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2825800000002

第2章 大周后:艳压群芳的解语花(2)

周娥皇本就极其擅长舞蹈,乐谱得到复原后,她便深入钻研,日夜苦思,按乐编舞,终于编成了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是大型组舞,单独一人无法表演出真正风采。因此李从嘉支持周娥皇,让周娥皇到教坊中挑选出跳舞的优秀女子,由周娥皇亲自教习,最终将《霓裳羽衣曲》的配舞也复原了。经过许多日子的练习,融入了周娥皇心血的《霓裳羽衣曲》大型歌舞终于从深埋的历史中走来,当李从嘉和其他的宫人第一次看到周娥皇和舞女们的表演时,耳中丝竹管弦其音袅袅,眼中女子曼妙的舞姿翩若惊鸿却又矫若游龙,一时间竟真似仙女下凡尘!

周娥皇先是自创了《恨破迟来调》和《邀醉舞破调》,其音乐和舞蹈才能已经彰显无疑。这《霓裳羽衣曲》的复原,就如艺术天空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使得周娥皇成为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艺术家。

◆情深意切长流连(相依)

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在他们婚后的第二年,周娥皇诞下一子。这是他们爱的结晶,二人几乎喜极而泣。李从嘉为其取名李仲寓。望着可爱的儿子,周娥皇和李从嘉都感谢上苍,他们之间的情意更笃,感情更深了。周娥皇作为女性天生的母爱,使得她将心思转移到了照顾儿子上,昔日的闲情逸致渐渐淡去,他们开始享受真正的夫妻生活。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二人的情意更浓了。

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生活将这样平淡而温暖地走下去。可是大唐江山破碎之后,中原一直都陷在混乱之中不得解脱。南唐虽然是偏安一隅,也不断受到战争的影响,昔日的繁华与安定已经开始远去。在保大十三年(955年)至交泰元年(958年)这三年里,后周世宗柴荣三次御驾亲征,进攻南唐。后周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南下;李璟虽然也殚精竭虑命人抵抗,无奈最终一溃千里,淮南大片土地沦入后周手中。李璟再三权衡,不得不对后周称臣,不再称帝,而改自称南唐国主。而后,李璟为了避免直接面对后周,迁都洪州,称南昌府。自此,南唐元气大伤,不复当年的强盛,预兆着江南的繁华和安宁已经开始渐渐远去。在这种情况之下,李从嘉和周娥皇作为一国之主的儿子和儿媳,又怎么可能避免受到国家局势的影响呢?

此时,南唐的没落对李从嘉的影响还不是最重要的,他还有兄长。可命运充满了玄妙,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南唐太子、李从嘉唯一在世的兄长李弘冀死去了,《新五代史》中仅仅用了六个字——“九月,太子冀卒”来描写。虽然记载如此简单,但细究起来,我们不难发现这六个字的背后有着极为曲折的内情。原来,中主李璟即位时,在先皇灵柩前发下重誓,说他日自己死后皇位将传给弟弟李景遂。当年的李弘冀还小,不明白父亲这个承诺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心生恨意。自古以来都是父终子继,为何自己这样倒霉,父亲死了叔叔继位?他与李从嘉虽是亲兄弟,性情却相去甚远。李从嘉从小喜爱书画,与其说是帝王之子,不如说艺术家更符合他的身份,对皇位是从来没有瞥过一眼。然而李弘冀确实生性狠毒,对皇位觊觎已久,终于跟叔叔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受大臣萧俨等人支持,被立为太子。即便如此,李弘冀还是觉得皇位不够稳固,因为叔叔还活着。因此,他在入主东宫后不久,就派人毒杀了叔叔李景遂。中主李璟得知亲子杀亲弟的悲剧后,伤心不已,更是无限失望。而这时的李从嘉沉浸在美满的家庭生活中,生活十分闲适,并对佛教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并取号“钟隐居士”,从不参与政事,一心沉迷佛教。李璟看看贪恋皇位而毫无亲情的李弘冀,再看看恬然淡泊的李从嘉,终于将李弘冀的太子之位废去,而改立李从嘉为太子。此事发生仅仅月余后,李弘冀就死去了,死因不明。不过民间百姓都传说那是因为李弘冀看到了叔叔李景遂的鬼魂,受到了巨大的惊吓而死去了。

就这样,一心争夺皇位的李弘冀短命而卒,而从未将皇位放在心上的李从嘉却阴差阳错地成了太子,并且因为兄长的死去而注定日后成为南唐国主。如此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命中注定。不少人羡慕着李从嘉做太子如此容易,可这对于热衷词画、歌舞的李从嘉来说更像是一种不幸。

周娥皇也因此而成了太子妃,注定他日必将成为南唐国后。我们无从揣测,当时娥皇是怎样的心情,是为夫婿将掌控一国而激动不已,还为听闻的前朝出现的后妃争宠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有了一份担忧?然而,该面对的终究要面对,一切就这样静静到来。

