以利用平台上的程序玩游戏、买东西、听歌、看电影……最大程度地将生活中的种种活动搬上这个平台。

扎克伯格的清晰头脑告诉自己,平台的应用将成为公司实现巨大转变的契机。早年比尔·盖茨的业务不过是为电脑硬件公司定做软件,但是他敏锐地意识到,软件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整个电脑都可以被构建在一个操作系统上,基于这种考虑,他开发了微软视窗,电脑使用者都需要在微软视窗的系统里操作,这使微软成为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公司。

如今,扎克伯格想做的事情,就是微软当初做的事情,他的目的很明确:“我希望把Facebook设计成某种操作系统,人们可以在上面运行各种各样的程序。”为此,扎克伯格决定,把公司的核心价值定位在完善平台,打造社区地图,而让其他人在平台上构筑应用程序。也就是说,扎克伯格负责把Facebook营建成人们愿意来此畅谈交流的广场,广场上兜售各种产品、服务的摊位则免费交给他人完成。

大多数的软件公司,会把广场和摊位的开发一手掌握,他们会竭尽所能在自己的社群地图上添加购入、游戏等功能,但是Facebook却反其道而行之。单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扎克伯格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物,他注重的不是如何全面吸金,而是打造一个软件开发平台,这个平台可以让一家软件公司成为行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结合点,成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一个公司成为大生态系统中的一环的时候,它就占据了无人代替的位置,竞争对手再想挤走它就不大可能了。

细数电脑行业最大的成功,无一不是平台的成功,或者说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的成功。微软如此,微软视窗作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平台,任何希望为个人电脑设计应用软件的人都不得不在这个平台上运作,微软因此主宰软件技术工业长达20年之久。苹果亦如此,苹果依靠它的MAC系统巧妙实现了平台效应,iPad和iPhone的成功都基于此。

那么,Facebook的平台效应是否如愿以偿了呢?

2006年8月,Facebook跨出了向平台转变的第一步。此时,整个世界还没有来得及注意到这个意义重大的动向。亚当·德安杰罗和查理·奇弗编写了核心代码,戴夫·莫林则致力于平台营销,与潜在的软件开发商合作。

莫林考察了那些成功搭建软件平台的公司,决定给予外部开发者和Facebook内部人士相同的开发权限,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在设计应用程序方面,Facebook不做任何外部开发者做不到的事情。扎克伯格对此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不倾向于我们自己的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这个政策执行得如此彻底,以至于连Facebook自己相册应用里的一些功能都被移除了,原因是外部开发者没有权限实现这些功能。

除此之外,公司还决定,允许开发者用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赚钱,却不会因为他们利用Facebook平台收取任何费用。在平台亮相之前,扎克伯格就明确表示:“人们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平台上做开发,而且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他们可以在Facebook里创业,可以贴广告,可以有赞助商,可以做买卖,也可以链接到另一个网站。在这方面,我们是不可知论者。将出现这样的公司,它们的唯一产品就是嵌入在Facebook里的软件应用。”

至于这样做能否让Facebook赚更多的钱,这不是扎克伯格目前关注的,他说:“只要这个平台能够增强我们的市场地位,我们就不会强迫自己去问该如何快速利用这个平台赚钱,我们会在以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并非所有公司成员都能理解扎克伯格的长远眼光,尤其是负责出售广告的部门感到非常愤怒,为什么外部程序开发人士被允许在Facebook上出售广告呢?这不是和公司内部的广告部门进行竞争吗?不过任凭同事们怎样发泄怒火,扎克伯格就是不为所动。他一旦推行某个措施,就希望以最为完美的方式推行它,而且他也欢迎外部竞争迫使Facebook改善自身功能。

为了让平台顺利启动,戴夫·莫林走遍全球,走访新兴的网络公司和大型传媒公司,说服他们为Facebook编写软件。

2007年5月24日,一场声势浩大的平台启动活动在旧金山举行,Facebook将其命名为“F8开发者大会”,F8和英语“命运”谐音,巧妙寓意成为一个平台是Facebook的命运。穿着露趾阿迪达斯橡胶凉鞋的扎克伯格走上台,宣布“让我们携手一起掀起一场运动吧!”

