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工作的成就
2833800000016

第16章 工作的潜能(5)

这里还有一个人生阅历问题。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是一开始就百分之百准确,且永远经得起时间考验。一般来说,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的摸索,才会有较成熟的判断。求职,只有人适应社会,而不是社会专为你设计职业,一个较明智的做法是先求职再说,这是上策,至少有了一个缓冲期,这比急急忙忙“敲定”要相对成熟。我们也不必为当初的不成熟而羞愧,凡事总会有个过程,你想免也免不了。

美国人不反对跳槽,所以美国人才的流动性很大,一个人一生平场更换职业多达12次。但跳槽行为多在自己的专业和熟悉的领域内,他们认为学有不同,专业主攻,这样更能利于他们的所学,发挥自身的优势。人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找到合适的职业体现自身的价值。

“先就业后择业”是为了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但经过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这种求职者的“成活率”只有10%,也就是说有90%年青求职者背叛了老东家,为企业带来损失,并影响了个人的诚信形象。德雷科·鲍克认为,年轻人应慎重对待第一份工作,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第一份工作可以给你很多在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为职业生涯的起步打下基础。不要为按部就班、重复单调的工作而苦恼,因为他可以使你体会到就业的气氛,锻炼你的耐性;可以使你感受到竞争的气氛,锻炼你的应变能力。

玛丽是个商品推销员,这是她毕业前压根儿也不想干的工作。她想做的是公关。经理对她说:“如果你能说服别人购买你的商品,你自然具备了公关能力。”

玛丽觉得,暂时用这份工作锻炼锻炼能力也是好的。她一天到晚站在商厦门前向过往行人推销新产品,尽管说得唇干舌燥,站得腰酸脚乏,但她自得其乐,因为她每天向各式各样的人推荐和介绍新商品,无形中锻炼了应对各种人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她到现在还没有换工作,是因为她认为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她已经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资历往往能发挥出乎意料的作用。某大酒店在三年内流走了1300人,而其中大部分都受聘于其他酒店,担任比原来更高一级的职位。是因为他们在五星级酒店工作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相当的资历。

倘若你曾在比较著名的政府机构、企业工作过,那么这对你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别人会认为你受过训练或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即使你以前工作过的单位不值一提,人家也不会将你当成生手。所以说,第一份工作对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好好珍惜吧!最起码他会使你今后更易找到工作。招聘广告不是经常注明“熟手”、“有经验者优先录用”吗?

许多公司对新录用的职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培训,这也许是你第一份工作所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有可能,选择一些培训工作做得好的机构工作,既能受到有益的训练,又可以领到工资。即使你所在的公司不提供训练,在实际工作中,你同样能向老职员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这对你日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所以,你最好不要因为不喜爱这份工作就不做或者不积极去做。的确,社会的发展给你提供了许多自由择业的机会,你可以从众多的广告中找到一份适合你的工作。但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由于种种原因,能够提供的条件是有限制的,工作的选择也就未必能随心所欲。

成功者做需要做的事而不光是做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将第一份工作干到6个月以上,很难想象你具备成功所必需的毅力。因为在日后的生涯中,你无疑还会碰到许多不喜欢的事,一遇上就当逃兵,怎么能取胜呢?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顺利起步将给你整个事业带来好兆头。

跳槽不可过频

谁都想拥有理想的工作,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发生冲突。理想不能没有,而且要有一定的高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放弃现实。适当地结合理想与现实,不要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干不来,小事不肯干。怀有这种择业心态的人,最后的结局是非常可悲的。

尽管就业形势各国均有所不同,但对于求职择业者而言,受工作经验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要一开始就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这就需要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沉迷梦想而不知行动的人,永远不会取得成功。

杰森,哈佛的毕业生,在学校就表现出杰出的能力,但唯一缺陷——心高气傲。毕业后,他和几位成绩比其差的同学一同进入硅谷某科技公司。他满以为自己一定会被分配到重要部门,可是,他却没能如愿,这使他大失所望。