二人沉浸在这样歌舞升平的生活中,好像宫外的动乱都跟他们无关,而皇家身份只是为他们才情的展示和享受美好生活提供了方便。周后出身世家大族,心思别致而颇具才情,难免会追求生活的优雅。此前李从嘉仅是一个皇子,周后碍于身份,并没有作出什么特别的举动。而一旦成为皇后,皇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为她所用,因此她便作出许多别致之事来。她高雅脱俗,非常讨厌烟火的味道,人间烟火——其中包含了太浓的俗气。可是人们的生活需要烛火,那怎么办呢?娥皇稍加思考,便想出来个绝妙的主意:她命宫人把很多明珠镶嵌在宫殿的墙壁上,夜幕降临,月华如水,倾泻而下,照射在明珠之上,明珠便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使得室内光明如昼,又有一份梦幻的色彩。周娥皇还喜欢浪漫的香气,因此,她就命宫女将十多种名贵香料制作成特殊的香粉,而后撒于宫内各处。这样,无论她行至何处,都闻得四周香气悠悠,心情也舒畅无比。

在这样如梦如幻的环境中,李从嘉经常令宫女来表演歌舞,而兴之所至之时,周娥皇也会加入其中。一次,夜幕降临,二人把酒言欢,突然李煜说:“娥皇,许久未曾观看《霓裳羽衣曲》的歌舞之貌,你召来你的表演宫女,舞一曲罢。”

娥皇酒罢也正想要起舞,便叫来宫女一起跳了起来。只听得音乐宛转动听,笙箫悠扬,而娥皇和宫女则妆容美丽,肌肤如雪,一个个宫娥鱼贯而入,跳跃舞动……李从嘉就这样听着曲子,赏着舞蹈,不禁沉醉其中。过了许久,娥皇来到他的身旁,说:“已经演完了,你难道都没有看吗?”“怎么会!实在是沉醉其中啊!”之后,他们就踏着清辉,纵马而归,回到自己的宫殿中。而路上,只闻到有幽香扑入鼻中,原来李从嘉宫中主管香的宫女,拿着香粉撒至宫中各处,以便为李从嘉和周娥皇增添几分愉悦。宫中便是清香不断,就连中主李璟来过之后也非常喜欢。回到住处,李从嘉才思泉涌,一气呵成一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从嘉旋即拿着词作给周娥皇欣赏。不料,周娥皇拿来吟诵之后,却微皱眉头。李从嘉不禁疑惑,他还是觉得这首词写得很好,自己很是得意。只听得周娥皇指着词作说道:“这首词有瑕疵。虽刻画人物生动,别有风采,结尾也是颇有韵味,然而该词下阕第一句和上阕第二句用字重复。”李从嘉听罢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原来爱妃说的是这个字,其实这也无伤大雅。你看前人填词作诗,重字亦是常有之事。”周娥皇听后却凤眉扬起,说:“这可不行!作诗作词当精益求精,我已有主意。你看如何:可将‘临春’改为‘临风’,这样不仅避免了用字犯重的毛病,而且与后句‘飘香屑’相呼应,更具风情……”李从嘉听罢再不辩解,反而连连点头说:“妙,真是妙极了!

这段时间,李从嘉写的多是这种宫闱之作,以男欢女爱、旖旎多情而为人称颂。然而这却惹怒了南唐的有志大臣,他们对国主这种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不是振兴南唐的行为很是失望,甚至也因此对娥皇产生不满,多次进谏。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别人一再劝谏,李煜依然没有改变,也没有减少对娥皇的喜欢和爱。

公元960年,一代英雄、原后周归德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史称“陈桥兵变”。随后,赵匡胤开始了对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的统一。南唐的形势更加紧迫。次年,中主李璟因病驾崩,李从嘉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史称南唐后主,又称李后主。

李从嘉即位后,为彰显其作为一国之主的尊贵地位,改名为“李煜”。“煜”字典出扬雄《太玄·元告》:“日以煜乎昼,月以煜乎夜。”意思为日夜光明照耀,寓意十分美好。旋即,周娥皇作为他的妻子,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后。随后,李煜复都金陵。

南唐已经向宋称臣,李煜即位后旋即派使者向宋太祖赵匡胤上《即为上宋太祖表》,说明袭位一事。

也就是在这一年,李煜和周娥皇的第二个孩子李仲宣降生。作为皇上与皇后,跟普通人相比,血脉的延续似乎更加重要。因此,李仲宣的降生为二人增添了很大的喜悦。周娥皇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李煜对她的爱又多了一分。

李煜在生活中可谓一个名副其实的有情调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但作为一个皇帝,他是完全不够格的。他不通政治,将国政托付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等人,自己依然是花前月下,流连声色。也许,他也想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可是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是和平年代,他这样的享乐行为也许还能勉强支撑下去,可在这乱世,金戈铁马、征战沙场方能获得永久的安宁的时候,李煜的这种艺术情怀注定了他的悲剧未来。

南唐原本就已式微,现在李煜又不励精图治,南唐情势一日不如一日。李煜唯有向北宋示弱。建隆三年(962年),李煜派使者至开封向北宋朝贡示好,不断争取北宋的同情以勉强度日。私下里,南唐也曾悄悄备战,但他们更多地希望将这样的现状维持下去就已经足够。

