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2825500000009

第9章 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3)

事情的缘起是,沈从文爱上了一位女子,便毫无保留地将这种倾慕之情告诉他的妻子。他原本以为这是坦诚,却招致妻子的妒恨,她一怒之下便跑回娘家。事后,他跟林徽因诉说此事。作为一个守礼识大体的女子,林徽因当然是要劝沈从文回到妻子身边,斩断情丝。然而,她在给好友费慰梅的信中却坦言对沈从文的羡慕。这羡慕从何而来呢?

林徽因一直都给自己架上道德枷锁,而内心的情感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隔离。而沈从文这种不掩饰自己情感的诗人性情,正是她所向往的,逾越了传统的界限,更不去计较他人的毁誉。或许,在她的心底,也希望自己有勇气恣意放肆地去爱。

1932年的一天,梁思成从宝坻调查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他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听到这事,梁思成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地抓住了他,他感到血液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第二天,他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他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过几天徽因告诉他 :她把梁思成的话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道:“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

——林沫《梁思成、林徽因和我》

这件事情并未使三人的关系因此生隙,金岳霖依旧随意出入梁家。有时候,林徽因与梁思成吵架,还要请金岳霖来做和事佬,只有他哲学家的思维能使两人服气。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在北京还是流亡他乡,金岳霖始终是林徽因最知心的朋友。在梁从诫和梁再冰的记忆中,这个高个子的叔叔一直很亲近,就像是家里的一分子。

徐志摩之于林徽因,是烈火,照亮她的整个少女时期,给予她诗情的一面;也曾用那滚烫的爱恋将她灼伤,令她一度陷入难堪的境地。而金岳霖之于林徽因,则是水,静水深流,宛如他的性格,将那爱埋得很深,不着痕迹地、朋友一般地陪伴在左右,直到死生契阔。

命运的微光

梁启超坎坷的一生让他对政治心灰意冷,因而早早地让儿子梁思成远离政途。他的目的达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生都无意于政治,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学术。然而,在大时局之下,每个人都如蝼蚁一般卑微渺小,枪炮从身上碾过,谁都无法躲过。

1937年到 1940年是动荡的几年,时代飘摇,人世丁零。梁思成和林徽因拖家带口地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最终抵达四川,在李庄安了家。此时,中国营造学社也迁来,在此重新安营扎寨。

学社成员们在流亡途中也从未忘记中国古建筑,大范围的转移反而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

在李庄,林徽因从学者太太变成了干练的主妇,生活的匮乏强迫她变得精明。家里的灯盏中燃着菜籽油,给朋友写信的纸不知是从何处省来的包装纸,爱美的她此时不得不将仅有的衣服缝缝补补……然而,颠沛流离的生活早已拖垮她的身体,旧病复发。

在梁从诫的回忆中,母亲总是卧病在床,形容憔悴。那时,她把大多数时间都拿来阅读,二十四史、莎士比亚、儿子的作文,她都读得津津有味。兴致好的时候,她会向人侃侃而谈书中的世界。有一段时间,她对汉代文明特别痴迷,在她口中,那些历史人物步出史书,纷纷变得鲜活生动。她如同道说家长里短一般,事无巨细地谈论他们的爱好、服饰……在流亡的岁月里,这恐怕是她为数不多的乐趣了。

李庄是一个极其闭塞的地方,只有河船可以出入。狭小的环境并未使这里拥有宁谧的氛围,反而终日被各种嘈杂的噪音包裹。原本过往甚密的朋友此时天各一方,这使得林徽因十分苦闷,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而她母亲又开始了永无止境的絮叨,母亲的无能和毫无作为是林徽因一直所鄙夷的。然而,从小到大,母亲的抱怨如咒语一般一直萦绕在耳畔,令她不得解脱。

就在此时,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抗战中牺牲,她再一次受到失去亲人的打击。林恒是林徽因三娘所生的儿子,林恒当年和大多数青年一样,企图学文致用,他决心报考清华,从福建老家来到北平,寄居在梁家。然而林徽因的母亲却把对三姨太多年的妒恨加到这个少年身上,两人的关系僵持不下,令林徽因十分苦恼。后来他考入了清华机械系,住到了学校,此事才不了了之。