他展示完平台后,40多家公司演示了他们的应用程序。微软展示了两个把现有的互联网应用和Facebook整合在一起的应用程序;华盛顿邮报展示了“政治指南针”程序,该程序可以把你的政治观点和朋友的进行比较……

F8大会变成了一场长达八小时的公开的黑客马拉松。人们喝着免费提供的红牛,和Facebook的程序员合作,现场开发新的应用软件。

第二天,所有的报纸和网站都在报道有关F8的消息,人们为之惊讶和赞叹,此前没有任何一家消费者网站曾经做过这样有魄力的举动。业界的反应尤为疯狂,在那一年里,Facebook平台的启动成了当年IT界的一件热点大事。人们再也不敢把Facebook仅仅看作大学生的玩票了,而颇有影响力的科技博客网站则用“启发思维”评价平台。

与Facebook平台合作的机构很快尝到了甜头。就在F8大会的第二天,以分享和收藏音乐业务为主的网站iLike 流量剧增,40 000名用户安装了iLike应用程序,两天后,这个数字飙升至400 000。服务器承受不了,iLike管理层特地从西雅图飞来,租了一辆重载车,开着它在硅谷乱转,从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公司那里租借服务器用。

Facebook动态新闻及时向用户报告,他们的朋友又安装了什么程序,这种传播能力使得最为低调的应用程序也不会被埋没,只要它对用户有用。一时之间,从业界巨头到大学宿舍的孩子,都在讨论为Facebook设计应用程序的话题。短短六个月内,Facebook就有250 000名开发者落户,25 000个应用程序启动。Facebook在开启平台的同时,关闭了“课程表”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其他班级的课程表。一个新泽西的高中学生杰克·贾维斯嗅到了机会,迅速编写了一个类似应用程序投到平台上。六个月后他把这个程序转手卖了出去,挣的钱用他父亲的话说,“足够支付大学一整年的学费了。”

如今,平台上的生态系统已经成熟稳定。在Facebook上运行着52 000多个程序,它们由来自180个国家的超过100万的注册开发人员,Facebook的应用程序每个月会得到300亿的点击率。平台上,排名前四的应用程序开发商自行筹集了1.5亿美元,50家软件公司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大部分软件公司年收入在百万美元左右,还有大约200家由2—5人组成的小型软件公司年收入几十万美元不等。此外,还有300多位单干的独狼靠程序赚的钱足以养活自己。

与此同时,开发平台也把Facebook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用户在Facebook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广阔天地。以往的Facebook只是人们交朋结友的地方,现在的Facebook就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宇宙,人们在这里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以往,Facebook只是高中生、大学生们的乐园,如今各个领域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成为乐园新居民。在F8大会举办的那天,Facebook拥有2400万活跃用户,每天大约有15万人加入,此后一年里,Facebook的活跃用户数增加了三倍,超过7000万人。此外,人口统计数据也开始分散,35岁以上的用户数逐渐攀升,还有为数不少的超过65岁的用户。

开放平台使Facebook超越MySpace赢得了江湖老大的地位,自从2007年Facebook宣布开放平台之后,MySpace这个曾经的世界社交网络老大就逐渐被前者超越,在美国的访问者已不足2000万人,MySpace的失败就在于他们坚持所有程序都自行开发。

开放的强大魅力无可抵挡,免费开放的谷歌Android系统以每年615%的速度高速成长,短短三年间,就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可与苹果抗衡的手机操作系统,与之相比,固守塞班系统的诺基亚从手机老大的宝座跌落下来。

如今,人人都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全新风向,开放一时之间成为互联网最虔诚的宗教,就中国来说,腾讯、百度、淘宝、盛大、360、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都纷纷举起开放的大旗。