看着同学们个个春风得意,他开始抱怨主管不识“货”。实际上,主管这样安排,并非不了解他,而是想重用地,让他全面了解公司的运作过程。不过,见杰森工作不安心、不负责任,又打消了培养他的念头。

相信自己,看重自己并没有错,但要从自己所谓的“理想”出发,是不少择业者很容易走进的误区。

年轻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是不可改变的原则。但这个特长只是自己认可的,未必符合企业所需。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和管理方法。个人特长,只有让企业了解,并作为整体构成的一部分时,才是真正需要发挥的特长。

此外,在择业的过程中,一味强调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是很难找到工作的。

成功者做需要做的事,失败者只做喜欢做的事。年轻人的特长,应当成为适应环境的“催化剂”,而不应成为挑剔工作的“资本”,应该是特长服从需要,而不是需要迁就特长。这个关系要摆正,否则就会引起不良后果。

对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先在“不对口”的岗位上积累一些经验,对将来是有好处的。只会干一种工作的人,思路狭窄,很难干出成绩,也很难受到重用。

对于任何择业求职者来说,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新的,都需要熟悉;而且应该去掉狭隘的“对口”看法和求高不就低的不实际要求。记住:要胜任一个职位,就需要了解比该职务更广泛得多的知识。

有些择业者在找到工作后,心里总认为“大材小用”。不认真对待眼前工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目标。他们稍有不顺心就“跳槽”,结果跳来跳去,还是不顺心。试想,什么单位都不是你点的一道菜,哪能完全合你的口味呢?

高级人才被安排到普通的职位,甚至打杂的活儿更是普遍,怨天尤人吗?没有必要。真正不怕火炼,实践是对你真才实学的检验。在你行与不行之间,实践是最有发言权的货真价实的金子,不怕进炼炉。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也能令人肃然起敬;倘若是“废铜烂铁”,在实践的火炉中一炼就“原形毕露”。

其实,从事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其他专业知识作辅助,是很难想象会获得成功的。对于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工作跟自己无关的。初到一个工作岗位,首先要安得下心,要耐得住寂寞。安心,既是涉入职场胜任工作需要,也是给人以好印象的开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顾条件地去“跳槽”,并非好事。

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多少资历与经验,要在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就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总在公司间跳来跳去,虽有新鲜感,但难成“正果”。

再说,“远走高飞”的目的地,也并非处处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且,社会上知名度较高的、众人看好的职位对于你可能并不合适。

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文凭是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文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水平。对于用人企业来说,雇用人才的根本标准是求职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德雷科·鲍克认为,作为一名求职者,不应该沾沾自喜于拥有一张文凭,要在岗位上站稳脚跟并崭露头角,还需让实践来证明自己的水平,从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两方面来显示自己。从成功者的经历来看,踏上工作岗位后,雇主对每个人的学历似乎不再看重,关注的是你的人品和能力。

因此,求职者应改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就业积累经验,再转换职业。从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有安于工作的态度,然后在工作的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尽量不要让择业之心摆动不停。

锁定目标,不懈追求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在一个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上,而且是一再地撞上去。当你注视着它们跳起来并往盖子上撞时,你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跳蚤会不停地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然后你拿掉盖子,虽然它们继续在跳,但不会跳出广口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理由很简单,它们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不再改变。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一生中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可就是迟迟拿不出行动来,根本原因乃是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的未来目标。若你就是其中之一,那么你就必须放开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表达出心中的梦想,进而拿出行动以实现那些幻想中的美梦。在阿拉伯故事《天方夜谭》中,有一盏神奇的阿拉丁神灯,如果你有了一盏这样的神灯,只要用手摩擦一下,就能从里面跑出一个精灵,帮助你实现心中的三个愿望。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精灵,它还不止让你实现三个愿望呢!