然而,1935年的冬天,北平时局动荡,日军逼近,大战前夕的阴霾渐渐笼罩整个北京城,而政府却无动于衷。热血沸腾的青年学生们纷纷游行示威,斥责政府的不作为,发起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梁思成的妹妹梁思懿也参与了这次运动,由于政府很快进行了镇压,她和同学们逃到梁家。一夜之间,林徽因将穿着学生装的梁思懿装扮为美艳的妇人,她才得机逃脱南下。

而林恒则在游行中失踪了一天。当林徽因找到他的时候,他窝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中,被毒打后的身体遍体鳞伤。从此他一直沉默着,不说一句话。当他身体恢复之后,放弃了在清华的学习,转而报考空军学院。

时光飞逝,当林徽因辗转到昆明之时,偶遇一群被困此处的空军学员,而林恒跟他们恰好是同一期学员,也将撤往昆明。因此,林徽因、梁思成与这群投笔从戎的少年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他们毕业之时,梁林二人作为“名誉家长”上台致辞。

在颠沛流离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飘忽不定。

往往,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这群年轻人来自全国各地,很多是从沦陷区走出来的,怀着救国的梦想投笔从戎。然而,由于国民党装备的落伍,很多老式飞机被拿来作军用。当这群学员纷纷走向前线之时,他们的命运注定是以悲剧收场。

由于他们的亲人都在敌占区,烈士牺牲后,阵亡通知书和遗物都被送往梁家。“名誉家长”林徽因每次收到遗物都要痛哭一场。直到一日,梁思成和林徽因接到林恒牺牲的通知……梁思成去领林恒遗体的时候,从他罹难处带回一块飞机残骸。从此,这个残骸一直挂在林徽因的床头。

三年之后,林徽因作《哭三弟恒》,写道: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算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天亮,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们在等待的一切。在西南一隅,山峦叠嶂之间,趁着那渺渺微光,有人在授业传教,有人在钻研治学。这群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只是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一切。他们不知道明天早上叫醒人的是鸡鸣还是枪炮,只知道今夜的微光难得,不应当被浪费。

1942年,好友费正清在重庆任职,便借机来探访了梁林夫妇。他看到这对著名的学者夫妇生活如此窘困,却依旧坚持不懈地工作,触动很深。他感叹道:“依我设想,如果美国人处在此种境遇,也许早就抛弃书本,另谋门道,改善生活去了。但是这个曾经接受过高度训练的中国知识界人士,一面接受了原始纯朴的农民生活,一面继续致力于他们的学术研究事业。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已根深蒂固地渗透在社会结构和对个人前途的期望之中了。 ”那时候的林徽因肺病缠身,在医疗条件匮乏的李庄,她只能靠自己熬下来。而梁思成的身体也沉疴多年,早年受伤还让他留下了跛足的旧疾。而《中国建筑史》这部巨著则集中撰写于这段艰苦的时期。

思成那时的体重只有四十七公斤,被颈椎灰质化病折磨得抬不起头来;他身穿医院特制的金刚马甲,下巴支在一个花瓶上,为的是利用花瓶之一支点,承受头部的重量,减轻背脊的重负,然后随着伏案书写再不断调节花瓶的位置。而卧病的徽因,则坐在床上,负责对辽、宋的文献部分执笔,并对全稿进行校阅,翻阅《二十四史》和各种资料典籍,为书稿作种种补充、修改、润色。

——费慰梅《梁思成和林徽因》

在体力稍好的时候,林徽因撑起干枯的躯体,坐着轿子进城,费慰梅在旁边走着。长久的压抑和郁结,在此时得到释放。

林徽因喜欢进城,不是为了城里的繁华场景,她喜欢的是那些充满活力的热闹场景。沙龙女主人失去了倾诉的朋友,她开始去茶馆里找观察对象,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然后把他们写进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