我们可以想象,当初扎克伯格如果把应用程序也抓在手里,从短期来看,公司的业务增加了,收入也会提高,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自成一体的封闭式小帝国的命运堪忧。从以前的成绩来看,公司在开发应用程序方面的成绩一般,不出彩的应用程序会导致平台缩小,而平台缩小又会带来应用程序的不普及,这样恶性循环下去,Facebook被取代的命运指日可待。

但是扎克伯格拥有哲人一般的开阔视野,他的眼光从Facebook延伸到整个业界,他不满足于把Facebook打造成一个小小的封闭式帝国,而要Facebook成为业界大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小的封闭式帝国容易被取代,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却难以被取代,除非这个系统本身崩溃。

放低自我才能服务自我

如果把Facebook比作人,它就是扎克伯格那样的人。这样的人,拥有强大的自我,深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同时他们一点也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一心控制环境,而是致力于寻求某种方式与环境和谐共生。他们不把环境视为威胁,也不把他人视为压制对象,更不会把自己的目标和企图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在自身之外,他们意识到环境,知道自己是周遭的一个环节,并在运作的体系中尽一己之力。这样的人,不争强好斗,却是真正的强者。

与此相反,力主Facebook应该一统帝国、把应用程序等业务也收拢麾下的人,则是个人中心的人,他们往往把自己视为宇宙的中心,希望事事都能凸显自己,忽视环境,打压别人。这类人的一个代表就是2012年3月备受新闻关注的某香港武打演员。有记者评价,该演员之所以无法和成龙、李连杰相提并论,就在于他将自己的表现欲和控制欲凌驾于电影制作的环节之上,一心增加自己的戏份,电影最终成为他的个人秀,镜头、情节、台词等电影元素都是为了凸显一个人的形象,最后必然导致失衡,电影情节的合理性、电影的艺术性都被牺牲,对其他演员的打压和伤害也令人痛心。此外,不能忽视的是,强烈的个人中心不仅会伤害他人,更会伤害自己,因为失衡的环境必将反弹,接受环境反弹的时候,将是个人中心者承受打击的时候。

许多人,尤其是个人能力较强的人都走过在自我和环境之间来回转换的路。较强的能力使人易生骄矜之心,骄矜之心使人忽视环境,强调自我,凌驾于他人之上,随后伤害接踵而来,人遂明白自己终究是环境中的一环,只能谨守自己的位置,不能太过僭越,这就有了敬畏和谦虚,也就有可能迎来宽广的天地。

对于扎克伯格来说,他的宽广天地就是整个业内、乃至整个世界的生态系统。他经常在公司说,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创造一家公司,而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引擎,使所有这些平台公司、广告商和其他伙伴公司都能生存,并且成为整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追求收益、利润或是任何类似的东西,扎克伯格承认,要获得任何意义上的成功,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这些于他而言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理想的手段。越是不注重收益,Facebook的收益越高,越是照顾伙伴的利润,他的利润也越丰厚。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吊诡,最以个人为中心的人,并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利益,以整体为重的人,无意之中造福自己更多。放低自我不仅能让人获得更多,还能让人稳处不败之地。

有一个例子。在一个冬天的早上,一个人急着赶去公司,却发现车子发动不了了。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心急气躁,一心要赶到公司,他们可能会咒骂车子,可能会拼命转动车钥匙,可能会愤怒地敲击仪表板,却没有想到去想其他办法,而这些动作往往徒劳无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自我太强,死盯既定的计划,不会从其他角度想出办法,也就难以实现目标。如果自我不那么强,他们就会理性地认识到,不管你是否急着赶去上班,汽车自有它自己的运作方式,只有按着规矩来汽车才有可能发动,如果你不知道点火系统出了什么问题,还不如放弃开车,叫一辆计程车,或者干脆请假,在家里做些其他有用的事情。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问题来临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揪住原有的计划不放,不是徒劳地发泄,就是沦陷在沮丧的情绪中,没有意识到,稍稍挪动一下视角,我们就能找到其他的代替方式。