此刻,就是你指挥身上那个精灵的机会,只要你决心去唤醒它,它便能使你的人生无往不胜,只要你不拴住自己的想象力,只要你下定决心,那么你所作的美梦迟早都会实现。

对此,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曾感叹:“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广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象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漂泊到失望、失败和沮丧的海滩。

许多年前,某报作过300条鲸鱼突然死亡的报道。这些鲸鱼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一个海湾里。报纸这样评说:“这些小鱼把海中巨人引向了死亡,鲸鱼为了追逐小利而惨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

没有目标的人,就象故事中的那些鲸鱼。他们有巨大的力量与潜能,但他们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忘记了自己本应做什么。说得明白一点,要发挥潜能,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有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目标能助你集中精力。另外,当你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在实现目标时,你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得到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目标的作用不仅是界定追求的最终结果,它在整个人生旅途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

你给自己定下目标之后,目标就会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是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着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会有成就感。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目标就象一场比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渐渐改变。

有一点很重要,你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如果目标不具体,无法衡量是否实现了——那会降低你的积极性。为什么?因为向目标迈进是动力的源泉。如果你无法知道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就会感到泄气,导致最后甩手不干了。

不成功者常常混淆了工作本身与工作成果的基本概念。他们以为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艰苦的工作,就一定会带来成功,但是不知道任何活动本身都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一项活动要有实效,就一定要朝向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做出了多少成果。

目标有助于我们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又定期检查工作进度,自然会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上。单单用工作来填满每一天,再也不能被接受了。做出足够的成果来实现目标,这才是衡量成绩大小的正确方法。

我们要明白一个原则:短期目标必须是阶梯式的、循序渐进的。

全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基于许多小目标。任何目标都是可实现的,但必须先将它分成许多小的目标。每一个小目标,都将引导你走向人生的大目标。日积月累,不断进取。追求成功的过程,可以以四个步骤来阐述:一、了解问题;二、设定大纲;三、决定实现目标的时间;四、完成目标。

你可以用笔写下每个主要目标的定义,再转为明确的行动宣言,让它具有合法契约般的效力,以循序渐进阶梯式的形式,设定每一个主要目标的大纲。这种作法可以集中目标,减少压迫感。

一旦你将主要目标分解为数个小的目标,便可以轻松自如地驯服你的目标——然后顺利地实现目标。

当李蒙开始为1990年法国自行车越野赛而认真集训时,许多人都批评他,因为他未参与春季一流的自行车竞赛。那时,他刚从一场流行性感冒中痊愈,距离比赛仅有90天的集训。他的竞争者已将他从看好的名单中删除,以为他绝对不可能获得胜利。

然而,远远落后的李蒙,以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方法,经过了令人筋疲力尽的21个阶段地比赛。在这21天中,他没有在任何一个阶段获胜,却在最后一天的赛程中写下了历史上关于该项比赛的新纪录。1990年,他又一次在法国自行车越野赛中,赢得了看上去不可能的胜利,使诋毁者无话可说。

原来,他将整个赛程分为很多小目标,他是靠策略、战术及一点一滴的努力而获胜的。他设计了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加以实践,坚持到获胜。

这说明,给自己设定较低、较易评估和较易实现的目标,当你偏离目标时,也较易于修正。如果你一口就要吞下整块牛排,一定会噎着。可是把牛排切成容易人口的小块,就好食和可口多了。一步步实现目标还能增加你的信心,目标小一点,成功的几率必然大得多,对于你要追求的大目标,能提供正面的反馈和强化作用。

那么,应该怎样来拟定你的短期目标呢?记住:永远不要依照过去计划未来。

每一步的前进,都是拓展更广阔事业策略的一部分。

假如你已经订好了事业的最终目标,现在你需要足够的理智和准确度,去把最终目的换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凡是人睡前喜读侦探小说的人,这时候就方便多了,须知大侦探都是用小心研究加上一点点灵感,来解决神秘案件的。事业人正需要同样地留意细节。

短期目标:计划与行动的结合。“短期目标”是一种独特的工具,它是意义和行动之间的桥梁。它捉住热情,把它们转变成制造计划的原料。短期目标可以界定何者重要、何者不重要,而且它使我们能集中力量努力完成目标。短期目标是动用人力达到结果的基本工具。

但是,许多人都经常把目标订得很糟糕,因为人们喜欢行动这比较具体而刺激,却不喜欢费精力去制定目标这常是抽象的,有人如此评说:“订目标使人头疼。”