国事不顺,家事却正是得意之时。李仲宣与哥哥相较,更加聪敏,这个少年天才,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孝经》,人传能过目成诵,一字不差。同时,他还继承了父母的音乐天才,天生对音乐较为敏感。在宫里每每听到琴师演奏,就会驻足倾听,根据曲调而辨别五音,并随着旋律哼唱。而如果仅仅这样,那么他也许就是一个李煜那样的纨绔子弟,便也没有什么稀奇。令人赞叹的是,小小的李仲宣非常知礼。他喜爱学习,对待各位老师都十分尊敬,大臣们都很愿意为他解惑。周娥皇特别喜欢仲宣,每当听到别人夸奖他,都觉得比自己得到夸奖更加开心。

李煜为了表示对儿子的厚爱,将长子李仲寓封为清源郡公,随后又将次子李仲宣封为宣城郡公。他和周娥皇倾尽全部心力抚育两个孩子,教导他们,爱护他们,在孩子犯错后也会严厉地责备他们,在孩子进步时也激动兴奋。家庭的快乐给予了李煜在朝堂之上寻找不到的幸福和安宁。

◆依稀镜里朱颜改(背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忽然病倒了。李煜心急如焚,急命太医来为其诊治。无奈周娥皇的病症顽固,太医久治不愈。周娥皇居于瑶光殿,李煜每天无数次前往瑶光殿探望。他看着日渐消瘦的娥皇,心疼不已,便尽可能地守在爱妻床前嘘寒问暖,再也没有了写词的热情,而一心向佛祈祷娥皇早日康复。

一日,李煜又来看望娥皇,只见她神色更加憔悴,没有好转的迹象。李煜大怒,召来太医,一阵责骂,娥皇却劝解他说:

“都是臣妾身体不好,并不怪太医……”她在生病之时依然体恤他人,可见性格宽厚善良。李煜不禁更加心疼,责令太医加倍用心医治。

可是,娥皇的病情非但不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人在病中往往会思念家人,周娥皇也不例外。她非常想念在扬州的父母,以及她最喜爱的小妹。李煜为了缓解周娥皇的思念之情,便下旨召周娥皇的家人入宫陪伴、照料皇后。谁知孽缘就此生出,悲剧自此而始。

周娥皇的妹妹比她小十四岁,史书并未记载其闺名。清代学者戴震经考证,说她叫女英,与其姐姐的名字娥皇呼应,效仿舜帝的两位妻子而成。她们的父母在起名之初,也许只是希望她们能够如同上古的两位贤妃娥皇、女英一样美丽动人,贤良淑德。谁料,她们的命运竟也与几千年前的娥皇、女英一样,最终也二女共侍一夫,且用生命演绎了动人的爱情童话!

因周女英比娥皇小很多,在周娥皇的眼中,她是自己最可爱的妹妹。

小妹漂亮而活泼,总是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娥皇一心希望妹妹快乐成长,甚至曾经与李煜商议,日后从南唐大家族为小妹选个好夫婿,让小妹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接到李煜圣旨的周女英与娥皇也是姐妹情深,听说姐姐病了,便心急如焚,于是赶快赶来探望姐姐。此前,因她年少,是娥皇心坎上的妹妹,也曾多次入宫探望姐姐。但是此次,她一入宫,李煜忽然心生不同的感觉。

原来不知不觉中,她已不是当初的可爱孩童,而长成了美丽动人的少女。她出落得这样俊俏明丽,这是李煜完全没有想到的。虽然细看来周女英较之姐姐周娥皇仍有所不及,但已是风姿绰约,摄人心魄。娥皇大方稳重,她却是活泼可爱,给李煜完全不同的感受。且她的眉眼之间,分明有几分娥皇的神采,李煜久久不能从病重的娥皇身上得到欢愉和安慰,周女英的出现正是时候。就这样,他将心思转向了这个漂亮的小姨子。

而对于周女英来说,她对这个国君姐夫早有倾慕。他是这样才华横溢,而又威风凛凛,又是一国之主,哪个女子会不喜欢这样的男子呢?何况周女英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襄王有意,她这个神女有情。周娥皇日日在病床上沉睡不醒,李煜便放心地追求起女英来。面对姐夫的绵绵情话、高雅词作,周女英的心中漾起情感的涟漪。甚至她觉得她对姐夫的爱不是为其为国君,而单为其才情。年少的时候她就觉得姐姐已经嫁得了天下最好的男子,而现在他竟也对自己有情,二人便背着娥皇在一起了。

周女英也不是不记挂姐姐,但是每天过来探望,她都在睡着,自己又不能打扰她将她叫醒,所以也就是每天探望一下而已。看着姐姐这个样子,更是觉得她很可能因此而撒手人寰。想到这里,周女英难过不已,接着她很自然地联想到姐夫或将就此而神伤,便觉得自己有义务来接替姐姐照顾姐夫和两个外甥,这样总要好过其他的后妃。再说了,上古的贤妃娥皇和女英不也是这样的吗,还留下了千古佳话。想到这里,周女英的罪恶感减轻了许多,于是和李煜二人贪欢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