一个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就是一个飞行员之死。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的一个部队组织一次例行的跳伞演习。有一天,标准型的降落伞不够,一些习惯用右手的人,不得不使用左手打开的降落伞,不过他们被告知,这种伞和右手打开的完全一样,区别只是拉绳在背带左侧,士兵可以用任意一只手开伞,不过用左手会比较容易。组员登机,飞机飞到高空,在目标降落区的上空,大家挨个往下跳,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个士兵摔死在沙漠里。

负责调查的人员发现,这个士兵的降落伞始终没有打开,他分配到左手开启的降落伞,而他制服右襟却被撕裂,连右胸也被他的右手抓得皮开肉绽,往左几寸就是拉绳的位子,但拉绳却没有任何动过的痕迹。死因很清楚,这位士兵在下坠的时候,一心一意只在习惯的部位寻找拉绳,恐惧蒙蔽了他的思想,他未能意识到只要稍稍往左探探,他就能够拉开降落伞。

对外敞开,保持精神弹性

危机来临的时候,人们的常见反应是动用精神能量自卫,但是这种反应不见得能帮助我们脱离困境,注意力指内心,反而会加剧内心的混乱,消弱反应的弹性。此外,它还可能使一个人孤立于整个世界之外,单独面对困境。相反,如果我们把注意力由内心转向外界,关注事态发展,与外界保持接触,我们就会发现新的可能,从而采取新的对策。

注意力转往外界的时候,它一般会着落在两个地方,一种是着落在阻挠我们的障碍上,一种是注意整个情况。着落在障碍上,我们可以设法消除障碍,这不失为一种直接的做法。注意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情况,搜寻更为合适的方法,寻求不同的解决之道,则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举个例子,某人原本有希望升任公司二把手,但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职位落在从外面新聘的人的头上。这时,某人有两个选择,一是设法说动一把手,自己才是更能胜任的人选,二是转而考虑其他应对之策,比如转到其他部门,或其他公司,或干脆换行,或降低职业目标把精力投注于家庭生活。

到底选择哪条出路,这种考量应该和他的整个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怎样做才能使他最大程度地享受到人生乐趣。但很多人在做类似选择的时候,都没有和人生目标联系起来,而是一意孤行要完成原有目标,原有目标落空,他就会陷入失望和压力之中。这样的人把自我和自己的需要看得太重,一味地钻牛角尖,不注意寻觅符合实际的变通之道,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不被原有目标拘禁,时刻向外界敞开,会让一个人的人生从“匠人”的境界进入“艺术家”的境界。

发掘人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说,和一件艺术品出炉的过程极为相似。传统的艺术家在打开画布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他会坚持原有的构想,直到完工。一个原创能力强的艺术家,在作画之初,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非常强烈的感受。他会跟随内心的感觉,不时地修正构图,最后完工的时候,他得到的作品很可能与先前预想的截然不同。

画家如果对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清晰了然,他在作画的时候,对画布上呈现的一切付出注意力,就一定会完成一幅佳作。反之,如果他不顾中途内心的想法,坚持原先的构图,对次第呈现的其他可能性置之不理,他的作品一定是平庸之作。

人生中的选择和走向,和作画何其相似。我们既需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对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清晰把握,又不能拘泥于原来的计划,忽视新的契机和灵感。内心笃定,朝向想要的方向,敞开意识,欢迎新鲜生活材料,在笃定和不确定之间,未知却注定以丰盛的生活次第展开。

迄今为止,Facebook最激进的一项变革,就是推出了开放式信息流API。信息流API使用户能够在Facebook服务站点以外运用Facebook的功能,肖恩·帕克对此担忧地说,“向整个世界开发信息流可能会破坏Facebook的网络效应”,“但是当信息流对外界开放时,其他的可能性也同时出现,即出现更精明的Facebook客户,他们能够与Facebook网站一样处理信息内容。”但是扎克伯格看得更远,他认为故步自封会带来危害,“我们最该做的,就是与周围的世界一起平稳前进,要不断有竞争,但不能筑起藩篱。”“我不能够保证我们会成功,只是觉得如果不这么做,最终我们会失败的。”

过于自我,不仅使人与新鲜信息绝缘,还会使人沦于偏执,难以察知真相。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两个人为一件事起了争论,起初争论的出发点尚算是探讨真理,但是争着争着,双方的意图蜕变成维护自我,他们不理事情真相如何,只为了维护自我而维护自我的理念。

这种现象在生活、工作中层出不穷。危险的是,为了牢牢地捍卫自己,过于自我的人会用类似催眠的手法使自己相信,别人都是错的,唯有自己才是真相在握的那一个。任何人事,只要和自己相符,就是正确,只要和自己不同,就是大谬。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会失去客观和明辨的能力,不仅无法判断真假,做出明智选择,生活、工作步步受阻。

混沌学认为,为了生存的需要,人类的“知识”必然存在分类和抽象,但分类却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我们会忽略人类处境中精微的、无法归类的内在本质。说到这一点,一种常见的情形就是,我们容易对别人所说的话反应过火。我们假设自己完全明白对方所说的意思,只是无法忍受他们所持的立场。作为回应,我们强调自己和对方相反的观点,于是一场争吵也不可避免。

其实,还有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我们不是立即摆出某种姿态,而是认可原有的表述并发掘对方的表述中可能存在的内在复杂性,那么我们就可能发现,我们所想象的并不是对方的本意,或者不是他们所表达的那种意思。

爱因斯坦对这种现象洞若观火,他的做法是,放低自我,重视事情的本质。他告诉朋友,如果他在某事上结论错了,他就会承认这一点,而不会为了捍卫自我去捍卫错误的答案。明智如他,晚年的时候,仍无法接受宇宙不确定论,当他坚持自己,无法接受外界新鲜学说的时候,也是他事业停滞的时候。在爱因斯坦的身上,也会出现自我蒙蔽真相,可见这种现象如同看不见的微雨,不知不觉间将衣衫湿透,任何希望不断进步的人,都要时刻清醒,戒之、慎之。

馈赠带来多赢

前几节讲述的现象,让人想到零和游戏、非零游戏的概念。零和游戏、非零游戏是大众化了的博弈理念。两人对弈,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零和游戏指的是,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胜利者的光荣是以失败者的苦涩为代价。

非零游戏是指,游戏中的各方不再是完全对立的,一个人的所得并不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所失,参与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实现双赢或共赢,其前提条件是相互信任和充分沟通。

这两个概念之所以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就是因为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它们,尤其在经济环境中。无可否认,在相对静态的经济环境中,零和游戏的概念应用更多。两个人,两把剑,一袋金,我若让你血溅剑刃,我就可以拿着金子,远走高飞。血色记忆从此埋没,无人知晓,我便是以大善人的身份现身,也不会遭受半分质疑,再以金子助阵,更能赢得众人的艳羡和尊敬。为了赢,双方必须斗得你死我活。

这是静态经济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人的过去和现在也极为容易剥离。只要逃过良心谴责这一关,在一地毁灭的信誉可以在另一地重建,信誉既然如此容易重建,就没有破产一说。

然而今时今地,已经不同往日。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媒体多样化,各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人们的过去也无法隐藏,越来越公开化和透明化的环境,使信誉成为一项重要资产,零和游戏带来的损失成为不可承受之重,非零游戏必然成为世界这个大游戏场的规则。

美国时代周刊著名撰稿人罗伯特·莱特在其名作《非零和年代——人类命运的逻辑》中,就向读者诠释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世界正由零和时代走向非零和时代,人类命运的昌盛必然要以非零和时代为前提。

这种声音并不寂寞,凯文·凯利也认为,在一对一的对决中,一个人的失败是另一个人的胜利,但是在一个共同进化的大环境中,冲突环环相扣、彼此关联,牵一点动全体,一个人的赢可能惠及他人,一个人的赢也需要他人的成全,非零和游戏的规则不适于这样的环境。

凯文·凯利发现,那些精明的首席执行官现在也承认,在网络和结盟的时代,公司犯不着打击他人就可以大把地赚钱,这个就是所谓的双赢。双赢是共同进化模式下生命所演绎的故事。

一些观念落后的人,依然奉行零和游戏,他们必然会遭受惩罚,而那些适时把握了世界脉搏的人,如扎克伯格、爱因斯坦,却意识到,唯有善意对待世界才能接受善意回馈。

爱因斯坦曾撰文写道:“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多么奇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做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从知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是以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为基础的,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而素有情怀的扎克伯格谈到,“过去,人们从不指望商业公司能够善良,但是现在,这种观念正在改变,因为世界将变得越来越透明,这种趋势是未来10年到20年里所有变化的动力。”

扎克伯格清晰地看到,非零和时代正在到来,双赢和多赢既承载了时代的期望,也是有效的获利方式。若要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顺势而为,企业或个人不仅仅要把自己融入更大的生态圈,更要具备一种能力,为这个社会提供正面的价值。就Facebook而言,扎克伯格强调它的内涵是“馈赠型经济”。

扎克伯格用印第安人的冬宴来形容何为“馈赠型”经济。这是北美地区西北海岸线一带的一个传统庆典盛会,盛会到来的时候,在神父的召集下,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食物和其他物品,然后谁需要什么,就拿走什么,拿出最多东西的那个人将获得最高荣誉。

扎克伯格说,这就是“馈赠型经济”的雏形,“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经济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给大家,出于感激和慷慨之情,人们会回馈给我一些东西。整个文化就建立在这样一种馈赠的框架下。”

我们已经多次了解到,Facebook的公司理念本身就包含善意,为了把世界向更透明更公正的方向推进,扎克伯格和几位肱骨大臣宁愿放弃利益,也不愿意做“差劲的事情”。莫斯科维茨在创业之初就说过,哪怕没有薪酬,他也愿意为之努力。

扎克伯格期许地说:“当这个世界足够开放,每个人都能迅速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经济模式必然以馈赠型经济为主导,在这种经济模型中,公司的信誉良好,值得信赖。而一个透明度高的世界,它的组织会更好,更公平。”这就是Facebook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扎克伯格本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本书的描绘中,扎克伯格是一个“人杰”式的人物,他的诸多思想与做法,往往与心理学家的理论吻合。这既不是巧合,也不带夸张,人的精神、思想和作为是一个树形的结构,根子扎得深扎得正,树干自然笔直,枝叶也自当繁茂。

有人质疑,这种“馈赠型经济”会不会太过理想化,是一种奢谈,不过,扎克伯格对“馈赠型经济”的概念有着特别的演绎,善良、透明、公正的企业行为属于馈赠型经济,用户在Facebook上的表达也是一种馈赠。就这一点来说,Facebook之外的我们也有所体会,“围观就是力量”越来越有其实质性的意义。此外,当你在表达对某个产品的看法的时候,当你在转发一下行为的时候,当你在表达友谊和关心的时候,所有这些,都是馈赠的体现。当然,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为自己打造出馈赠型的核心价值,对于世界来说,我能够付出什么?有着什么助益作用?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有能力去赠予的人,你也就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你必将找到这个世界上属于你的位置,并以此为中心,拓展属于你的光明前程。

扎克伯格曾说,世界的发展方向是分享越来越多,且以一种自下而上而非集中的方向进行,而扎克伯格的梦想就是赋予每个个体以权力,Facebook为人们提供工具,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交流,并在这个信息越来越多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逐渐摆脱压制。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那些最为杰出的人,不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人,而是创造精神价值的人,是那些以其自身的存在体现着梦想的力量的人。是这些人,让我们相信,生活值得延续,未来值得期盼,梦想值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